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911再造中华-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孙锐问:“老大,怎么了?我们的人打得很好啊,你为什么眉头大皱?”

    蒋清扬说:“不对劲。”

    孙锐问:“怎么个不对劲法?”

    蒋清扬说:“磷矿不是什么战略物资,欧洲对它需求有限,法国对它也不是很重视,按理说,甭管从哪个角度,它都不应该成为摩洛哥游击队重点攻击的对象,可是你看,两个矿场同时遭到攻击,动用的兵力多达数千人,这很不对劲!”

    孙锐也皱起眉头:“感觉像是冲我们来的。”

    蒋清扬说:“不是像是,摆明就是冲我们来的……”摇了摇头,不去想这么伤脑筋的问题了,径直下达命令:

    “进攻!干掉他们!”

    一连抢占了战场西侧一个一百来米高的小高地,迅速在上面架起重机枪和迫击炮,朝着摩洛哥游击队预备队集结的区域猛烈开火,主力则将麦德森轻机枪架在汽车上,将三十发弹匣换成七十五发快装弹鼓,向摩洛哥游击队冲了过去,一边冲一边扫射,步枪手有的坐在汽车上,有的跟在汽车后面,用M28步枪不断向摩洛哥游击队开火、投掷手榴弹,直打得他们人仰马翻……

    苏北,淮安府。

    李思明接到从北非发回的电报的时候,距离战斗结束已经过去了好几个小时了。据蒋清扬的报告,此战他们以伤亡三十五人为代价,打死打伤摩洛哥游击队一千六百余人,更俘虏了七百余人,缴获战马八百八十多匹,步枪一千二百余支,弹药数万发,弯刀长矛啥的懒得去算了。总之,武装矿工这一仗打得非常漂亮,一百分满分的话,这一战至少可以打九十五分。

    同时收到的还有皮瓦尔从巴黎发来的电报。这只大松鼠在电报中震惊之色根本就遮掩不住,洋洋洒洒几百字,总结起来就一句:

    你是不是把自己最精锐的部队当成武装矿工派到北非去了?

    李思明耸耸肩膀,开什么玩笑,让最精锐的部队到北非去守矿场?他脑子没病!不过就是一批经历过邳州大战的老兵罢了,这也值得大惊小怪的?

    他当然不觉得有什么可大惊小怪,但皮瓦尔不一样。北非的阿拉伯人、柏柏尔人都是十分好战的,而且有着狂热的宗教情绪,打起仗来不要命,法国迟迟没能彻底吞并摩洛哥、阿尔及利亚和突尼斯,英国搅局是主要原因,但阿拉伯人和柏柏尔人的顽强抵抗也是很重要的因素。现在一帮武装矿工面对数千摩洛哥游击队的猛烈进攻,不仅守住了矿场,还以伤亡不到四十人的代价歼灭了两千多摩洛哥游击队?开什么玩笑!让法军最精锐的那几个师上去都不见得能打出这样的战绩!

    李思明叹气,看来法国佬对重机枪的威力还是缺乏足够的认识啊,如果他们知道几挺每分钟可以发射1200发子弹,并且持续不断地开火的重机枪在一个狭窄的战场意味着什么,肯定不会发出“你是不是把最精锐的部队当成武装矿工派到北非去了”这样的质问了。当然,他也不打算提醒他们,这是德国人的活,在几年之后德国会用铺天盖地的弹雨告诉法国人重机枪在战场上到底有多恐怖的,他不能抢德国人的饭碗。

    他认真分析着蒋清扬的电报,良久,发出一声咕哝:“有人要搞我啊……”

 第265章 搅屎棍

    摩洛哥危机他是知道的,英法德在北非博奕引发的嘛,差点就导致一战提前三年爆发了。这场危机持续了大半年,最终在英国“在摩洛哥问题上不惜与德国一战”的强硬表态和法国割让了法属刚果北部一大块殖民地给德国作补偿之后,德国收手了,摩洛哥危机就此结束。

    英法德爱怎么博弈那是他们的事情,反正这几个国家闲得蛋疼,一天到晚不搞点事情出来就没法活了,就算他们直接把一战提前也不关李思明的事。但是自己拥有相当比例的股份,并且派遣了大量矿工的磷矿矿山莫名其妙地遭到摩洛哥游击队的大规模围攻,这就让李思明不得不警惕起来了。

    北非的形势如此复杂,各方势力犬牙交错,明里暗里恶斗个不停,高举保家卫国大旗的游击队也不可能不被牵扯到政治博弈之中。在被扔到这个见鬼的时代之前,李思明曾有过到非洲维和的经历,对当地那复杂到极点的政治形势印象极为深刻:几乎不存在跟外国势力没有联系的武装力量,不管它是政府军还是军,或者是恐怖组织。有些武装力量甚至同时接受好几股外国势力的资助,成为这些势力手中的恶犬,让他们咬谁他们就咬谁,把整个国家都弄得动荡不安,逼得一些单纯是想投资办厂或者开矿的跨国公司只能黯然离场。这个时代的摩洛哥也一样,英法德三国将这里当成了斗兽场,西班牙、意大利上下其手,想占点小便宜,局势复杂到了极点,谁也不知道哪支游击队接受的是哪一方势力的资助,代表的是哪一方的利益,简直就是超大型的狼人杀。两个有中国参与的磷矿矿场同时遭到大规模攻击,只有小白才会把这当成偶然,在非洲维和时被套路过好几次的李思明在那呛人的硝烟味中嗅到了一丝异样的味道:

