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姑娘她戏多嘴甜-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毕之安双手接过,看得很认真。

    他的边上,温子甫亦睁大眼睛看。

    尤岑有没有发现私运、夹带,对于温子甫来说,比不上尤岑是怎么死的重要。

    只要尤岑死因存疑,只要尤岑是被害的,那么那封揭发平西侯府的遗书,就做不得准!

    平西侯府的案子有了翻案的切入口!

    这对他们定安侯府,太关键了。

    “大人……”温子甫看向毕之安,声音压得很低,却颤得很厉害。

    毕之安读了三遍,再抬起头看梁归仲,不解道:“这份文书是从哪里来的?

    梁大人,不是我要质疑你,当年满朝为了平西侯府的案子争论不休,夏太傅为替平西侯证清白,费了多大的劲儿。

    光我顺天府,他和温子谅就来了不下五次,问尤侍郎的死有没有其他可能,问各种细节。

    他也去了鸿胪寺吧?

    这份文书,只要他看过一眼,他肯定会到处问。

    可他没有以这道勒痕来问过我。”

    “夏太傅没有看过这份文书,”梁少卿叹了一口气,说,“当初负责尤大人身后事的是佟少卿,他安顿好尤大人后,也写好了文书,但不是这份。”

    衙门留档是有规矩、有格式的,需得有秩序,简洁明了。

    佟少卿就是以最标准的要求来写的,他写的那份,现在自然也保存在鸿胪寺中。

    毕之安现在看的这份,是个叫郭泗的小吏写的。

    郭泗市井出身,胆子很大。

    尤岑入葬前家属亲手更衣,佟少卿与其他官员在外头等候,不可能进去看,也就郭泗不讲究,探头探脑。

    探归探,郭泗自己也明白这种行为不好,有胆子做,没胆子说,闭口不提。

    前年,郭泗想上进了,在衙门里认了个主簿当师父,师父让他试着把他参与过的公务写写看。

    郭泗不太会政务需求的那套,就照自己的方法写。

    在鸿胪寺也做了七八年了,干过的公务不少,大部分因为时间久了记不住,碰到能记住的,顿时絮絮叨叨,东一榔头西一棒子,他想到什么就写什么。

    当然,这么写出来的东西,以主簿的要求是全用不上,但郭泗写的那一叠“文书”,也没有扔了,和许多用不上的草稿文书一样,放在库房角落,这一次,被隐约听说过有那么一茬的梁归仲给翻出来了。

    “郭泗不懂仵作,他写这些也想不到尤侍郎的死另有可能,”梁归仲道,“那么毕大人,你如何看?”

    梁归仲解释了来龙去脉,毕之安听着并无不妥。

    只能说是阴差阳错,当年夏太傅去鸿胪寺时,郭泗没敢开口,或者说,郭泗不知道这其中关卡,不明白这条线索有用,当然就不说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尤家人也没有提,同样是不懂这些,更衣就是更衣,怎么会瞪大眼睛去研究各种痕迹?

    夏太傅去问,他们说不出这些来,也会因为尤岑的死对平西侯府、对坚持赵家无罪的夏太傅有怨,拒绝交流。

    总之,当年就是错过了这些。

    不过,话说回来,此一时彼一时。

    毕之安懂得朝堂事。

    当年即便有这样的疑点,平西侯府墙倒众人推之下,这一条也会泯灭在其中。

    反而是在现在,时隔几年后,在私运铁器曝光之后,它的重要性才能发挥出来,才是有力的。

    像什么呢?

    像狄察的那封一年后才自罪书。

    毕之安问:“这位郭泗人呢?”

    梁归仲道:“腊月时他母亲去世,丁忧了。”

    毕之安颔首,又看了一遍文书,他没有立刻下结论,让胡同知也一块过目,又请了许多有断案经验的官员来判断。

    其中也包括当了好多年临安知府的李三揭,现在的户部侍郎、以前的镇江知府程少豫。

    最重要的,是参考三司的意见。

    刑部、大理寺、都察院,在场的人七嘴八舌地议论了一通。

    有说确实像梁大人说的一样,很有问题,也有说尤岑入葬,眼前实证没有,只靠这么几行文字,也不知道郭泗记的是不是准确,再说了,郭泗是偷看的,还有可能会看走眼。

    陈正翰作为都察院右都御史,就是听,没有参与到争论中去。

    他想的是,果然开始了。

    若尤岑死于他杀,以现在的线索来看,目的无疑是盖住偷运铁器之事。

    而能让尤岑死得这么不明不白,甚至牵扯了平西侯府通敌,拥有如此手段、如此能力的,就是当时主张平西侯府有罪的沈氏一门了。

    要不是做贼心虚,沈家何必苦心积虑弄死尤岑?

    还借题发挥,转移视线,最终的收获,岂止是一石二鸟,三鸟、四鸟都数得出来。

    这么来看,私运之事,沈家脱不了干系。

    如今,确实没有直截了当的证据盖在沈家身上,但是,尤岑的这一桩,眼看着会成为有力的佐证。

    偏偏,这个作证还是梁归仲提出来的。

    梁归仲依附沈家,他站出来咬沈家,意义不同,力量也不同。

    有了这个先锋,很快,还会有其他人涌上来,各种罪,有的没的,都会被盖向沈家。

    争论还在继续,其他官员,不管懂不懂的,也交头接耳低声猜度。

    方启川又看了眼梁归仲。

    梁大人厉害。

    不出手则已,一出手,釜底抽薪!

