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至于为什么追加了五十万,那是因为麦乐基餐厅在琛市开业了,开业的第一天,就把郭长友给镇住了。
他这个冒牌的美式餐厅外面排了一里多的队伍。
一里多的队伍就为了吃个快餐,那是什么概念?
别说成郭长友了,他的那些朋友也被这阵仗给惊住了。
等第一天的营业额出来的时候,郭长友便知道正如同桑柏说的那样,自己的现金奶牛来了。
每天上午开门之前,麦乐基的门口都排着长队,很多人不惜排一个多小时的队伍就是为了能喝一口万千可乐,吃上一口美国汉堡。
一时间琛市街头巷尾谈的都是麦乐基。
其实麦乐基的诞生要比肯德基在另一个时空要顺利的多,因为肯德基那是纯餐饮,进入中国还得和国内谈。
因为这时候国内引进的主要是技术型企业和制造企业,而肯德基哪有这个条件啊,最后肯德基打了给在华外国人吃的由头这才被许可进入国内。
而郭长友没这个问题,他投资的是实业,而且还是上头点名的爱国港市企业家。况且还有桑柏、德间苍介的入股。
无论是千金买马骨的需要,要是给心怀家国的人奖励,麦乐基的开业不光是没有受到压制,甚至还有一些绿灯,现在城市中心那可都是国有资产,你想租人家要乐意呢!
现在企业都是大集体,缺钱但是绝不差钱。
开了小绿灯后,不说别的,几个门店位置租金下来那都是……嗯,大家知道的。
国内做生意就是这样,人情社会嘛。
麦乐基在琛市的火暴,让郭长友加速了魔都、邺城和首都三地门店的建设,同时也把桑柏提议的加盟店也推上了日程。
这种加盟就是你出钱,然后你等着分钱,管理营运什么的那就没你的事了。就是麦肯两家入中国时搞的那一套。
人家郭长友可比桑柏好学多了,除了玩女明星这个小爱好之外,人家还喜欢看书,也喜欢听管理学的课,真论起学习能力,郭长友比桑柏强太多了。
一个是二十一世纪的三本生,一个是七十年代未的大学生,两个从学习层次上来说没什么可比性。
一线城市郭长友是肯定不能让出去的,但是二线省会什么的他暂时也伸不上手,为了急速扩张,应对要进来的基德基等真正的洋快餐,郭长友必须得抢时间。
所有的一切要铺开,原料是个坎,郭长友不可能自己全都掏钱建,所以培养供应商那就成了他的必由之路,于是夏卫国和夏卫军的用处就恰恰体现了出来。
而且还是作为整个地区鸡肉供应基地来建设的,而且这才是一期。
如果麦乐基成功的话,那么夏卫国和夏卫军光凭这个厂子,一辈子也就生活无忧了。
当然,这对桑柏来说意义不大,他对给肯、麦两家添堵获得的运气都要比麦乐基身上赚的钱要快乐的多。
这么说吧,现在桑柏就是让人厌的那种损人也可能不利已的家伙。
桑柏道:“妈,我觉得这不是建不建的问题,而是您这边能上什么级别的问题,我的意见是能建多大咱们就集多大,房子这东西以后价格会上涨的”。
“不会吧?咱们还会缺地盖房子?”赵美玲有点不相信。
在她看来工人阶级都等着分房子了,农村的人没事干跑城里干什么,当盲流么?
先别忙着批判赵美玲,现在就是这个情况,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身份,或在厂矿机关或在村,没有说啥都没有到处颠的,那就叫二流子。
瞧瞧桑柏这人,连夏士杰工厂的集资房都惦记,用老百姓的话说这还是人么。
夏雁秋道:”要不你们也别集资了“。
赵美玲一听瞪了一眼闺女,喝斥道:”养你这么多年白养了,我和你爸就不配住的舒服一点?就不配住个大房子?”
夏雁秋立刻说道:“我不是这个意思,我是说让你这姓桑的儿子掏钱,给你们俩在县城建个房子,买上两亩地,给您和我爸建个大别墅住住。哎哟,我哪里敢说不给您二位住舒服了呀。我现的终于明白卫国和卫军的感受了。
感情您看不到他俩就把气给我受了呗?”
桑柏在旁边望着这对母女直乐。
赵美玲闻言笑道:“这还像个人话”。
“……”夏雁秋直接不知道说啥好了,碰到这个活宝妈,她只有干瞪眼了。
“现在能买地建房?”桑柏好奇问道。
赵美玲道:“可以啊,有城镇户口就可以买集体土地建房,其实就是向县城周边的村子买地,你自己建房”。
“那就别客气了,你和爸还集什么资啊,买地建吧”桑柏一听立刻说道。
这还有什么好说的,能买多大买多大,房子能建多大建多大呗。
“用的着么?”赵美玲有点不明白。
桑柏道:“到时候您和爸住大院子,然后院子里养条狗,喂几只鸡什么的多好。别的不说,看看能不能买个四五亩地的”。
“你疯啦!”
