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长于青山村,这里有至亲,有好友,有大黄,有咩咩,有大猫小猫……有太多她割舍不下的东西。外面的天地再有吸引力,她也做不到舍弃这一切,豁出性命出去闯荡。
同样的,她不觉得大哥这样的想法有错,却不希望他做出让自己后悔的事。眼下出海最大的危险不是上不了岸,而是被人揭发上报官府。
若是朝中解除了海禁令,鼓励商人出海贸易,她可能就不会阻止大哥了,兴许还会一起出海看看大海的另一端是什么模样。
想到这里,秦笑笑对大宝说道:“大哥,你已经出海过了,比我更清楚究竟冒了多大的风险。在你下次要出海前,还是多想想二叔二婶吧。”
大宝听罢,被胡子遮住过半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些许愧疚:“笑笑,我明白了。”
秦笑笑点了点头,重新坐了下来,没有去隔壁二房“告状”。
大宝却轻松不起来,显然还在纠结到底要不要偷偷出海,跟随他好不容易搭上的商船去跟那几个海岛上的人做买卖。
兄妹俩沉默无言的坐了会儿,大宝就起身回家了。
没过多久,院门被推开了,林秋娘端着针线簸箩走了进来,随口问道:“刚才在你二婶家,我咋听到你跟你大哥吵起来了?我看你大哥的脸色也不大好,你们是真的闹别扭了?”
秦笑笑回过神来,假意抱怨道:“娘,你不知道大哥多可恶,一个劲儿的在我面前嫌弃鲤哥哥,你说我能不跟他吵么?”
大宝跟景珩不和,这是秦家人都知道的事。听她这么一说,林秋娘就信了,唠叨道:“你大哥是关心你,你跟他吵吵啥。以后你在公主府受了委屈,还得你大哥给你出头呢。”
秦笑笑怕被唠叨,赶紧说道:“娘,我知道了,一会儿我就给大哥赔礼去。”
“那倒不用,晚上娘烧几道好菜,你把你大哥叫来吃饭。”林秋娘说道。
秦笑笑应下来,表示到了饭点就去隔壁叫他。
大宝赶着去接今年最后一批货,等这批货出手了他就不会再往外跑。毕竟都到冬月了,忙完了雪丫的婚事,年节也到了。
因此他在家仅仅待了两天就走了,估摸着要到腊月中旬才能赶回来。
这短短一个半月的时间,不够他南下出海,秦笑笑便没有提醒什么,也没有跟任何人提起他出海的事。
大宝走了没两天,景珩趁沐休的空闲带着护国寺大师合过八字后的批言来到了秦家。
这批言只有简单的四个字:天作之合。
秦家人对护国寺的大师还是很信服的,得知这四个字的批言,俱是欢喜不已,连秦山都安心了不少,觉得闺女应该不会嫁错。
不仅如此,大师还测算出两个适合成婚的黄道吉日,一个是明年的三月十六,一个是九月初九。若是错过了这两个黄道吉日,那么下一个黄道吉日三年后才会有。
秦家人不可能等三年后的吉日,当即思索起三月十六和九月初九这两个日子哪个更好。待他们确定了,护国公主再携礼遣媒到秦家问期,其实就是走个过场。
相比起别人家嫁女儿,三书六礼都由男方主导,到了秦家这里,却是和护国公主府换过来了,一切先看秦家人的意思。
在旁人看来,是护国公主府给了秦家莫大的脸面。当然,秦老爷子等人心里也极为熨帖就是了。
婚期的事用不着秦笑笑掺和,她对护国寺大师“天作之合”的批言将信将疑,私下里问景珩:“这是真的还是那大师为了讨好殿下,故意这么说的?”
景珩听着不顺耳,反问道:“你不希望我俩八字相合?”
秦笑笑察觉到他语气不对,求生欲极强的辩解道:“怎么可能,我巴不得他多说些好听的,像什么金玉良缘,男才女貌,天生一对啥的,免得别人觉得我配不上你。”
景珩笑了,浅浅的酒窝像是盛满了馥郁的佳酿:“原来如此,是我误会你了。”
秦笑笑莫名觉得他的笑容有些荡漾,像是换了个人似的,一时收不回眼看直愣了。
“在想什么?”见她呆呆的不吭声,景珩轻轻地捏了捏她的手,低声问道。
“没、没什么,就是想问问你的喜服在做没有。”秦笑笑回过神来,不好意思说自己看他的脸看呆了,便扯了个借口。
景珩知道她没有说实话,并没有刨根问底:“还没有,上次绣娘递上来的绣样不合适,我让她们重新画。”说罢,他也问道:“你在做喜服?”
话音落下,不期然的想到那条翻白眼的鱼,他嘴角弯了弯,忍的很是辛苦,想象不到花纹繁复的喜服会被她绣成什么样子。
秦笑笑摊开两只爪子,无可奈何的说道:“这双手这么废,你觉得能做出喜服吗?”
