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忙碌肯定是主旋律,不过也不是每一场都要他参加。
首先在19号,开幕式于上午11点举行,时长一个半小时的开幕会高官要宣布开始,同时也会有嘉宾发言,温晓光并不需要上台,这种场合肯定是马总要讲话。不过在开幕会之前有一个两个小时的分论坛,主题讨论新媒体生态。
和新媒体能扯上关系的互联网大佬,温晓光绝对算头一号,今日头条是很多新媒体的挑战,同时也是机遇,所以相比于一般人,温总的大会时间开始的更早。
之后的开幕式稍微可以休息一下,中午则有一个午餐会,刘强东和雷君已经叫上了他。
“午餐会后,下午有四个分论坛,您要出席的是两点到四点的lt;移动互联网gt;以及四点半到六点半的lt;主题高峰对话gt;,本次大会的主题是互联互通·共享共治。”
“六点半结束之后,七点钟开始时长一个半小时的欢迎晚宴,8点半之后有一个私下里的对话,您在之前答应了马总邀请,结束时间未定。”
温晓光听完了,不由揉了揉脑门,这样一算明天他的活动时间长达14个小时,这玩意儿都是脑力活,不是说不搬东西就不累,脑力活儿也非常需要体力,一天下来绝对身心俱疲。
“20号呢?”
“20号重要的有两场,上午9点半开始的中外互联网领袖高峰论坛。”
温晓光眉目一挑,这个他有印象,就是在这个分论坛上马爸爸当着刘强东的面说‘阿里巴巴要培养更多的京东’。
宋一秋继续,“下午有总理座谈会,您是青年互联网创业代表,而且微拓生态里里有很多互联网创业者,所以被点名参会。”
“时间呢?”
“这项议程敏感,20号上午才会通知。”
所以也很难再安排其他的了。
这样算起来可能是一个休息时间,然而实际上……俩字,呵呵。
好不容易见到这种人物,发言是要做仔细的准备的,对于会被问的问题也要提前思考。
两世为人,即便是温晓光也是稍微有些小小的紧张,尽管其他的所有论坛、开幕式也好、闭幕式也好他都游刃有余,但这次参加的是总理的座谈会。
不知道马总他们还会不会紧张,但是他自己还是年轻,会有一丢丢,至少心里会挂念着20号下午有一个重头戏。
宋一秋没看出温总的样子有什么不同,还以为他已经习惯了,不由心里佩服,“晚上的时间比较轻松,举办方举行了一个文艺演出。”
“21号呢?”
“21号的主题偏向于网络空间法治化以及互联网治理,只有一个论坛需要参加,也比较好发言。”
明白。
这种法制化的趋势,商人能做的不多,要么是表态说支持要么是介绍实际网络空间的情况作呼吁,说到底都是嘴上功夫,他温晓光又不能立个法。
所以参加一个就够了,参加多了很容易车轱辘话来回说。
当然21号也不会那么闲,首先21号是在上午结束全部议程,他还有一个人物专访要做,也就是开会、闭幕式、人物专访一下子挤在半天里。
“累死个人。”听完全部,一项心态积极的他也是忍不住吐槽。
宋一秋拍着马屁说:“能者多劳,您带出微拓那么大的企业,到这儿来参加论坛,公司和举办方可都不会放过你,肯定变着法子把您给榨干。”
榨干?
温晓光眉目一动,为什么自己对这种词汇敏感了?难道是纯洁不再了吗?应该不会啊。
宋一秋观察入微,连忙说:“是时间榨干。”
“我知道啊,肯定是时间榨干,不然还能是什么?”
“这您…心里有数。”宋一秋有些不好意思。
温晓光猛然站起来,这吓了她一跳,轻轻‘啊’一声,还以为会发生什么。
“汇报完了,回去休息吧,我也要休息了。”
姑娘内心不由出了一丝失望,原来是休息啊……
“那,希望明天一切顺利。”
“嗯。”
“服装团队明天一早就来,我也已经安排好了。”
这种场合还能怎么穿,白色衬衫套黑色西装呗,不过要显得精气神很足,发型要到位。
所有准备完成,19号的上午,温晓光团队率先出现,大会论坛场馆的门口长枪短炮的都是记者,以及……一溜的豪车,简直就跟开车展似的。
大多数参会人员记者并不关心,他们也是来完成工作的,那些公众不熟知的搞不出什么‘业绩’出来,只有官方财经频道的才会去找他们。
大多数媒体关心是‘ceo们’。
温晓光要参加19号上午开幕式前的分论坛,所以他是一众公众熟知的‘ceo’里最早到的一个。
黑色车队打弯经过门口,温晓光终于出现在画面里,踩着黑色皮鞋走上红地毯,倒没有记者赶在这里乱冲,采访有采访区,不能乱了秩序。
当然他们可以运用招手的方式希望获得温晓光的注意,而我们温总一向对待媒体极好,8点30才正式开始论坛,千万不能迟到,所以他8点15就已经现身,时间允许的情况下面带微笑的靠近了几个话筒,
“马上要开始了,几个简短的小问题吧。”
给人家提供‘素材’也是一种交好的方式,写他不好倒无所谓,但温晓光和微拓已经融为一体了。
“温总,听说您昨天就到了,参加此次大会有什么感想?”
