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遗憾的是,他们不能动手。他们不能动手是因为英法没有动手,他们敢动手英法肯定不爽,英法一个不爽就会让他们接下来几年十几年都很不爽;英法不动手是因为德国佬撂下了狠话,谁敢干涉这场内战就是不给他们面子,不给他们面子他们就会很不爽,他们不爽了,英法就别想爽而且现在德国佬憋足了劲要在利比亚搞事,把在摩洛哥危机中丢的面子挣回来,谁还有心情管中国啊?顾着利比亚那边都来不及了!
面对此等良机却不能动手,让日俄如何甘心!
“这个鞑靼人的政权怕是保不住了。”日本公使说,“我们真的要从头到尾袖手旁观,坐视中国人决出胜负来么?这可是天赐良机!”
俄国公使嚷嚷:“对啊,我们只需要出动一万军队就能轻松把这个国家扫平,为什么要束手束脚,白白错失良机?”
英国公使沉吟片刻,说:“先看看洋枪队跟北洋军、黑衣军交手的情况再说吧。”
这位仁兄还是对大清抱有希望。清军的战斗力烂到这种地步,打败清军的黑衣军、北洋军也强不到哪里去,近三千人的洋枪队,要打败他们应该不难。如果洋枪队能够轻易取得胜利,他们再向黑衣军和北洋军施压,逼迫他们停火,承认大清的统治,然后一切照旧,那也是美滋滋的。
英法公使想得倒是挺美,但日俄公使的心情就没这么美妙了。英国公使当然愿意静观其变,因为维持现状符合英国的利益。可是让大清继续苟延残喘下去却不符合日俄的利益,因为大头让英法拿去了,他们能拿到的实在有限!他们希望这个国家乱,越乱越好,只有整个国家乱作一团,他们才能浑水摸鱼,通过种种明的暗的手段扩大自己的利益,甚至实现吞并中国的企图!
奈何英国是世界老大,老大说了不能动,那就是不能动,再怎么不甘心也没用
算了,再忍忍吧,总能找到机会的。在机会来临之前,他们要做的就是耐心的等待,并且摆出一副大爷的嘴脸,等着那位年轻的军阀主动上门寻求他们的支持,然后他们再狮子大开口,狠狠地吸一回血
事实证明他们想多了。李思明连天津城都没进,只是派了少量军队入城维持治安,主力部队在城外搭帐篷,啃着干粉听着寒风的呼啸,凑合着过了一晚,第二天一大早便收起帐篷,直奔京城而去,留给这些高傲的公使的,是一团团充满不屑意味的烟尘。
第464章 袁世凯的麻烦
得知李思明压根就没有进城,只在城外呆了一晚,第二天一大早就直奔北京而去之后,英、法、日、俄等国公使的面色一下子就变得有些难看了。
在中国,还从来没有哪个势力敢这样轻视他们的,哪怕是当初太平天国那帮疯子也不敢,李思明算是开了纪录了!
日本公使说:“那个军阀还真是够嚣张的,都到天津城外了也不进来拜会一下我们,我很怀疑他眼里到底有没有我们这些强国存在!”
俄国公使说:“我听说前不久在南京,他们跟英国一艘试图救援一名清军将领的驱逐舰发生了冲突,当着英军士兵的面把数十名清军士兵杀的一干二净……”
法国公使的语气有点幸灾乐祸:“可不是嘛,听说那位清军将军已经快要爬上英国的救生艇了,还是被他们一只长矛投过来,在英国士兵的眼皮子底下活活捅死了。”
英国公使的脸顿时就黑了。发生在长江边的那次小规模冲突他自然不会不知道,朱尔典一早就跟他说过了,而且还是添油加醋的。得知这件事之后,他的第一反应就是恼怒,恨不得立刻让国内派一支军队过来,狠狠的教训一下那个目中无人的军阀。英国可是世界老大,甭管在哪里都是地位超然,除了德国这个刺头,根本就没有哪个国家敢跟他们对着干,更何况是一个被他们蹂躏了几十年的弱国!可李思明显然不认为大英帝国有什么了不起的,英国刚刚有一点要干涉这场战争的苗头,他立刻就做出了最为猛烈的反击,当着英国士兵的面一矛将张勋给捅死了!
这分明就是在打英国的脸。
当时由于众寡悬殊,而且还有德国这个搅屎棍在一旁盯着,英军选择了咽下这口恶气,并没有借题发挥,这让公使先生引以为耻,他发誓以后碰到李思明一定要给他点颜色瞧瞧。结果现在倒是碰到了,可还没等他发难,李思明就先甩给了他一个冰冷的屁股!
真是岂有此理!
英国公子心中恼怒,可是法国、俄国、日本这些跟他有着利益冲突的国家却很乐意看到他们丢脸谈起那次让英国灰头土脸的冲突,一个个都是幸灾乐祸的。这让英国公使的心里更加恼怒了,他恶狠狠的说:“那个家伙野蛮惯了,谁都不放在眼里,实在是可恶至极!当时要不是不愿意破坏外交上的承诺,给人英国野蛮干涉中国内政的印象,我们的军舰早就将他们的军队集结地轰成一片火海了!”
