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有大数据,抓不到每一个用户的信息,就无法确定他的偿还能力,那么包含小额贷款的许多项目都无法推进,最后只能沦为单纯的支付工具,不断亏损,最后关停。
“但这个人野心蛮大的。”温晓光砸吧着嘴。
付与萱多了心,问道:“我一直不曾参与投资部的事,到底为什么一步步变成了这样子?”
温晓光摸了摸后脑勺,“反骨仔,总是要这个支持,要那个支持,但是又像防贼一样防着我们,估摸着这两年他没少担心我进入o2o领域,所以从这个逻辑上来说,他也担心,微拓会不会对控制美团有兴趣。”
不信任开始产生之后,麻烦就会一点点长大。
“你什么意思?”温晓光问。
“我?”付与萱抿了抿嘴唇,“……说实在话,一开始没有完全拒绝,不过考虑了之后还是倾向于不去。”
可以理解,因为美团也是一家成长性很高的公司,现在挖她,不管是条件,还是职业前景和环境都会很好。
有犹豫,也是很正常的了,本来就是被辞掉的,没有立即投入敌方阵营都算是给他温晓光面子。
“那我就不能告诉你,我准备怎么使坏了。”他开着玩笑说,继而面向莫声晚,把话题很丝滑的转换掉,“声晚,如果她有套我的话,你可要帮忙提醒我,帮理不帮亲,挖人家墙角的行为不能助长。”
莫声晚笑了起来,“我好像听到了大内幕,可是起初我看网上很多报道,都是王星在拜托你投资啊,怎么现在不好了吗?他们又为什么要挖付姐?”
“顾好你的面试,瞎八卦什么,”
温晓光赫赫笑着。
但是莫声晚没有停止,“那我再问一个问题好了,也是我一直好奇的。”
“你问。”温晓光拦着付与萱,“有求知欲是好事,你不能不让人说话。”
“就是……微拓不是要说让城市生活更美好么?但是为什么o2o你们都不做啊?这难道不正应该是你们的使命内容吗?”
温晓光眼睛一亮,夸赞道:“看到没?问的很好,所以说要给机会。”
莫声晚得到了肯定,不禁露出笑意。
温晓光也认真回答了她。
“其实从逻辑上来说,o2o的便捷城市生活的确也是让城市生活更美好的内容。我们为什么不做嘛……因为我看不到这一行有非常清晰的商业前景。”
“可是外卖和打车都很好啊,而且你们都有投资,既然不看好,干嘛还投资?”
坐下来那么久,温晓光终于不再昏昏欲睡了,“与萱,你这小朋友,很会思考啊。”
“小孩子理想主义多嘛。”
“但确实是个问题。”温晓光摸了摸鼻子说:“课堂里的商业和真实中的商业是两码事。真实商业中,生存它不是一个模型中的变量,而是实实在在的压力,微拓有一个对手叫腾逊,而o2o里的项目,不管是外卖还是网约车,虽然是创新,但在技术层面都不够唯一,最后同质化的竞争会导致补贴大战。”
“什么意思?”
付与萱补充道:“意思就是一个公司做那么多项目,不能啥都不赚钱。”
是的,微信不盈利,如果做了打车,那么打车也不盈利,支付也不盈利,外卖也不盈利,云计算更不可能盈利,不仅不盈利,一个个还都是吞金巨兽,那靠啥支持?用爱发电嘛。
“好了,不讨论这个问题了。”温晓光不想吃个饭都弄成专访一样,“一会儿吃完饭,你陪我去看个地方吧。”
他是对付与萱说的。
“看什么地方?”
“微拓要支持内容创作,我想在各个城市为年轻人提供这样的创作场所。你可以称其为创业社区。”
其实这也不是首创,在国外,自2009年起就有youtube红人、主播、视频创作者在一起工作,相互激发灵感,这个模式在国外非常流行。
不一定适合中国,但如果有这样一个社区,肯定会激发有想法的年轻人入驻头条及即将上线的短视频平台。
从一开始微拓的计算就是要和快手的狗血区分开来,但那些优美的令人叫绝的作品,没有专业团队是拍不出来的。
第679章 恩怨
美团的确走上了要脱离微拓的道路,温晓光还在上海就听说了美团的c轮融资排除了微拓投资部的消息。
他在自己中海的家里独自消化,并预估着这个特殊信息会带来的影响。
c轮融资的消息现在还没有对外宣布,不过中国人做事是这样的,在正式宣布之前,其实早就开始做了。
美团选择了阿里巴巴。
投资参与方中的泛大西洋资本和红杉资本都是纯粹的风险投资商,他们做这种生意是本职,为了赚钱,而另一个跟投方阿里巴巴显然是对生活服务领域有战略期望。
其实早在2011年美团就拿过阿里的五千万美元,或许是阿里的支持才叫王兴敢于拒绝温晓光,相比起来,那还是个更粗的大腿呢。
年初的时候,有媒体报道过微拓面临的问题,与美团的私下不和成为其中一种,不过那会儿并没有确凿的信息,而且因为收购案,导致新闻媒体的目光完全转移。
但在即将到来的5月份,随着美团c轮融资的消息放出,而名单上却没有微拓时,这家30亿…40亿美元的移动互联网公司会成为人们承认的头一个对移动互联网教父说不的挑战者。
这时候微拓是该切断对美团的流量支撑吗?
