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659 铺天盖地
项阳听着有些好笑,越是不服老的人,其实越说明他已经老了。
不过项阳没有一点因为高闯老了就看轻他的意思,项阳想的是,大概等哪天,自己老了,也会像高闯这般坚持自己没有老吧。
妥善处理了那些帝企鹅,高闯朝四周下令道:“行了,从现在开始,凿冰吧。”
“是,高总。”
一群人立即动了,有提着铲子,鱼叉的,有倒热水的,还有干脆直接就用燃烧器烧的。
十几艘船,就有十几种不同的凿冰方式,这把抱着学习心态的项阳都给看傻了,合着高闯的团队凿冰,是这么个凿法?
高闯却反而奇怪地看着项阳,“项阳,你跟你的人怎么还不动呢?要凿冰了。”
项阳憋了半响,憋出一句,“高总,你的人的凿冰方式真的是多种多样。”
高闯闻言,先是愣了一下,随后就哈哈大笑,“你想啥呢?这只是破开表面的厚冰层,最终凿冰都是一种办法,这几米厚的冰块,连破冰船都开不过去,你真以为靠点热水,或者用喷火器就能够破开?”
高闯拍拍项阳的肩膀,“加油好好干吧,一挥把冰块给破开了,这底下可是有惊喜在等着我们。”
高闯走后,陈庆生看向项阳,“船长,我们在哪里凿冰?”
项阳往四周看了看,凿冰的地点,看似没有任何规律可言,可实际上,每两处凿冰的位置中间,至少相隔了一百多米。
项阳看向陈庆生道:“你选地方吧,在凿冰这快,你应该比我更有经验。”
陈庆生摇摇头,“我是凿过冰,不过那是在湖面上冰钓,在海上的冰我也是第一次凿,不知道该怎么个凿法。”
项阳来了兴趣,“在湖面上是怎么个凿法?”
陈庆生道:“在湖面上的话,首先要看冰色,冰表层的颜色呈碧绿色或者淡蓝色就代表水很深,或者水底下有水草,要是冰带一点淡黄,那么就表示水底下的鱼多,然后是看冰裂,在湖面上,由于气温不断变化,在冰面会形成横七竖八的冰裂,在冰缝处,透气性好,是鱼最喜欢居住的位置。”
“可在这咋看冰色啊,到处都是白茫茫的一片,一条裂缝也没有。”陈庆生苦恼道。
项阳想了想,“既然没办法看,那就随便找一个地方,然后直接凿冰。”
其实到现在,项阳都还不知道,高闯为什么非得要到这冰面上来凿冰。
直接在浮冰的边缘位置进行捕捞,这不好吗?
厚厚的积冰不是那么好凿穿的。
好在这趟出来,船队上来了专门的切割机器。
花了两天的时间,项阳终于在冰面上,凿出一个半米长宽的方形冰窟。
透过冰窟,项阳朝水面上看了一眼。
磷虾。
好多的磷虾。
密密麻麻,在冰窟底下不断的翻腾,看上去,就好像一团巨大的沙尘暴。
“这就是南极磷虾?”
项阳让人将一个渔网放下去,然后又令人将网给拖了上来,渔网里,是密密麻麻的一网磷虾,根本就没办法将其通过冰窟拉上来,将那些磷虾放了之后,船员们甚至废了不小的劲,才将网从冰窟内弄出来。
网内还残存着少量的磷虾。
项阳抓起其中一只仔细一看,只见着虾大概有两厘米长,身体是透明的,外表有点像大明虾,奇怪的是它的鳃,是直接侵泡在水中的。
更奇怪的是,这只磷虾它居然会发光。
全世界一共有八十多种磷虾,会发光的占七十多种。
其中数量最多的南极磷虾也是会发光的,但它本身并不能够产生发光速,需要从藻类种汲取发光物质。
关于磷虾为什么要发光,生物学家也给不出一个标准的答案,现在比较普遍的认为是,这时磷虾们的一种社交活动,但这显然是不符合生物进化论上的适者生存,物竞天择的。
“见到磷虾了?”这时候高闯大步走来,朝项阳问道。
项阳点头,“嗯,见到了,正准备捞一些上来。”
高闯咧嘴一笑,“多捞一点,这虾就算死了,拉回去也能够做饲料,不用担心会占船上地方。”
然后高闯往项阳凿的冰窟内看了一眼,“嗯,不错,磷虾的数量果然不少,抓紧捞。”
项阳奇怪道:“高总,你早就知道这冰窟底下会有磷虾?”
“废话,不然我会浪费两天时间在这挖冰窟?我这上千号人人吃船烧的,我嫌自己钱多?”
