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人家也是仰仗有个大将军爹,皇上也就是卖个面子给容大将军。
有了这样的想法,几个人一联手,风言风语便传了出来,最后连白令羽都知道了。
当然,也或许她们一开始就是打着让皇后知道的目的,毕竟妃嫔们不好做什么,但皇后就不同了,即便是皇上的义妹,提点她几句,让她安分守己不要妄想还是可以的。
这些话难免也传到了楚月这里,她坐立难安,皇上对她的过分关注,本就不是她所期望的,可自己又没法让皇上不这样。
那些妃嫔们也就算了,关键是传出来的闲言碎语中,充斥着许多她跟白姐姐的对比,什么皇上待长公主比待皇后好多了,什么长公主得的赏赐比皇后还要好等等。
楚月心里不安,本来在宫里她便只得白姐姐一位朋友,倘若因为这些话,离间了她跟白姐姐的关系,那可怎么好?
让人有些意外的是,白令羽岿然不动,既没如那几位妃嫔所愿做什么事,也并没有因此对楚月有什么怨言,她还是时不时的邀请楚月到自己的坤宁宫里坐坐,偶尔也会到长乐宫来找楚月说会子话。
楚月心里定下来,对白令羽的欣赏又多了许多。
因此,有一日俩人私下闲聊时,她还是忍不住提到了赵衍,“白姐姐,您对靖王有了解吗?”
白令羽正在绣帕子,听闻这话心里一惊,手上的针险些刺进皮肤里,她慌忙用帕子挡了手,佯装淡定的问道:“怎么说起靖王了?”
楚月干咳了两声,颇有些不自然,“那日在宫宴上见到,觉得有些眼熟。”
白令羽放下帕子,端起茶杯抿了口茶,“了解得不多,仅知道他时常不在京城。”
“为何?”
“时常出征。”
“打仗?”
白令羽点点头,“北方的蒙古一直存着进犯的心思,东南一带的海上又有倭寇,不时滋扰沿海,南方的一些地方还有匪乱。”
“原来如此,”楚月凝眉想了想,“是因为这样影响了他的婚事吗?”
白令羽深深的看了楚月一眼,看得楚月心里的小鼓打得咚咚响,“连他没有成亲你都知道了?”
楚月心里乱了,她捧起茶杯喝了口茶,埋怨自己怎么如此守不住话,连这种话都问出来了,也不知白姐姐该怎么想了。
白令羽叹了口气,“长公主,靖王与你并不合适,本宫劝你,还是早些断了这个心思罢。”
楚月的脸腾地就红了,恨不能找个地缝钻进去,“谢皇后娘娘指点。”她嗫嚅着说道。
白令羽又看了她一眼,心中五味杂陈。
第112章 设计(一)
白磊如今是钦天监的白天师,他原想坐钦天监监正的位置,但赵宁以他并不会天文历法,恐无法服众为由拒绝了这个提议。
又因白令羽已成为皇后,原本单从家世背景来说,白令羽即便入宫,也只能当个采女,在这件事上,赵宁算是给够了白家颜面。
但是自白令羽成为皇后之后,赵宁便对她不冷不淡的,白天师原本想通过白令羽去活动关系的好些事,一点进展都没有,白天师心里已是憋着一口气。
在宫宴当晚又亲眼看见赵宁对楚月异常温和的态度,心里更是如吃了只死苍蝇般难受。
这个坏事的女人!当日在太极殿怎么没把她捅死?愣是拖了几天,拖够了任年将她灵魂引出来的时间。
白天师当时想找机会彻底除掉她的,但赵宁派人守着,他进不去也无能为力。
现下好了,她换了个身份进了宫,虽只是长公主,却事事都压白令羽一头。
当初任年将这个女人跟赵宁一起偷偷送去异世的时候,自己便火冒三丈,这样的一个女人,势必会成为赵宁归来后的软肋。
他觉得自己的侄女简直蠢透了,苦苦等了赵宁这么多年,如今皇后的位份是有了,却在其位不谋其政,白氏一族要重新兴旺起来,就凭她这么个烂泥扶不上墙的软性子,又能做得了什么事?
他越想心里越不是滋味。
有一日,在乾清宫内,只有君臣二人时,白天师开了口,“皇上既然对长公主有意,又何必给她一个长公主的头衔,封为贵妃岂不更好?”
赵宁那双深邃的眼睛盯着白天师看了许久,才缓缓说道:“白天师,倘若朕再听到类似的话,你天师的帽子也是时候摘下来了。”
白天师恭敬的行了个礼,退了出去。
过完年后不久,蒙古国传来消息,蒙古国内发生了宫变,原先的可汗被杀,新可汗已上位。
消息传来,大部分人都没有什么反应。
毕竟,大梁一年前才经历了宫变,在那场宫变里,皇上没了,皇后疯了。
但是赵衍却陷入了沉思,他对这个新可汗有一定的了解,新可汗所属的部落在蒙古国内只能算一个小部落,即便是他杀了原先的可汗,以他们部落在蒙古国的威望及势力来说,当上可汗的可能性也不高。
除非,他除了得到蒙古国内的支持,还有外部势力的支持,比方说,离得最近国力又强大许多的大梁。
赵衍登时便想到,是不是赵宁把新可汗推上位的?
