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猴子指责三苗首领们,表示你们这些人根本不看情况,也不去认真分析,打仗全你阿母的靠脑补,而且还盲目自大,最重要的是和自己不合,为此而“逢奔云必反”!
这还打个屁的仗!
我大三苗天下无敌啊!
但这些首领所询问的问题,奔云也回答不上来,看着外面绵延的春雨,雨水聚集在泥土之中,聚成小流,冲刷成浅浅的泥沟壑,隐藏在茂盛的青草地下。
人间的青草地需要浇水。
洪州人就这么消失了,但是奔云却越来越紧张,他持着大枪,穿戴铜甲,日夜不眠的站在那最靠近外围防御的石城上,他感觉到四面八方的水汽越来越充沛,这在洪州人的节气历法中,意味着春分到了。
春分有三侯,一是玄鸟去北,二是雷音大作,三是电光汹涌。
春季雷雨,在这个节气频繁发生。
奔云盯着那些小水流,他脑子里有个意识告诉他,洪州人或许是会用水攻,但是他怎么也想不明白,这里一不靠着大江,二不靠着云梦泽,在山野地带,在小平原地带,即使洪州人找到水脉使用水攻,被淹没的也是他们自己,而不会是处于高地丘陵地带的石头城。
这种杀敌一百,自损一千的战术,不可能会被洪州人用出来。
“洪州人会用水攻!大雨已经下了好多天了,春天怎么会有这么长的雨季!”
“现在是洪水期,雨季增长,不是正常的现象吗!”
奔云去警告三苗的首领们,可三苗的首领们认为这是正常现象,而且他们的理由也很正确。
一位叫做“大禾”的首领回答奔云,表示你没种过地,南方春天下大雨,这几年是越来越正常了。
大禾,夏商周时期,处于湖南长沙境内的古老神人,后来延伸出“大禾之国”,商朝的时候,被称呼为“禾侯”,有一个叫做“上丝”的人,在殷商的时候去面见禾侯,这件事情被记录在商朝的甲骨文上。
大禾之民,是三苗之地在早年时代,最擅长耕作的一批部族。
“现在确实是洪水期,雨季增长是正常的,加上南方比北方热一些,雨水持续时间长,一直以来都是这样的。”
大禾首领如此说着。
并且他们还靠着云梦大泽,水汽充沛是常识。
“不怕,我们在石头城里面,城挨着城,山挨着山,丘陵连着丘陵,山脚外面的都是小平原,洪州人用水攻怕不是失了智,淹死的只会是他们不会是我们。”
“奔云,你不会说,洪州人借着大雨,然后制造船舶,在泥巴里划着攻城吧?”
一个首领大笑起来,他长着老虎的脑袋,事实上是带着虎皮帽,身上缠着两条青蛇,身材高大,力大无穷。
在山海经的记载中,他没有名字,是南方一个部落的首领,世人叫他“黑人”,不过因为的虎帽子操蛇,应该叫他黑虎才对
这个部落原本应该是开化的较晚,但如今也是早早就加入了三苗的阵营。
“你这个原始人,你懂什么?你就只会在水坑里掏泥巴!”
“奔云!你敢骂我,你也不过就是一只吃桃子的猴子!”
洪州人口中的“原始人”的意思,早就被三苗人知道,因为洪州人曾经就这么骂过三苗人。
黑虎首领站起来,和奔云对视,一点不怂。
他大骂奔云,说奔云是桃饱会员。
他早年加入三苗,作战勇猛,却因为部落原始,开化较晚而倍受原本的苗民嘲笑与排挤,如今奔云受到苗君重用,心里最不是滋味的就是他。
一只猴子而已,自己再怎么说也是人,下级战士能比得过自己?
雨不曾停,奔云在甲胄外面套上了蓑衣,头盔上卡上斗笠,站在雨水之中,那高大的身形握持着挂满烂草的铜枪,像是一尊刚刚从泥土中爬出来的神灵雕塑。
而这种异常的气候持续了两天,而奔云心中的那片恐惧也终于化成了实质!
【奔云站于城口,只忽听得万马争奔,征鼙震地。云大惊,急出门眺看时,四面八方,大水骤至;苗民乱窜,随波逐浪者,不计其数。平地水深丈余!】
大雨滂沱,天空黑压压阴沉沉,风雨交加,雷电闪烁,大地震动,奔云看到远方山岳上,出现无数道移动的“青龙”!
群龙怒吼,声音冲上九霄云外!
那些青龙,是树木和泥石被洪水裹挟而造成的景象,山体滑坡,巨大的丘陵如同青龙的脊背一般隆隆游荡,天地之间万物都仿佛在这一刻消退,奔云的眼中,只有着惊天动地的场景!
“是山洪——~!”
奔云大吼起来,看到外面放哨的许多苗民已经被山洪吞没,此时,感觉到地动山摇,石城里面的三苗首领们这才大惊失色,他们出石屋查看,眼中见到的,是无数座山都在出现山洪的现象,而其中尤以西南方向一座大山的山洪最为猛烈!