经过高闯的解释,原来,磷虾有一个不为人知的秘密。
那就是南极磷虾有一条垂直的迁徙路线,它们白天会下潜到非常深的水底,只有到了夜晚,才会上浮到接近水面的浅水区域。
而大的浮冰底下,一般都生存者大量的磷虾。
将冰块给凿开然后捞磷虾,这方法高闯是百试不爽。
当然,只是说冰面底下一般都会有磷虾,并不是说没有冰块的地方就没有磷虾了。
南极磷虾作为这个世界上数量最多的生物族群之一,一天二十四小时内,不管是在水面还是水底,都会有或大或小的南极磷虾群在捕食或者繁衍。
高闯看着项阳手里抓着的那只磷虾,笑着道:“这冰窟底下的磷虾个头都很肥美,几乎有一半的个头都达到两厘米了,这样的磷虾最为值钱,多捞一点,回去你要是找不到销路的话,可以直接卖给我。”
南极磷虾要长到两厘米的个头并不容易,需要至少两年的功夫。
而平均下来,每只南极磷虾的寿命只有六年左右。
项阳点点头,“高总放心,我这趟出来,本来就是专门为了这个南极磷虾过来的。”
只要是来南极的渔船,基本上都是打着南极磷虾的主意。
南极磷虾是整个南极最为丰富的渔业资源,如项阳现在所处的威德尔海,这浮冰水底下的磷虾,就跟沙漠内的沙尘暴一样,平均每立方米水里,都会聚集着超过一万只磷虾,透过冰窟往水底下看去,那仿佛漩涡一般的虾群,半径几乎达到几百米,非常的震撼人心。
660 冰鱼
尽管大多数磷虾死后,若是处理不当,会带有一股非常剧烈的毒素,但因为它的数量过于巨大,加上营养十分丰富,所以依旧被认为是人类潜在的食物来源。
尤其是南极磷虾,它可以为人体提供大量的维生素a,并且数量非常丰富,据联合国不完全统计,年产量可达到五十万吨,总数量超过千亿吨,是人类未来最大的粮食仓库。
当然,因为今天的捕捞技术还不够先进,南极磷虾很难能够鲜活的运回岸边,所以磷虾在大多数时候,并不是作为人类的口粮,而上作为宠物的重要食物资源或者水产养殖业的主要饲料。
尤其是我国,因为我国的远洋捕捞业起步晚,很多技术都跟不上世界上其它渔业大国,每年捕捞的南极磷虾数量更是少之又少。
当然,这跟我国的环保意识强也有关。
像俄国,他们的远洋捕捞技术就也很先进,但因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世界各国在南极大肆捕捞南极磷虾,造成南极磷虾数量锐减,俄国宣布放弃捕捞磷虾的事业。
而在此前,俄国是整个南极磷虾最大的捕捞过,每年捕捞量要超过十万吨。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南极磷虾并不能够直接作为宠物粮食喂给猫狗吃。
南极磷虾体内所含有的盐分,比一般的虾子更多,味道业更咸,而猫狗一般都不宜食用过多的盐分。
如果要是人类食用,则必须把磷虾的壳给去掉。
这时候,方友群用一根竹子,竹子前边绑着一个长条形的地笼网探进冰窟内,然后在几人的合力下,吃力地将那地笼从冰窟内弄了出来。
果不其然,满满一地笼的南极磷虾。
“咦,阳哥你快看,我捉到一只特别大的南极磷虾。”方友群打开地笼网,正准备清理里边的南极磷虾,突然,他像是发现了什么一般,极为兴奋的大声喊道。
项阳扭头往那看去,果然,方友群手上正捧着一只长得跟南极磷虾很像,但个头有四五厘米大的大虾。
相对于普通南极磷虾一两厘米的个头来说,四五厘米绝对算得上是一个巨无霸了。
“这可不是什么南极磷虾。”项阳摇头道。
高闯也乐道:“这玩意甚至连虾都不算,不过你这小子运气不错啊,居然被你抓到一只这个。”
方友群一听,立即兴奋道:“这玩意很值钱?”
“不是值不值钱的问题,是这东西很难抓到,这玩意叫樽海鞘,一般喜欢生活在南大洋的冷水海域内,是一种对它所处环境非常重要的一种海洋生物。”
樽海鞘是一种外貌很像南极磷虾的海洋无脊椎动物,但它确确实实不是南极磷虾。
在过去,捕捞到樽海鞘的船队也不少,曾经一度被人误认为是南极磷虾王。
实际上,樽海鞘更像是一种水母。
说樽海鞘对它所处的那片海域环境非常重要并不是指的它是海洋食物链里很重要的一环,而是樽海鞘能够将海洋表面的碳运回到海洋深处,给大气中的碳提供一个转移出去的机会。
“再找找看,这下边樽海鞘应该不止一只,樽海鞘跟南极磷虾一样,也是成群结队的,而且樽海鞘跟南极磷虾是竞争着,它们的食物大抵一样,这片既然能有这么多的南极磷虾,那想必樽海鞘的数量也少不到哪去。”项阳下令道。
而且,南极磷虾是众多南极生物,如企鹅、虎鲸的主要食物来源,而樽海鞘却基本上没有然后动物会吃,只要是南极磷虾与樽海鞘共存的海域,基本上樽海鞘都会随着南极磷虾数量的减少而不断增多。
项阳拧住那只樽海鞘放到手心中仔细看了看,“在南极,有很多独一无二的海洋生物,比方说血液为乳白色的冰鱼,这樽海鞘其实也可以算得上是一种独一无二的海洋生物,它体内有着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