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二顿了顿,又道:“上个月末的时候收到了高县柳家村的来信,得知是曾太爷和曾太夫人那里不太好了,所以太爷和夫人一商量,便想着回乡。小人出门前,太爷和太夫人已经南下了。苏久带着五十护院跟着,京城里头也留守了上百名护院,二爷让小的亲自跑一趟,就是想要让老爷和夫人安心。”
苏锦绣点点头,“这信中只说是二老身体不好了,你可知道具体的?”
“回夫人,小的之前特意让人打听了,是太爷和太夫人吵架,然后不知怎地,太爷晕了,而太夫人则是摔了一下,之后便一直昏昏沉沉的。承志老爷那边儿不敢大意,便让人给京城送了信儿。”
“嗯。年纪大了,这倒也是避不开的。太爷和太夫人身边跟着的人都可靠吧?”
“夫人放心,都是之前就在太夫人身边伺候的人。太爷和太夫人走之前说了,他们这次回乡,就不打算再回京城了。”
苏锦绣沉默了。
兴许是年纪大了,二老总是会提及柳家村。
他们回去住也好,至少都是自己家的亲戚朋友,出门也有人能说说话。
“有人跟着回去就好,这样,你先在这里安置下,等晚上老爷回来,我们商议过后再说。”
“是,夫人。”
晚上苏锦绣把这件事情跟柳承恩说了,就想着让他拿个主意。
这等关键时候,就算是苏老蔫和老太太都没了,皇上也是不可能放柳承恩走的。
再说了,大兴朝的规矩,就算是丁忧,也仅限于父母,其它人,不必如此。
柳承恩沉默半晌,倒是不担心父母那里,只是觉得他的爷奶突然没了,而他的父母也回乡的话,三叔那里可能会去找麻烦。
“四郎若是不放心,我便让杨顺和杨嫂都跟着回去,哦,现在杨嫂就在阿娘身边呢,有她在,旁人欺负不了阿娘的。”
“杨嫂是个厉害的,这我倒是放心。不过,我阿爹那里就不一定了。”
毕竟,三叔跟他可是亲兄弟。
到时候三叔到他那里哭一哭,闹一闹,他定然手就松了。
“罢了,他们之间的兄弟缘分,我也不好过多的干涉,索性他们手上的银子够用,就由着他们吧。”
“也好。阿爹阿娘回了老家,那里的租子之类的也就够他们主仆的嚼用了,倒是不担心旁的。而且有承志在呢,你回头给他写封信,让他多去看看阿爹阿娘。”
“好。”
其实,苏锦绣有句话没说,她觉得公婆想着回去,也未必就是真地能在老家住太久。
毕竟儿女们都在外头呢,他们现在回去了,只是一时新鲜罢了。
等过上一年半载的,定然就又想回京城了。
毕竟孙子孙女,都不在老家。
“四郎,其实我主要是还想问问你,若是情况真地特别不好,要不我就回去一趟?”
柳承恩皱眉,“你回去做什么?”
苏锦绣笑了一声,“你想呀,你们兄妹三个都是爷奶的亲孙子,你和七郎定然是回不去的,莲姐儿如今也在这里,而且又是一家主母,林府那里定然也是离不开她的。若是我再不回去一趟,只怕是会落人口实。”
纵然是当年爷奶不慈,可是他们做小辈的也不能不孝。
这就是现实!
柳承恩再度沉默了。
他知道妻子说的没错。
如今柳小莲跟林涛一起在定西府,府里头的事情,定然是得由柳小莲来主持的。
若是她不再,府里又没有女眷管束,怕是要乱了套。
而他们家则不同。
就算是苏锦绣不在,她定然会将董姨留下,毕竟现在苏灵也到了这里。
董姨这么多年跟着他们一起,也算是半个长辈了。
有她管束着内宅,倒也不会有人说什么。
而柳小莲身边,目前显然没有这么得力的帮手。
所以,思来想去,还是苏锦绣回去一趟最合适。
“你若是回去了,那三宝怎么办?”
“就让董姨和奶娘帮忙带着便是。我只把春桃带上,再挑几个伶俐的小丫头跟着便好。”
柳承恩没点头。
次日,这件事情被李幕和清川二人知道了。
“老师,不如就由我护送师娘回去吧。元宝是皇上下旨派过来的,他不能离开这里,我身上又没有官职,来去自由。您说呢?”