赵美玲吓了一大跳:“四五亩,我和你爸住进去都找不到人”。
“也没有必要建一个,到时候建三,您和卫国、卫军一人一套”桑柏笑道。
“还是太大了,一个小别墅三四分地就行了,就俩人……”赵美玲还是嘀咕。
赵美玲觉得自己房子住大了,会不会就成了资本家了。
有了桑柏的支持,赵美玲回去和夏士杰商量了一下,最后老两口准备买地,不过只买了两亩,终于没有像桑柏说的那样买了五亩,就这两亩还准备建四小别墅,三孩子带自己老两口每家一套。
第162章 缺钱
春耕的时节过去了,就着日本暴雪和梦工厂人员换班的时候,零件直接采用人力的方式从日本带了过来。
零件一到机器一修好,乡亲们便开始努力练习插秧,播种等等机器操作技术。
虽然免不了撞个山翻个车什么的,但是在春耕已过的情况下,那就不是什么问题了,这些机器还是耐摔打的,质量很好。
于是在可劲造的理念之下,乡亲们渐渐掌握了操作机器的方法,一个个把个练习田玩的有模有样的,至少明年这春耕大家伙都能投入进去了。
桑柏管不了这事,他每天的工作就随心,想画画了就拿起笔抄一抄,不想画画了就满村溜跶一圈,反正小日子过的跟神仙似的。
不光是桑柏,一帮老爷子们现在也学会了享受生活,渐渐的村里的晒场上偶尔会出现一个棋盘,或者出现个麻将桌什么的。
和桑柏关系最好的,还是要数马伯谦,毕竟两人是村里唯二的文化人,很多东西都能聊到一块。
虽然桑柏的文化底子不怎么样,但是他多了几十年的见识经验,每一次深聊的时候都能给马伯谦很大的启示,因此马伯谦也乐意于和桑柏谈天说地。
过了春耕,天气就开始暖和起来,这边的春夏界线不明显,脱下了毛衣感觉没几天就该换上短袖了。
五月份的天气已经让人感觉到了一丝丝夏日的气息。
桑柏抖着自己的衣服前襟,脚步飞快的跑进了院子,进了锅屋倒出了一杯凉白开水,直接一仰脖了往嘴里灌。
咕咚,咕咚!
整整一大杯的水进了肚里,这才觉得身上的热气消散了一些。
“这鬼天气,要不是才五月初,我还以为到了盛夏了呢”桑柏嘟囔了一句之后,解开了扣子,就这么敞着杯,出了锅屋,沿着过道往自家的大厅去。
屋里并不怎么热,因为四周的树木已经替屋顶挡掉了八九分的太阳,剩下的经过了屋顶,到了屋内几乎就已经没热量了。
不过桑柏刚从外面回来,自然感受不到屋内的凉爽。
夏雁秋这边正带着老三坐在地板上认字,看到桑柏回来了抬头看了一眼,民丈夫大敞着怀便笑道:“有这么热么?”
“外面真的很热”桑柏说道。
说完正想说让媳妇把空调给开了,便听到院子里有人喊自己:“桑先生,桑先生!”
“叔,什么事?”桑柏出了厅站在门口,冲着院子外面回了一声:“您进来说”。
“我不进去了,吕二叔让你过去,雷达站的沈连长来了”。
“沈连长来了?”
桑柏嘀咕了一句:他来了有我什么事情啊,陪客吃饭?这天也太早了吧,不赶晌不赶晚的。
不过桑柏还是一边扣衣服,一边和媳妇说了一句,然后往村委会那边走。
到了村委会办公室门口一看,发现果然的沈连长来了,除了他之外还有两个小战士,陪同的人却不少,吕庆尧、吕庆举,四五个人,村里的老一辈人几乎就全到齐了。
“桑先生!”
沈连长一看到桑柏来了立刻站了起来,走了两步伸手握住了桑柏的手,不住的摇着,显得非常热情。
桑柏也是见过沈连长的,拥军模范村嘛,从救援那时起,连队和柳树庄的关系就很紧密,两任连长下来两边关系越发的好了。
“怎么这么热的天过来?”桑柏笑着说道。
沈连长也不客套,军人嘛,直来直去的性子。
桑柏也喜欢和军人打交道。
主要是两个时代桑柏经历的事情让他没有办法对些战士们产生不好的,或者是反面情绪,还有就是男人谁还没有个军旅梦。
沈连长道:”我这次是求帮助来了”。
“帮助,我们村能有什么帮助到你们雷达站的?”桑柏有点奇怪。
沈连长张口说道:“上头下了一份文件,可以让我们军队在合理的范围内自筹经费,我们雷达站不是大老粗就是书呆子,也没有什么经营理念,所以呢我就想着过来问问您……”。
“军队可以经商了?”桑柏问了一句。
桑柏不知道上一时空什么时候军队允许经商的,但是却知道,国家开放初有一段时间军队是可以经商的,后来又取消了。
很明显,部队都去做生意去了,那军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