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加利亚……”
拧着眉头,沉吟片刻才说:“保加利亚所能起到的作用跟土耳其差不多。想要将俄国海军困死在黑海这个牢笼中,把这两个国家中的任意一个争取过来就足了,而且从综合实力来看,保加利亚远不如土耳其,你建议我们把这两个国家都拉入自己的阵营,似乎是在做重复工作吧?”
其实德国也不是不想将保加利亚和土耳其同时拉入己方阵营。
此时欧洲已经划分为两大阵营,一个是以英法俄为首的协约国,一个是以德国为首的同盟国。从综合实力来看,协约国拥有巨大的优势,英国和法国长期位居世界第一梯队,军事、经济、科技各方面的实力都非常强悍,而俄罗斯稍逊一筹,但那辽阔的疆域、丰富的资源和庞大的人口基数也使得它具备可怕的实力,这三强联手,足以挑战整个蓝色星球了,更别提英法俄都各自有一大票殖民地,能源源不断地从殖民地获得兵员和资源。相比之下,
同盟国就逊色很多了,德国固然是强悍绝伦,但是所带领的小弟不争气啊!德国的外交一向以拉拢奥匈和意大利为首要任务,这一方针从俾斯麦时代一直延续到现在,从来就没有改变过。但哪怕是俾斯麦也不得不承认,想要将同盟国变成一个稳固的同盟真的很难!奥匈还好,虽说跟德国干过架,但早已一笑泯恩仇,日薄西山的国势迫使奥匈必须抱紧德国的大腿不放心,在所有盟友中,奥匈是最让德国放心的。但意大利就不让人省心了,这货在同盟国和协约国之间摇摆不定,频繁退群,英法拿出足够的好处给他们,他们就退出同盟国加入协约国;德奥拿出足够的好处给他们,他们马上又退出协约国,加入同盟国……退群进群玩得不亦乐乎,让德国恨得牙痒痒的却又无可奈何,有实力并且愿意跟德国玩的国家就这么几个,德国又能怎么样呢?捏着鼻子忍了呗!
德国深知自己需要更多盟友,他们把目光瞄向土耳其。
土耳其跟奥匈帝国一样,都是江河日下,日薄西山,而且形势比奥匈还要严峻。奥匈再怎么衰退,呆在德国身边,英法也不敢轻易拿他怎么着,但土耳其就不一样了,呆在俄罗斯身边,俄罗斯可是做梦都想将双头鹰战旗插到伊斯坦布尔去,把黑海沟通地中海的唯一渠道————土耳其海峡挖掘在自己手中,使自己的战舰、商船可以随心所欲地进出黑海与地中海之间,土耳其国内一出乱子,俄罗斯必定就扬起熊掌给他们狠狠一击,双方就克里米亚半岛的归属,打了十几场战争,还没有分出胜负来!土耳其自知以一己之力无法对抗庞大的沙俄,他们需要盟友,而英法跟俄罗斯是穿同一条裤子的,靠不住,德国就成了比较理想的选择。
至于保加利亚……
虽然实力不如土耳其,但好歹也能动员几十万军队,而且拥有相当强悍的战斗力,能争取过来自然是极好的。
可惜,保加利亚跟土耳其是冤家,被土耳其统治过五百年,双方可谓仇深似海,让他们坐一块商量个事,不用三分钟就能打出狗脑子来。德国确实很需要盟友,但是如果把两个彼此之间有着血海深仇的国家拉进自己的阵营,那是自找麻烦,光是调解他们之间的矛盾就够德国焦头烂额的了,所以还是选实力最强大的那个吧!
现在李思明居然建议德国尽快把土耳其和保加利亚拉入同盟国阵营,这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克洛维公爵一头雾水,李思明却没有心情跟他细说了,他很困,只想回陈氏公馆好好睡一觉。他说:“相信我,这两个国家对德国是非常重要的,把他们一起争取过来,对德国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第291章 不服就干
虽然不知道李思明为什么如此执着于让德国同时将土耳其和保加利亚一起拉入自己的联盟,但是考虑到这很可能与那条神秘的石油生命线有关,克洛维公爵也就没有再多问了,只是暗暗把他的话牢记在心里,心里打定主意:
一定要尽早将土耳其和保加利亚拉入同盟国阵营!
好不容易说服了这个老头子,李思明松了一口气,拖着疲惫的身躯走出了酒店。走的时候他心情很好,心里暗暗嘀咕着:
土耳其大概是同盟国阵营里除开德军之外综合实力最强,也最能打的国家了吧?一个加里波利战役就让协约国死伤好几十万人。可惜,由于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都在战争初期保持中立,德国在加里波利战役期间一直没有能给土耳其提供哪怕一支步枪,一发子弹的援助,让加里波利战役变成了惨胜……如果保加利亚从一开始就加入了同盟国阵营,在战争初期便配合奥匈大军干掉塞尔维亚,打通一条走廊让德国的军队和装备物资可以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土耳其,加里波利战役会打成什么样子呢?
呵呵,很期待哦!
