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坚持住!
张郎雄在心中想着。
史密斯他们抱着手机在看网上的评论,见上面舆论一面倒的支持自己,那心情别提多爽了。
更爽的是,还能顺道赚八千万。还不占公司资源,就自己团队几人分了。
“待会看我们完虐他们。”团队有人又发了条视频。
视频中申林站在众人之间,指挥一条很像是舌头的海绵,旁边还有大量的穿着绿衣服的工作人员。
“这和玩过家家一样啊!”
“就这想出特效?真的是什么也不懂啊。玩特效,还得是看我们的。”
“孩子捏泥巴,还是用尿和泥。”
下面一片“哈哈”的表情包。
不过米国人也不全是自大的人,有人忽然发现,那位站在众人中间的,说戏的,居然是申林。
是为数不多在欧洲电影节得大奖的中国人。
而且还是相当年轻。
“这是不是申林?饮食男女的那位?”
“申林谁?不认识。”
“没听说,不看中国电影。”
“管他谁呢,这次是丢人丢到咱这了。”
“呵呵,请注意这位,可是已经有顶级团队栽在他的手上的。这孙子厉害着呢。”一看这就是吃过亏的。
史密斯这才想到,这位导演为何眼熟了,原来是申林。
这小子才华不低啊。
但这可是特效,不是他的导演水平高就能弥补的。还得看朱嘉信的能力才行。
可他就是太自大,完全不理朱嘉信,什么都自己做。看样子,少年早成,也为以后的失败埋下伏笔了。
史密斯很确信这一点。
第二遍开始拍摄,一分多钟的情节,拍了半个小时。
第一条片子还在后期制作中,但丝毫没有任何进展,或者说就没有头绪。就像是拿到一道从没有见过的奥数题,愣在那里了。
再一次拍摄好的样片拷了上来,这一次申林对于这种拍摄手法的运用是又精进了一步。演员的表演,还有动作部分,也更是符合申林的要求。
就拍摄的各种要素来说,是没有任何的问题了。
特效动作机位的设定,申林也完全掌握了。
那就只剩下后期制作的部分了。
朱嘉信还有后期团队依然是满脑袋的黑线。
朱嘉信觉得完蛋了。下面一步都做不出来了。
史密斯根本就不在意朱嘉信他们有多么先进的设备,就他们的思路,已经是完全错了。
要不是李安没开口,史密斯他们早就离开片场去兰桂坊喝酒了。八千万,得喝多少啊。
很多人都挤在房车的外面,他们都想知道申林怎么解决制作问题。
就连张家荣和王芝贤,都没回休息室休息。
朱嘉信觉得这个时候,只有自己硬着头皮上了,按照自己的理解完成制作了。
可这时申林坐到了工作台上,不断的和负责后期制作的几位工程师沟通。
像是在讲数学题,又像是在讲美术作业。
开始还着急,但朱嘉信发现,自己好像是慢慢理解申林的意思。起码申林说的制作方向,自己是懂了。
只是还不是太清楚制作效果如何。
“结合白色光标,让海绵像是舌头一样动起来,要逼真,还要带着恐怖感。”
申林太不会专业术语,但工程师能听懂,就是用动作捕捉器,抓图。
“用MAYA软件再结合建模。”有位工程师眼睛一亮说道。
“然后再抠图,让海绵变得无限的像是舌头?”
“然后再渲染?”
申林其实也听不是太懂,但他很清楚,他们知道自己要什么了。
“还有,还要在海绵上制作出湿哒哒的效果,粘液效果。让海绵,不,让特效画面更有舌头的触感。”
申林连细节都给这些后期制作人员想到了。
将近半个小时的沟通和讲解,让所有人有种茅塞顿开的感觉。
这样的制作方式,这样的渲染,的确要比靠着想象制作出来的画面,更是真实吧?
起码申林的想法就是很好的。
第八百一十章“红”到了国外了
一旦后期制作明白了自己的意图,申林就没有什么可担心的了。
专业人员,一分钟的制作,加上最顶尖的设备,申林相信,就算是一天的时间,也能制作出自己想要的东西来。
申林不再待在车里,带着拍摄人员下车。
朱嘉信抑制不住自己的好奇,没有跟着申林下车,而是待在了车里。
唐跟在申林后面一下车,就递了一支烟过去:“申导,现在干嘛?等结果?还是”
唐电影圈的人比申林多,国外电影圈的人也是。
他已经知道,咱现在“红”到了国外了。
不知道该不该和申林说。
就现在来看,朱嘉信都心里没底,恐怕
“等什么?继续拍。好不容易找到感觉。唐导,用好导演手记,咱把拍摄经验都记录和总结好,以后,咱是这些人的师父了。”申林笑着说。
唐心想拉倒吧,还真能行?
