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苏大郎看着这些糖和蜂蜜,心里头直打鼓,“绣姐儿,你买这么多,咱们怕是两年都吃不完了。”
“谁说是让你吃了?这东西我有大用,你可千万不许偷嘴。”
苏锦绣昨天上山的时候就注意到了,山上已经长出了不少的蔷薇花骨朵,到时候,可以将这些入馅,做成鲜花饼去卖,一定能卖个好价钱的。
要说这鲜花饼,也是因为前世自己在大户人家做奴婢,这才侥幸知道了这道点心的做法。
听说,这东西精贵,寻常人哪里能吃得到?
只是那时她不知道,就在他们的福山上,漫山遍野都有鲜花。
不说一年四季都有,可是大部分的时节都是有的。
而且,后来苏锦绣也曾听说,到了秋节,以菊花入馅,那也是另有一番风味,甚是可口。
这次来县城,也就是想着买一些原材料,回去后好自己尝试着做。
柳承恩这厢给老师带了一盒点心外加一壶酒。
“家里既然无事了,那便早日回来读书,你今年已经误了春试,只有等明年了。”
“是,先生。”
其实,柳承恩也是在来的路上才决定了要继续回来读书的。
毕竟,在此之前,他可没想到会有五十两的提成给他!
有了这五十两,家里的日子就能松缓很多。
柳承恩去了一趟钱庄,将这五十两的银票兑成了二十两的银票,两个五两的小元宝,外加二十两的散碎银子。
回去的路上,他也给家里买了些肉和米面之类的。
果然,有了银钱,这日子才能过得下去。
三人在约定的地点会合,苏大郎去前头驾车,柳承恩则是快速地塞给了她五两银子。
“四郎?”
“嘘!”柳承恩示意她小点儿声,“这是先前你借给我应急的,这只当是还你的。说起来,我这还是拿你给的银子还来你钱,总觉得有些好笑。”
“你别这么说。”
苏锦绣还以为他骨子里的人傲气作祟,所以想要解释。
“我给你买了一支簪子,你也知道我家里的情况,太好的,我也买不起,等以后我有钱了,再给你换更好的。”
苏锦绣接过来一瞧,簪子细细的,应该是只有簪头的部分是银制的,握在手里,感觉心里的雀跃就要飞出来了。
“很漂亮,多谢四郎。”
先前苏锦绣又是给她银钱,又是做衣裳,这会儿柳承恩手上总算是宽裕了几分,自然是想着要给她买些东西。
苏大郎把柳承恩送到了村口,然后才驾车回去。
柳承恩背着一只半新不旧的筐子,偶尔会有村民跟他打招呼。
快到家门口了,却被人拦了路。
“四弟这是买了什么?发财了?大家都是兄弟,有钱了,也不能只想着自己是不是?”
说着,就要去动柳承恩身上的筐。
柳承恩闪身一避,“二堂兄,我身上这么浓的药味你闻不到?这是特意去外面给我阿爹抓的药,难道你也想尝尝?”
吱呀一声,有附近的村民已经走到了院子里,隔着低矮的栅栏看着他们。
柳二郎知道自己今天也是讨不到好了,经四郎这么一提醒,倒也真地闻到了几分苦味儿。
“呸!真特么地晦气!”
看到柳二郎骂骂咧咧地走了,旁边才有人出来,“四郎,你快回去吧,你二哥可不是什么好鸟,别回来又来找你的麻烦。”
“知道了,多谢阿叔。”
柳承恩回到家里,低矮的栅栏,尚不及他的腰处。
这样可不行,这里离山太近,若是哪天有野兽从山上跑下来,怕是这一家子都得倒霉。
可若是修院墙,也没有那么多的银子呀。
叹了口气,先前为了给阿爹看腿,可是借了十两银子呢,把钱还了,其实他们手上也就没剩多少了。
柳承恩的父亲叫柳兴家,村子里的人们取名字都比较直白,就是想着以后日子能越过越好。
哪知道,本事有了,可是现在却住在这三间小土屋里。
柳承恩将药给了阿娘,然后收拾了一番,便先去还债了。
对外,只说是自己这些日子一直在抄书,正好又遇到了同窗,借给了他一些银钱,这才能还上。
柳承恩看着自己简陋的住处,不自觉地便想到了那个如同阳光一般明媚的绣姐儿来。
来到这里的日子不长,没想到,原身还有一位那样秀外慧中的未婚妻。
只是可惜了,年纪有些小,还有得等呢!
------题外话------
男主什么来路,相信大家应该可以猜到的!!
第9章 鲜花饼
苏锦绣带着苏锦玉,跟在大哥后头一起上山了。
他们兄妹三个,今天是为了将背篓里都装满鲜花。
当然,也不是什么花都能摘的。
苏锦绣先是给他们有了一个简短的讲解,之后,三人才开始剪花。
一人一把剪刀,动作干净快速。
三人是趁着这会儿人少,所以一大早上山来剪花的,很快就装满了背篓,然后上面盖了一层平时用的破布,下山了。
“大哥,等会儿我们还得再上山一趟,花太少了。”
“要不,我瞧着移植一些到咱们家的院子里?”
