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妘载听完翻译,差点一口盐水喷到他脸上。
合着这还真是标准的古华夏人啊!
一边看天吃饭,嘴里说着听天由命,但是一旦涉及到粮食和性命的问题,那就全都去它阿母的,都是人定胜天啦!
左眼跳财,右眼跳灾,今天左眼跳,好事情啊,听天由命!明天右眼跳,坏事情,去它阿母的,人定胜天!
“这事情好像有人干过啊!”
妘载的记忆并没有出错,最早干这种事情的人,正是姜子牙。
武王伐纣的时候,武王用龟骨、蓍草占了几卦,发现都是大凶卦,然后刚准备出发突然遇到大风雷雨的天气,于是军心顿时涣散,武王继续占卜还是不吉利,这时候姜子牙就出来了,说出了那句千古名言,做出了万古的名场面!
姜老爷爷一把抓过那蓍草给折了,然后又一记天残脚把那个龟壳踏碎,对众人大喊:“龟壳朽骨、蓍草枯叶,怎么会预知吉凶呢!”
然后最秀的事情,是大军不断东进时,突然间天昏地暗,飞沙走石,大风把武王的车掀翻,裂成三段。武王换马前行,不巧又开始打雷了。雷声太响了,竟把武王的马震死了。更邪还在后面,大雨连下三日!
但睿智的姜子牙爷爷道!
“车子碎裂,这预示我们要兵分三路。骏马震死,这是上天要让大王换好马!之所以下三天雨,是上天让我们休整三日,然后抓紧赶路!”
卧槽六六六啊老姜,五千年来理解第一人!高考不请你去真是屈才了。
妘载想起了这个事情,不禁感慨万千。
“但是你这个人定胜天,不是这样胜的啊瞎搞怎么能行呢,人与天地的关系是动态的而不是静止的”
妘载口中所说出的一些话,让赤松子都有些怔怔出神。
人与天地的关系是动而非静?
赤松子看着妘载的眼神有些不一样了,这种说法,就很有“道性”。
是的,道性。
————
“帝陶唐六十七年,大寒没,立春至。”
“北斗指寅,岁首。”
“西南荒有季厘国人东至,欲往中原,问求平水之道,遇南丘而止,得退耕还湖之法”
“帝陶唐六十七年立春,季厘国主造访南丘,见赤方氏妘载,拜问道之所在。”
第二百零一章 三苗来势汹汹
同样是岁首的这一天,洵山派遣出去,前去八百里洞庭查看战事的长老,也回来了。
纪谷正是洵山的长老,而且他是一位参云级战士!
为了保证此行的安全性,必须要有一位强而有力的战士前去探查消息,毕竟三苗是一整个部族联盟,其中强者多不胜数,如果被捉住了,那么洵山会受到损失,而且还会提前暴露中原的进攻意图。
“大族长,我回来了。”
纪谷觐见纪齿,而后者在为他接风洗尘的下一刻,便拉着他去参见大巫师。
大巫在洵山之巅,已经预见到他的归来。
洵山氏的大巫,洵山氏的族长,告师氏的大祭师,加上纪谷这位参云级的大战士
“渴了吧!来,今天早上新磨新煮的。”
纪齿拿来几个碗,拿出一个陶罐给大家倒上,而把这个陶罐推给纪谷,纪谷确实是有些口渴,他喝了几口,忽然眼睛瞪了起来,诧异道:“这是什么?这不是水?”
“是豆浆。”
纪齿道:“赤方氏制造出的石磨,可以把菽或者说豆,他们是这么叫的,可能是地方语言不同吧,总之就是豆菽磨出来的汁水,不是生的,这是熟的。”
“好喝!”
纪谷毫不吝啬自己的赞美,连连称赞,随后又把那陶罐里白色的豆浆饮用而尽,抹掉嘴巴上的水渍,却又回味无穷,不禁道:“看来赤方氏冬日时所说的农村合作社,已经开始弄了?”
“是啊,还可以。”
纪齿咧开嘴,露出自己的两排大黄牙。
“好了,说正事,农村合作社给南方带来的变化先放一放。”
大巫师此时开口了:“解渴了,就快点说吧,正好,如果你还想看些新东西,倒是可以再走一趟赤方氏,我也就不劳烦告师氏去传达,请陶唐使者来了。”
告师大祭师也摸着胡子,对着纪谷点了点头。
纪谷呼出口气,神色便是严肃下来:
“禀告大巫师,三苗部确实是已经离开洞庭湖,一路向东,所过之处,斩木为兵,凿石为甲,遇山破山,遇河渡河,擒虎豹而生啖,十余万众至,尘烟荡扬,大地呼喊,颤颤震震三苗部过水,乃使溪水不流,小泽尽涸”
纪谷所描述的,正是三苗大部行军时的情况,十余万人同时行进,真个是如山呼海啸,天崩地裂一般的动静,虎豹遇到便被当场分食,连骨头都留不下来,而且其中气息强大者,威神以上,不可计数!
