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是可以借此机会邀请区级主要领导光临。二是可以借机宣传自己招商引资的成果。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临时搭建的背景墙上写着“高桥乡重大投资项目签约仪式”。
签约台上,在以区委书记等明元区主要领导的关注下,高桥乡与凌云集团签订了建造温泉酒店的协议;与凌云茶叶公司签订了租用高山茶场的协议;与天极资产管理公司签订了建设“行云山居”度假村的协议。
凌云集团在整个曲江省有着巨大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完全可以让明元区委书记亲自出面进行接待并出席签约仪式。
为此何涛就建议张峰把已经在进行前期工作的另几个投资项目放在一起签订,主要目的是让区级主要领导看看张峰招商引资的能力。
有时候光埋头苦干是不行的,还需要高调行事,从而让领导知道你干了什么、怎么干的。
领导们都很忙,听汇报、看材料,可能会忘记了,而出席这样的签约仪式,直观形象,当然容易记住。
对于这样的签约仪式,当然还要进行宣传报道,让更多的人知道高桥乡的发展变化。
张峰让党政办主任南宫婉分别邀请了天宁市电视台、《天宁日报》、《天宁晚报》、《天宁金报》等一大批媒体记者前来。
在正式签约前,区委书记要发表热烈洋溢的讲话。
张峰特意叮嘱这些媒体记者要给予区委书记足够的展示镜头,同时尽量少亮相自己。
他明白自己不能在媒体面前抢了区委书记等其它区级领导的风头,要努力保持在公共媒体面前低调不争功的形象。
有些时候,你所做的事情和能力让领导知道就行了,没有必要与区级领导抢风头。
如果你的气势盖过了区委书记,让他会想到功高震主,不打压你才怪呢。
张峰明白在仕途上行走,需要时刻注意高调行事与低调做人的时机、平衡点,才能在做成事情的同时,让自己走的更远、走的更高。
在保持自己低调的同时,张峰让各家媒体以不同角度、不同内容、不同标题对这些签约项目进行宣传报道。
一时间,使得高桥乡的关注度得到明显提升。
何涛久经官场,他知道原先的高桥乡没有人愿意去当领导,现在张峰在市、区二级财政没有投入的情况下,一下子引进了好几个项目,投资额居然高达15亿元,就会引起其它人的嫉妒、眼红,甚至想取而代之。
虽然何涛也没有想过让张峰在高桥乡呆上好几年,但也不能马上让他调换岗位。
现在张峰在高桥乡还没有做出非常大的政绩,引资进来的只是项目,还没有完全落实。
如果现在就调换岗位,位置肯定好不到哪里去,还是应该让张峰在这里继续发挥才干。
为了警告区里某些领导别打张峰的主意,不喜欢宴请的何涛破例留下来,与其它区级主要领导一起和这些签约老板共进午餐。
有些时候,只要表明一下态度就行,明元区的主要领导就知道了何涛的用意。
第92章领导来视察
“天极”资产管理公司作为专业的投资与建设公司,公司里面有一批专业人员会进行成立度假村手续报批、拆迁谈判与施工等等具体事情的操办,根本不需要张峰出面,他们完全可以在区级部门这边搞定。
到了高桥乡这边,当然也是一路绿灯,因此这家仿古型度假村“行云山居”的建设也是很顺利。
原先居住在这所村庄里的人,都很希望改善居住条件,现在看到老旧的房子能卖出好价格或者置换成新房子,绝大多数人都爽快地同意拆迁。
唯一的不足,就是有一幢老房子的户主不愿意动迁,这家幢房子直接面向这个小湖泊,位置与风景都很不错。
这家户主考虑的是,天极资产管理公司既然开发建设度假村,肯定要进行统一规划,不可能把他的这一幢直接临湖、风景这么好的房子漏下,所以他想着进行拖延,要求增加拆迁补偿的费用。
秦丰和慕容晴感到很为难,如果答应了他的要求,那么前面同意拆迁的人会觉得吃亏,肯定会要求再增加补偿。
如果不同意,那这幢房子孤零零的竖在那里,确实影响度假村整体美感和功能发挥。
秦丰如果换在其它地方,他早就动用小混混手段进行逼迫,但现在考虑到万一失手,引发伤亡事件,会对张峰带来很大的影响。
张峰通过高桥乡拆迁办知道了此事,就直接打电话给秦丰,告诉了一个方法,秦丰听完,竖起大拇指,连说高明。
接下来秦丰一边命令拆迁队伍停止与那家户主谈判,说是不再打算征收这幢房子。一边要求施工人员沿着那幢房子开始打围墙,把那幢老房子与度假村完全隔离开来。
周边都是度假村征用的房子和土地,给那幢老房子留了进出的道路后,这家户主也没有理由对天极资产管理公司建造围墙行为进行阻拦。
他根本没有想到这家度假村竟然真的不再征用自己家的老房子,如果自己动手把老房子改成客栈,则需要化费一大笔钱,以后有没有生意也很难说。
看着别人都改善了住房,而自己还只能窝在这里,于是他坚持不了多久,主动找到拆迁队,要求按原先的价格,继续征用自家的房子。
解决好此事后,秦丰来找张峰一起喝酒,二人坐下还没有多久,明元区杨区长的秘书给张峰打来电话,说是杨区长后天上午将来高桥乡视察指导。
张峰开始觉得很奇怪,以前区级领导都不愿意来这里视察与指导工作,现在区委书记来过了,区长单独还要来?