见她如此有自知之明,景珩安慰道:“没事,我的喜服也不是我自己做。若是找不到合适的绣娘,这喜服就让府里的绣娘一起做了。”
秦笑笑只听进了前面半句,忍不住发牢骚:“不知道谁定的规矩,明明是男女成亲,女子的喜服要自己亲手绣,你们男子却不用。像我的喜服让小姨来绣,还不能叫外人知道。”
外人知道了,会被他们指指点点,说她懒惰不贤惠。最过分的是,万一婚礼上发生不顺的事或是婚后过的不好,还会有人把这不顺的原因归结到没有亲手绣喜服,想想都可笑。
“别生气,那些人只有绣技能拿得出手,才会这般诋毁比他们厉害的人。”景珩安抚着炸毛的未婚妻,让她别在意外人的看法。
“唔,有道理。要是做什么都厉害,街上那些铺子都要关门了。”秦笑笑也不是很在意别人对她的看法,被他一安慰就停止了发牢骚。
景珩揉了揉她的头,问道:“你的喜服由你小姨来做,绣样可曾选好了?”
秦笑笑摇头:“还没呢,过两天我再去小姨家选绣样。”
景珩提议道:“我们的喜服用同一个绣样如何?”
秦笑笑觉得这个提议很不错,连连点头:“好呀,到时候我去小姨家选我的绣样,你选好你的绣样,咱俩再一起对比一下,谁的绣样好就按照谁的绣。”
景珩应允:“好。”
这绣样,他要自己画。
两人又聊了会儿绣样的事,就聊起了别的。聊着聊着,就聊到了大宝的络腮胡子。
秦笑笑盯着景珩的脸看了好一会儿,不放心的问道:“你只比大哥小两岁,过两年该不会像大哥一样吧?”
景珩想不出自己长络腮胡子是什么样,但是他也不喜欢脸庞被胡须遮住的感觉,于是他肯定的说道:“不会,能长出这种胡须的人不多。”
秦笑笑一听,好奇的说道:“那你会留什么样的胡须?”说罢,她瞅着他俊俏的脸,无比期待的说道:“这么好看的脸,还是别留胡须了。”
景珩无语:“不留胡须,旁人会以为你嫁了个公公。”
秦笑笑噗嗤一声笑了,继而饶有兴趣的问道:“说来也奇怪,为什么公公去势就不长胡须呢?似乎还显年轻。”
“闭嘴。”景珩额角突突,板着脸呵斥道:“这不是你该问的。”
秦笑笑压根不怕他,又蹦出一个让他无法招架的问题:“鲤哥哥,宫里有那么多公公,他们去势是不是和猪去势一个道理?”
其实她连猪去势也没弄明白,只知道阉猪匠在猪的腹部切个小口子,从里面掏出一个肉团团丢掉,整天乱拱的猪就会老实下来,每天要做的就是吃吃睡睡,蹭蹭蹭的长肉。
农女的锦鲤人生
都524章 出谋划策
这个问题完全超出了景珩能够回答的极限,在堵住秦笑笑的嘴巴和故作不知之间,他选择了吓唬她:“这个问题不是你能问的,你再多问一个字,我就告诉秦叔叔!”
秦笑笑眨了眨眼,无辜的问道:“告诉了我爹会怎样?”
景珩想了想,发现似乎不能怎么样。秦叔叔大概会像他一样,狠狠地呵斥一番不许她多问。
想到这里,他没了脾气,揉她的头无奈道:“以后你就知道了,现在不要多问。”
说罢,他不想和她在这个话题上多做纠缠,继续说起了大宝:“大宝离家后到京城找过我,我以为他不满我和你的婚事,想要教训我一番,没想到他问了许多关于海禁的事。”
秦笑笑大惊,连忙问道:“他问你什么了?”
景珩不意外她的反应,低声说道:“他问我这些年朝中是否提过解除海禁令,解除海禁令可能性有多大。”
这两个问题的指向太明显,他想不知道大宝意图做什么都难。
“你是怎么跟大哥说的?”知道大哥对出海的事没有死心,秦笑笑担心他年后会忍不住再次出海,脸上浮现出几丝急切来:“海禁令会解除吗?”
景珩摇了摇头:“不好说,这些年朝中一直为是否解除海禁令一事争论不休,皇舅舅尚未拿定主意,不过短时间内应该不大可能。”
秦笑笑对海贸之事知之甚少,见他知道一些就忍不住问道:“争论点是什么?若是解除海禁令,让商船自由贸易,朝廷向商船征收税赋充盈国库不好吗?”
景珩解释道:“百年前的那场大战,是太祖占据地理优势才险胜海倭,后来有了海禁令,海倭难以登陆,这才让沿海的百姓少受侵扰之苦。一旦解除海禁令,海倭定会卷土重来,而这百年时间里,朝廷并未扩建水军,以致水军兵力极少。加上这些年没有与海倭正面交锋的机会,只怕没几个兵擅长水战。”
不是朝廷不愿扩建水军,实则新朝建立之初根基未稳,花了四五十年的时间休养生息,才渐渐有了今日的繁荣之象。如此一来,国库几乎入不敷出,根本没有余力壮大水军。
眼下国库倒是有些盈余,但依然不足以组建一支强大的水军,而征收商船的税赋也难以支撑扩建水军的开销,可以说十分鸡肋,朝廷就更不愿解除海禁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