苏锦绣笑了,“好孩子,只是你老师这里恐怕也离不开你呢。”
柳承恩叹了口气,“也罢,那就你回去一趟吧。正如你所说,若是他们真地没了,我们兄妹三个都不露面,也的确是说不过去。”
“好。今日我便让刘二回去报信儿。也省得弟妹心中焦虑。”
柳承恩亲笔写了信,刘二吃了中饭便启程了。
至于苏锦绣这里倒是不急,毕竟,还没有消息说二老咽气了,她在这里慢慢收拾着。
结果柳定安和艾宝两人听说了阿娘要回老家,自然是缠着要一起回去。
特别是艾宝,原本就是不安定的性子,这会儿一听说可以出去玩儿,就更是抱着苏锦绣的大腿不肯松开了。
最后,柳承恩也哄不下来,干脆还是同意了。
其实柳承恩想的是,他整天不着家,有时候去了甘州可能十天半个月都不回来,家里只有董姨在,又怕她管不了这两只皮猴子,倒不如干脆让苏锦绣带在身边。
而清川则是再三坚持,一定要护送他们南下。
第701章 劝关夫人
出发的前一天,榨油坊再次传来了好消息,出油量十分喜人,而且还能省劳力。
苏锦绣心情大好,便十分大方地给那二十几个匠人每人赏了五两银子。
这五两银子,在定西府,对于普通的百姓来说,足够一家人生活一年了。
若是家中有良田的,这五两银子那定然是要有剩余的。
大家都感受到了东家的大方和善心,不等苏孝这边开始招人,就已经主动开始自荐了。
“榨油坊的事情就交给你了。除了油菜籽之外,咱们主要还是要等明年再试试那瓜籽榨油,榨油坊的规模不宜太大。毕竟普通老百姓家里头吃油省,而且这定西府城内也不止咱们一家榨油坊,你行事谨慎一些,切莫让人抓到了把柄,再出手对付你。”
“是,夫人。小的一定谨慎小心。”
苏孝的办事能力,苏锦绣还是很放心的。
“之前我让杨柱去查了几年前榨油坊的老师傅,他跟你说了吗?”
“说了,这两天正准备去找那一家人过来做工呢。他们是老师傅,而且听说也是家传的手艺,有他们大,咱们榨油坊也能少走一些弯路。”
“正是如此。”
苏锦绣见他明白自己的用意,也便不再多说了。
苏孝的能力很强,自己不过是一介妇人,说地多了,又怕他会生出逆反心理来,干脆就少说话。
“对了,杨柱现在是这府里的管家,不过他年轻,有时候难免会容易冲动,你比他年长几岁,又成了亲,若是有什么事情,你们商量着些,老爷忙着治沙的事,你们莫要给他扯后腿。”
“是,夫人。”
待无人时,苏锦绣又将杨柱叫过来敲打了一番,无非就是要让他行事低调一些,若是有举棋不定之事,大可以去征询苏孝的意见。
“夫人放心,小的都明白。有苏大管事在,小人心里头也有底了。”
苏锦绣见他面上坦然,不似说谎,也便让他下去了。
东西收拾齐备了,安安和艾宝最是高兴,因为在他们看来,所谓的回乡,其实就是出去玩儿。
他们如今也都记事了,柳承恩倒也乐意让他们跟着四处走走。
毕竟这人只有去的地方多了,见识才能广泛,心胸才能开阔。
清川带着护院和都护府给安排的数十名护卫,一起出发了。
身为三品官员的家眷,而且自己本身也是诰命夫人,身边带着护卫出行,倒也正常。
先走了几天的陆路,之后又转走了水路。
“也不知咱们回来的时候,这河中是否结冻。”
现在都是深秋了,北方入冬后用不了多久就会上冻,这河面一旦结冰,水路就走不了了。
一行人水路直接就到了高县。
这几年高县和江宁府的官员们可没少折腾,如今这船都能直通高县的码头了,对于苏锦绣等人来说,再方便不过。
也可能是因为高县如今出了一位大官——柳承恩!
也可能是这几年高县出的官员增多,让不少的学子都前来高县求学。
而关先生,无疑是最受人追捧的一位。
苏锦绣等人先抵达了县城的柳府,来接他们的正是留守在这里的老仆。
“太爷和太夫人都回乡下了,也就是到这儿的当晚住了一宿,之后回乡就再没回来过。”
苏锦绣点点头,脸色不太好。
这是不是说明,柳家二老可能不太行了?
苏锦绣安置了一番之后,又差人将礼物拿出来,带着两个孩子去了关先生的住处。
关夫人正在院子里打理花卉,看到他们进来,脸上一喜,“是四郎媳妇儿?”
自关疏影嫁入柳家之后,关先生和夫人便改了口,直呼柳承恩四郎了。
“师娘,许久不见,您风采依旧呀。”
关夫人嗔怪道:“又来哄我!”
话落,看着两个小豆丁道:“这是安安和艾宝?”
“正是,来,你们两个过来磕头请安。”
关夫人笑地眼睛都要眯成了一条缝,连忙拉着人进了屋。
南方的深秋虽然不似北方那么冷,可是也是湿气重,一直在外头站着,也不舒服。
苏锦绣命人将礼物都放下,然后才说了自己这次回乡的主要原因。
关夫人叹了口气,“我听说疏影又有喜了?”
“正是呢,师娘可想着去京城陪陪她?如今我阿爹阿娘都回来了,我又陪着四郎在定西府,家中也没有个长辈,我这心里头也不踏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