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安安,要不要一起?”
安安犹豫了一下,还是十分向往地伸出了手。
于是,就出现了马背上一个半大少年,带着一个小孩子狂奔的景观。
清川只是带着艾宝慢慢走着,一来骑快了,这风大,容易伤了艾宝,二来,带着小艾宝呢,可不能吓着她了。
如今看到李幕策马狂奔,微微皱眉,“你们几个跟上去,务必要保护小殿下和安安的安全。”
“是,川少。”
等到清川的人将李幕给围住了,李幕也将速度放了下来。
李幕知道这是清川派过来的,扭头喊道:“我骑术好着呢!”
清川没理会他。
等到苏锦绣掀开帘子,看到了柳承恩被吹得一脸黄土的模样,忍不住便乐了。
柳承恩瞪她,“你还笑!我这都是为了谁?”
苏锦绣的笑声更大了些。
柳承恩也没忍住,跟着一起笑了。
“快上来吧,咱们一起坐马车。”
柳承恩原本就是文官,没必要非得逞什么能。
再说了,外头吹着西北风,多冷呀!
“家里头都已经烧上地龙了。之前你的信我也收到了,老师和师娘这次能愿意去京城,我还是很意外的。不过更多的还是高兴。有他在,七郎做事应该就会更谨慎了,而且有老师从旁点拨着,我相信七郎和二哥在京城都会一帆风顺。”
苏锦绣笑了,她劝着师娘去京城,虽然一直说是为了疏影,可是也想过了七郎和二哥在京城的处境。
他们如今官职低微,又没有四郎可以商量着,如今有关先生坐镇,她的确是放心多了。
娘子送我上青云
第713章 沙枣林有收获了
这次回来之后,苏锦绣一直陪在了柳承恩身边,帮着他解决当地民生的问题。
就算是向来觉得女子柔弱无依,需要男人来保护的赵震,也不得不承认,这位柳夫人的能力,当真是许多男子都比之不及的。
先是造纸坊,再是榨油坊,到了后来,更是自己出钱出力,连同苏家真正地弄起来了数千亩的沙枣林。
当然,真正能起到抵御风沙的作用,那是三年后了。
这三年来,苏锦绣无时无刻地不在期盼着半沙地上的那些树木,向阳花的成长是最为迅速的,早在刚开始的第一年,他们就已经获利。
而沙枣林,显然是需要时间来验证。
去年,他们得到了大批的沙枣蜜,今年,沙枣林丰收了。
沙枣林的建立,再加上了外围还有沙棘林的种植,甘州和卫宁府的风沙问题,得到了极大的缓解。
虽然还不能完全杜绝,可是至少,不至于再因为风沙就让百姓们吃不上饭了。
无论是向阳花还是沙枣林,都由当地的百姓们来做工负责采收等一些活计。
以此换来的银钱,可以再去换购官府或者商铺售出的粮食,至少,不会再让当地百姓们天天去跟沙地较劲了。
这种情况的改善,当然不是一天两天就能成的。
而且沙枣林真正地开始发挥它的价值,也是从去年才开始。
有了沙枣蜜,再之后修剪下来的一些枝叶,可以直接喂养一些牲畜。
今年沙枣也全部成熟,这才是真正能为他们迎来价值的时候。
沙枣果实于秋季成热。
果子成熟后并不立即脱落,可用手摘取或以竿击落,布幕收集,这是免得再将果子给摔坏了。
收果子的同时,也是要采种的。
采种要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树干较通直、果实品质好的母树。
这可是当地的一些老农人们给传授的经验。
沙枣采回后及时摊晒,防止发霉,干后用石碾碾压,脱除果面。
这果面,就是可以直接当成了粮食来用的。
一百斤的沙枣,约可出种子五十斤,沙枣面五十斤。
种子在干燥通风处贮藏,堆层厚度不宜超过三尺。
据户部派来的专人说,这种新鲜饱满的种子发芽率比较高,有利于将来再播种。
而且贮存良好的种子,五六年后,发芽率仍然可以过半。
这无疑是一个大好消息。
沙枣林的形成,当然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
这其中最大的一个难度,便是沙枣木虱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大难题,柳承恩特意上折子请朝廷派了两位有经验的老师傅过来。
不仅如此,柳承恩还在当地寻了几位曾有过种植沙枣经验的老农人,由他们讲述了一些关于沙枣养护的实际办法,为此,还每人赏了五十两银子。
到了现在,柳承恩对于沙枣林已经是很有经验了。
每年到了秋天,都要固定清理林下杂草和枯枝落叶,沙枣木虱成虫在林下越冬的比例过半,破坏越冬场所可降低越冬虫口基数。
