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一回,吴公公多送了几步。
先前来不及说的话,他迟疑了一阵,没有说。
四公子能劝皇上步步为营,知道这前前后后得一两个月,他肯定不会做荒唐事儿。
于是,吴公公只交代着:“甜羹拿回去恐凉了,夫人畏寒,这天还是别用凉羹,让厨房重新热一热。明儿您和夫人记得去常宁宫请安,听说太妃娘娘那儿一直惦记着……”
吴公公絮叨了一阵,才回御书房。
里头的光线又暗了些。
皇上坐在大案后,胳膊支着扶手,抵着额,低垂着头。
昏黄的光从侧边照过来,显得那半边身子在暗处的身影轮廓不清、气质深沉。
吴公公停下脚步,没有立刻进去。
皇上闭着眼,一动不动地坐了很久。
霍以骁刚才的那几句话,在他脑海之中反反复复。
谁都说不好……
霍以骁是不是察觉到了什么?
不。
霍以骁知道就知道了。
万一,沈家那儿……
这么多年了,皇上自认瞒过了所有人,但凡有可能触及真相的,都不在了。
可因为霍以骁那几句话,皇上此时有些吃不准。
沈皇太后真的没有发现端倪吗?
也许,最初她并不知情,可年复一年,在她缠绵病榻之时,她真的没有品出过一丝滋味吗?
永寿长公主送了皇太后最后一程,她们母女之间又说了些什么?
皇上渐渐吃不准了。
万一,永寿知情呢?
当然,沈家没得选,哪怕永寿知道,她也无力回转已经注定的事情。
可就像霍以骁说的,沈家要彻底鱼死网破之时,那些陈年旧事一并翻出来……
沈家依旧是死,但他瑞雍皇帝,一样好不了。
不用千百年后、史书定论,光事情翻开,言官御史就先跳起来了,恐怕还得往柱上再撞几个。
这是他最不愿意看到的。
所以,霍以骁那么说了,他就那么应了。
得稳住永寿……
二十年了,没有功亏一篑的道理。
灯光更暗了,影影绰绰的,角落里似是站了什么人。
皇上猛得抬眼看去,那里没有人影,只一座花盆架子,上头放着一水盆,里头养了几株水仙。
他想起来了。
曾经,那个人,很喜欢水仙。
一到能养水仙的季节,屋子里就摆上了。
她本和水仙不相似,直到她病了。
一身是病,却步步不让,那股子劲儿,就像了。
回忆起那些旧事,皇上看着盆中的花儿,弯了弯唇,笑了。
另一厢。
霍以骁提着食盒,走过大丰街。
霍家大宅灯火通明。
门房上刚巧送客,小厮抬头看到经过的霍以骁,立刻咧着嘴笑了:“四公子今日刚回京吧?大公子他们惦记了好些日子了。”
霍以骁颔首,问:“都在府里呢?”
“都在,”小厮道,“小的使人进去禀一声?”
霍以骁惦记暄仔,本想说进府去看看,脚尖刚转了个向,又转回来了。
“今儿晚了,算了,”霍以骁道,“明儿正午放榜,我午歇时过去贡院外头,你跟大公子说一声。”
小厮乐呵呵应了。
霍以骁往自家院子去了。
梦里,暄仔少看了很多榜,他不止没有看杏榜,看皇榜,他连辛辛苦苦考完的桂榜,都没有看过一眼。
这一次,他得让暄仔好好去看。
金榜题名,多高兴的事儿。
霍以骁不想剥夺暄仔看榜的快乐。
他要做的,就是备好酒菜点心,在暄仔高兴的时候,都给他满上。
第495章 来处
霍以骁进了自家宅子。
宅子大,人少,前院除了几盏灯笼,其余各种都笼在夜色之中。
隐雷快步过来,低声禀着京中事情。
他们离京这些时日的状况,隐雷下午理了一理,简洁迅速地全禀了。
霍以骁听完,微微点了点头。
这一段路,暗沉沉的,直到绕到主院外,光亮才清晰起来。
霍以骁迈进去。
廊下灯笼几盏,风不大,也就没有晃,屋子里昏黄的油灯光透出来,映亮了房门前的几步台阶。
随着他步伐向前,光照在了他身上,驱走了黑暗,也让这一路起伏不定的心就这么稳了下来。
挺好的。
霍以骁想。
他没有立刻推门,而是想起了霍以暄曾经写过的一篇文章。
暄仔念了十几年的书,写过诗词文章无数。
好文章不少,破题切题,工工整整,写出来就能让学子们传阅,上头谈的是朝堂大事,说的是古往今来,总归是头头是道。
可其实,暄仔也写过很多让人捧腹大笑的内容。
尤其是他的童年之作。
小孩子嘛,还不懂那些深刻的东西,写的无外乎是吃的、玩的、父母兄弟。
写霍大夫人亲手包的云吞,他说“原来这般端庄矜持的母亲也会提着菜刀哒哒哒哒,果真是人不可貌相。”
