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想在地方衙门上吃得开,要么是历练过一番,要么是身后有人,长辈也好、老师也罢,得有个引路人。
“我知温兄意思,这一点,我也考虑过,”江绪垂下眼,想了想,道,“我祖籍涪州武隆,十八年前的武隆大水,不知道两位有没有听过。”
话音一落,温辞和戴天帧交换了一个眼神。
十八年,说远不远,说近也不近,但对他们两个来说,受年龄所困,知道有那么一回事,更多的就只有一个笼统的概念了。
那年蜀中水患严重,百姓流离失所,官员应灾不利,先帝爷震怒,处理了不少人。
也是因为那一回,操劳过度,先帝本就不算康健的身体越发糟糕,在第二年年头,立了八皇子、也就是现在的皇上为太子,把政务一点点交到了太子手中。
江绪又道:“我当时很小,几乎不记事,靠着父母庇佑活了下来,却也失去了很多亲人。十八年过去了,现在的武隆还是没有恢复过来,没有……”
之后的话,其实就没有那么好说了,这涉及到了现在的官员。
江绪点到为止,温辞和戴天帧却听得懂。
地方上有兢兢业业、大力求发展的官员,当然也会有不思进取、得过且过的。
江绪想回去,是他对现在武隆的父母官不满意,他想尽全力去改变当地的状况。
同时,温辞也回过味来,宝安苑里江绪问水利,并不是随便问问,而是真的在思考,作为一个官员,要如何应对水情,改变水患害人的情景。
如此状况下,温辞都不知道该不该劝江绪了。
每个人读书都有自己的目的和追求,江绪考官,为的就是这个,旁人其实不该一味劝阻。
温辞沉思了一番,看了戴天帧一眼,借口更衣、暂且离席。
戴天帧会意,与江绪道:“说到这个份上,再有隐瞒,就不够意思了。我师弟前回请江兄,其实是侯府存了挑姑爷的心思,想打听江兄家中状况。”
江绪根本没有想到这个,惊讶极了:“这……”
戴天帧又道:“与江兄细谈之后,就知道江兄不止学识出众,亦是有追求的,因此不得不多加提醒,江兄没有在京中磨砺一番,孤身回蜀中,想一展抱负,不是易事。
官场上的那些,和我们念书时的人与事,相差太多了。
江兄想要改变武隆状况,比起一腔热血、急切回去,不如在京中衙门多学些本事,多累积人脉,做好准备再回,这样更有成效。”
如此真切话语,江绪并不是不知好歹,只是席上话题太出乎他的意料的,以至于一时之间,磕绊起来。
“我、我何德何能,能高攀侯府的姑娘,”江绪说到这里,也不知道是不是酒气上头,脸一路红到了耳后,“侯府错爱、错爱……”
戴天帧见状,有些想笑,可他是说客。
旁的事儿还好说,说媒的说客,他也是头一回。
“我再说得功利些,江兄若是侯府姑爷,地方上的官员不合作,也得掂量掂量,”戴天帧说着,自己先挠了挠头,这差事,真不好办,“倒不是说,江兄执意回去,议亲之事就黄了,而是侯府也没有想到,江兄一心回蜀地,嫁姑娘在跟前和远嫁姑娘,娘家人心里不是一个滋味,总得多思量。”
江绪依旧回不过神,明明是思绪活络的好学生,此刻脑袋却成了浆糊,只能迷迷糊糊附和着“是、是这个理”。
一时间,两位新科进士,无论是劝的还是被劝的,都成了糟糕学生。
温辞在外头听了几段,知道这么劝下去不是个事儿,江绪是被突如其来的状况给弄懵了,得让他冷静下来,细细考量,便瞧准时机,进了花厅。
他回来了,刚刚的话题也就作罢了。
待散席,江绪出了花厅,叫夜风一吹,整个人清明了些。
侯府高看他一眼,不管成与不成,都得感谢温大人,走前,也需得与温大人告辞。
温辞去后头请温子甫,江绪和戴天帧候在月洞门外的长廊下。
内院有脚步声,两人循声转头,隔着半个院子,看到了正走动消食的桂老夫人,赶紧行了一礼。
抬起头来时,江绪见老夫人身边还有两个姑娘,想到戴天帧的话,他的脸又烧了起来。
戴天帧看在眼中,灵光一闪。
这种事情,比起那么多的官场道理,第一条分明该是能不能看对眼。
怪他,第一回当这一类的说客,完全没有经验。
“江兄,”戴天帧压低了声音,道,“这事儿说简单也简单,侯府挑姑爷,最要紧的其实是互相相不相得中,这和学识、家世不相干,就一个,你能不能打心眼里喜爱人家姑娘,要不然,往后做怨侣,那多不好。
你要觉得不合适,直接说,别勉强应允。
送888现金红包 关注vx公众号看热门神作,抽888现金红包!