“走山了,走山了(山体滑坡)!是大山洪啊!”
石城再坚固,也会被山洪淹没,这些是顺着山体冲来的,其携带的力量极其巨大,上古年代的人们,哪个地方没看见过山洪暴发的场景,当然活下来的更是寥寥无几!
洪州人挖开了水脉,炸开了大山,崩裂了岩体,又趁着春雨的时期,让雨师施展法术,大雨汹涌,造成了暴雨山洪!
————
“三苗将亡,天雨血,夏有冰,地坼及泉,青龙生于庙,日夜出,昼夜不出。”
——《竹书纪年》
第九百四十二章 现在不是这个价了
竹书纪年中说,三苗将灭亡的时候,天上下起来血雨,大夏天的时候水面结冰,洞庭湖发生大地震,地下水化为冲泉从裂缝中涌出,夏朝的始祖出现在祭祀的郊野,太阳在晚上出来,白天的时候不会出现,日夜颠倒了。
“青龙生于庙”,其中青龙指的是下个时代的君王,即“木德之帝”,其正是夏朝的代称。
所谓“天命青龙,腾而生夏”,指的就是大禹征讨三苗这件事情,借着这个功勋成为威震天下的君王,之后大禹在涂山召开大会,来臣服的部落之数足有万国之多。
同时,诸如《随巢子》、《论衡》等古典籍,也做了传说的补充。
除去以上情况外,还说三苗大乱,下一个王朝的君主踏着它们的土地而诞生。
同时,还有狗在三苗的集市中哭泣,五谷都改变了种类,有野鬼在郊野嚎啕痛哭,三个月内几乎见不到太阳。
其实,这所说,以及所记录的,正是一次上古年代的巨大地质灾害——洞庭湖大地震。
洞庭湖周边是地震多发区,这是因为洞庭湖盆地在现代新构造运动中仍在沉降,每年下沉1厘米左右,它周边的山地丘陵却在上升,一边上升,另一边下降就会形成断裂或引起老断裂的复活,如此地震就发生了。
而其中之,常德…澧县中间区域,有走向北东的六条断层组成的“太阳山断裂带”,依照观察地质遗迹所得出的结论,在8万年前,它曾有过一次断错地层的极强烈活动。
上古时代的洞庭湖大地震,只是时间恰好在大禹征讨三苗的时候发生,估计这件事情发生的时候,大禹自己都以为自己是天命之子!
我还没出手,对面就团灭了!
简直恐怖如斯!
不过如今,比起那场大地震的爆发时间,还有几十年。
而妘载,则提早了这个预言,通过手动微操走位,制造了人为的大型地质灾害。
这一下,在祭祀郊野中出现的,或许未必就是青龙(夏)了。
【天命硝酸甘油,炸而生帝载。】
“我们破坏了山体和水脉,虽然很对不住这片土地……过几年我会带人回来植树造林的,原谅我吧!”
妘载站在暴雨中,看着远处被山洪冲击的石城群,三苗的战士在飞速撤退,前面的石城在接二连三的倒下,在这浩瀚的天地伟力前,人工的建筑物显得是如此无力与卑微。
山洪被大雨灌注,水势凶猛越来越大,大地上渐渐化为泽国,妘载让众人把之前在山里打造的舟船拖出来,等到水势稍微平缓,使用它们来越过这片石城群,顺便进行“救灾活动”。
这波啊,这波是水淹七军,威震华夏!
妘载心里自己给自己打分,殊不知这次完美的气象战,让中原的吃瓜群众们大受震撼!
帝放勋与彭祖是其中感触最深的,他们两个,曾经和皋陶、契等诸多大臣,参加了在三门峡地区的妘载地形战术培训课,当时各个大臣,尤其是那帮武将,都表达出了极大的兴趣,用自己的粗浅理解来进行推衍,而妘载那时候还给了很高的评价
现在再对比一下?!
彭祖在远方安全的观察山处,看着那片汹涌的洪水,一时之间只觉得胸口有无数粗话想要骂出来。
这战术以及结果,和当时教的相差的太多了吧!
真就买家秀和卖家秀!
中原的地利战术:居高临下作战士气+1;
阿载的地利战术:人工制造八面山洪,水淹七军。
彭祖表示,他严重怀疑当初那段公开课留了一手,上课时候不是这样讲的。
帝放勋则是做出极高的评价:
“这是真正的利用天地的伟力才摧毁敌人啊,什么大巫、山神、人雄除非是那种非常强大的古老天神亦或是神巫之类,否则,个体的实力,在这种天地的威严面前,根本如松软的尘沙一般,轻轻一碰就垮了。”
“熟悉知道天时,熟悉知道地利,熟悉的处理人际关系来缔造人和,三者俱备,那是绝对不可能输掉的。”
妘载所指挥的这场战役,从头到尾都是知识点,完全改变了过去帝放勋对于战争的印象。
在战场上,如果产生正面冲突,必然会变成人与人之间的血肉摩擦,所以往往一场漫长的大型战争过后,人口会迅速锐减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帝放勋他们也使用火攻水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