“很兴奋、很重视、很荣幸。”
“听说马化滕也来了,你们会有什么样的对话?”
温晓光在采访时很具备个性,他回答道:“我不是举办方。”
言外之意是谁会来和他有什么关系?
此话一出,众人心里意外,同时也应证了心里的期待:果然有料。
第762章 最后的一幕(三)
“倒计时,主持人准备上场。”
19号上午首场分论坛现场,所有的人员、设备进入最后的准备阶段。
分论坛的讨论现场并没有对外现场直播的设备,当然也不是闭门会议,一样有观众,一样有记者,这里发生的事情一样可以通过文字、图片、短视频等方式传播出去,而且大会并不禁止观众使用手机等设备。
论坛本身就是为了讨论、思想的碰撞,并没有什么私密性和保密性可言,很多论坛大众看不到原因很简单,那些枯燥的、单调的、甚至是有些专业的讨论没有人愿意看,报道出去哪有关注。
但是另一方面,一旦出了什么趣事,很快也就全国皆知了,现在互联网上的信息太多……要不是李彦宏忽然被人拿矿泉水浇了头,普通民众谁会关心这个人在那场大会上说了什么。
即使知道这件事,怕是对他的发言也不感兴趣,因为没意思。
问问自己就明白了,浇水现场他的讲话,你真的有想过去听一下吗?不说行动,哪怕是有过念头也行。
所以今天的温晓光在这儿被人拍拍视频也无所谓,当然由于他本身更具话题性,因而不论是场内观众还是场外观众,至少对他的兴趣比对其他ceo要大一点。
今天的主题是新媒体。
与会嘉宾都和这个词有一些联系,今天要发言的有光明日报副总编、新华网总裁、人民日报副总编、优酷土豆ceo以及清华、北大各一个教授,当然还有百度朱光,财新传媒、微拓温晓光。
形式上是一个接一个上台发言,并没有都坐在台上讨论的环节,这就有了‘读稿子’的空间……
继而大众对这种会议的形势就会兴趣大减。
其实原时空里来的头条ceo张一名,今儿换成了温晓光,所带来的影响自然就是,他会比那个孩子讲的更有趣一些。
此时此刻巨大的屏幕下是舞台、舞台前的第一排温晓光临古总而坐,他现在是优酷的ceo,从本质上来说他们两家有些竞争关系,不过体量差的太多,这时候反而更便于交往。
古总应该是准备了稿子,温晓光左右看了看似乎都是有备而来。
“怎么了?”古总小声问他。
“没什么。”他笑了笑,然后向边上招了招手,之后立马有个人弯腰小跑了过来,温晓光说道:“麻烦你个事儿,帮我找笔和纸。”
“笔和纸是吗?”工作人员确认自己没听错。
“对。”
“好,请稍等。”
讲台上首先发言的是两位教授,虽然身价不如他们几个ceo,但这是一种姿态,尊重学识超过尊重金钱。
故而温晓光也才有时间……
古总看笑了,这才有时间现场写个稿子啊……
百度的副总裁朱兵也乐了,“温总对助理可太好了啊。”
“不知道是这种形式,粗心了。”
做事从不谦虚,说话从不压人,这是他的风格。
以往有温晓光的话,大多数是互相讨论,随意发言,今天是个‘读稿子’的形式确实有些无奈,他也不能胡说八道,发言内容还是要稍微正式一些。
他本想做过好听众,不过可惜,大致上写了几点之后也差不多就到他了,朱兵在他之前,百度副总上了台就开始吹嘘新媒体时代,做自媒体可以月入过万。
等到叫上温晓光的名字,他收了收腹,手里攥着自己写的一张纸,一步一步稳稳的走上去,双手扶着演讲台的双沿,往下一看两侧坐满了人。
调整一下呼吸,再看最后一眼稿纸,再轻轻把它翻过来压住,温晓光自信的抬头,“首先非常高兴能在美丽的乌镇和大家做一个关于新媒体的交流。”
“今天我分享的内容主要是两点。谈及媒体或是新媒体,本质上我认为一方面是内容生产、另一方面是传播,也可以称之为介质。在移动互联网的时代,新媒体的内容生产已经出现了两个重要的变化,首先是参与创作的个体越来越多,内容并不被媒体本身所垄断,而是走向了一个大众生产的时代,这背后孕育着巨大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