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咳咳!”
就在这时候,众人的耳畔当中忽然响起了一道轻微的咳嗽声。
杨飞鸿和陈彦彦对视一眼后急忙起身走到了床边,果不其然太子李弦一已经苏醒了。
“太子殿下,您终于醒了。”
李弦一的声音很轻,很是虚弱:“颜大人的声音如此之大,孤就是想多睡一会儿,恐怕也很难做到。”
颜回老脸一红,支吾了一句,没好意思说话。
虽说李弦一体内的皇室血脉被剥离,但是在众人看来那东西没就没了,等成为了皇帝之后体内自然会有龙气凝聚,到时便可再生。
只是现如今没了皇室血脉的他根本没有办法去和皇后争夺护城大阵的使用权。
陈彦彦快速的将他昏迷的这段时间内发生的事情给说了一遍。
“李安之率军镇守在东宫之外,有他和二十位宗师在侧保护,在护城大阵磨杀之前可保我东宫无忧。”
谁也没有想到,在皇后反叛的关键时刻,本该是皇后亲信的李安之所率领的巡城卫竟然在第一时间派兵守护在了东宫之外,禁制一切与皇后有关的人等出入。
而且这位继任的陈留王的实力竟然可怕到了一个所有人都想不到的地步,诸天卷前十五。
李弦一对此倒是并不惊讶,他闭上眼睛想了想如今城池之内的形势,得出来的结论和陈彦彦以及杨飞鸿等人一般无二,如今的他们的确就是瓮中之鳖,支撑不了多长时间就会被斩杀殆尽。
“我想不通,皇后为何会如此做?”
听到他的询问,东宫之内的百官们都是沉默了下来,并没有人想回答,也并没有人知道这个答案。
如果是要扶持吴王上位的话,那么这么做的代价会不会有些太大了?
而且此事过后,朝中百官谁还会支持吴王?
李弦一躺在床上想了许久,最后说道:“皇后既然与雪国和荒人联手,那么此刻发生惊变的就不单单只有长安城,北地,南境都会得到敌人的大举进攻,北地有梁和军师在,而且北地边军最是精锐,应当无碍,真正会出问题的是小南桥。”
“小南桥一定会被破掉,最后会荒人大军会兵临徐州城。”
陈彦彦说道:“长安城被困,我等无法离去,殿下的调令也无法传递出去,外界虽然有崔崖思坐镇可以保证不会乱起来,但是崔崖思却无法做到调度自如,徐州城可能会成为一座孤城,最多只能坚持数月时间。”
李弦一偏头看着窗外,可以看到苍穹之上往下落着片片雪花,但是却没有一片雪花落在地上,显然都已经被护城大阵所隔绝。
“唐国惊变,李休一定得会得到消息,有他从荒州赶回来坐镇徐州城便可以自由调度天下军队,以解徐州之危。”
听到李休的名字,在场的百官们都是心中一缓,的确如此,如今还留在长安城外并且有能力有威望调度天下军队的也就只有李休一人罢了。
而事实也的确如此,倘若李休真的能够坐镇徐州城,那么的确有能力击溃来犯之敌。
陈彦彦闻言却是叹了口气,说道:“李休不会留在徐州城,他很有可能会来长安。”
听到他的话,百官们都将目光看了过去。
陈彦彦解释道:“长安城内的牵扯太多,即便世子殿下能够在徐州城击溃来犯之敌,但是当皇后在长安城掌权之后里应外合之下纵使是李休也没有太好的办法解决,而且那样一来陛下和太子必定会身死,李休与太子殿下情同手足一定不会坐视不理,所以他很可能会直接来到长安城,先想办法解决城内的事情。”
听到他的解释,百官们的眉头都皱了起来,李休想要先解决长安城内的事情是好事,但问题是长安城内的事情已经陷入到了一个死局当中,想要翻盘就必须先要掌握护城大阵。
但李弦一体内的皇室血脉已经被剥离,他无法掌控护城大阵。
而李休体内固然有着皇室血脉,但却不懂得掌控护城大阵,这东西需要磨练数年乃至十年时光方才能够做到,即便是天赋高绝如李休想要在短时间内学会也是根本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我相信他一定会有办法的。”
李弦一缓缓说道。
陈彦彦和杨飞鸿再度对视了一眼,并未开口说话。
因为他们也不知道该说什么为好,这一切的异变都是突然发生,根本来不及做出任何反应,而且他们可从未想过皇后有朝一日竟然能够叛国,没有想过自然也就没有防备。
而皇后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封印了陛下,掌控了护城大阵,就等于先天立于不败之地。
他们想要翻盘,很难。
现在就只能寄托于李休能够有什么计划,仅此而已,除此之外,就已经真的没有什么能够力挽狂澜的方法了。
PS:诸位可猜的出来最后破局的方法是什么?