这样做略显霸道,对于其余的生态链上的企业来说,虽然是一种震慑,但也叫人心里头打鼓,是不是以后得罪了温晓光,自己就没好日子过了?
又或许是继续维持着现状,安静看对方表演?
这样的话,会不会又过于软弱,到时候谁都不把微拓当一回事,想来就来,想走就走了。
这两种应对其实都不是最优选择,不过让温晓光没有想到的是,王星选择来中海见他。
这让他想起,原时空中此人曾在倒向腾逊之后赶赴杭州,他觉得滴滴、快的合并在前,美团和大众的合并应该也能被接受,然后实际上并没有,从此阿里美团开始交恶,阿里在当年11月正式退出美团。
现在不过是对象换了,但人还是那个人,他要来拜访,温晓光就让他来了,而且还在他来之前,把付与萱叫过来,他们一会儿得一起出去。
等到付与萱来了,他告诉她说:“有一件事告诉你,美团的c轮融资,没有我们,因为这个事,他一会儿会来做解释,时长不会超过半小时,不耽误我们的行程,你如果觉得敏感,可以暂时回避。”
付与萱一听就知道温晓光的心思不是那么简单,如果真的想让她回避还叫她过来干什么?
这很明显是要逼着她选边。
但聪明人做事情很讲究细节,
他并不会让你感受到他的霸道,而是给了你‘回避’的选择。
当然,如果回避了,之后的后果就不好说了,
尤其是她并不能确定微拓对于美团的动作烈度到底多大。
而如果没有回避,那么即使离职了,她也依然算是温晓光比较信任的人之一。
这就是和领导相处压力大的地方,你不能听他说什么,要听他没说什么,不够聪明的人,往往被领导舍弃了还不知道为什么。
温晓光表现的一切如常,端着杯茶,在阳台上感受春天阳光的美好。
付与萱心思敏捷,即使之前心思有变,但在压力下还是下意识的回答说:“我没什么好敏感的了,现在什么权利都没有,听到再爆炸的消息也只能是当新闻一样看一看而已。”
阳光照得温晓光微笑眯着眼,他点点头,“行吧,那你也听听他说什么。当个乐。”
这会儿就没什么商业机密的说法了。
“你会怎么做?”付与萱还是好奇,而且她觉得自己留下的决定让她有资格这么问。
其实在温晓光看来,她这个问题隐含着某种‘申诉’,即我如果拒绝了对方,那么能否被信任呢?
温晓光回答了这个问题。
“你还记得早期我一再拒绝阿里巴巴的注资么?”
付与萱点头。
“我记得,马云和你谈过不止一次,最终他们也算是得到了想要的流量资源,但却是用你的方式。”
“是,其实电商和社交的合作是很契合的,对于社交来说,电商是一种变现模式,对于电商来说,社交是一个流量源头。早些时候阿里和腾逊始终无法牵手,那是大公司的相互竞争,但对于微拓来说,一直拒绝它,则是因为阿里的投资不良记录。”
“你应该能发现,阿里所投资的每一家企业,他们都倾向于控制。因为他们商业逻辑的核心是电商,今天涉足诸多领域,只是因为要为电商铺设基础设施,15年下来的这个习惯使得电商外围的一切都要为电商服务,包括社交。”
“我拒绝阿里,就是不想被控制。所以你问我对美团怎么做?”温晓光摇摇头,“我不会做什么,我会看着它进入阿里的怀抱,看着它面对一个比我们控制欲还强的资本,看着它再和那个资本闹僵,而且这个时间不会太久。”
付与萱忽然想到了一种可能性,惊讶道:“所以你反而会和阿里联手了?”
“当然不是,”温晓光摆了摆手,自信的说:“是阿里会找我们和他们联手。要么我们两家一起把创始人的那点权利给拆了,要么他们出钱、扶持碑网、我出流量支撑,我们两家一起把创始人的那点倔强给拆了。”
“也有第三种可能,王星觉得独扛两家压力太大,最后向现实妥协,屈服于阿里,但那是一个笨蛋的选择,因为作为投资者,我们比阿里宽容多了。”
这几乎是逻辑内可以推断出的可预见的未来。不过其实第三种不太可能,这个富二代是非常强硬的,妥协只能是他最末位的选项。
“我估计没有人会想到你是这样看待这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