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卢翠玲摆摆手说:“好了好了,你们三个小宝贝别谢来谢去的,奶奶知道啦。”
李菲儿接着又说:“这样一来,以后她们三个进出后厨也可以了,穿着这个围裙,也不怕进出后厨的时候,不注意把衣服弄脏。”
苏若曦赞同:“对对,妈这个点子还真的是很好。”
刘婉华轻声对身边的苏锦荣说:“锦荣,你这个家可真的是充满了幸福,所以你也要尽快好起来。”
苏锦荣扭头看着刘婉华,点了点头:“好,我一定,好起来。”
有了小围裙和护袖,三个小女孩自然是要显摆一下,尤其是要去给冯一帆看看。
在冯若若带领下,三个小姑娘一起再次走进了后厨。
冯一帆正在做菜,听到女儿喊自己,一扭头看到女儿身上穿着的小围裙,而且三个小女孩还都穿着一样的。
“哎呀,若若、溪溪、霏霏你们这一身很漂亮嘛,是哪里来的啊?”
冯若若笑嘻嘻说:“这个是奶奶给我们做的,奶奶说我们穿这个吃饭,就不用担心会把衣服弄脏啦。”
冯一帆点点头:“嗯,奶奶想得真是周到。”
杨小溪接着说:“冯爸爸,你觉得我们的这个好不好看呢?”
冯一帆笑着说:“好看啊,我们家三个小宝贝穿什么都好看的。”
陈瑶霏挺起胸膛拍拍说:“冯爸爸,卢奶奶给我们每个人衣服上都有一朵花的,这样就好漂亮。”
冯一帆扭头又认真看了两眼,有些奇怪嘀咕:“你们这个花为什么看着那么眼熟?”
冯若若听到爸爸很奇怪,乐呵呵地说:“哈哈哈,爸爸没有猜到,我们的衣服是奶奶用桌布给我们做的呀。”
女儿这样一说,冯一帆也是顿时恍然:“哦,原来是奶奶用桌布做的,奶奶还真的是很厉害啊,那你们三个有没有谢谢奶奶呢?”
三个小女孩异口同声说:“谢谢啦。”
冯一帆微笑说:“好,那你们快点出去吃饭吧,今天你们三个是主角,记得要帮爸爸好好招呼客人哦。”
冯若若拍拍小胸脯答应:“好呀,爸爸放心。”
杨小溪也学着拍了拍胸脯:“好,冯爸爸放心吧。”
陈瑶霏同样拍拍说:“嗯,我们一定帮冯爸爸招呼好客人。”
三个小女孩说完,一起列队从后厨里出去。冯一帆回望一眼三个小女孩背影,也是忍不住露出欣慰笑容。
正当冯一帆将又一盘菜做好,让林瑞峰端去外面上菜的时候。
从苏记后厨的后门传来了一阵敲门声。
冯一帆抬起头一看,竟然是陈威站在门外。
暂时将手上的活放下,冯一帆走到门前看着陈威,奇怪地问:“姑父?你怎么来了?为什么不从前门进去呢?若若过生日,大家肯定会欢迎你的。”
陈威站在门口,非常认真地对冯一帆说:“我就不去打扰大家了,我想你岳父他们其实并不想见到我的,我就是想起是若若的生日,想要来后边问一问你,可不可以让我给若若做一道菜?”
冯一帆有些意外,他想过陈威可能会来,但是没想到陈威竟然会这样来。
没有多少迟疑,冯一帆让陈威从门外先进来。
在陈威踏进了厨房一刻,冯一帆简直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因为眼前的陈威不再是那种年老心不老的时尚老头了。
他身上的精气神仿佛泄掉了,像是一瞬间变成了一个迟暮老者。
冯一帆忍不住问:“姑父,您,没事吧?”
陈威笑了笑回答:“没事,是不是觉得我好想一下子老了很多?其实不用奇怪,在我输给你的那一刻,我的心气就散了,心气散了,人自然也就老了。”
冯一帆想了想说:“姑父,您要保重身体,一次的输赢不代表什么的。”
陈威继续带着微笑说:“没关系,我已经看开了,如今这样才应该是最真实的我,我毕竟已经七十多了。”
不等冯一帆开口,陈威继续说:“不过看到你能扛得起苏记那块老匾,当得起苏记这个掌勺人,我真的很欣慰,你放心,我们以后不会再来打扰你们的平静生活,希望你们能永远幸福安康。”
冯一帆神情也是有那么一点点凝重,似乎有很多话想要说,想要劝一劝陈威。
然而话到了嘴边,又觉得面对这样的陈威,那些话都已经毫无意义。
冯一帆做了个请的手势:“姑父,您可以开始了,我想您亲手为若若做一道生日菜肴,若若一定会喜欢的。”
陈威点了点头:“谢谢你。”
接着陈威一步一步走向熟悉又陌生的灶台,伸手轻轻抚摸着多年不曾触碰过的灶台,思绪仿佛一下子拉回到四十年前。
第391章 龙虾浓汤三丝面(第一更)
四十年前,已经而立之年的陈威还只是一家苏城某个大酒楼的小小厨工。
三十岁还没有真正在厨行中闯出名堂,那时的陈威是有那么一点点心灰意冷。
也是在那一年,陈威所在那家大酒楼里,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庆功宴。
为的是庆贺当时苏记掌勺人,苏泉晟代表苏省厨艺界参与国宴载誉而归。
那是陈威第一次见到能够参与国宴,真正厨艺界的大师。
当时的苏泉晟五十出头,但单从面相上去看,却像是不过三十出头的样子,样貌和身材也都是仪表堂堂。
在庆功宴上,苏泉晟展示了一番精湛的刀工,还有亲手做了几道国宴菜。
真的是瞬间震撼到了陈威,让陈威心中萌生了拜师的想法。
在庆功宴结束后,陈威便通过一些关系,还花了一些钱,弄到当时苏泉晟下榻酒店的房间号。
当天晚上,陈威主动找上门,要拜师。
陈威时隔四十年,重新站在了苏记后厨里,触摸着眼前这熟悉的一切,向冯一帆娓娓道来当年拜师经过。
“我那天晚上冒昧上门拜师,自然是被直接拒绝了,但可能谁也不知道,当时师父给我留下了一道题,说是如果我能够完成,他会考虑收我。”
冯一帆耐心听着,心中也是不禁有些好奇,当年妻子爷爷到底给姑父留了什么题?
