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此紫华集团根本没有如同外界传扬的那样,被明宁区狠狠压制着,反而是继续得到了明宁区一些领导暗中的支持。紫华集团其实根本没有受到太多的查处影响。
有了这样的考虑,黄宽就愿意再次帮助施长华。如果让施长华成为了四海会的理事,他就能代表四海会管理整个天宁市的事务。
既然是自己扶持上去的,就会打上自己的标签,想必施长华肯定会在以后支持自己。
在成长起来之前示好比成长起来后去祝贺,效果会好很多。
于是黄宽就以会长名义召集副会长视频会议。
四海会设置一名会长、三名副会长、一名秘书长、四名副秘书长、二十四名理事。
会长、副会长、秘书长组成五人决策层会议,这是四海会的最核心权力所在,能决定会内任何事务。
秘书处的秘书长和副秘书长负责执行决策层会议形成的决议。
二十四名理事刚好对应四海会影响力所涉及的三个省的二十四个地级市。
按照通常做法,地级市内的企业如果有意向加入四海会,可以向负责该地级市事务的理事提出申请,理事要进行材料审核和实地考查,确认符合条件后,再提交秘书处审核并发证。
当然,四海会的会长、副会长、秘书长、副秘书长可以直接吸收会员。
除了创始会长、副会长、秘书长外,会长、副会长、秘书长、副秘书长由理事会选取产生。
李风副会长意外死亡后,从四名副秘书长那里补选了一位,又从二十四名理事那里补选了一位副秘书长,现在刚好空缺着一名理事。
此时黄宽在视频会议上说道:“李风是四海会创始副会长,他发生意外后,由其女婿施长华接管整个紫华集团,考虑到李风的功劳和面子,我认为要给予紫华集团理事单位的资格,让施长华担任理事。”
“原先天宁市的理事已经成为副秘书长,我看以后就由施长华理事进行管理。”
与黄宽走的近的秘书长谢东泽立即回应道:“原先的副会长单位继承人直接成为副会长是不妥的,但降为会员单位也是不适宜的,为此黄会长的提议是最佳的选择。”
副会长慕容海知道施长华与张峰、秦丰的关系,为此这一次他一反常态地说道:“我虽与李风有些过节,但随着他发生意外,一切都消散了,为了显示四海会的人情味,我同意黄会长的提议。”
副会长泰坤则说道:“副会长发生意外,资格继承还是四海会成立以来的第一次。李风能力强,并不代表着施长华的能力就强,我建议不要操之过急,如果能力很一般,就会让其它理事和会员的心里有想法。”
“为稳妥起见,我建议施长华从会员做起,如果能力确实不错,可以优先成为理事。”
副会长徐浪更是极力反对:“李风时期的紫华集团与现在的紫华集团无论是名气还是资产规模都差远了。我认为成为会员单位还得考虑考虑。”
“再说了,李风有女儿和儿子,为什么会让施长华来掌控紫华集团?最好是这些事情弄清楚了再说。”
慕容海冷笑道:“徐浪,你是装傻还是没有看过施长华提交的报告?”
“紫华集团目前的固定资产比一般的理事要丰厚的多,而且李风出事后,施长华一边稳定集团,一边还参股了明宁商业银行,试问,有几个理事可以做到?”
“施长华已经提交了李风的女儿和儿子放弃管理紫华集团的申明,说明有些人并不愿意做生意。”
“徐浪,你若以后发生意外,我们是否一定要坚持让你的儿子来继承资格?”
这个话说的有些难听,但陈述的是一个谁都无法回避的事实。??
(
第433章四海会总部
秘书长谢东泽同样反驳道:“我们是民间经济组织,不能也不必参与人家的家务事。既然李风的子女都没有反对,我们何必强求?”
按照四海会决策层会议的议事规则,五个人采取一人一票表决制,如果三人赞成就算通过。
对于黄宽提名施长华担任理事的提议,已经有副会长慕容海和秘书长谢东泽表示同意,那么无论徐浪和泰坤如何反对,都可以通过。
黄宽倒是又进行了解释:“我们成立四海会的本意是抱团取暖、共同发展,同时也是为了我们下一代能更好地完成接班,更好地拥有人脉和关系。”
“现在这样的惯例一开,其实也是为以后起到示范作用。大家都能保证没有意外情况发生?难道希望自己的下一代为了四海会的资格问题让其它人评头论足?”
