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来了年轻有为的张峰担任市委书记,我感觉自己立即轻松了不少。”
张峰对于施长华长时间在这里自说自话感到有些不满,这是常委会,不是向上级领导的诉苦会、邀功会。
再说了,施长华每天睡不好真的是工作压力太大?
张峰是常委会的主持人,他都没有开口说什么话,虽说施东城刚才一直捧着张峰,但张峰觉得施东城在这里带什么节奏?
听着施东城的话,大家都把目光转向这位年轻的市委书记。
这么年轻能成为东华市委书记,应该能力有一些的。二个多月来,张峰在调研时发表的想法、思路、提议,听听还是蛮有水平的,不知现在张峰会如何应对?
张峰此时便开始出声:“现在是开会,有些话就不用多说了。施市长的心意我知道了,接下来我们开始学习省委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若干要求,同时要制定东华市落实省委精神的相关细则。”
面对这样的要求,大家都熟门熟路地发生意见和建议,这些常委的发言要记录在案,为此每位常委都进行了发言。
一个多小时后,这个务虚的话题便结束了。
就在张峰准备宣布散会时,东华市常务副市长苏恒举手示意,表明他还有话要说。
经张峰同意后,苏恒说道:张书记、施市长,市人社与社会保障局的局长因违纪被撤职处分后,二个多月了,新的局长一直没有到位。”
“人社局负责全市人才引进工作,我认为没有局长主持工作是不行的,现在主持工作的副局长毕竟有些名不正言不顺。”
“今天刚好召开常委会,是不是能讨论一下人社局局长的人选?”
苏恒这么一说,包括施东城在内的所有常委都看着张峰,想知道张峰会如何进行应对?
张峰倒是面无表情地拿起茶杯,缓慢地喝了二口茶水,并没有及时表态。
虽说,张峰表面淡然,其实他的内心是很不高兴的。
要知道,市委常委会作为集体领导和最后决策的机构,什么时候召开?讨论什么议题?都是事先确定下来的,许多事情还会进行事先协商。
除非是象这次,为了应对省委突然布署的紧急事件,才会临时召开常委会。
现在常务副市长突然提出讨论市人社局局长的人选问题,明显犯了二个错误。
一是苏恒表现出对张峰的不尊重。在一般情况下,递交常委会讨论的议题,特别是人事安排的议题,都需要事先征求市委书记张峰的意见。
二是苏恒把手伸的太长了,居然干起了组织部长的事情。
虽然苏恒分管市人社局,对于局长和副局长有建议权、推荐权和表决权,但也仅仅是这样的权力。
他可以向张峰书记、施东城市长、刘启海部长提出建议,而不是由他在常委会主动进行提议。
当然,常务副市长苏恒与市长施东城关系不错,为此苏恒现在进行这样的提议,应该是事先与施东城商量过了。
这样一来,其实就是张峰与施东城的第一次博弈。
如果,这一次张峰真的让施东城和苏恒遂愿了,那么张峰无疑就失去了先机,在之后的工作较量中,施东城势必会压张峰一头。
在张峰喝二口茶水的时间里,他必须找到相应的对策。
第645章会议风云
这是张峰担任东华市委书记后,与市长施长城、常务副市长苏恒之间的真正较量,成败得失关系着张峰在常委会上威信。
一般来说,市委书记比市长要有权威,但也不是绝对的,毕竟许多事情都需要经过常委会进行讨论和表决。
如果张峰在市委常委会上,支持他的常委不多,那么今后在许多事情上,张峰都会被架空,为此张峰还是需要小心应对。
张峰已经空降过好几个地方,明白许多地方有着“欺生排外”思想和惯例。难道苏恒这一次以确定市人社局局长人选为借口,代表东华市本地力量对张峰这个外来人员的试探?
心思转动一番,张峰放下了茶杯,语气淡然地询问施东城:“施市长,你对苏市长的提议怎么看?”
对于苏恒的提议,施东城刚才正看着张峰喝茶,想知道张峰最终会如何进行回应?
哪知道,张峰居然会把这个问题踢给自己来回答!
