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妻子在后厅一坐下便指责丈夫无能,声如洪钟;老公往往也不甘示弱,一一细数妻子的不合作。
气氛一下子剑拔弩张起来,种种细节让张峰和卢东感觉尴尬,只好起身悄然离去。
不过赵医生却见怪不怪,他一边安抚两人,一边大笔一挥,轻轻松松就开出上千元的药方。
中药方灵活,贵有贵的开法,便宜有便宜的开法。碰上经济拮据的普通人,赵医生就拿出几套备用的便宜的方子,不会难为他们。
赵医生后来觉得再坐诊的话,影响了三人的交谈,要知道,市委书记和卢东都不是轻易会来这家中医馆,于是便与前台打了一声招呼,对外暂停坐诊。
张峰开玩笑说要拜赵医生为师:“毕竟艺多不压身嘛。”
赵医生听了就笑,接着紧抿嘴唇说我没吃过学医的苦,当年他学徒的时候,没少让祖母扇嘴巴。
“这是门手艺。”赵医生的面色突然严肃起来,“学医跟学木匠、泥瓦匠差不多,并没有高到哪里去,我才中专毕业哩。”赵医生指着墙上的锦旗,下面挂着他的医师执业证的复印件。
张峰惊讶道:“这年头,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的医生多半都是个硕士,你一个中专生也能拿执业证?”
“那得是中医,还要师出名门,这叫绿色通道。”赵医生神秘一笑。
卢东此时插话道:“赵医生现在一门心思钻研中医了,医道也厉害了。原先他一直想做生意的。”
赵医生的祖母吴老太行医超过60年,专攻妇科不孕不育症,治好了很多人,据说早年还进过京,所以在本地乡间享有盛名,有“送子娘娘”的美誉。
作为“送子娘娘”的传承者,赵医生从小闻着中药味儿长大,对这门终身制的职业有着天然的抵触心理。
只是祖母名声在外,赵家不可避免地成为乡间的焦点,他又是长孙,在接班这件事上自然是责无旁贷。
更何况,无论在什么年代,在外人看来,医生这门职业好处颇多,不仅收入高,还很受人尊敬,有什么不满意的?
胳膊终究是拧不过大腿,最终,他还是如家人所愿成了一名医生。
东华市历来重商,做生意是很多人的职业选择。
许多父母对孩子的学习成绩看得比较轻,认为经商比读书更有前途。到现在仍有许多孩子高中毕业不愿去读较差的大学,早早工作、做买卖。
赵医生说他曾经创业两次,第一次是做餐饮业。
二年前,他买下了一个早餐店,稍加改造后推出港式包点。因为定位高端,价格高昂,这个创业计划很快失败,他整整亏掉了20万。
第二次是开一家男装店。他先加盟了省城的一个服装大牌子,请了4个店员,又散出去无数的优惠券,结果仍然没有撑过半年。
说到这儿,赵医生面色凝重:“在商场打过滚才知道,这玩意有多邪乎,当初有一家卖男装的,就开在我店面的边上,现在他都开出3家分店了。”
张峰与秦丰最初联手做过一些生意,深知餐饮业与服装业是最需要投资者的基本功与耐心的。
于是他说道:“男装、港式包点,新手入门的两个深坑都让你踩上了。赵医生,你可以是个优秀的医生,但显然不是一个合格的商人。”
“你当好医生就不错了,为什么想要做生意?”
“张书记,你是不知道,我在这行当算是做到头了。”赵医生恨恨地说,“镇上的人都说我风光,天天去市里坐诊,轻轻松松一年就拿几十万,但真正市里的人,谁瞧得起你?”
前几年,赵医生去中医院参加草药交流会,几个实习医生挤兑他,说他是土郎中,登不得大雅之堂。
“他姥姥的,我当了十来年的学徒才出师,开出的药方少说也有上万帖,还比不过几个乳臭未干的实习医生?”赵医生脸色涨红,有些失态,“还不如去做生意,起码众生平等,一不看学历,二不看出身。”
行医与经商,隔行如隔山,做生意虽说是为了赚钱,但生意本身也算是一门手艺,讲究全身心投入,细水长流。
二十年前,赵家在本地乡间的中医里独占鳌头。市里卫生系统的领导曾找到吴老太,提议将赵氏诊所并入卫生院,让普通医生有一个交流学习的机会,但吴老太藏了拙,一口回绝。
当时,赵家的竞争者还有邻镇的陈家,同样也有传承了几十年的老牌。
之后,陈家人接受了市里领导的这份提议,从此又是拿市府津贴,又是被提拔进了市医院,一路高歌猛进,成了本地民间中医的代言人。
反而赵家渐渐没落,几个后代只在各个卫生院里小打小闹,连市医院的门都摸不到。
离这家中医馆不远,还有一家规模不小的药铺,经营中药材兼坐堂,几乎是一个完备的小医院了。
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的几位专家常去那家药铺轮值,要是哪天排到名医坐堂,药铺便门庭若市,挂号的人能排到店外去,好不热闹。
赵医生说那是某田系的资产,背景雄厚。
张峰当然知道某田系,便好奇地问道:“某田人除了做男科,还开着中药店?”
