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之,信手拈来。
妘载在路上,和几人聊起这件事,忽然想到关键,便说道:
“我们之前遇到的巨尸,几乎都有没有实现的事情,除去祖状之外,其他的像是刑天、女仞,都是因为执念不能消散而在强行行动。”
“老师说在黄姖的梦中看到了她被一根箭矢杀死,钉死在头颅上,那么那根箭矢是什么箭呢,是谁人的箭矢呢,她是被偷袭杀死的吗?”
“她是古代制作弓箭的人,从时间上来推断,她或许死在七十多年前,那么七十多年前的天帝,是帝挚吧,是在他治理天下的末期吧,那正是一个动乱的时代啊,在那个动荡且混乱的时代死去,而因为执念和某种原因,没有安息,反而化成了神秘的尸象,或许是有人向她请求,打造了一套弓箭,但是最后她被自己打造出来的弓箭所射杀了。”
夜幕即将过去,黎明将要升起来。
在原本广成子和赤松子进行镇压的土坑处,土坑中的黄姖尸已经不见了,只剩下一个空洞洞的深邃大坑。
第七百七十五章 今日可为
蜀地因为地形地貌的影响,使得这里的气候有别于外部,季风气候、雨热同期,东部地区则是冬季温暖,春天来得较早。
尤其是在现在天下变暖的前提环境之下,明明是大寒的节气,但事实上已经可以当做外界的惊蛰来看待,完全可以在耕地中进行农业活动了。
“但是西部地区比起东部要稍显寒冷,日照虽然充足,可降水也过分集中,气象灾害种类多,发生频率也很高。”
在去往岷山的路上,妘载他们已经看到了数个小部落,人口都是一百出头,在这片广袤的盆地世间不断迁移,躲避洪水和猛兽。
古蜀地的小部落是有很多的,但大多数都无比分散,而且永远在不断迁移当中,他们大部分都是三百年前从岷山之中走出来的,当然也有一部分是外来的,他们就是在炎黄大战的时期进入的,是炎帝的后裔和黄帝的后裔。
至于本地的那支,就要追溯到人皇的时代了
后来这些人混同起来,成为蜀人,在蚕丛的时代之后,因为天灾与地质灾害而不断迁移这批人就是最早的“高山人”以及“宝墩人”,在周而复始的迁移之中,形成了大型的村落。
但他们的迁移时间,如果没有妘载提议修筑都江堰的话,按照原本所考证的证据,那么这个迁移过程,要一直持续八百年,而且在八百年间,这些蜀人的化与明完全停滞。
不过现在,仅仅迁移了三百年,妘载所带给他们的图板,将会把他们这个“冻结”的明,重新带向新的时代。
积累了三百年的更新数据,一定要跟得上版本才行啊
那些小村落的人们迁移过来了,在这里开始构筑新的家园,那些荒废许久的土地被重新启用,那些迁移过来的人们,有些甚至是衣不蔽体。
这些蜀人看到妘载他们这几个人,驻足了许久,似乎十分的好奇,甚至有些敬畏。
“他们是什么人啊?”
有迁移过来的蜀人孩子指着远处的妘载他们,尤其是有些害怕开明兽和獓因。
“他们是外来的人,是从群山之外来到这里的人。”
那些村落中的大人们远远的注视着妘载他们,一时之间有些失神。
蜀道难,入蜀再出蜀尤为不易,更何况他们乃是“自云前世避炎黄之乱”而进入这里的,这些小村落的人,他们对外界的记忆,还停留在三百年前。
他们只知道嫘祖出西陵,他们只知道昌意降若水,再之后的时代呢?
那个小孩的眼中有着好奇与憧憬,蜀山之外的世界,他过去只是在父母,乃至祖辈们的口口相传之中听说过而已,他只知道外面有很厉害的帝王君临天下,那个人和蜀人中的姑娘结婚,生下来叫做昌意的伟大男人。
当然了,蜀人村落中的人们在注视妘载他们的时候,妘载一行人也在注视他们。
“看到那些已经开垦好但是被荒废的土地了吗,据说他们有固定的迁移地点,是有规律的周期性的废弃,这就和我们过去的刀耕火种差不多,首先都是迁移到已知的平原上”
妘载所说的这些,正是后世考古学发掘出来的东西,这些古蜀人就是这样不断的迁移,到了一定的时间就离开,避开将到来的地质灾害,去另外一片土地生活,等到那片土地不行了,再去下一个地点,如此周而复始。
在后世的考古发掘之中,甚至发现了定居地点会有规律的废弃一些土墙,因为他们祖祖辈辈都是用这种生活方式生活的,至后来数百年,生产工具都没有出现任何的变化。
“他们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砍伐森林,从事着简单的农业耕种,一段时间过后,土地也因消耗而变得贫瘠,当无法承载这些蜀人生活的时候,他们便离别故土,另觅一块富饶之地,重建家园,如果不是特别紧迫与特殊的原因,他们不会寻求改变。”
妘载如此下了评价,赤松子也点头道:“是啊,这一次如果不是岷山动荡,气候变暖,蜀人也绝对不会冒着大风险走出蜀地的,这些人其实挺不错,虽然看起来不思变化,但也算得上知足常乐,安居在此”
“安居?就这天天发洪水还安居呢!”