而且清理出来的杂草和枯枝落叶,还可以让当地百姓们当成了取暖烧火之用。
所以,这一方面,柳承恩基本上没付工钱,就是说了谁清理的,这东西就归谁家所有。
如此一来,百姓们自然是热情高涨。
还有一个办法,就是冬灌灭虫。
只是因为这里少雨,而且水渠也通不到,就算是通到了,也不好引流。
鉴于这个问题,就只能是盼着冬天下大雪了。
冬季沙枣林进行一到两次冬灌,可消灭在落叶下、杂草间越冬的成虫,以减少虫源。
不过,没有水源,他们现在就靠着百姓们的双手来努力解决了。
之前又有当地的一些老农人给出建议,说是可以中间穿插种一些别的植物,可以有效地预防木虱的问题。
于是,柳承恩在和户部派过来的几位老师傅一起商议之后,便开始营造混交林。
其实,这就是利用沙枣木虱成虫产卵对寄主比较专一的特性来制定的。
在夏天的时候,在沙枣林播撒红柳、胡杨等种子,改沙枣纯林为混交林,可以减轻沙枣木虱的危害。
这个效果,还是很明显的。
早在第一年这沙枣树开花的时候,北安州的白家就已经在定西府建立了自己的商铺,同时,又在甘州和卫宁府都有了自己的手工作坊。
主要就是从这沙枣花下手。
这沙枣花可提芳香油,作调香原料,用于女子的脂膏中。
沙枣的作用,远不止如此。
沙枣可以生食或熟食,而当地百姓们则是将果实打粉掺在面粉内代主食,可以算是地方特色食物了。
随着沙枣林的成形,苏锦绣也在甘州和卫宁府都设立了酿酒坊。
沙枣酿酒,也是别有一番滋味。
与此同时,也有不少的商家看准了机会,开始利用沙枣做糕点等,可以说是沙枣林,给了这两地百姓们一个极好的机会。
眼看着这里一天比一天好,柳承恩那是相当地有成就感。
只不过,每每看到妻子为此忙碌,也是深觉歉疚。
若不是因为他,娘子在京城可以过着比这里更好更优越的生活。
哪里需要在这里风吹日晒!
向阳花收回的回报比较早。
而且随着向阳花种植面积的扩大,他们这里出产的向阳花油,也可以说是闻名全国了。
特别是皇上也让御膳房用这种油做了几道菜之后,那是连连称赞。
向阳花榨的油,并非适用于所有的菜色。
这还是苏锦绣带着几位厨娘试了将近一个月,最后总结出来的菜单。
这东西就在皇上亲口品尝过不久,便在京城的雅宝酒楼里开始供应了。
一时间,可以说是风头无两。
九岁的柳承安如今已是小大人的模样,柳承恩打算今年就要将他送到老师的身边去好好读书。
他虽然也可以教,可是他太忙了,常常会疏忽对于儿子的管教。
至于清川和李幕,柳承恩也觉得他们应该有更专业的夫子来教才是最好的。
“老师,我想从武。”
娘子送我上青云
第714章 圣旨到
柳承恩对于他的话倒是并没有表现地有多意外。
主要是来到这里三年多了,他也的确是见识到了清川对于舞刀弄枪的热爱。
当然,这也有可能是和他幼时的经历有关。
“你想从武没有问题,可是你要想清楚,是只想当一名身手不错的武夫,还是想要当一名能在战场上指挥千军万马的大将军!”
清川愣了一下,十四岁的少年,个头已经不比柳承恩矮了。
“老师,我想做大将军!”
“很好,既然想做大将军,那就先好好读书,当然武也不能停。等回头我们一起回京,你就考个举人回来给我瞧瞧。”
清川是监生,这主要是因为其出身于肃王府,所以才会有这样的待遇。
而柳定安原本也是可以入国子监读书的,只是柳承恩却代他拒绝了这条路。
当初柳定安也是陪着李幕在宫里头读了几天书的。
只不过,也算不得一个正经的陪读。
因为年纪太小了。
在大兴朝,凭借父辈做官而成监生的,叫荫监。
荫监又分为恩荫和难荫两种。
凡文官京官四品以上、外官三品以上,武官二品以上的,准许送一子入监读书,以及遇到庆典,皇帝特赐许入监读书的人,都算是恩荫。
凡内外三品以上官,任满三年者,死后一子可以入监读书;地方布政等司长官及州县佐贰殉于国难的,准其嗣子入监读书,这些都是难荫。
以柳承恩如今的身份地位,想要让儿子成为监生,直接免了考童生秀才这些,自然不难。
可是柳承恩却觉得安安的才学不浅,而且又一直很努力,与其让他直接进入国子监,倒不如让他好好学习,以后凭自己的本事考中了廪生,之后,就可以领禀米,也有了自己可以免税的田地了。
这种成长,是对于他自身能力的一种认可。
而且,将来参加乡试,这廪生总是比监生要硬气一些的。
再说了,柳承恩觉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