    有人不希望中国资本把触角伸进北非。

    更激进一点的判断是:

    有人不希望中国势力跟法国走得那么近。

    从蒋清扬发回来的电报中可以发现,摩洛哥游击队最大的目标就是那些在矿山工作的法国工程技术人员,两座矿场在遭到攻击前都被围攻者要求把矿场里的法国人及家属交出来。这一招他太熟了,如果中国矿工真的把矿场里的法国人交了出去,那些游击队必然会用最残酷的手段将这帮倒霉的法国人全部虐杀,并且把整个过程拍下来满世界的宣扬……法国人怎么报复那些游击队那是另外一回事了,反正发生了这样的事情之后,他跟法国人在北非的合作,甚至所有合作项目都要蒙上一层阴影,甚至直接告吹!本身一个中国人跟法国这等强国平等合作,跑到人家的殖民地去开发矿产资源,就已经是高攀了,为了保命居然将法国人交给凶残的游击队,这叫法国人如何能忍?

    别忘了,法国人的民族主义情绪可是非常狂热的,哪里忍受得了这样的背叛!

    将心比心,李思明也绝对无法容忍这样的背叛。碰到这种贪生怕死的货,还合作个屁,一脚踹过去,有多远踹多远就是了!

    不得不说,这一招真是够狠,够毒。

    现在问题来了,是谁在幕后操纵这一切?

    是英国人还是德国人?又或者是对北非垂涎已久,总想分一杯羹的西班牙人和意大利人?

    一时之间难以判断。

    而且他也腾不出手来管北非那边的破事,苏北、淮西一大堆破事等着他去处理呢。他给皮瓦尔去了一份电报,表示北非形势紧张,他打算送一批武器弹药过去,把更多矿工武装起来,以防万一,希望皮瓦尔能够代为运作一下。

    没过多久,已经见识了武装矿工的战斗力,并且被摩洛哥那风起云涌的反法浪潮弄得焦头烂额的法国政府便点头同意了。他们的想法很简单:法国兵力有限,无法确保每一个目标都有足够的力量保护,使其免受摩洛哥游击队的袭击,既然那些中国矿工这么能打,就把他们武装起来呗!在很多地方,中国矿工跟法国工人是混居的,武装矿工可以为法国工人及其家属提供有力的保护,同时还不用花法国人一分钱,何乐而不为!

    收到皮瓦尔的回电后,李思明立即下令把三千条M28步枪、四十挺MG…08重机枪、上百挺轻机枪及数百万发子弹装船,以最快速度送往北非。

    处理好这些事情之后,他便动身前往上海,找美国人买粮食。

    中国人骨子里都有一种粮食不足恐惧症,不把自家粮仓塞到爆炸都没有安全感,李思明也不例外。苏北农场连续三年丰收,已经攒下了三十万吨存粮,可他还是不放心,打算向美国订购一批小麦和大豆。毕竟马上就要天下大乱了,天知道战火一起,苏北的农场何时才能恢复正常生产,多买些粮食存起来总没有错的。而且今年安徽入夏以来大雨小雨就下个不停,有很大概率要爆发特大洪灾,到时候怕是有千万人无家可归,不多准备一些粮食的话,天知道要饿死多少人!

    美国人对这样的好事自然是求之不得,美国从来就不愁粮食问题,他们愁的是粮食太多了,卖不出好价钱。有个大土豪主动找上门来要采购他们的粮食,他们自然是求之不得,很开心的开始谈判。

    李思明精得很,在找美国人的同时还找了法国人和德国人,抛出一份二十万吨小麦和十万吨大豆的订单,让他们相互斗法去,价低者得。这样的交易德国人只能充当一个陪太子读书的角色,因为德国的粮食也仅仅是够吃而已,离粮食出口国还差得远,他们在谈判中的任务就是搅局,把价格尽可能拉低。真正有力的竞争者是法国人和美国人,这两个都是赫赫有名的农业大国,农业机械化程度高,粮食生产成本低廉,产量也惊人,每年都有大量余粮出口。几十万吨粮食的大订单位可不是天天都能看到的,这两位立即就干上了,你低我更低,你敢每吨降一美元老子就敢每吨降两美元,看谁狠!

    斗得难分难解之际,葡萄牙人闻风而来,表示对这份订单很感兴趣。

    美国和法国:你一个鼻屎大的国家也来争这种几十万吨级别的粮食订单?十块钱配五把钥匙,你配吗?

    葡萄牙:我本土确实是拿不出这么多余粮来出口,但是我有一个小弟叫巴西,他们的粮食多得可以拿去填大海啊!

    美国:滚!

    法国:滚!!!

    法国和美国之间的竞争一时间还分不出胜负来,李思明趁机跟莱茵哈特谈点别的事情。

    在莱茵哈特的别墅中,李思明开门见山:“摩洛哥那场全国性起义是怎么回事?德国是不是也插手了?”

    莱茵哈特倒是挺坦率:“对,我们插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