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你现在还在思考、还不确定将要做什么的话,不如试试和我联手吧,我对技术缺乏全局的了解,对实际运行公司的概念也是想象居多,还是很需要你这样的人的。”
陈北能够感受到他话语中的真诚。
“你把自己说的那么不堪,这样还觉得我会答应吗?”
温晓光笑道:“我不狂妄到觉得自己什么都会,但也知道我的优势。”
其实褚秋晨那句话说对了,
他跑那么远,到这个不怎么样的小县城来,
其实这就是答案了。
“那我听听你给我的待遇如何。”他开着玩笑说道。
“待遇?”温晓光反问他,“你刚刚不是说自己不为了钱吗?”
你看,好好地,你说你没事装什么比呢。
陈北无奈的抹了抹下巴,这小子的脑袋瓜转的是真快。
下午,温晓光带着他来到刘以琦家的车库里,他有这儿的钥匙,半年前留下来的两台电脑给布遮住。
本来刘以琦想着不需要就卖掉算了,
但温晓光没让他们动这里的任何东西。
因为他要回来的。
“车库创业,不知道为什么感觉有点儿恶俗情怀在里面。”
“文案、美工、营销和前端开发,再加上我,即使没有行政人员,这里也待不下,所以你放心,我会重新租房子,让你免于这一份恶俗情怀。”
陈北转着圈仔细的看了看。
“之前一直在这儿吗?”
“是啊。”
“为什么不换?”
“什么为什么不换?”
“我仔细看过你那个表情包的事儿,”陈北颇为认真的分析道,“多了我不敢确定,但一个月接近百万的销售额还是有的,取得了初步成功之后,怎么没从车库里搬出去?”
温晓光心里想着,这个男人心思细的像是女人一样。
“因为我一开始就没打算在那方面做大做强,所以这个车库就凑合着用了。”
陈北摸了摸胡须,是这样嘛事后听起来像是有意规划好的一样,撤退是从一开始就规划好的,但实际上创业过程中意外不断,你今天的打算明天就会改变。
也不知为什么感觉到温晓光对于每一步的计划都很明确。
这少年打开了电脑,
注册公司需要一些书面材料。
你跟工商局说我要有个公司,起码得告诉别人公司类型、名字、注册资本、股东及出资比例等等信息吧。
不然人家怎么给你登记。
这玩意儿需要温晓光在word上规范的写清楚,到时候把文本交上去。
“你有没有比较想拉来的合伙人?”温晓光在写之前问道。
陈北想了想。
“有一个,但不知道他愿不愿意来。”
“就一个?还不知道愿不愿意来?”
陈北:“”
“是你这个地点有问题!在羡州,我有啥办法?”
这其实是个问题。
地点不好,就不容易吸引到人才,人才优势不明显,总是会有些吃亏的。
“如果你认可我,我想我提的第一个建议会是把公司放在大城市。”
温晓光本就是要集思广益,不然找这些人来干什么。
“嗯,说说理由。”
“我明白,你打算利用羡州服装规模化的优势,它本身的对外交通也很方便,但其实在2009年这不是问题,大的企业普遍进行全球配货,物理空间已经被突破,实在不行,我们也可以在羡州留人,唯一的麻烦,在协调供货商的需要见面的时候,可能需要两地往来。”
“可不利的是,待在羡州我们必然会牺牲人才资源,羡州本地的大品牌留香人间也被这个问题苦恼,因为涉及到纳税以及与地方政府的关系,公司有了规模之后搬迁会有些麻烦,尤其公司领导与地方政界有了千丝万缕的联系之后,更加不好搬迁,所以他们只能各大城市设立自己的分部,吸引人才。”
那些比较优秀的人,人家学了一身本事是要在大城市打拼的,不是到这小县城跟你奔那个不知道有没有的未来。
或许你可以开的钱多一点,但人力成本上升不说,问题是难道你的竞争对手,人家付不起这个钱吗?
温晓光点点头,若有所思,陈北的确是有些东西。
“你说的很对,其实我本来也是打算要去中海的”
“那我有信心再找来一个强援!”
lt;gt;
第133章 安排
不知道文老师毕业后去了哪儿了。
因为她的因素,即使陈北不说,温晓光也是要到中海去的。
忽然间想到没有她的联系方式真的是让人很苦恼的事啊,他给路永华打了电话,没有收获什么,问了一圈平时和文老师接触的人,也没有拿到qq号。
回想起当初李莫名老师也在追要文留书的联系方式,
温晓光才发现,或许是巧合,或许是她有意为之,他们这一票人都没有办法联系到文留书。
但不管怎么样,他是会到中海去找她的。
那是一个笑容满是善良,很会体贴人心的姑娘啊。
家里。
他把厨房里的温晓晓招呼出来。
“姐,跟你说两个事。”
她人都没转身,仿佛弟弟的话是放屁。
“讲。”
“给你买的车,还喜欢吗?”