比如我,我拿她们当妹妹,她们拿我当兄长,谈不到姻缘上,两家自不提,也不会影响我与师弟、与侯府的关系。”
江绪哪里有工夫能细想到这些,闻言,下意识地又转过头去,往月洞门内又看了一眼。
温家两位姑娘,一个兴高采烈地说着什么,一个聚精会神地听,大抵是说到趣处,两个都笑了起来。
一动一静,一开朗一文气。
“我……”江绪结巴了一下,与戴天帧道,“我只是个还没有步入官场的读书人,能得侯府千金亲睐,已经是造化了,哪里能怠慢人家……”
戴天帧一听这话,又是一懵。
是了,虽说婚姻是父母之命,但温家不是委屈姑娘的人家,这事儿好像是老夫人与温大人夫妇一头热,两个姑娘还不知情吧?
第609章 打乱了
猛然想起这一桩,戴天帧尴尬地又挠了挠脑袋。
幸好,温辞已经把温子甫请了过来,戴天帧不用再和江绪继续先前的话题了。
温子甫走到他们跟前,笑着看江绪。
【领红包】现金or点币红包已经发放到你的账户!微信关注公众号【】领取!
他刚才听辞哥儿大致说了一下,心里也知道,自家是着急了。
婚姻是人生大事,谁不得掂量掂量?
他们侯府找姑爷得掂量,状元郎娶妻,一样要考虑颇多。
事出突然,江绪一时回不过神来,很正常。
真要是一听侯府寻姑爷,二话不说,立刻就谄媚地顺着杆子往上爬了,那温子甫还要反过来低看对方一眼。
还好,江绪不是那样的人。
他们前期挑选目标时,没有挑错。
至于后头的进展,再商议就是了。
温子甫笑着道:“你想回蜀地缘由,辞哥儿已经跟我说了。
回去的利弊,你们刚才也讨论了这么久,你再回去好好琢磨琢磨。
若要留在京里,你一个状元郎入翰林是板上钉钉的,要是想换去其他衙门,工部好说些,其他衙门就不敢说一定可行,但只要帮得上忙的,我肯定会替你说说。
若还是坚持想回蜀地,你也只管与我说,我去请周侍郎,也会敲敲边鼓,最后能不能成事,得看你自己能不能说通他。”
江绪听完温子甫一席话,心中很是激动。
温大人的表态,已然是极其尽力、尽心了。
非亲非故,如果先前备考时、衙门里的那些周全帮助是温大人公务在身、极其负责,那么现在,温大人展现了极大的善意。
定安侯府对他没有一丝一毫的强迫,把所有的选择权都给了他,不管他怎么选,温大人对他的选择都会提供帮助。
江绪想,以他这几个月对温同知的了解,温大人绝不是嘴上说得好听、事情却不认真做的人。
说出了口的承诺,温大人就会做到。
江绪深吸了一口气,对温子甫鞠躬作揖:“感谢大人。”
温辞送江绪出了燕子胡同。
夜空之中,清淡的月光透下来,徐徐夜风拂面,本该是最让人心神平静,江绪却迟迟无法稳住心神。
刚才的对话里,他看到了侯府的善意,也看到了侯府的骄傲。
可能是温大人的长兄曾经在殿试之后,拒绝了公主逼婚,也放弃了对方许诺的好处,现在,侯府同样不屑于做那些。
温大人那番话,从头至尾,都没有以当侯府姑爷的好处来利诱他,也没有以官场上不听话、路就走窄了来吓唬他,温大人一句都没有提那些……
江绪顿住脚步,转头往胡同里看了一眼。
府门外,写了“温”字的灯笼在风中微微摇晃。
温家、定安侯府,不止矜贵,亦是家风非常出色的人家。
戴天帧说得没有错。
江绪想,无论怎么做,他都要考虑周全。
定安侯府如此高看他,不管做不做人家的姑爷,他都要想明白、做仔细,不能伤了侯府的体面,更不能伤害侯府的善意。
这厢客人离开,那厢,宴客的东家面面相觑。
直到戴天帧提醒了一句,桂老夫人、温子甫与曹氏才想起来,这事儿出了纰漏了。
桂老夫人揉了揉太阳穴。
本来吧,真不至于这样。
前回确定了江绪在蜀地没有亲事,之后再往来几回,更多地了解他的性情,总归人入了翰林,就在京中,若一切满意,借着他来燕子胡同与桂老夫人问安的机会,让慧姐儿、婧姐儿见见江绪。
在宝安苑时,隔着远,其实看得没有那么仔细,姐儿有谁相得中,再让辞哥儿、帧哥儿跟江绪开口,问问他有没有结亲的心。
这一套流程,就是勋贵人家挑选姑爷的惯例。
哪里还要什么戏本子不戏本子的,按部就班,照着来就是了。
却是没想到,江绪那儿出了偏差,他提出来要回蜀地,一下子打乱了侯府的准备。
当然,这也怪不得江绪,人家亦是照着自己的规划,好好考官、好好做事。
“这事儿,”曹氏把桂老夫人的反应看在眼里,立刻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