陈威没有直接说,而是带有些自嘲地笑着说:“可能你也应该知道,传言我是跪在苏记求师,最终才被师父给收下,但实际上我能跪在苏记,首先是因为我完成了那道题,否则即便我跪下,师父也不会收我。”
见陈威有意兜圈子,而且还故意挑起自己的好奇心,冯一帆便直接问:“那究竟是什么题呢?”
陈威很平静回答:“一碗三丝面。”
“三丝面?”
冯一帆对三丝面不陌生,国内不同派系也有很多不同的做法。
而在苏记,实际上也有一种独特的三丝面做法。
看似简简单单的一碗面,但实际上却一点也不简单。
首先是汤底必须要是熬制出的鸡汤,并且要是完全的清汤,汤中不能见一丝油花和杂质。
其次,苏记的三丝面,除了鸡汤之外,所有主料是没有任何肉类。
面条是手擀面,搭配的三丝分别是:豆腐丝、笋丝、青菜丝。
这碗看似朴实无华的三丝面,实际做起来非常有难度。
手擀面从和面上便非常讲究,不能加水和面,需要把面和得足够劲道,再将面皮擀得非常薄,然后切成细丝。
之后,豆腐丝、笋丝、青菜丝,三样也都是要切到几乎相同粗细。
在煮面的时候同样有讲究,要先煮面,再煮笋丝和青菜丝,最后煮豆腐丝,然后三丝汇聚起来,注入煮好的面条当中去。
当在碗中的时候,所呈现出的画面是豆腐丝、笋丝和面条浑然一体,再搭配上青菜丝,构建出一副奇妙的水墨晕染感。
听起来会很像文思豆腐的做法,但吃起来则是更加具有符合口感。
因为豆腐丝、笋丝和面条几乎不分彼此,当夹起来放入口中时,豆腐丝入口计划,笋丝略微的脆爽,最后是劲道的面条,搭配上清淡鸡汤的汤底。
入口很轻很淡,但是吃过之后,每当回味时又让人难以忘却。
陈威在厨房里走着,一边跟冯一帆聊着那一碗,只有苏记才有的三丝面。
然后他挑选了新鲜的笋,又选了几颗翠绿娇嫩的青菜,还有就是找了一块老豆腐,最后是面粉和鸡蛋。
陈威对冯一帆说:“这碗面一定要用老豆腐,这一点和文思豆腐可以说是截然相反,因为豆腐丝并不需要切得那么细,而且需要老豆腐的一点点口感。”
一边说,陈威一边已经开始片起豆腐。
老豆腐切丝自然是不能用水豆腐那种抖刀法。
需要先将豆腐给片成薄片,然后再对豆腐进行切丝。
这个过程,也是极为考验刀工的过程。
光是片豆腐的过程,比大煮干丝片豆腐干还要更加难一些。
因为即便是老豆腐,质地上也不可能像豆腐干那样紧密,所以若是用力太过,可能会让豆腐碎掉。
这是个非常考验耐性的过程,每一刀都要非常精准,片下足够薄的豆腐片。
每次下刀前,同样需要在刀的表面蘸水,这样不会让豆腐黏在刀上。
尽管陈威遭受打击后,样子似乎一下子变老了,但是从他稳稳片豆腐的手法上,还是不难看出他的刀工还在。
林瑞峰上了菜回来,看到陈威在后厨里也是有些惊讶。
不过紧接着看到师父摇摇头,林瑞峰也就没有出声去打扰陈威。
看着陈威将豆腐片成一片一片的薄片。
这一幕也是让林瑞峰感到有些惊讶。
之前林瑞峰见过师父片豆腐干,那已经是很震撼林瑞峰,因为师父能够把那本就很薄的豆腐干,片出三十多片来。
可是豆腐干毕竟还是非常紧致,现在看到陈威片的豆腐,明显难度更大。
但是陈威却能够把豆腐片成很薄的薄片,又一次颠覆林瑞峰认知。
陈威继续在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