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好孩子,不要哭,谁都有这么一遭。”景太后虚弱的说道,很想回握小丫头的手,却心有余而力不足。她勉力动了动手指,无声的安慰她。
景珩也来到了床前,和秦笑笑并排跪在了脚踏上,双眼也是红的:“外祖母,您会好起来的。”
景太后的脸上露出一抹淡淡的笑,旋即看向秦笑笑:“哀家最高兴的事,便是亲眼看到鲤儿成亲了。之前说的那些给他纳妾的话,你别放在心上。”
秦笑笑用力的摇了摇头:“外祖母,我并未放在心上,只要您能好起来,您要给鲤哥哥纳一屋子妾侍都行!”
景太后被她的话逗笑了,眼神跟着明亮了几分:“傻孩子,当哀家老了看不出你不乐意鲤儿有妾侍?哀家也不是不通情理的人,你们小辈不乐意的事,哀家不讨这个嫌。”
说罢,像是不放心,语气有些急促的说道:“只要你和鲤儿好好过日子,有没有妾侍不重要,以后谁跟你们提纳妾的事,你们不乐意就算了,就说是哀家不让纳的。”
说完,她眼神看向了元和帝。
元和帝哽咽道:“母后,只要您好起来,这些旁枝末节的小事,朕不会管的。”
原来就在前几天,元和帝不满秦笑笑时常往娘家跑,一跑就是好些天不回来,对每天为海贸一事忙得脚不沾地的外甥很是心疼,认为秦笑笑根本照顾不好他,就动了赐他几个妾侍的心思。
若非景珩态度坚定拒绝的快,怕是人已经在护国公主府了。不过他的拒绝也让元和帝很不满,在给景太后请安时忍不住提了一嘴,指望景太后出面教教秦笑笑为人妇的道理。
“外祖母,我和鲤哥哥会好好过日子,您不用担心。”秦笑笑不知道还有这一茬,见景太后心心念念的还是他们小夫妻,眼泪止不的往下掉。
景太后欣慰道:“好,好,鲤儿太苦了,哀家和你母亲对他再好,他心里还是苦的。好在他遇到了你,有你陪着他长大,以后你也要好好陪着他啊!”
秦笑笑下意识的看向景珩,不是很明白他哪里苦了。恍然间她想到了那年秋猎两个女护卫的话,隐隐明白他的苦楚与他的生父有关。
她顾不得细想,在景太后期盼的目光下,郑重的说道:“外祖母,我会的,我和鲤哥哥说好要白头偕老的。”
景太后再次笑了,神情有些激动:“这样哀家就放心了。”
说话间,她的目光落在了秦笑笑的肚子上,脸上露出遗憾之色:“哀家的身子不行了,看不到曾外孙了……”
秦笑笑心里愈发难过,紧紧地握住她的手:“外祖母,您快好起来吧,只要您好起来就能看到了。”
景珩脸上更是露出几分自责,不想看到她老人家因自己的私心带着遗憾离去。
“母后,孩子们的话您也听到了,您想看待曾外孙,就快快好起来!”
在床前同样守了一夜的护国公主眼睛早已经肿了,便是到了她这个年纪,见惯了生死,还是接受不了母亲即将要离世的事实。
“别、别哭了,哀家能看到鲤儿和笑笑成亲,已经是老天爷开恩了。”景太后有些喘不过气来,呼吸变得急促了几分,眼看着就要不行了。
“外祖母,您会好起来的,您不要闭眼啊!”秦笑笑紧紧地握住景太后的手,害怕一松开再难抓住了。
可是任凭她怎么呼喊,景太后始终给不了回应,依依不舍的看了儿孙们一眼后,头一歪再也没有回应。
“外祖母!”景珩情绪失控,眼泪夺眶而出,挺直的脊背一下子弯了下去。
“母后!”护国公主扑了过来,眼泪簌簌的往下掉,根本承受不住这样的打击。
“母后!”元和帝也泪崩了,朝着外室大声吼道:“太医,太医——”
候在外室的十几个太医齐刷刷的扑了进来,在元和帝的怒吼声中,顾不得行礼慌慌张张的上前为景太后把脉。
第一个把脉的太医猛地睁大的眼睛,惊疑不定的看向景太后的面色:这脉象不对啊!
农女的锦鲤人生
第578章 心知肚明
大殿里,太子妃等人听到元和帝的怒吼和其他人的哭泣,以为景太后殡天了,一个个露出哀泣之色。
只是没有得到确切的消息,谁也不敢往外传信或是跪下来哭丧。她们看着紧闭的寝宫,暗暗懊恼没有得到进去见景太后最后一面的机会。
寝宫内的情况,却与她们猜测的大不一样。
“你说什么?”元和帝死死地盯着跪在地上的太医院院正,差点控制不住自己的腿脚,狠狠地踹过去:“你说母后仅仅是睡着了,并无性命之忧?”
院正冷汗直冒,战战兢兢的说道:“回圣上的话,依太后娘娘的脉象来看,确实如此。”
元和帝一听,冷冷的说道:“那么之前又是谁告诉朕,母后五脏衰弱,回天无力的?”
院正暗暗叫苦,难以回答:“这、这,微臣不知,求圣上恕罪!”