那是一款14万落地的代步车,普通牌子,银色外观,还没到要追求好车的程度。
“挺好的啊,怎么了?”
温晓光说出在心里打算了半年的东西。
“平时我还注意看了看房子,有一处学区房,位置不错,房型也合适,下午你陪我,咱去挑一间。”
温晓晓耳朵一动,这时候转过身。
“买房子?干什么用?”
“主要是住,次要是投资,我打听了现在一套120平的房子全款只需要90万出头,还是学区,过不了几年肯定超过300万。”
对于一个过小日子的人来说,她会觉得这是应该要有的步骤。
所以温晓晓也没觉得有什么问题,
再说这件事本身也不存在问题。
温晓光记得有一次在学校里听一个前辈讲座,他说自己在2006年读通济大学的时候特别有眼光的在刚读大一时就在附近买了房。
然后乌拉乌拉吹什么这就叫有眼光,他断定将来那边的房价要涨!
下面同学听了都觉得他在说相声,你搞笑呢?这特么是眼光的事儿吗?
妈的,我差的是眼光吗?
稍微有点脑子的,谁看不出来房价会涨啊?
我差的是爹啊!
现在房价涨的人都快麻木了,有脑子子的都知道买了稳赚,关键是要付的起啊。
温晓晓也是,一听弟弟有这个想法,没问题啊,全力支持。
“买是可以买,买两套都行,肯定赚,我早就想和你说了,不过你都要出去读大学了,怎么忽然想到这个事儿了?”
温晓光说道:“不是给我买,是给你买。”
“给我买?”姐姐嗤笑一声,“你给自己买就行了,我又不要娶媳妇,你给我买做什么?”
“我知道你不用娶媳妇,”温晓光缓缓讲道:“但单身女性,有房有车,找对象能找个更好的。”
“呸,我是要爱情的人,找老公又不是上街买菜,还称称斤两看看值多少钱啊?”
他不想对她说教,许多事情光说是没有意义的,吃过一次亏抵得过五吨重的鸡汤。
他说道:“反正也没多少钱,先买吧。”
“也行,反正先买,哎,对了,你刚刚说两个事,还有一个是什么?”
“我准备收拾行李,去中海了。”
温晓晓顿住,“什么?”
温晓光的效率高的很。
9号下午,吃完了午饭,他就领着姐姐去了过年前看到的那个和羡州最好的小学隔着一条河的新小区。
“你人去了中海,公司也开在中海,完了给我在这里买一套房,你这是要安排我啊?”
“创业有风险,”温晓光坐在副驾驶上解释道:“我并不担心这些风险,但它客观存在,所以我只是想着即使我失败了,你至少有房有车。”
“那不就是安排我嘛!”
“可这是个很好的安排,再说了,我把所有的钱都投进去你不慌吗?”
“所有的你讲也是,”温晓光傲娇的点着头,“做生意有亏右赚,买房子亏不了,不过你也别说我给我买了,你站在我未来老公的角度上想想,哪个男人有脸收媳妇弟弟这样的大礼啊?”
话是这么说。
但温晓光很有主见,他想好的事儿,不会轻易改变。
“姐,你也看到我其实平时不怎么花钱的,那为什么我一定要去赚钱呢?”
温晓晓问:“为什么?”
“因为我不想被迫谋生。挣钱不是终极目的,解开被贫穷束缚着的自由才吸引人,我希望我自己是这样,我也希望我的姐姐可以这样,所以我送给你的不是价值多少多少的房子。”
“那个数字不重要,我是希望你拥有这个社会对人的一个基本的要求,之后,你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去生活。”
温晓晓很是意外,“现在都这么懂事情啦?”
“不是现在,懂事很久了。”
“切,大言不惭。”
“总之你听我的。”
“如果你将来想要,随时开口。”
温晓光心说,如果将来我混到要这玩意儿,那也真是没出息到一定地步了。
温晓晓冲他傻笑了一番,“走吧,那我们看房去,叫什么名字?”
“一品良园。”
“那儿的位置不错啊!”姑娘惊叹道。
“你以为我和你开玩笑的吗?”
羡州建不了那种动辄几十层的高楼,他们要到的这个地方,都是六层居多,外观以咖啡色为主,至于景色绿化,都如同平常住宅区一样。
这玩意儿只要采光、房型足够好,没有明显的缺点,几乎也都差不多。
售楼处中央摆了模型,大概十几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