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这个事情影响到人家小姑娘的,人当时父亲也坐我边上,他很不能理解为什么媒体要这样编故事,我自己倒无所谓,反正每天骂我的人多了,最后搞的我得和人家父亲赔礼。”温晓光拿着话筒的样子又像是有些生气,又像是在无奈的笑,“再说了,我也想问在座所有单身的男同志,你们找对象,不想找漂亮的吗?”
“我曾经不止一次的在各种场合强调过,我说温晓光在风光的时候被吹的太完美了,那个人不是我,我就是一个赶上时代浪潮的幸运儿,没多大本事。是我们国家给创造了这样一个移动互联网的营商环境,积极拥抱移动互联网。”
“而且我也希望大家能多关注点有价值的东西,以后的移动互联网信息会越来越碎片化,碎片化的信息会提高每个人获得有价值信息的成本,这是不会改变的趋势,那在这些碎片化的时间里,你去看温晓光可能跟谁结婚,对你有什么好处呀?”
温晓光不会在这个场合里,说太多这些东西,他就是表达一个态度:我就这样人,爱谁谁,别拿孔子标准要求我。
所以他最后还是说回来,“一般呢,我都不会浪费时间在这上面的,因为没有意义,如果整天关心别人说了自己什么,那正事没得做了,我是替我母校说两句,中海大学的老师们,教的都是很正能量的东西啊。”
“我们还是说回我回到学校,尽我所能的帮助母校更好的发展,和学弟学妹们分享交流。这个话呢不会嘴上说说,我是会付诸行动的,计划呢是要为学校捐款一亿元人民币。”
啪啪啪,
果然毛爷爷还是可以买来掌声。
这笔资金作为专项教育资金交付给中海大学。
这些也都是新闻,通过视频传出去之后,温晓光对于他女朋友的说法有点理解,有的不理解。
男网友理解的多一些,认为温晓光的感情无可厚非,讲话很真实。但也有不理解的,会说温晓光私下里不知道找了多少女人,而原来他并非这种形象,所以有些落差。
不管怎样,他们也没什么办法,又没有杀人放火,这点危机不至于就让全网抵制微拓,
当然,更有阴谋论者认为温晓光是通过捐款来美化自己的形象。
褒贬不一其实才是正常的,总有些人就认为富人都该做奉献,多花一分钱在自己身上都是犯罪,最好落在他的口袋里才是好的。
这样也会导致,那些认为温晓光活得真实的人更加支持他,而反方向的人也更加不屑,
温晓光就是要当这样的人,从不想营造一个什么都完美的舆论氛围,年轻气盛嘛,没点个性,叫什么自己年轻?
他一向以这种讲话方式示人。
这之后,他还有更加真实的话送给年轻人们。
在教室里,有人要他给人们一点建议。
这也是有视频的,视频画面里的温晓光想了想,说道:“在我们的一般文化观念里义和利是矛盾的,我们也不鼓励发财作为人生的唯一成功指标,更不倡导以利为先的社会价值观,那些肯定不对,也有有钱人说财富不是幸福的衡量标尺,这句话我非常赞同,幸不幸福不是由有钱没钱决定,但我还是想告诉大家,对普通人来说,金钱非常重要。”
第631章 温春景回国
温家在中海购置过一栋大些的豪宅,但温晓晓平时不太会住在那边,大多数时候她会住在和江城医院隔了两条街道的电梯公寓里边儿。
那还是几年前,她在医院里做护士的时候,温晓光给她买的。
而且当时一次性买了两套,都是精装修,她住在这儿挺好,上班方便一些。
另外一套最开始是出租,后来就没再租了,因为有人开始认识她是温晓光的姐姐,那么点租金尽给自己找麻烦,温晓晓觉得没必要。
后来也就是有客人的话,给人临时住一下。
像是今天。
家里来亲戚了。
便是从美国回来的温春景大姐,她之前与温晓光待过一段时间,家里的这位堂姐让人感觉还不错。
而她回来则是与陈北一起工作,管理好不是资本的各项事宜。
温春景一直也在等待机会,虽然在外闯荡也不错,但如果家里头亲戚已经成长到这样的程度,她也没必要再去给别人打工了。
亲戚,的确算是发迹者需要有很大的智慧去处理的一个群体。
温晓光过去的处理方式算是强硬,他可以尽心帮助,比如表姐孙梦洁,现在是奔着影后的梦就去了,资源什么的都在慢慢累积,但几乎没有直接给过钱,不能养成一些跟他伸手要钱的毛病,没这个道理。
借是有的,记得还。
话虽如此,但大多数时候温晓光会忘记去要钱。
随着时间推移,渐渐的也会出些问题。
比如说,他的舅舅沈梁才,出门在外号称自己是富豪温晓光的舅舅,那可不得神气的很。