第二十三章 好看
朝中百官与国师府等人全部都聚集在东宫之内守护着太子殿下的安危,作为大唐群臣当中的另外一个支柱太尉齐秦却龟缩家中没有出现,更是没有半点声音发出,仿佛是看不到如今长安城里的异变一般。
说来也对,他是皇后的支持者,如今皇后勾结外贼,如果说这位当朝太尉并不知情的话恐怕没人相信,他现在之所以待在府中恐怕就是为了明哲保身,从表面上与这件事情撇清干系,淡化自己的存在感,降低仇恨,方便日后复出和皇后唱内外双簧。
长安城内谈不上人心惶惶,只能算是同仇敌忾,唐人很傲气,天子脚下的唐人就更加傲气,他们虽然不知道宫墙里的苟且,但是从京城里流露出来的传言当中也能够明辨一二。
读书人们堵在皇城门口破口大骂妖后误国,说书人也是在各个茶楼话铺等地方将妖后做过的恶事一连做成了十二集,日日夜夜循环的讲着。
百姓们听的义愤填膺,破口大骂。
无数人自发的堵在了皇城前头,要让妖后自缢天下,免得污了我大唐气节。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但长安城里的水显然还掀不翻皇后这条大船,她甚至并不在乎皇城外的叫骂,对于外界发生的事情置若罔闻。
后宫,凤仪殿内。
皇后坐在上方,吴王李宣坐在下头喝着酒。
“母后如此做,为何?”
李宣的脸上带着醉意,他醉的并不深,且清醒着。
皇后坐在上位,淡淡道:“宣儿且安心等候即可,等处理了太子等人之后,母后自然会着手解决唐国内乱的事情。”
李宣穿着一身白袍,满头黑发搭在肩上,散在身后,他光着脚站了起来,宛若一个狂生。
“解决?敢问母后可有解决之法?”
皇后看着他,微嘲道:“知白自以为算计了本宫,殊不知这一切都在本宫的算计当中,北地有梁在自可无忧,所以荒人与阴曹会将重心放在南境之上,子非会被三先生请入桃林,小南桥一定会被破掉,荒人军队会兵临徐州城。”
“失去了长安城内的布控纵使加上崔崖思徐州城最多也不过只能坚持两个月不到的时间,而在这两个月的时间里足够本宫做完一切想做的事情。”
皇后也从座位上站了起来,她的双手负在腰后,抬头目视着窗外,那双眸子当中没有任何波动,仿佛外界所发生的一切乱局,一切大厦将倾的前兆在她眼中都算不得什么一般。
“东宫之内最多还能坚持半个月的时间,半个月后我会联合雪国和阴曹的人闯进东宫杀了李弦一,然后在利用护城大阵清除雪国和阴曹的人,将长安城彻底掌握在手中,到了那个时候便可以解除护城大阵,然后由你拟旨发往唐国各地调兵遣将,凭借大唐的力量只要没有了内乱之忧,想要打退荒人算不得什么难事。”
李宣嘴角勾勒出一抹冷笑,这算什么?驱狼吞虎,渔翁得利吗?
“太子亡故,父皇闭死关不出,那么整个唐国最有资格继承皇位的就只有我也只能是我,所以无论之前发生过什么事情,无论百官们的想法如何,哪怕他们再不愿意最后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下我这个皇帝,孩儿说的对吗?”
皇后平静道:“所以这件事你从始至终都不能插手,所有的恶名都由母后一人承担便可。”
李宣喝了一大口酒,然后对着皇后行了一个大礼,长揖及地:“母后果然好计策,此举不仅肃清了政敌,更能够奠定孩儿的地位,同时也能够让整个唐国焕发一新,宣告了孩儿承继大统的正名。”
皇后低头俯视着他,李宣将头低的更深。
皇后开口道:“无论是才武略你皆不逊色李弦一,而本宫是皇后,这皇位就该你来做,夺嫡的道路上总是充斥着血腥,如果不是因为李休的突然出现导致百官们开始朝着李弦一那头倾斜,本宫也不会出此下策。”
“你且放心,最迟用不了一个月本宫就会解决掉这次事情,而你只需要事后出来安抚人心即可,这次的谋划对于我们来说没有任何坏处。”
李宣恭敬的道了一声是,然后转身退出了凤仪殿内。
他喝着酒,长发披散,目光却是越来越冷。
长安城内的两方势力都在按兵不动,太子等人是因为没办法动,而皇后一方则是在安静等待,等待着东宫一行人支撑不住的时候。
而此时的长安城外则是站着很多人,书院的先生,江湖修士还有草圣。
遥远处响起了一声嘶鸣,众人回头看去便见到李休驾马而来,片刻后停在了众人的面前。
这里的人李休全都很熟悉。
陈先生,梁秋,胡须教习,草圣,姑苏城的凤祖大人。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李休并不认识的人全都等候在此地,他翻身下马刚要行礼便看到一个白色身影扑到了他的怀里。
李休沉默了一会儿,抬手抱了上去。
这是莫清欢。
他们已经许多年不曾见过了。
“你怎么来了?”
按理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