鸿超撇了撇嘴巴:“要我看,他们就是太舒服了,宁愿迁移也不愿意做出改变,如果只会动腿而不会动脑子,那人族和兽类也没有什么区别人啊还是要在危险的环境中才有动力。”
妘载很诧异,没想到鸿超也会说出这么有道理的话来。
不过话也不是全对,至少有些兽类比人族还要聪明,譬如之前一直在村子里偷东西的罗罗,每天都要换着花样来偷猪肉
不过蜀人要做出改变,在原本历史上,要等到夏朝建立,中后期的时候,会有一支新的化侵入这里,所逼迫蜀地诞生出来的,就是后来很著名的三星堆化。
妘载走到那些蜀人身前,询问岷山的方向,蜀人们给指了方向,之后告诉妘载,几年前也有一支部落进入这里,他们似乎是青衣之神从外面请来的,就在岷山。
“那是巨灵氏,他们是来帮你们治水的。”
蜀人的孩子咧嘴笑起来,他对于巨灵氏的人们是仰慕的,而那个蜀人男子却摇了摇头,持悲观意见道:
“青衣神说巨灵氏是擅长治理山川的部族,但或许也无法治理岷山,那毕竟是先祖所待的地方,不可能被凡人所治理,过去的时候,黄帝的儿子昌意也来到这里,但最后也没有成功,连他自己都淹死了。”
“成功不了的就这样活下去,也没有什么坏处”
蜀人是相信先祖的,但是连先祖们都无法治理水患,他们认为,后来的人就更加不可能治理成功了,因为过去没有成功,所以未来也不会成功。
蜀人孩子的笑容也消失了,但孩子依旧发出声音:“难道我们就真的不能好好活着吗?”
而妘载笑了笑,没有和他们解释什么,手掌放在地上,灵阳的力量催生出一些花朵。
妘载把花朵放在惊讶不已的孩子手中,只是说了一句话。
直至很久之后,这个孩子长大了,还能记得今天这个中原人所说的话语。
“过去不可为之事,今日可为。”
第七百七十六章 局部地区晴天
跨过无数水脉,走过许多丘陵,在这里驻足,看到夯土的墙壁,可以望见遥远的隐藏在云霭之中的浩瀚岷山。
三江出于此,大江出岷山,波澜壮阔,在上古时代,岷江被认为是长江的正源。
蜀山氏与互人国坐落在此。
蜀山氏就是蚕丛和柏灌、鱼凫,以及古蜀山氏冉人的合称。
这几个部族到了开明氏的时代,就会彻底合为一体,这就是古蜀族的由来,血脉在交融之中逐渐同化,最后不分彼此。
冉人是冉族,他们就是本地土著民族,生活在岷山附近,他们是后来西北地区“六夷,七羌,九氐”中“九氐”之首。
还有一部分古蜀人叫做駹,这些人就比较少,后来融入到冉人之中了。
在蜀地南部地区,不和古蜀山氏诸族居住在一起的,则有古僚人、古筰人、古帯恕⒐炮鋈恕⒐潘褂苋撕凸佩耍枪惴悍植荚谡馄璧刂校蟛糠衷诮晕饔肽稀
濮人就是百濮,不过他们和越人一样有很多不同的分支,相同的地方只是生活习惯和祖神信仰。
而川东地区,即嘉陵江以东,则是生活着“賨、苴、、獽、夷、蜒”之人,这些人在这个时代还都是小部落,不值得大部落吞并,第一点当然是这些人靠山,打不过就向山里钻,费时费力,第二点则是因为大部落吞并了他们,不仅无法提高部族生产力,反而要派人去扶贫
青衣神和巨灵族长回来了,他们带回了一个生了重病的小女孩,在江州城这座上古大邑附近为她治病,江州城是蜀山氏居住的地方,和良渚城等古国城池相似,以夯土为城墙。
小女孩浑浑噩噩,高烧不退,巨灵氏族长不是巫师,对于草药学知道的不多,青衣神倒是古巫,毕竟是蜀王蚕丛所化,但是蚕丛和神农的药理技术相差甚远
“她怎么一直发热啊,我已经给她吃了退热的草药,这都五六天了”
“如果不是神人血脉,她早就死了吧,普通人哪里能发热这么久,你看她明明在发热,却还在受冻一样的发抖,她是不是染上疫病了?”
巨灵族长在边上询问,就是因为担心是疫病,所以没有把她带去城里。
蜀人的部落巫师过来了很多,駹部落的巫师,柏灌、鱼凫、互人。
因为这个小女孩是从岷山之中顺江水流出来的,还有神人血脉的身份,让她的来历成了谜团。
柏灌氏的巫师:“我给她弄了一份草药,如果还不行,就吃我的吧”
駹部落的巫师:“要不试试我的药?”
互人国巫师:“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