因为温家姐弟不鸟他,他也就没脸没皮赖起来了。
这世上的确是什么人都有。
总有一天,温晓光要给他来一次疼的教训。
与沈梁才比起来,温春景的确算是正常人、好人。
所以温晓光没时间,也是由温晓晓去接机。
“美国不去了,接到晓光的电话之后,想了一个晚上,最后下定决心回国。”
“我们当然举双手欢迎,晓光身边也没多少家里人,我水平有限,一直都是他帮我。所以还是谢谢春景大姐你能回来。”
温晓晓给了她一个包,“里面的东西我都给准备好了,房子、车子都是现成的,不过陈北现在不在中海,他到利物浦去了。”
“去利物浦做什么?”温春景还没接到消息。
“去谈入股利物浦球队的事啊,晓光爱好足球嘛,但是又没精力去管,所以暂时入股来着。”
“嚯,这我真的想不到,是真有钱了。”
说话间也是高兴的,她在美国奋斗算成功,因为律师就是高收入群体,不过这种高收入和净资产数十亿美元的富豪还是差了很多很多的。
她回来之后的机会和前景只会比在美国还要大。
温晓晓笑了笑,“每个人都这么和我说,不过不是我有钱,是他有钱。我还得每天愁我的医院。”
“还有什么可愁的呢,你已经比大多数人要幸运了。”
“不是我,春景大姐你也是他的姐姐。”温晓晓纠正了她。
至少还都姓温呢。
“所以陈北还不在,我在中海等他回来?”
“嗯,晓光是这么说的,而且他也不会让你立即就工作,怎么着也要休息休息,换换心情适应适应,再回老家一趟,看看老人。”
温晓晓一直觉得老人是真的没办法,像是大姑二姑她们,叫她们来中海住,了不起一家给一套房子住,反正房子多。
但无论你怎么叫,就是不来。
在乡下住习惯了,上哪儿去?到中海一出门人都晕了,而且好多朋友都是在家里头。
她们光自己到中海来了,的确,经济条件也可以让她们什么都不做,可这也不干,那也不干,连朋友都没有,人不得憋疯?
所以死活都不搬,房子再好还是喜欢自己的窝。
温春景还年轻,她能接受并拥抱变化,她也有能力,事业可以重新开始,另一个堂姐温春美是家庭主妇,就很难再去主动改变自己的现状,她自己也不乐意。
“如果没什么急事的话,那我这两天就去见见我还在中海的老朋友。”
“行,后天到我家吃饭,晓光来中海。”
这没什么问题。
家里人也不需要那么多客套,其实因为温春景有自信,反倒好相处,因为不论是你给她安排什么,她都很安心的接受,不会多想拿了人家东西怎么办。
因为她自信自己可以在工作中让所有的东西物有所值。
这样温晓晓也舒服很多,推让倒是小事,主要总是要照顾别人的心思,这还是挺累的。
温春景就没有这些麻烦。
她住下来,她开车,甚至是比较好的车子,也都问题不大。
当然,人除了有这方面需求,朋友也是最重要的,要是一座城市里找不到几个能聊天的,那是真的有些惨。
就该和乡下的大姑二姑一样了,看似住豪宅,其实是熬日子。
所以温春景第一件事就是找过去在中海定居的同学,她是有的,高中时候就认识,偶尔回国时,也会约出来聊聊。
当初她到国外去了,这位朋友留在中海奋斗,十几年时间也是小有成就,读了博士,到了大学任教,现在过的可比她轻松。
温春景开车到校门外等到了她,两人相拥,“静静,回国之后,我第一个可就找的你,等你二十多分钟了啊,牢记牢记。”
“那我可有面子,让一美国大律师等我那么久,哈哈。”
温春景还没结婚,陈静静都已经是一孩子的妈了,看起来的确是比较大一些。
“哎,春景,你这次回来几天?”
“不是几天,是不走了。上车说吧。”
“哟,这是在美国发了大财了,开上红色宝马了。”
温春景纠正,“你这话放十年前都合适,现在不行了。发财在国内发,美国人的财中国人哪里那么好发?这车是我拿着先开的,回头我自己再买。”
车里面。
“回来之后准备要干什么?”
这个要怎么说呢。
“还是做法律相关,家里出了个牛人,跟着沾光呗,不想在外面受那个罪。”
陈静静一听就羡慕,“妈呀,你怎么运气这么好?这都能找到工作,真没天理了。”
“也许真是运气吧。你和我的关系,我也可以直接告诉你。”温春景靠近她,“你就没想过么,国内新富豪,也姓温。”
“不会吧?那个温晓光啊?”
“有什么不会的,我们姓的同一个温,是我的堂弟。”
陈静静还真是头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