是不是有这种可能,他们两方之前合伙制造了秋猎时的一系列事件,而合作的条件就是帮助对方登上自己国内的宝座。
赵衍越想越觉得有这种可能,当时猎场的行宫大火,他们将附近搜了个遍,也没能找到有嫌疑的人员,但是猎场离蒙古国很近,倘若纵火之人在纵火后连夜逃往蒙古国,也不是不可能,前提就是蒙古国内一定要有内应。
蒙古国上一任可汗与赵显关系不错,在行宫大火后也立即在蒙古国内与大梁交界一带进行了搜索,却也一无所获。
如今看来,倘若下手的是新可汗手下的人,他们早就在布这个局,这一切实现起来便容易多了。
赵衍蹙起了眉,韩将军如今镇守在北边,九边重镇里的蓟州镇、宣府镇、大同镇、太原镇及延绥镇全都由韩将军负责管辖,也就是说与蒙古国接壤的区域都在他的管辖区域内。
他是当年拥立赵显的功臣,新帝登基后虽未遭到清算,但全国大部分将领都未被清算,接下来皇上会有什么动作,目前都是未知数。
赵衍提笔刷刷刷写了一封信,叫来龙影,“加急送到韩将军处,记住,一定要悄悄的送。”
“是,王爷。”
两天后,信便递到了韩将军案头。
韩将军拆开一看,深深皱起了眉头。
没过几天,韩将军便收到消息,说是家中失火,大宅子烧去了一大半,所幸因为韩将军先前提醒过大家要小心意外,因此家里人倒是安好。
韩将军家在石家庄,如今边境太平,军队操练有度,韩将军免不了要回家一趟。
就在韩将军回家后不久,边境报说有蒙古国兵士来犯。
赵宁召了赵衍进宫,“王弟,韩将军家中有事,朕欲派你前往御敌,不知你意下如何?”
实际上韩将军虽然回了家,但每个镇都有副将直接管辖,按理说并不需要赵衍前往。
赵衍没有立即回答。
赵宁又道:“与蒙古接壤的五个镇,自然都有副将,此番你过去,正好帮朕看看,哪些人是做事的,哪些人是只会溜须拍马的。”
赵衍思忖片刻,答道:“臣遵命。”
赵衍奉旨到了大同镇,那里驻扎的是韩将军的副将马副将,赵衍跟马副将一起,将军队整顿好,率五千精兵到了归绥。
在归绥驻扎好后,赵衍仔细观察,发现蒙古国士兵在两国边境交界处打伏击战,赵衍佯装率兵追击,却几次在快要得手时退回驻地。
如是几番,蒙古国士兵便有些急躁,有一次在赵衍率部回头后追了过来,赵衍佯装与对方交手一番,边打边退,双方对战了一刻钟,蒙古国士兵不敢追远了,也退了回去,这才发现原先埋伏的人已经全数遇难。
赵衍旗开得胜,却并未乘胜追击,很快的收整了队伍,又回了驻地。
回到军营,兵士们都休息了,赵衍翻来覆去睡不着,起来走了走,只见到漫天的繁星,忽地就想起秋猎时跟楚月一起骑马的场景,似乎已经过了很久,而他的月儿也不再在他身边,他只觉得悲从中来。
他坐了下来,高高的草丛遮了他半个身子。
就在这时,他听到一些很轻微的声响,立时警觉起来,伏低身子悄悄查看。
只见几名黑衣人,悄悄走到了他的营帐外面,往里面喷了一些东西,又等了一刻钟,那些黑衣人蹑手蹑脚进了营帐。
但很快,他们就出来了,赵衍知道,他们发现营帐里面没人。
那些人立刻便散了开去。
又过了好些时候,赵衍确定他们已走远不回来了,才悄悄摸回了自己的营帐内,在刚刚他们喷东西的地方,看到了少量的白色粉末,他捏着鼻子用帕子将白色粉末包了起来。
剩下的后半夜,他到龙影那里挤了一晚。
第113章 设计(二)
待到早上,天刚蒙蒙亮,就听到有小兵来报,说是晚上有人来把两名士兵迷晕带走了。
赵衍派人去查看,谁知查看的人也一去不复返。
赵衍穿上战衣,跨上战马,身子矫健的“吁—”一声冲了出去。
他身后跟着从靖王府带来的十八名侍卫。
到了一处山坳,周边走出来几百名持剑的黑衣人,瞬间将他们包围了。
“靖王,你说你是蠢呢还是傻大胆呢还是两者都有呢?”为首的那人操着有口音的官话,一听就是蒙古国人。
“阁下愿意怎么说便是什么吧。”
“哈哈哈哈哈哈,”那人仰天大笑了几声,“给我上。”
几百名黑衣人瞬间一拥而上。
赵衍及十八名侍卫各个武艺精绝,但人数上不占优,对阵起来还是有点吃力。
赵衍轻功了得,看准为首那人的方向,几个腾跃便到了那人旁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