 第543章 得再快些

    龙椅之上,皇上的手肘支着扶手,双手交叠,看着底下官员们争论。

    虽说隔得不远,但朝臣们争得激烈,出列的三司官员你一言我一语,候在队列里的其他官员也交头接耳,声音混在一块,回响在梁高殿深的金銮殿之中,想听清楚他们分别在说什么,并不容易。

    皇上也没有认真去听。

    尤岑之死的疑点势必会引起争议,各人有各人的看法,各抒己见。

    是真是假,现在已经没有办法去验证了。

    哪怕把尤岑从墓里挖出来、开棺验尸,也就剩些骨头,看不到郭泗记下来的勒痕。

    但是,对皇上来说,这样的争议又是必需的。

    这就是一个豁口,如抛砖引玉一般,对沈家的质疑会把豁口冲刷得越来越大,最后滔滔不绝。

    更何况,梁归仲抛出来的,不是石砖,是金砖。

    从尤岑死于灭口,反推瑞雍七年的偷运夹带,配合霍怀定在定门关的查证,给沈家又捆上了一道枷锁。

    沈家,无论是沈临、沈沣还是永寿,都很难把尤岑之死解释清楚。

    不管尤岑是自杀了被沈家利用,还是他们从头炮制了尤岑的死,沈家都在后续的平西侯府通敌案里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得了许多好处。

    他们撇不清。

    梁归仲给沈家出的不是难题,是死题。

    皇上只需要等大臣们争出了结论就好了。

    今日这大朝会,他就是一个旁观客。

    可惜,底下的人太多了,烛光并不能照亮每一个角落,皇上看不清每一个人的反应。

    不过,皇上看清楚了几个儿子的表现。

    朱茂和朱桓都看着梁归仲他们那处,一副认真听各人言论的模样,不同的是,朱茂谨慎,而朱桓只是看起来认真,其实人在走神,他不擅长应对这样混乱的场合。

    霍以骁脸上没有什么表情,垂着眼帘,大半身影没在暗处,但皇上知道,霍以骁与朱桓相反,他有在听大臣们辩论。

    然后,皇上看到了朱钰。

    朱钰的脸色已经不能用“差”来形容了,这让皇上下意识地皱眉。

    皇上静静看着朱钰。

    前回就是如此。

    定门关破开了一个洞的折子送上来,他在朝会上怒不可遏,底下乌压压跪了一片。

    皇上再是火冒三丈,很多动静都逃不过他的眼睛,他当时就发现朱钰浑身冷汗。

    这一次,说尤岑之死,又是这样……

    他这个儿子,跟沈家当真是亲近得很。

    朱钰并不知道他被皇上盯上了。

    他瑟瑟发抖,自顾不暇。

    他太清楚尤岑是怎么死的了。

    应该说,整个金銮殿里,只有他是知情人,而不是梁归仲那样靠推断。

    瑞雍七年,是朱钰第一次干夹带的事儿。

    从父皇把霍以骁接回宫中开始,朱钰逐渐意识到,这位“外来户”有多么受父皇偏宠。

    朱晟没少找霍以骁麻烦,霍以骁吃过闷亏,也占过上风,闹到父皇那儿,霍以骁倒霉,朱晟倒大霉。

    连母后都嘱咐过朱钰,让他别掺和霍以骁的事儿。

    朱钰气过、恼过,最后剩下的是不安。

    他想,沈家再强势,可能都无法逼着父皇把皇位传给自己。

    因为,皇太后薨逝了,沈临、沈沣也老了,而父皇正值壮年。

    他需要把力量握在自己手里,而不是交给沈家,况且,他也不想当沈家的傀儡,不愿与父皇那样,受沈家钳制。

    朱钰选择的私运铁器。

    也是正好有那样的机会。

    娶了俞家家生子的翁老头去了岭南林场当管事,那一带又有个以前开矿剩下的矿洞。

    那处储量小,当年采完就废弃了。

    没想到,矿洞深处,敲开石壁,还有一层。

    不多,就是些漏网之鱼。

    朱钰就拿起来用了,借着沈家的名号,办的事儿。

    毕竟是头一回做这种活,朱钰惶惶不安,提心吊胆,生怕出差池。

    武安规也没好到哪里去,不晓得是哪一处出纰漏,被尤岑盯上了。

    朱钰那时候才知道,他到底还是把事情想简单了,不依靠沈家,他无法做事滴水不漏,连后续的收拾残局都做不到。

    可朱钰又不能跟沈家说实话,苦思冥想下,他借刀杀人。

    沈家为了手伸不进兵部而苦恼,朱钰小心翼翼地暗示永寿长公主对尤岑下手……

    那之后,事情很顺利。

    尤岑再也不可能查他了。

    长公主说他出了个好主意,有一回,还给他说尤岑是怎么死的,遗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