在别人眼中,申林是强弩之末,怎么可能这么复杂的实验,这么简单就做了出来了?
但对于申林来说,的确是复杂,但不是复杂到要一步一步摸索。
当初写影评的时候,申林也是研究过特效的。最爱奚落的就是那群中国导演做的特效,最想打败的就是老米的特效。
现在有机会,为何不走在前面?
“你确定?”
唐造型滑稽的问着申林。
房元龙和洪大宝心想这有什么确不确定?咱申导有完不成的事情?
咱天才好不好?
“申导,拍哪一条?”房元龙讨好问道。
洪大宝鄙视房元龙道:“没看导演手册?第一百八十场。”
房元龙没在意洪大宝的鄙视,而是高兴地说:“好咧,我这就准备去。”
特效团队哪怕是对申林再没有信心,也快速的去布置场地。当然,还要给史密斯他们布置场地。
张家荣和王芝贤翻看着剧本,再一次确定好台词。他们一直沉浸在剧本中,生怕自己托了申林的后腿。
张郎雄也在帮着剧组做准备,申林都如此信心满满,那他还有什么好担心的。
李安在房车中,看着五六位后期制作人员,在按照申林的思路制作。
开始还不算熟练,但慢慢,越来越是找到了诀窍。
不过还没有成片,无法确定待会渲染后的片子,能不能比的上直接电脑制作的。
但他真的觉得,这样的制作方式,虽然不可能取代纯特效的无中生有,但也是将会是特效制作的另外一种方式,孰优孰劣,不好说,看电影追求的是什么。
李安站在那里,一站就是一个多小时。
史密斯他们等着结果,等着赚八千万,也没有太着急。
不过史密斯是越来越觉得,申林拍摄是有章法的。
就不像是第一次拍这样的电影的新人导演。
但一个艺片导演,怎么可能懂得特效是怎么回事?
不可能。
不过现在就算是申林想继续拍摄,也需要再等一会。
因为到了史密斯拍摄一分钟所用的片段,然后他们也制作,最后好比较。
申林清理了片场,让史密斯拍摄素材。
而这时,本来最想出来看史密斯他们拍摄手法的朱嘉信,就没从车上下来。
但不代表其他特效组成员没有认真看着。
不用史密斯说戏,张家荣和王芝贤就很好的完成了表演。
这倒是让史密斯没想到。
接下来就是制作。
朱嘉信的制作团队,根本就用不了这么多机器。
抽出几台机器给史密斯团队建立模型。
这时朱嘉信的人,更是没有上前的了。
因为他们一次次摸索,发现申林的想法,居然出奇的好,甚至是超出自己想象的好。
申林在外面拍摄,每次把素材传上来,都要来确定一下他们的思路是不是自己想要的,然后更是对制作细节提出自己的要求。
申林说话的时候,那些后期制作人员,全都全神贯注的听着,生怕自会漏了什么。
而且每过一段时间,看申林的眼神就发生一次变化。
从开始的不信任,到慢慢居然出现狂热的崇拜了。
申林会写歌,会写剧本,会导戏,会策划,会什么他们都不觉得意外,唯一意外的是,申林对特效也有这么高的领悟力。
也是,要不然他怎么会拍少林足球这样的特效片段?是不是那时申林就已经开始有再创造一种拍摄手法的想法了?
而且就现在来看,申林少林足球对特效的要求,是让他们第一次突破了原有认知的。
原来特效不只是放飞想象力,更是需要务实。
把存在于想象中的事物,比想象更要完美的表现出来。
而这次,那就是理念的又一次提升了。
时间在一点点流逝,申林每一次看到更进一步的样片,就信心增加一分。
那个世界的另外一种特效制作思路,又被申林抄袭来了。
那个世界,这两种特效制作思路各有侧重,各有喜好。
有人就喜欢实物捕捉,有人就喜欢建模。
发展的都很好。
当然,那个世界的特效,不管是哪一种,都要强于这个世界的。
哪怕这个世界的特效画面是很逼真,但就是不灵动。就是不知道怎么发力,不知道细节的重要性。
而申林懂。
每一次提要求,就是要细节,要感官刺激,不只是画面刺激,要演员的表演和画面完美的结合。
这就和画画一样,像,和注意细节的神韵,就是两回事。
而且电影的细节,是要经过逻辑思维加工,符合人们的想象力的,但又超出想象。
就算是申林先开始制作,速度还是比不上史密斯他们。
他们从建模开始,就体现了他们高超的业务水平。这就是这个世界第一的见识和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