写他们几兄弟放烟花,他说“烟花都会哑,难怪有的人不爱说话。”
什么乱七八糟的内容都有,全被霍大夫人收藏装订,前两年翻出来品读,笑得在榻上前俯后仰。
暄仔被笑得一张脸涨得通红,抱了几册回来,与霍以骁道:“我不觉得好笑,我越看越觉得睿智,以小见大,生趣十足。”
霍以骁从头看到尾。
睿智是睿智,好笑也足够好笑。
可这就是霍以暄,暄仔从小到大都是这样。
现在他那“从吃食品人生”的一众见解,也是从小到大沿着来的。
那几册之中,有这么一篇,写的是“家”。
那篇没有多长,前后百余个字,好像是暄仔十岁时写的。
上头说,在看到那灯光的时候,心中充满的是温暖,是熟悉,这让自己清楚知晓,这是来处,亦是归处,是最惦记、最喜欢的地方。
看到的时候,霍以骁一翻而过。
他没有那样的体会。
他在霍家大宅有住处,幼年时跟着金老太太住,后来搬到前院,与暄仔他们一样有自己的书房,但他当时已经知道了,这不是来处、亦不是归处。
漱玉宫就更加不是了,他甚至不耐烦住那里。
他在京中亦有些屋产,像西花胡同那儿似的,能住人,也清净,打理得也不错,但他迈进去的时候,没有暄仔那样的感受。
霍以骁曾想过,暄仔就是太憨了,憨厚之人才会多愁善感,体会颇深。
直到这一刻,他站在这里,笼着屋里透出来的光,才忽然之间,明白了暄仔写下来的那百余个字。
屋子里,温宴已经听见了脚步声,迟迟不见人进来,她便迎出来。
拉来了门,冲着晚归的人笑容莞尔。
没有了门板阻隔,光更亮了些。
站在门里的那个人,笑容比光温暖,亦无比熟悉。
“这是来处、亦是归处。”
简单的八个字,刻在心中,散不开了。
霍以骁迈进去,把食盒交给岁娘,待小丫鬟去往小厨房,他伸手揉了揉温宴的头发。
温宴已经梳洗过了,长发披散着,指腹从发丝间穿过,能闻到皂角香气。
霍以骁垂着眼,笑意从眼底闪过。
暄仔当时还是年纪小了些,写得不够深。
让人惦记、喜欢的,不会只是昏黄的灯光,还有熟悉的味道,来自皂角、胭脂、茶叶、香料……
搬到这里,不过一季,就比先前那么多年住过的屋子,更让他习惯与欢喜了。
不过,今儿似是还缺了些什么。
霍以骁牵着温宴往里走,到处看了两眼,没有发现黑檀儿的踪迹。
“它又跑哪儿去了?”霍以骁问。
温宴弯着眼笑:“哄着它去干活了。”
霍以骁呵得笑了。
辛苦还是黑檀儿辛苦。
他先去净室梳洗,再出来时,热好的甜羹已经送来了。
温宴坐在桌子旁小口用着,听见他脚步声,道:“挺香的。”
“问吴公公讨的,”霍以骁道,“明儿得进宫给太妃娘娘问安,这次出京行事尖锐,怕是要挨顿唠叨。”
“我得去探公主,挨顿……”温宴一时想不到合适的词,自己先笑了一通,最后道,“公主得跳脚。”
【收集免费好书】关注vx【】推荐你喜欢的小说,领现金红包!
成安就是那么个性子。
霍以骁也知道。
温宴给霍以骁也盛了碗甜羹。
两人一面用,一面说着御书房里的状况。
听说皇上退让了,温宴手上一顿,白瓷勺碰到了牙齿,她下意识地皱了皱眉头。
“沈家那几个,不可能因此放松警惕,”温宴道,“皇上对沈临兄弟亦十分了解,不至于觉得能稳住他们。”
“皇上只是缺了个台阶下,挨了赵太保一顿训,怎么可能老老实实点头,”霍以骁看了温宴一眼,道,“不过,我也觉得这个台阶,太顺了些。”
他其实还有不少理由,可都没有用武之地。
温宴笑了笑,道:“也难说。皇上和沈家拉扯了几十年,其中藏了多少事儿,谁也说不好。兴许沈家手里真的还就拽了什么,等逼到底了,也就吐出来了。且看看吧。”
进攻讲究章法。
正如霍以骁劝皇上的一般,沈家这样的外戚背景,皇上也不能听风就是雨,直接摁到底。
而都察院的查证少说也要一两个月。
这些时间里,得防着沈家反扑,得在上头累更多的证据。
当日,那些乌七八糟的“证据”如何累死了平西侯府,今时今日,就如何累死沈家。
夜幕更浓了。
遥遥的,传来两声更鼓。
黑猫踩着墙头,静静看着从宅子后门出来的轿子。
这是工部尚书董治胜的家,黑檀儿蹲了他一晚上了。
当然,蹲着董尚书的也不止它,黑檀儿一个时辰前就发现了,胡同尽头有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