上次高桥乡举行重大投资项目签约仪式时,杨区长刚好去省城开重要会议,当时张峰也没有把此事放在心上。
他在做何区长秘书时,曾挂着综合二科副科长的职务。
自从他到高桥乡任职后,借着汇报工作与办理公务的机会,也会偶尔去区办公室坐坐,除了与昔日同事叙叙旧外,主要是与杨区长的秘书姚远、联系高桥乡的常委副区长的秘书沟通感情。
人与人之间的交情,重在经常性的沟通,才能维护好。
建立新交情不容易,当然就不能轻易地放弃旧的交情。
到目前为止,张峰与这二位秘书关系都不错。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
虽说人与人之间的交情不至于这么夸张、这么势利,但在关键时候,张峰总能向姚远打听一下杨区长前来高桥乡视察的相关情况,做到心中有数,进行相应的准备。
姚远听到张峰问起,碍于平时的交情,就透露道:“张书记,你应该明白现在的区委书记和区长之间的关系。”
“不过,杨区长并没有带着投资项目过来,你要有心理准备。”
姚远的话说得含糊、让人摸不着头脑,但张峰做过何区长的秘书,听明白了言下之意。
明元区委书记与区长之间的关系有些微妙。杨区长要来一趟高桥乡,肯定是想刷一刷存在感,让高桥乡的人感觉他的存在。
目前高桥乡还有很多空白的投资项目,只是杨区长并没有带投资项目过来,不知道会折腾什么?
回到办公室后,张峰顺便与王鹏程、南宫婉商量后天接待杨区长视察事宜。
作为主要汇报者,张峰决定精心打造一份高桥乡五年发展规划,向杨区长进行汇报,如果能得到他的支持,甚至得到一些拨款,那就是意外惊喜。
如果只是得到口头上的肯定,也是聊胜于无。反正高桥乡已经习惯了没有市、区二级财政的拨款。
张峰化了一夜时间,抽了二包烟,总算把五年发展规划赶写出来,然后找了吕维,制作成幻灯片,以便图文并茂地进行汇报。
杨区长来视察的这一天,高桥乡的会议室坐满了旁听的人。
张峰第一天来报到的时候,整个办公大楼里只有五六人在上班,集中开会时,也只来了15人。
后来看着高桥乡在慢慢地发生变化,有些人就赶紧回来进行正常上班。特别是高桥乡重大项目签约仪式举办过后,一些由区直辖的、在高桥乡设有站、所的部门,也开始慢慢地有人来报到上班。
这些人知道,一旦高桥乡变得热闹繁华起来,那么这里的岗位也会热门起来,晚来还不如早来,保住现有的岗位要紧。
现在这些人上班后,每个人都有事情可干,但还没有到忙碌的程度。工作比区局相对要轻松,而工资与奖金一分不少,何乐而不为。
主要的区别在于高桥乡自有财政收入不多,少了一点单位的福利而已。
不过按照现在这样的发展趋势,不出一年,单位的福利肯定会好起来。
再说,人少好办事,发放福利可以更加灵活。
高桥乡现在还是弱势部门,张峰不能得罪这些区级部门,只能允许这样来去自由的现状。
当然他有他的底线,就是来的人,必需能够干活、愿意干活,否则坚决不要。
钱副乡长和其它委员也开始正常上班,张峰让他们继续分管原先的工作,毕竟没有产生过多的矛盾,班子成员还是讲究团结为好。
张峰、王鹏程、钱副乡长和其它委员站在高桥乡大门口进行等候。
第93章胡乱指示
等到杨区长从汽车里出来后,张峰立即上前,用双手握住杨区长伸出来的右手,陪着笑脸说道:“欢迎杨区长前来指导工作。”同时向叶区长分别介绍了王乡长、钱副乡长和其它委员。
张峰看到王乡长与自己一样,带着笑脸象征性地进行握手,说了声“叶区长好。”
而钱副乡长、组织委员则双手相握并弯腰致意,显得有些谦卑:“杨区长来到高桥乡视察指导工作,我们感到非常荣幸”。杨区长此时才有些笑容。
杨区长走进会议室,向等着的所有人挥了挥手,也没有说什么话,就直接坐在主宾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