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911再造中华-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长江边一直冲到了华北平原尽头,成为这个国家新的主人。这让威廉二世十分兴奋,他认为普鲁士模式在这个东方大国已经成功了一半,剩下那一半就是如何确保胜利果实了!在他的授意之下,德国方面发表了一篇热情洋溢的讲话,对于这场革命给予高度的评价,称“作是一次极为完美的外科手术,干脆利落的把一大块烂肉从肌体上剥离,让那个古老的国家、古老的文明重新焕发生机”。

    这样的评价真的很高了。

    奥匈帝国的态度也差不多。他们跟黑衣军还没有什么交集,黑衣军成功与否对他们都没有什么影响,不过作为德国的盟友,奥匈总不好意思去扫德皇的兴吧?既然德皇对中国的革命如此欢迎,给予了这么高的评价,那奥匈也不妨跟跟风,反正说好话也不要钱。

    法国方面的态度则有些暧昧。一方面,他们肯定了革命的成果,认为这场战争是有积极意义的,对人类文明是有贡献的,而另一方面却要求革命军要善待满清皇室,同时不能损害法国在中国的利益。说白了,法国人对这次起义看的并没有这么高,虽然在李思明消灭洋枪队,激怒了列强的时候,给李思明占了一次台,拉了他一把,但并不代表他们支持这次革命。但是,现在满清已经被推翻了,木已成舟,法国也就只能承认了。差不多是捏着鼻子承认的,态度也就比英国俄国好一点。

    显然,法国还没有意识到,这个古老的国家在甩掉了负担之后将会迸发出何等可怕的力量。不光是他们,整个西方世界都没有意识到。

    美国表示……

    好吧,美国开不开腔都无所谓,没人在乎。此时的美国在西方世界眼里就是个暴发户,富的流油,财大气粗,但是根基很浅,在国际事务上并没有多少话语权。虽然他们同样在中国有租界,有驻军,但是在对华事务上,他们的意见经常被忽略,比如说这次,他们就被忽略的很彻底。

    同样被忽略的还有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等等这一堆实力并不算弱,但是在国际事务上影响很有限的国家。英、法、德、日、俄等列强不在意他们的态度,中国同样不在意。

    总体而言,全世界对于中国改朝换代这件事的态度是比较复杂的,反对的占了大多数,欢迎的这少之又少。不过想想也是,满清在他们眼里就是一个软包子,想怎么捏就怎么捏,想从这个软包子身上弄点好处实在是太容易了。可冷不丁的,软包子被人一脚踹飞了,换上了一个勇猛好斗的家伙,谁敢伸手捏他就要做好被他揍的鼻青脸肿的准备,谁会欢迎啊?

    大概也就德国这种连大脑都长满了肌肉,动拳头比动脑子还快的奇葩会欢天喜地,比自家革命成功了还要高兴了。

    别说外国,哪怕是在中国人中间对于这次革命也并非都是持积极态度的。比如说躲在日本的康有为,就在报纸上公然发表讲话,对于黑衣军将所有皇宫大臣全部赶出紫禁城,并且大肆抄家的举动口诛笔伐,声称黑衣军就是一帮无法无天、目无君父的土匪,如果让他们成为国家的主人,那必将是一场灾难!梁启超关注的重点则是那枚传国玉玺的遭遇。他的言辞同样激烈,声称黑衣军要颠覆伦理纲常,华夏的衣冠道统即将不保……隔着报纸都能感受到他的愤怒,不小心还以为李思明砸的不是玉玺,而是他的蛋。

    宋雨薇原本对这对师徒很是崇拜的,但是在报纸上看了他们的文章之后,顿时气的不轻,咬牙切齿:“他们怎么能这样颠倒黑白,对我们狂泼污水?他们是不是忘了是谁把他们赶到日本,有国不能回了?”

    李思明对此表示淡定:“消消气吧,以后这种文章会更多,要是随便一篇都能把你肺都给气炸,那你以后恐怕连报纸都不敢看了。”

    宋雨薇杀气腾腾:“我真想把他们的爪子给剁了!省得他们颠倒黑白!”

    李思明说:“理解万岁吧,毕竟人家也是要吃饭的。”

    宋雨薇一愣:“吃饭?”

    李思明说:“对呀,现在满清已经倒台了,他们的价值随之大大缩水,要是不写几篇文章骂骂我,跟我唱唱对台戏,以后日本还会给钱他们吗?说到底还是为了钱,跟这种人怄气,划不来。”

    他不说还好,这一说,宋雨薇就更气了,发自内心的想请几个杀手去日本把这对臭不要脸的师徒给做了!

    李思明可没有时间理会这些苍蝇,他每天都有开不完的会议,见不完的人,恨不得一分钟掰成两分钟来用,好尽早把建国的事情给敲定下来,哪里有时间管那些嗡嗡叫的苍蝇?