至少纪谷那贫瘠的算术头脑,面对这已经超出了一百的情况,基本上是算不出来的。
“至于耕地,洞庭湖后面被遮掩的很严实,我没有办法偷到三苗大部的后方,而且暴山氏已经战败了。”
这宛如晴天霹雳一样的消息,让洵山大巫的眼神开始收缩!
“你说的是真是假!”
“暴山氏的大巫师,实力不俗暴山氏更是五万人的大部加上真陵氏的支援,整整九万余人三苗是极大的祸患,既然和三苗对上,就不可能全身而退,必须要有扛山而出,举族而战,葬于山野的觉悟”
“但五万人啊,神氏有山神图腾庇护,怎么可能说战败就战败?三苗虽然凶猛,但他们是一群流浪者,几十年前帝伐丹水,三苗被中原大败,这才逃到洞庭湖,里面不少部族连图腾都被打碎了!”
“这才多少时间!他们哪里来的本事,能强攻神山!”
纪谷对大巫师道:“大巫师,我所言皆是亲眼所见!江渊一战,暴山氏大败,加上之前的重泽大战,湘水大战,合计已经战死三万四千余人,而真陵氏也在湘水之战,江渊之战中,损失了一万人。”
“三苗部合计则是死伤三万”
这种战损比不由得让所有人都瞪起了眼睛。
虽然死的少,但是没有少太多,按照三苗的人口不应该是这种战损比,也就是说,三苗在这三次战争中,几乎就是以命换命的打法!
“三苗攻占一处,便把此处一切粮食、牛马、牲畜全部吞吃,带的走的都被带上,带不走的全部毁掉!”
“暴山承受不住压力,不得已与真陵氏汇合一处,如今真陵氏正在收拾耕地,动用大批的牲口运送粮食,牛马成群结队,熊虎在前方被驱策开道,退守沸沙泉,算算时间,两大神氏应该已经动身,正在退向阳帝山!”
“砰!”
大巫师将手里的碗直接摔碎!
“这是天大的啊!”
强如洵山氏大巫,此时也心神大震,三苗蚕食南方群山,以及中十二诸山的速度超过了他的想象,这简直就是风卷残云,如人间饿鬼一样啊!
“以战养战,他们根本没想在暴山氏附近逗留,按照陶唐使者的说法,他们很有可能来到南部诸野定居”
“当然,也可能是再向东”
如果再向东去,要跨过大江吗?
但不论三苗这一次决定要迁移到哪里,他们选择的是破坏性的迁移,这么大的部族联盟如何“完整”的迁移到更东方?
那就是打,以战养战,把路上经过的,所有的小部族的资源全部吞吃掉!
“阳帝山怎么说的!你回来的时候,经过了吧!”
阳帝山没有神灵,但是有古帝遗泽,阳帝是山海中诸帝之一,但是是属于那种没有任何事迹的,传说中的“帝”,如果不是有遗泽存在,或许会直接被人认为,这个帝根本就没有出现过,只是神话而已。
阳帝山下的很多部族,依托古帝遗泽而生存,那个地方的天地环境很好,而且所谓的遗泽,其实是“古阳帝部族改造过的地方”。
这个地方是丰饶至极的。
于是这些部族为了防止外人掠夺他们的家园,以通江氏、犀连氏为首,连合起来搞了一个部落联盟,号称“无演部”!
无是没有的意思,演是“水长流”的意思,指代的是阳帝山的这片家园,是“居住在没有大水灾难地方的部落”。
“阳帝山已经知道暴山战败,真陵要退却到沸沙泉的消息,但他们表示不会放弃自己的家园,已经决定死拼到底了。”
“阳帝山有人口七万九千!部族二十五个!加上暴山,真陵,大约也有十余万人左右,应该足以抗衡一段时间”
第二百零二章 战争使科技进步
丹朱知道了三苗大破暴山,进攻真陵的消息,他的脸色少见的愤怒起来,而得知了三苗的行为之后,丹朱深深的吸了几口气,好不容易压下了躁动愤怒的心情。
“载,我要去洵山一段时间,可能暂时要放下手上的木工,你让妘梁他们几个好好学习,不要偷懒,回来我要考试。”
丹朱向妘载道别,此事很重要,妘载也知道,于是拍着胸脯保证,并对丹朱说了一句话。
“一定会赢的!”
丹朱点了点头。
那自然是会赢的!
东夷,百越的军队正在集结,等到码头修筑完毕,大量的物资就能运送过来,到时候涂山氏、夙沙氏等超级大部都会出现在这里,合计军力十八万!
而中原会派二十万人,征发一百个部族,乘大船渡过江水!
中原,东夷,百越,三方联军共计战力三十八万人!加上南部诸野,凑凑,四十五万人是拿得出来的!
但是这个时代的运转速度实在是太慢了,有时候七十年才打一次战争,大部分时间都在调集人手,而且这个时代没有屯田这种卡bug一样的积蓄粮草方法,所以每一次运转与集结,都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
而这种缓慢的集结速度,也注定了,万一在路上产生什么问题,就全盘完蛋。
山海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