黄宽的高明就在这里,他不仅帮施长华争取到了理事的资格,让施长华欠下了一个非常大的人情,同时让其它三位副会长、秘书长还认为他是为大家的今后考虑。
秘书处为了接待还没有成为四海会会员的材料推荐与审核,与四海会总部分开办公。
现在施长华要办理成为四海会的理事手续,便需要到四海会的总部。
生活需要仪式,加入四海会更需要仪式。
通过导航,施长华、秦丰、沈约坐车来到一幢三层小楼前。
这是一幢有些年份的老楼,外观显得陈旧,但又不显得寒酸。小楼前面有一个大院子,现在成为了停车场。
停车场里停了十多辆汽车,新的、旧的、豪华的、普通的都有,光从这些方面看,根本不会让人感觉名震三个省的四海会总部居然设置在这里。
大门口旁边的墙壁上挂着一块铜牌,上面写着“四海会”三个大字,许多人初以为这是一个小众化的会所。
二扇大门上各挂着一块长条形铜牌,上面写着“非请勿入”,说明一般人不能随意出入。
会长、副会长、秘书长、副秘书长等人都有各自的生意要处理,为此平时不可能呆在总部里。
只有每年一次四海会年会,或者四海会发生重大事情,需要大家见面会商时,才会聚集在一起。
平时需要商议事务,则会召开视频会议,反正现在通讯技术非常发达,与见面开会差不了多少。
为此每年的年会更多的成为了一种仪式。
四海会总部之所以设置在这里,一是这幢楼由黄宽会长捐赠给四海会使用,二是几个创始人在这里开会讨论,最终成立了四海会。
这里平时有四海会聘请的工作人员负责处理日常事务。
根据四海会的规定,吸纳新会员的仪式,由提名的理事和一名副秘书长进行见证即可。
而成为理事的仪式,则需要有一名副会长进行现场见证。
慕容海所生活的地方离四海会总部不远,再说原先慕容海由于身体关系,出面主持四海会仪式不多,此次便由他来进行见证,再说总不能让反对施长华成为理事的副会长徐浪和泰坤来见证吧。
在等待慕容海到来的时间里,赵一达让工作人员拿来一份合约给施长华过目并签字,然后发给施长华一张名片大小的白银卡,上面刻有施长华理事四海会等字样。
在四海会内,普通会员是紫铜卡、理事是白银卡、副秘书长及以上是黄金卡。
会员和理事可以随时来四海会总部,进入前需要出示这张卡片,卡片得到验证后,还要核对事先留置在总部的头像,防止有人捡到这张卡片冒充会员混入四海会。
与此同时,会员可带一名叫“参谋”的人一起入内,其它无关人员一律不得入内。
会员要对带来的所谓“参谋”负责,如果出现差错,轻则罚款、重则开除出会。
此时施长华带着“参谋”秦丰走进四海会总部,而沈约只能与赵光一起呆在汽车里,或者去附近的咖啡馆里坐等。
赵一达一边陪着施长华和秦丰闲聊,一边等着副会长慕容海的到来。
赵一达其实很早就想到天宁市拓展生意,只是当时限于李风的威势一直没有实现,现在看到施长华真的成为了理事,而且负责管理天宁市,当然就显得更加热情了。
施长华和秦丰对于赵一达的热心帮忙还是心存感激的,如果没有赵一达认真细致的传话,今天的事情不会如此顺利,于是便热情相邀他来天宁市游玩或考察投资。
一个半小时后,慕容海赶到四海会总部,他见赵一达在现场,还得装出与秦丰不熟的样子,便对施长华说道:“长华啊,虽说我与李风有些矛盾,但都是发展生意上的争执,听到李风发生意外,我心里还是很难过的。”
“现在你能全面接管紫华集团,并把它发展好,我表示很欣慰,李风找了个好女婿啊。”
施长华隐约听张峰讲起慕容海在查封紫华集团时所起的作用,现在他便恭敬地说道:“慕容会长,长华才疏学浅、经验缺乏,还需要前辈们多多指导。”
慕容海笑道:“长华,你既然成为了四海会的理事,我们就算是一家人了,一家人不说二家话。以后四海会内有什么需要帮忙的,你可以直接联系我。”
四海会的入会仪式就是施长华与赵一达、慕容海一起进入一个秘密房间里,此时就连“参谋”秦丰也不得入内,也就是说只有四海会的会员才有资格进入。
据施长华后来介绍,他发现自己进入的这个房间并不大,正北的墙壁上挂着一面四海会的会旗,旁边还写有一段字,其它三面墙壁都是空白的。
在慕容海和赵一达的见证下,施长华面向会旗站立,举起右手,宣读着写在墙壁上的那段字。
宣誓结束后,慕容海和赵一达都向施长华表示祝贺,接着赵一达从房间角落里的保险柜里拿出一个小册子,让施长华记住里面的内容。
里面的内容其实并不神秘,就是二十四名理事的名字与对应负责的地级市。
就在秦丰陪着施长华去四海会总部的时候,张峰则开始找区委组织部副部长王德贵谈话。
第434章召开现场会
张峰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