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之将老,其言也哀,其梦也伤。
实沈为帝喾之子,与其兄阏伯(契)不和,居于旷林,不相能也。日寻干戈,以相征讨。尧因迁之于大夏,主参星,为参神;迁阏伯于商丘,主辰星。
昔年帝放勋曾经征至此方,威迫大夏,故而大夏这里的部落对实沈既畏惧,又客气。
这里很多部落,这里远离轩辕丘和赤水,有些部族,也是从山海之中迁移而来的,到了这片流沙之地,蛮荒之所,这里的生活十分原始,情况还停留在原始社会的早期,主要以采集、狩猎、放牧为生活的来源。
实沈所在的部落,这片土地是离望之野,是大夏之地的一部分,而他们的部落叫做夹韦,沿用了西方之风的名讳,因为他们自称先祖是西海风神石夷,司日夜之长短。
这个夹韦是部落的名字,夹是西面的微风,韦意思是“止”,也是西方风神呼唤来的风,合起来就是“微风停止之地”。
实沈询问他们,西海是不是西王母居住的地方,他们之中的巫师,却也是说不上来的。
“这片记忆,早已没有了。”
无根的人是这样的,整个部落的人口不过四百,在这荒芜的天地之边,就像是被神灵所厌恶的虫蚁。
这里有一条水,叫做妫水,和东夷的那条妫水并没有什么关系,但是实沈为了区分,还是把东夷的那条叫做东妫水。
夹韦氏只是一支小部落,但是在大夏这片土地上,在眼下的这个时代,翻过一座山,亦或者走过百千里路,或许才能看到另外一个几百人的部落,而夹韦氏在西妫水的边上,总的来说,沿着河流,这里有三个狩猎、采集、游牧的小部落。
游牧占据的成分最少,因为他们刚开始驯化牛羊。
或许向更西方的地区再走上几千里,会看到一片繁华的绿野城邦,但是现在,没有人知道因为距离太远了。
这里的人不懂得耕作,社会十分原始,不知道如何炼制陶器,用的还是泥器;不会纺织,穿的是牛羊的皮,自然也就不会冶铜,木工,所以用的还是石器和粗劣的骨器。
有七条河流在大夏这片土地上流淌。
实沈想要教导这里的人耕作,但是这里的人们,委婉的拒绝了他。
原因是,放牧已经成为习惯,一个民族的习惯,不是那么容易改变的,而且这里的土地并不富饶,至少与中原不可相比。
所以,只有零散的一部分人,跟随实沈耕作。
头发乱糟糟的孩子跑过来,手里举着一副奇怪的木器,孩子无比兴奋,他指着远方,在说着激动的话,实沈站起来,眺望远方,所看到的,是一个无比高大的巨人!
波谷山大人国人!
头发乱糟糟,名为“曼”的孩子,兴奋的向实沈介绍这个和蔼的巨人:
“他说他来自东方的山海,是大人国的商者,他说这个东西,可以让耕作的谷物产量得到提高!”
“老师,老师!你看!”实沈接过犁具,他从没有看到过这种东西,而此时的实沈看到那个巨人,而大人国的行脚商也看到了实沈。
大人国商人,当然就是当年大羿的老友,也就是从赤方氏离开已经有四年多的“釐揆”了。
他的路线,因为翻船的缘故,是徒手游泳到岸边,从东海夙沙氏区域登陆的,故而走了南方之后,一路西上,来到大夏,这里就是他此行的终点了,然后一路折返回去,从北部进行“之字型”的迂回,最后从幽都山附近路过,跨过北海,抵达波谷山,重新回到大人国。
这个时间,差不多正好十年。
“你长得不像是大夏人啊,你看起来像是中原的人。”
釐揆指着那个孩子手里举着的奇怪器械,对一脸懵逼的实沈推销道:“这个东西叫做犁,能提升耕作的谷物产量,真正的实惠,真正的宝贝,买不到吃亏,更不会上当!价格公道怎么样,需要来一副吗?”
第四百八十章 麻麻载不会飞
实沈从没有见过犁这种东西,釐揆告诉他,这东西其实并不是从中原来的,倒是从南方而来的,是敷浅原上有人发明的,不过不论是中原还是南方,其实对于大夏来说,都是山海内部的地方了。
古老的尘埃,沧浪的水波,雄壮巍峨的山岳,旭日初升于原野金桑之上,这些景色,实沈已经不止一次的和夹韦氏的孩子们诉说过,在孩子们的心中,遥远的山海之中,有着天下最富饶的土地,有着天下最勤劳的部族,有着世间极少而不可见的壮丽景色。
虽然也有天灾,也有但是这世上,又哪里没有这些东西呢!
能活下去,并且一直带着开心和希望,这不就足够了吗!