几位公使都捂着嘴偷笑。英国佬也就是嘴上硬而已,也不看看当时是什么情况。据说在长江两岸,黑衣军部署了上百门大口径火炮,炮火极其猛烈,朱尔典要是真的敢下令军舰开火轰击黑衣军,只怕连他和军舰一起,都会被黑衣军的重炮打回零件状态!扯什么遵守外交原则,不愿意背上干涉中国内政的骂名?说到底还不是因为打不赢!
英国公使显然不愿意继续谈这么丢人的事情了,他换了一个话题,脸色阴沉的说:“我们必须给这个年轻的野心家一个教训,告诉他这个世界上有一些东西是他必须敬畏的!”
谈到这个,那几位公使脸上那幸灾乐祸的笑容便消失了,不约而同的点了点头。
大清王朝的覆灭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除非他们愿意出动数万大军跨海远征,跟北洋军、黑衣军以及南方的革命军打一场抗日持久的战争,否则谁也无法挽救这个已经摇摇欲坠的政权。出动数万大军跨海远征,他们任何一个国家都做得到,问题是这对他们有什么好处?没好处的事情谁干谁就是傻子。
既然保不住了,让这个国家换一个听话的主人变成了最优的选项。
在这个国家的新主人的候选人名单里,排的最前面的就是袁世凯和李思明。袁世凯还好说,没少跟他们打交道,对列强是发自内心的敬畏,他上台的话很有可能会全盘承认满清跟列强所签订的一切条约,确保列强在中国的利益不会受到任何影响。可李思明就不一样了,从他跟英国人那一次冲突就可以看出,他根本就没有把英国放在眼里,英国敢玩手段,他就敢一巴掌抽过去。这种野心勃勃、无所畏惧又极具侵略性的野心家虽然不是理想的人选。
可偏偏就目前的形势而言,他秀有希望成为这个国家新的领导人。
那……他们只好在他登上权力巅峰之前先给他上两课,教会他学会敬畏,敬畏他们这些主宰着整个蓝色星球的强大国家!
李思明在天津登陆,转瞬之间拿下天津的消息,通过列国公使的电报很快就传到了北京,在北京又引起了剧烈的震动。尤其是当得知摄政王载沣所率领的那2万护国精兵已经全军覆没,连载沣本人都成了俘虏,被黑衣军押着一起从天津向北京杀来之后,隆裕太后等人感觉天都要塌下来了!庆亲王、载涛、载振等人更是惊得半晌都说不出话来,呆呆的僵立在那里,要不是眼珠子还会动一动,你真的会以为他们是僵尸。
隆裕太后带着哭腔说:“袁项城的大军已经近在咫尺,黑衣贼又占领了天津,这可如何是好,如何是好啊!”
庆亲王苦笑着,喃喃说:“完了……完了……”
溥玮嗫嚅着嘴唇,问:“廊坊那边还有兵吗?”
庆亲王神情苦涩的摇头:“没啦……能用的兵都抽回京城了,哪还有什么兵!”
溥玮呆呆的问:“那……这可如何是好?”
庆亲王说:“硬着头皮熬吧,能熬过一天算一天。”
皇族内阁集体陷入了绝望之中,当天就有两个贝勒吞鸦片膏自杀了。
此时,袁世凯所率领的大军已经抵达房山。不过,北洋第三镇依然没能突破山海关防线,所以目前他能用得着的兵也就第七镇这4000人。袁世凯对第三镇的表现颇为不满,区区2000禁卫军,打了这么多天都没有击败他们,第三镇这战斗力真的有点堪忧啊!他发了好几份电报过去,都是催促曹锟加紧进攻,尽快突破山海关防线赶来与他会合。
曹锟接到电报,也是一阵阵脑壳疼。他倒是想尽快把山海关拿下,可问题是肃亲王指挥的那2000禁卫军打的实在太顽强了,第三镇一次是不计代价的猛攻,有好几回甚至已经占领了一小段城墙,但还是被他们打了下来。几天的偶战,北洋第三镇已经在山海关城下扔下了2000多具尸体,可谓伤亡惨重,可依然无法动摇近卫军的防线!他对这种情况也极为恼火,却毫无办法,只能一次次的催促前线将领赶紧给他想办法取得突破,时间可不等人,要是误了袁世凯的大事,袁世凯可饶不了他!
除了北洋第三镇迟迟无法突破山海关防线之外,袁世凯在房山还碰到了一件更加棘手的事情:
据侦察兵报告,在驻守房山的清军队伍中,出现了西方人的面孔。
袁世凯大吃一惊,亲自上前线去侦察,果然看到清军阵地上有不少西方人的面孔。这帮家伙实在是太过傲慢了,站在清军的战旗之下战斗,居然连军服都懒得换,通过军装他可以判断出,那里面有俄国人、英国人、法国人,甚至有日本人!
这下麻烦大了。
他立刻下令第七镇没有他的命令不允许发起进攻,并且拍电报给列国公使,质问他们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英国公使很快就作出了回复:“都是一些来中国讨生活的无业游民,经受不住你们朝廷开出的高薪的诱惑,便以雇佣兵的身份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