赵医生解释道:“我也是听一个领导说的,八九不离十,再说了,一样都是创收,还分什么中西医?”
张峰知道,某田系一旦举起资本的大棒,在市场上便罕有敌手。
赵医生说那家药铺甚至说动了省内一家医学院,在店门口挂上了一个“中医学实践基地”的牌子。
揭牌的那天,他挤进去凑热闹,那块金漆漆的牌匾被挂到门楣上,底下便响起众人热烈的掌声。
赵医生问道:“张书记,能不能帮我们中医馆弄一个这样的牌子?”??
第763章突发车祸事件
对于赵医生这样的请求,张峰有些无语,看来他毕竟只是个医生,不懂得里面的门道,作为市委书记,怎么可能出面做这样的事情?
不过,对于发展中医药事业,张峰觉得还是很有必要的。
于是他问了赵医生一些具体问题后,回到办公室,召集市编办、市人社局、市发改委、市卫健委等领导,专门研究如何扶持中医药发展。
一段时间后,东华市发文,说是整合本市的中医药资源,有资质、有技术的中医师可以破格进入公立医院。
东华市拨出专款,打造一个高标准的中医药文化小镇。对于入驻其中的中医馆、中药房,三年内免收租金,以后租金减半。
赵医生最终选择把养正中医馆迁入这个中医药文化小镇,毕竟他已经上了一定年纪,对于职称和地位完全看淡,还是多赚点钱最实惠。
过了几天,张峰决定接见一位来过多次预约的村支部书记沈临波。
一是觉得沈临波肯定有重大事情要反映,二是想听听支部书记反映最基层的事情,毕竟有许多情况,张峰是无法真实了解到的。
当然,作为市委书记,每天要找他的人很多,秘书方解肯定要进行筛选和预约,否则张峰每天什么事情也不用干了,整天用来接见这些人了。
只是,已经过了预定接见的时间,沈临波也没有出现。
一般情况下,由于张峰的时间宝贵,每位受到接见的人谈话的时间都是按分来计算的,为此许多等候接见的人,都是事先提前来到等候室进行等候,等待秘书方解的召唤。
等到方解打电话联系时,却听到了一个不好的消息,沈临波出了车祸。
警方迅速到达现场。肇事现场位于老城闹市区的一条双向六车道柏油路,距离两端悬挂红绿灯的十字路口均为200米左右。
车道中间有铁质隔离栅栏,很高,即使成年人也需攀爬才能翻越。
在由东向西靠近隔离栅栏的主干道上,一个中年男子倒在血泊里,头部受伤严重。
头上的白发和白色长袖衫的领子已被鲜血染红,黑色长裤被刮破,一双黑色布鞋,一只还在脚上,另一只掉落在附近。
离他不到1米处,有个被撞掉的白色汽车后视镜,镜面有轻微裂痕。
一辆半旧的暗红色电动自行车倒在不远处的隔离栅栏旁,车头扭曲变形,有明显磕碰,隔离栅栏上面有同色车漆。车筐内有一个深绿色布包,看上去鼓鼓囊囊放了不少东西。
距离中年男子倒下的位置前面不到5米,隔离栅有处豁口,一位年轻的目击者激动地指着那里说:“这个人先违章了,可能是觉得车少,想图个速度快,居然斜插到中间行车道上来了,快到这里时,后面跟上来一辆白色皮卡,把他挤扁到栅栏上了!”
的确,看样子,中年男子之前应该是想从那个仅能容一辆小型电动车穿过的豁口穿到马路另一边。然而,车祸在一瞬间发生了。
几个围观的人惋惜地叹息:“说什么也不能违章啊!人是可惜了啊!”
“那也不能跑啊!撞了人还跑,哪有一点儿人味儿了!”
救护车几乎与警车同时到达,中年男子头部受伤严重,送达医院后不久即因抢救无效死亡。
为找到肇事车辆,市交警大队调取了案发现场的监控录像。
案发时并非上下班高峰期,车流量不大,行人也不多。
一辆红色电动自行车驶入监控录像,在非机动车道上缓慢骑行。在其旁边的机动车道上,一辆白色皮卡与其并行,车况路况均无异样。
然而,两车并行约1分钟后,诡异的事情发生了。
红色电动车加速超过白色皮卡,绕过皮卡车头,由非机动车道斜向穿过3条机动车道,驶向道路中间的栅栏。
与此同时,白色皮卡也开始加速,压过两条实线,斜行到最中间的车道,尾随在红色电动车侧后方。
约20秒后,就在电动车接近栅栏中间的豁口时,皮卡突然往左打方向,红色电动车随即被撞,倒在皮卡与隔离栅栏之间的监控盲区。
之后,皮卡回到正常车道,加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