    想要建国,就必须先整合各方势力。

    现在最强大的势力无疑是黑衣军了,这一点不会有人有疑问的。短短几个月里,黑衣军从最初的两个师摇身一变变成了五个师,同时还接收了北洋第一镇和禁卫军绝大部分的精兵强将,只要他们愿意,随时可以将这两个镇改编成两个师,这样一来,他们就拥有整整七个装备精良、训练有素、富有实战经验的师了,这绝对是一股令人生畏的力量。

    但最令人生畏的,还是他们那庞大的民兵部队。在持续几个月的战争中,苏北、淮西至少有70000名民兵走上了战场,追随主力一路攻城掠地,所向披靡,不管是清军还是北洋军,都让他们打得一点脾气都没有。李思明仅仅拥有苏北、淮西这一块面积仅相当于一个荷兰的地盘的时候就一口气整出了八十几个民兵团,现在他已经拿下了整个江苏、浙江、安徽、山东以及江西,其统治下的人口超过一亿。江苏中部、南部、江西和浙江确实文风浓郁,崇文黜武的风气很浓,兵员素质比较差,但是苏北、安徽和山东自古以来就是盛产精兵啊,试想在这些地方,他能拉出多少民兵部队?再者,江南只是武风较弱而已,并不是没有优秀兵源的,比如说大别山山区,比如说江西农村,有的是剽悍勇猛的青年,拉进军营训练几个月,那就是一队好兵!

    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黑衣军让对手绝望,那数量庞大、近乎无穷无尽的民兵部队则让对手更加绝望。他们或许可以找到办法击败黑衣军这几个主力师,但就算把孙武请来,也绝对没有办法击败那遍布于广大农村的、庞大到难以想象,又受过相当严格训练的民兵部队。

 第489章 建国2

    第二大势力就是北洋了。

    在这场竞争中,北洋本来是占有天时地利人和的,华北是他们的大本营,京津更是他们起家的地方,武昌起义前夕,中国新式军队总兵力不过十三万出头,而北洋军就占了七万多,那简直是辗压性的。过去两年他们还在山东和河北玩起了民兵建设,没收了不少地主的土地,同时大肆垦荒,对作战有功或者在训练中表现出色的士兵授予军田,极大地提高了士气。在这场战争中,他们按着斗志狂热的革命军暴打,兵力众多,并且有全国支援的革命军在他们面前毫无还手之力,足以证明这一套是多么的有效。

    此时的北洋军已经控制了河北、河南、山西、湖南、湖北、陕西、四川以及东北三省,地盘最大,人口也最多。美中不足的是,这些地方的财力远逊于江南,尤其是山西、陕西和东北,那真的是穷得当当响。不过这对北洋军来说反而是好事,穷,意味着军功授田制度对治下老百姓有着无以伦比的吸引力,他们要招兵反而比有钱的地方更容易,而那些穷得当当响,一心想通过当兵改变命运的士兵的战斗意志,也远非江南、华南地区的士兵能比的。

    这同样是个令人生畏的对手。

    第三大势力就是南方的革命军了。

    南方革命军现在理论上控制着广东、广西、福建、云南、贵州以及海南,当然,只是理论上的,事实上,南方革命政府连广东都没有完全控制住,广东境内还有一大堆杂七杂八的反对势力在跟他们唱反调。之所以理论上能控制这么大的地盘,主要还是因为他们打响了这场武装革命的第一枪,算得上是一面旗帜,那些不愿意继续在满清的统治下窝囊地活着的势力都愿意聚集到这面旗帜下,为推翻这个腐朽的政权而奋战。简单的主,此时的南方革命政府跟二战后的南斯拉夫差不多,大家是看在孙先生的面子上凑到一块过日子的,要是哪天不爽了,直接掀桌子。

    但即便是这样,孙先生这面旗帜的价值还是不容轻视的。无数热血青年视他为精神导师,无数海外华人团体都认他,这些都是他的资本,只要经营得好,整合这几个省的地盘然后有一番作为,也不是没有可能的事情。只不过他们已经落后黑衣军和北洋军太多了,想要迎头赶上,必须付出百倍的努力。

    除了这几股势力之外,还有一些比较强大的地方势力,比如说西北马家。西北马家是靠着帮助清廷平定回乱发迹的,经过几十年有经营,已经将宁夏、甘肃、青海变成了一个半独立的王国。这次革命烽火席卷全国,马家也趁机以难,驱逐了境内所有满清官员,彻底把宁夏、甘肃、青海变成了独立王国。可以预见的,如果不能把他们打服,新政权的政令他们是绝对听不进去的,不起兵造反就算给新政权面子了。

    然后就是新疆、西藏,这些地区实在太过偏远,同时人烟稀少,一时半刻还没有被哪一方势力惦记上,理论上,这些地方仍然是清廷在统治,大小也算一股势力,就是份量太轻了。

    最后则是蒙古高原

    这是中国与沙俄的缓冲区,也是两个争夺得最为激烈的命门所在。中国控制了蒙古,就可以直接威胁西伯利亚大铁路;西伯利亚大铁路一断,俄罗斯整个远东地区都不保,这样的后果,沙俄无法承受;而沙俄控制了蒙古

    中苏交恶后,中国不得不在三北防线部署三百万大军,枕戈待旦,昼夜提防着苏军的装甲洪流从蒙古高原上倾泄而下,直扑北京因为北京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