别说他不知道,跪了一地的太医们也是云里雾里摸不着头脑。
明明片刻之前,他们所有人诊断出太后娘娘五脏衰弱,药石无医,谁能想到短短片刻的工夫,太后娘娘的脉象会出现翻天覆地的变化。
说翻天覆地的变化也不恰当,太后娘娘年事已高,五脏六腑确实衰弱了许多,脉象不可能比康健的年轻人好,但是脉搏变得舒张有力,已经脱离危险是事实。
他们也解释不出为何会这样,也不愿当出头鸟多说什么,害怕多说多错反而让圣上怀疑他们医术不精,以贻误太后娘娘的病情治他们重罪。
元和帝如何不知道他们的想法,龙颜大怒:“一群脉都摸不准的废物,朕要你们何用!”
太医们惶惶然,纷纷伏地求饶:“圣上恕罪,圣上恕罪!”
听着他们砰砰响的磕头声,心里发虚的秦笑笑看不下去了,上前跪在了元和帝面前:“圣上,诸位太医都是经过层层选拔才进的太医院,若是一人误诊便罢了,不可能整个太医院误诊。太后娘娘的脉象之所以好转,定是圣上的一番孝心感动了上苍,并非太医们医术不精。”
这马屁拍的比太医们的磕头声还要响,此时此刻却无人觉得她在溜须拍马,尤其是还跪在地上的太医们,个个对她感激涕零,恨不得给她砰砰磕几个响头。
景珩摸不清元和帝的意思,于是上前帮秦笑笑说话:“皇舅舅,笑笑所言不无道理,否则难以解释外祖母为何转危为安。”
护国公主也劝道:“此事确实怪不到太医头上,若是皇兄一定要找出个究竟,不如等母后醒来了,听听母后怎么说。”
元和帝没有搭理妹妹和外甥,似笑非笑的看着秦笑笑,眼里的锐利不减:“你真这么认为的?”
浓重的压迫感迎面而来,秦笑笑心里一突,镇定道:“事实如此,并非臣妇一人之见。”
太医们福至心灵,马屁拍的比秦笑笑还欢:“圣上孝感动天,乃太后娘娘之福,天下黎民之福,圣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没有人不喜欢听自己想听的话,哪怕对景太后转危为安一事有所疑惑,元和帝找不出真正的原因,更容易接受是他的孝心感化了上苍,或是他多年来为江山社稷殚精竭虑积攒的福报落在了景太后身上。
总之景太后转危为安是天大的喜事,宣扬开来黎民百姓会觉得他是圣明之君,于江山有益。
元和帝目光沉沉的看着秦笑笑,对她有了新的估量。仅有才貌的寻常女子,可弄不出海贸策,也不敢在他龙颜大怒时进言。
秦笑笑硬着头皮由着他打量,心里惴惴难安,怕被他察觉出端倪。
景太后转危为安,连她自己也不敢确定这跟她有没有关系。在这之前,她没有机会为哪个将死之人祈祷,祈祷他们能够活下来。
就在她胡思乱想之际,头顶上终于传来元和帝的声音:“都起来吧!”
“多谢圣上!”
秦笑笑长长地松了口气,和太医们谢恩后,在景珩的搀扶下,面无异色的站起来。
这时,景珩悄悄握了握她的手,给了她一个安抚的眼神。
发凉的手被暖暖的包裹着,秦笑笑心下一定,朝他俏皮的眨了下眼,表示自己没事。
又过了半个时辰,景太后依然没有醒来,但是她的脸色渐渐红润,不见先前的灰败,显然身体是真的好转了。
太医们再次把脉,向元和帝保证景太后无恙,如今睡着了对她的身子有利,最多一个时辰就回醒过来。
元和帝姑且相信了他们的话,干脆坐在床前等景太后醒来。
其他人见状,也不可能先行离开,于是让宫人搬来了绣墩,守在了床前。
太医们更不敢走了,待在外室候命,随时听候差遣。
一个时辰后,景太后果然醒来了。看到围在床前的儿孙们,她的脸上露出了几分茫然。恢复神智后,她不敢相信自己还能再次醒过来。
在闭眼的那一刻,她以为自己真要寿终正寝了。
“没错,笑笑说的没错,定是你们舍不得哀家,老天爷才放哀家多活一阵儿。”
景太后在覃嬷嬷的服侍下,竟然能够坐起来了,拉着秦笑笑的手,笑容格外慈爱:“刚才你说的话哀家记着呢,你和鲤儿快快让哀家抱上曾外孙吧!”
秦笑笑没想到她老人家一醒来,就直接催生了。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她忍不住老脸一红,求助的看向景珩。
景珩面不改色道:“只要外祖母保重好凤体,孙儿定会让您抱上曾外孙。”
景太后大悦:“好,好,哀家就等着你们的喜信了。”
看到这一幕,屋子里的人俱是笑了,元和帝还十分认真的说要给两人还没影儿的孩子取名,惹得景太后开怀大笑,脸色看起来更好了。
相比之下,还在殿里候着的久久得不到消息的太子妃等人十分煎熬。听到屋子里传出来的畅快的笑声,险些以为屋子里的人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