苏锦绣愣了一下,倒是没想到这一招。
就算是以后不能拿鲜花饼当营生赚钱了,也可以自己做来吃呀。
“成,那回头找几株看着稍微小一些的,可以移植到咱家的后院儿。”
姐弟三人进山两趟,摘回来了六筐花,其实也没多少,看着多,一清洗一分拣,好多都是不能用的。
苏锦玉就在家里给姐姐打下手,帮着分拣花朵,然后再清洗一下。
新鲜的玫瑰花去蒂,将花瓣摘散,加入砂糖轻轻揉搓,再加入蜂蜜调味,保留花香,去除苦涩。
苏锦绣昨天买回来了几个罐子,就是用来放这鲜花馅料的。
封好避光发酵两到三天,等入馅的时候根据需要加入一定量的的熟糯米粉,增加馅料的粘稠度,吃起来,口感也会更好一些。
前几天他们兄妹俩拿回来三百两银子,可没把苏保柱和杨氏给吓坏了。
这笔银子数量太大,所以,兄妹俩没敢再跟别人说。
苏保柱也觉得得瞒着人,除了他们四个,其它人都不能再多说一句。
苏锦绣将自己得知的鲜花饼的做法说了,得知还得需要本钱,杨氏倒也大方地给了她十两银子。
苏锦绣做的时候让杨氏和张桂花都过来看着,以后真要是做起来了,主要还得是由她们两个人动手。
用猪油、水、面粉制作油皮和酥皮,包裹馅料时,酥皮在里,油皮在外包入玫瑰馅。
苏锦绣做好之后,也让她们两人跟着试了试。
自己家里先做了一炉出来,那味道真的是香甜的很!
苏锦绣尝了一口,跟前世自己尝的那个味道真是一般无二!
若说比一下,还得是现在这个吃着更好一些,兴许是因为刚出炉的,还带着热气,所以格外地香。
“大哥和阿娘一起去镇上试着卖一卖吧。”
苏锦绣订了亲,又是姑娘家,不太适合抛头露面的。
苏锦绣将大哥拽到一旁,又仔细地叮嘱了一番,还特意带上了两个小盘子,专门放一些小块的鲜花饼,可以给人尝一尝。
“绣儿,这鲜花饼咱们咋卖呀?”
苏锦绣寻思了一番,这花是不要钱的,都是在山上摘的,可是这猪油和白面都不便宜。
而且里面还有蜂蜜,那东西更是精贵,而且这点心做出来就好看,味道也香,若是卖地太便宜了,只怕是反而让人看轻了。
“我看不如就三钱一个,五钱两个。”
“这么贵?”张桂花先叫了一声,“镇上那点心铺子里的一些糕点才卖两钱一块儿呢。”
“那怎么能一样?咱们这吃食新鲜,而且里头用的是鲜花,到时候阿娘就说这东西吃了可以美容养颜的。”
杨氏一听,好像也有那么几分的道理。
苏锦绣也知道这东西再好,在这种小地方也是卖不上价钱的,所以,做的时候,就特意做的稍微小一些,这样,他们才能有些赚头。
“行吧,那咱们明天就到镇上去试一试,正好是集市哩。”
镇上逢二、四、八便是集会,人多热闹。
所以苏锦绣的意思也不必每天去,先看看效果如何再说。
第二天,苏大郎便挑了担子,打算走着去镇上,杨氏也背着一个竹篓,她坐了村子里的牛车去。
头一天,苏锦绣心里也没底,所以没敢做太多,总共做出来了一百多个,自己家人分食了一些,又给二郎装了一些让大哥捎去。
最后还余出来几个,苏保柱的意思是回头拿到大屋那边儿去。
对此,苏锦绣没有意见。
大屋那边住着爷奶,虽说是跟他们这一房并不亲厚,可到底是长辈,二哥要考科举,也不能让人诟病。
到了晌午做饭的时候,张桂花就有些心焦。
一方面担心东西卖不出去,一方面又担心他们娘儿俩在外头再受了委屈。
苏保柱今天下地了,所以中午肯定是要做饭的,只是做的也比较简单,张桂花弄了点儿面疙瘩,再加上苏锦玉挖的野菜,算是一顿饭了,另外只热了一个窝头,留给公公吃。
只是饭还没做好呢,杨氏和苏大郎便一前一后地回来了。
杨氏是坐了村子里的牛车回来的,比大郎快一步。
“阿娘,怎地这么早就回来了?”
张桂花脸上有着几分担忧,眼底却还是透着几分期许的。
只盼着是早早卖光了,而不是半天一个也卖不出去。
“是呀,回来的早,那鲜花饼卖的可是快。一百个呢,哈哈,我是真没想到绣姐儿的手艺这么好!”
张桂花把竹篓缷下,后头苏大郎也到家了。
于是,饭也不做了,一大家子人,围着桌子就开始数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