釐揆在这几年周游,并不知道南方的变化,他已经离中原足够遥远,但是他一直对赤方氏这个小部族充满着希望,而实沈惊叹于这个犁具,他当即便花掉了自己所有的积蓄,甚至以物易物,来换取这些犁。
而作为帮助,釐揆则向他传授了堆肥沤肥之类的法子。
总的来说,赤方氏前期的农业手段,都被他吐露出来了。
“只要有了他们,西妫水的河畔,将成为美丽的良田,那些看起来难看的种子,会绽放出最美丽的新芽”
实沈真挚的向釐揆表示感谢,而大人表示自己将在这里停留两天,随后就会踏上返乡的旅途,而出乎釐揆的意料,实沈像他表达了真实的身份!
“啥!你你是帝放勋的兄长吗!原来你就是那个实沈!”
实沈叹息:“惭愧,我被流放而不能回去,所以想恳请你,如果你途径中原,是否可以帮我问一些话”
釐揆一琢磨,好像没啥问题,不就带个话么。
确实不必太担心,毕竟这条河叫做妫水而不是通天河这地方也没有能驮人的老乌龟反正问的问题不会是“何时修成正果”
不过,就在釐揆离开了之后,从西方,来了一批远行的贸易人,不过没有抵达夹韦氏,而是在夹韦氏三十里之外的一个部族,翻过两座小丘,也就是西妫水三部中,最靠西方的“大朵氏”处停留,在补充了补给之后,很快离开。
他们使用的,是一种叫做“楔形”的文字,男人的名字前,会加上一个倒三角
————
岁首的这一天,咕咕即使回到了部族内部,也依旧在思考着那天看到的五色母鸡。
咕咕很震惊,因为它从没有看过那么多颜色的鸟,即使是精卫也没有这么多颜色。
怎么会有五种颜色混合起来的母鸡呢!
咕咕还记得那一天,咕咕以为那只母鸡不会飞,是卡在树梢上了下不来,于是咕咕没有因为那只五彩母鸡的智商低而放弃它,还是不断给它示范飞行的动作。
直到奇迹出现了。
咕子不再只会简单的滑翔和奋力的振翅,而是真正会平地起飞了。
从今天起,咕咕已经是一只合格的飞行员了!
虽然那只五色母鸡用一种看呆逼的眼神看着咕咕,但咕咕只是以为它震惊于一只小鸡居然会飞而已。
于是,这一天的妘载,觉得咕子格外的安静,小黄鸡似乎满头都是问号,也不知道又在思考什么问题。
咕咕看了一眼麻麻载,心中咕咕叽叽。
麻麻载会飞吗?麻麻载好像不会飞吧。
不会飞,更不会远飞!
于是咕咕突然灵光一现。
自己学会了真正意义上的远飞,那么应该把这个方法告诉麻麻载才对。
不过妘载今天显然没有陪咕子锻炼飞行的心情,即使咕咕在妘载的身后不断做着扇动翅膀的行为。
“这世上怎么会有五色的母鸡啊。”
妘载对于凤皇的理解,在于过去每年过年贴的“龙凤呈祥”的年画,那玩意看起来红彤彤的,后面最多有点绿色和金色,蓝色的尾羽,从大方向上来看确实不算是五色母鸡,而且那玩意也不像是鸡。
而且历史课中说过“凤鸣岐山”的故事,在那里面,凤凰应该是很大一只吧
所以对于咕咕所说的“五色母鸡”,妘载只当是山海经中的某种异鸟,并没有向凤皇身上想。
岁首的工作很忙,虽然这个时代,岁首并没有庆祝的习惯,因为这个习惯要从舜帝时期的岁首祭祀开始,一开始就是因为他在这个时间得到摄位,所以才举行的祭祀。
于是岁首也被称为“万物起始,一切更生之时”。
在眼下,象他大哥姚重华正在准备回陶唐述职,而尧也没有像是历史中一样,在去年年末禅位给舜,让他代摄天下事
所以,现在帝放勋还坐在位置上,也就没有岁首等一系列的祭祀事了。
在现在这个时节,主要是为了大春耕作准备。
赤方氏内部进行了一次扫墓,在祖地的青石处进行了一次小小的祭祀,炎帝的青石之中火气早已消失,但是族人们看着那块石头,以及矗立在此的碑,心中情感,不曾减少半点尊敬。
妘载在这段时间,除去指导大家进行新一年的土地翻耕作业之外,还要负责一些新的农作物的种植与分配,其中就包括了甘蔗。
同样,还要制作一些基础仪器,上次的天称,水平仪,包括这一次,妘载用义均弄剩下来的磁石,制造了司南,这些都是他的专业,在野外,如果专业仪器损坏,那么这些老古董当然就可以派上用场。
不过在这个时代,这些“老古董”,可妥妥是“先进技术”了呢!
就像是水钟,日晷比之火钟,妥妥是时代的进步了。
而对于浑天仪之类的东西,妘载只限于理论知道,粗略的懂一些结构,但是要制作,那是不可能的,或许以后义均、阿红这帮人可以捣鼓出来,不过也可能捣鼓不出来
到了岁首,大防洪城的地基已经以惊人的速度夯打出来,并且在上面构筑了一层巨石,团结的力量是不可估量的,不过从现在开始,大量的人员要退回来准备大春耕,而这一年,才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