不动声色地给协约国埋了个大雷的他心情无比舒畅,连日谈判带来的疲惫都消散了不少。
刚走出酒店,陈其美就迎了上来,他的面色严峻得令人生畏,见面便迎上来,压低声音问:“谈妥了吗?”
李思明说:“谈妥了……”发现他面色不对,问:“老陈,怎么了?面色这么难看,是不是出事了?”
陈其美说:“上车后再说。”
李思明心知不妙,加快了脚步。
车子开动之后,李思明急切地问:“出什么事了?”
陈其美面色有些阴沉:“出大事了!几个小时前,一支清军闯进了位于砀山的火星农场,为非作歹,民兵忍无可忍,抄起步枪跟他们干起来了!”
李思明整个人都跳了起来:“什么!?”胸膛急剧起伏着,惊怒交迸。那些农场工人虽然接受过一定的军事训练,但他们没有被动员、组织起来,在这种状态下遭到一支军队的突然袭击,后果可想而知。他暴怒:“袭击农场的是哪支军队?”
陈其美说:“毅军,姜桂题之子姜瑞鑫亲自率领的毅军。”
李思明的拳头又捏紧了几分。
他对毅军还算了解,知道这支军队的战斗力颇强,是甲午战争中少有的几支敢于跟日军死磕的部队之一,在甲午战争中立下过战功。这支部队的士兵大多是贫苦农家子弟出身,服从性很强,能吃苦耐劳,骑得烈马,走得远路,耐得饥寒疲劳,由于骡马化程度很高,这支军队的机动能力非常强。在华北大地,来去如风的响马历来是让清疼万分的,因为根本就追不上,抓不住,而毅军却能把响马活活追到累死,如附骨之蛆一般,甩都甩不掉!
但这支军队的缺点同样明显:贪婪,凶残。只要有他们参与的战争,烧杀抢掠这类暴行都是家常便饭……好吧,其实这个时代绝大多数军队都是一个鸟样,打到哪烧杀到哪,缺什么就直接抢,不给就杀,有些统帅为了维持军队嗜血的本性,甚至故意放任军队屠城————比如说曾国藩。大家都差不多,谁也别笑谁。但是毅军却太贪,也太凶残了,一旦放松对他们的约束,他们马上就能将自己够得着的地方变成一片赤地!
这样一支军队跑到砀山去,后果怎么样还用说吗?
“现在情况怎么样了?”他问。
陈其美说:“据那边打来电话报告,砀山那边还在激战,民兵抵抗得非常顽强,毅军没能占到多少便宜。徐州周边地区的农场民兵都已经自发组织起来,向砀山方向增援,毅军想肆意在我们的地盘烧杀抢掠,只能是做梦。”
说到这里,他拧起了眉头。他并不担心那些农场,毅军再能打也就那么几千人,打野战的话民兵不一定打得过他们,但是论防御作战,民兵真不怵毅军,光是火星农场所有分农场加起来就有一万户农户了,这么多农户,凑出五千民兵是没问题的,打不过毅军,但绝对能守好一阵子,而周边的农场民兵迅速增援,毅军想一口吞了砀山?只怕会崩掉他们的大牙。他真正担心的是,这枪声一响,李思明的实力就彻底暴露了,只怕会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怎么掩都掩盖不住的,这会不会对他们的计划造成影响?
李思明却没有心情关心这些了,他说:“直接送我去机场,我必须以最快速度赶回淮安!”
陈其美吃了一惊:“这么急吗?没必要吧?虽然那边打得很凶,但也没有到这种地步……”
李思明摇头:“战火一起,整个苏北人心惶惶,我必须马上回去主持大局,不然准出乱子。老陈,你也准备一下,我可能得提前动手了,到时候给你打招呼,你也在上海同时发动!”
陈其美闻言也不再拦他了,说:“行,到时候你给我个电话,我们同时动手,推翻这个狗日的朝廷!”
李思明点头:“好。帮我照顾好雨薇和小曼,别让她们有危险。尤其是雨薇,她一心想为死在南通的起义军报仇,打起来后必然要参战的,你帮我看住她。”
陈其美苦笑:“老弟,你可是给我塞了个大麻烦啊!”
李思明露出讨好的笑容:“我这不是镇不住她嘛!”
陈其美翻了个白眼。这个小老弟雄才大略,治理地方、发展工业农业、练兵什么的都是一把好手,唯独是那个夫纲,有点不振啊!两个妹子就镇不住了,要是将来成了大事,有了三宫六院七十二妃,那还得了!?
好吧,这是人家的私事,他也不好意思多嘴,直接开车送李思明去机场。
所谓的机场就是在黄埔江边一片平整的草坪上搭了个大铁棚,可以放两架飞机,同时也储备了不少油料,李思明坐飞机到上海后就把飞机留在这里,要走的时候就到这里来,飞机随时处于良好的状态,人一到就能起飞。
他下车,跟陈其美说了一声:“保重!”然后穿上厚厚的棉衣,戴上飞行帽和护目镜,背好降落伞,上了飞机。
飞机引擎发动,在草坪上短暂的滑行,然后一飞冲天,很快就消失在天际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