施东城的神色明显有些惊愕,但很快就恢复正常,毕竟是在这些方面久经考验的人,于是他对苏恒说道:“苏市长,今天的常委会是学习落实省委精神的专题研讨会,你突然提出人事任命的话题,不太合适吧。”
苏恒回应道:“施市长,我知道今天提出这个议题太着急了,在这个会议有些不合适,但是时间不等人啊。”
“大家都知道,新一轮的大中专毕业生招聘马上要开始了,新的人才认定和引进工作要及时跟进,市人社局没有敢拍板的人不行。”
“我看今天时间还是有的,大家都在,是不是能破例讨论一下,早点定下合适的人选,可以更好地开展工作嘛,我特别强调一下,我没有别的意思,完全是为了工作。”
张峰心想,苏恒后面的几句话,纯粹是多讲,完全是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感觉,如果不是心虚,根本不用多加解释。
苏恒的这个理由看似正确,其实完全站不住脚。
要知道,没有一个部门、没有一个单位、甚至没有一个城市,离开了谁玩不转的。
市人社局目前肯定有主持工作的人,完全可以按照以前的做法继续开展好相应的工作。
施东城则接着说道:“张书记,苏市长说的也有道理,有些局的一把手确实可以暂缓考虑,但现在讲究发现人才、尊重人才、培养人才,我们需要有合适的、有经验的人来负责人才工作。”
“虽说苏市长突然提出这个议题不符合常委会的议事规则,但有时候为了工作需要,也可以进行灵活变通的。”
“张书记,你看,到底要不要继续讨论这个议题?不管如何,我都支持张书记的决定。”
姜还是老的辣,施东城转了一圈,又把话题转回到张峰这边。
无论是议还是不议,施东城都没有任何损失,而张峰却是小问题、大影响。
毕竟这是张峰第一次召开常委会,他的态度和处理方式,会给常委们留下不同的印象,从而会带来不同的后果。
张峰当然知道其中的关巧,还是不紧不慢地问道:“既然说的如此重要,那么,苏市长对于市人社局局长有什么人选可以推荐?”
这个问题就问得很巧妙,让一直为张峰感到紧张的组织部长刘启海心里放松下来。
苏恒刚进行提议时,刘启海对他公然抢自己的事情感到愤怒,又为张峰表示担忧,现在一路听下来,觉得张峰还是厉害的,还能继续抓着会议主导权。
怪不得张峰这么年轻就能成为市委书记,他还是有二把刷子的。
如果张峰直接说出“行,我同意进行讨论”的话,那么就是苏恒和施长城一唱一和,很可能会主导会议,从而压制了张峰这个会议主持人的势头。
如果张峰明确拒绝苏恒的提议,那么只是简单粗暴地动用书记的特权,强行压制而已,许多常委觉得张峰没有足够的能力与水平。
现在这么一问,看似让苏恒发表意见,但会议的主导权还是掌握在张峰的手里。
见张峰让自己发表意见,苏恒便笑着说道:“市人社局副局长陈双目前代理局长主持着日常工作,这段时间做的非常好,我认为是局长合适的人选。”
张峰在心里骂道,既然这个主持日常工作的副局长能力强,再多主持一段时间也没有关系的,干嘛非要在今天进行讨论,明显是苏恒想找我的麻烦。
施长城接着苏恒的话继续说道:“这个陈双副局长在市人社局资格老、能力强,要想做好复杂多变的人事工作和社会保障工作,我觉得还是需要经验丰富的人担任局长,这样不容易出错。”
施东城和苏恒一唱一和,似乎陈双是局长的非二人选,
张峰扫了一眼其它常委,淡淡地说道:“我刚来不久,还没有接触过陈双同志,大家来说说看,这个陈双同志是不是合适担任人社局局长?”
东华市委副书记丘元此时插话道:“依我看,先听听组织部长的意见吧,毕竟组织部是专门负责考察干部的,还是让内行人来说说吧。”
张峰听到这里,立即表态道:“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人士来做,这样可以放心。刘部长,你来说说看。”
刘启海点了点头,不紧不慢地说道:“张书记,我就来说说具体的情况,给各位领导进行参考。”
“其实,组织部门在知道原人社局长被处理后,就开始了干部的考察工作,以便于今后进行讨论和任命。”
“主要是今天没有想到会讨论这个干部考察与任命工作,为此考察报告我没有带来。”
“不过,对于目前在主持市人社局日常工作的陈双,我可以简单地说说。”
“陈双同志在市人社局做了八年副局长,工作经验丰富,是人社局资格最老的副局长。”
此时,市委副书记丘元插话道:“刘部长,我想问一下,既然陈双同志是人社局里资格最老的副局长,那么他的年龄是多少,不小吧。”
张峰此时看到苏恒的神色不太好,居然皱起了眉头。
刘启海则回应道:“丘书记,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陈双今年是五十五周岁。”
张峰此时听明白了丘元问话的主要目的和苏恒皱眉头的原由。
第646章双方较量
丘元问道:“陈双已经五十五周岁了?那资格确实老了,经验也丰富,不过,刘部长,按照规定,陈双是不是快到退居二线的年龄了?”
刘启海回应道:“丘书记,按照省委组织部规定,东华市级部门一把手男同志在五十七周岁就要退居二线,六十岁正式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