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胖子?
袁世凯低头看看自己那鼓鼓的啤酒肚,脸更黑了。他都一把年纪了还叫他胖子,这家伙真的是没大没小!
经过紧张的运输,200多辆卡车终于在规定时间之内通过铁路运到了张北,第一骑兵旅一片欢腾。当他们发现随同最后一批卡车一起抵达张北的,赫然是他们的总司令的时候,整个装备几乎变成了欢腾的海洋……是的,李思明在百忙之中还是抽出时间带着随从乘坐列车赶到了张北,他要给第1骑兵旅送行。
马成带着第1骑兵旅的军官们前去迎接有些受宠若惊的说:“总司令,其实你没必要抽出这么宝贵的时间亲自跑一趟的,我们……”
李思明打断:“这是黑衣军第一次远征,意义重大,我必须亲自来送你们出征。”
他看到第1骑兵旅全体官兵都精神抖擞,斗志昂扬,满意地说:“部队的士气很高昂啊!”
马成笑:“那是,但凡军人,哪个没有点扬威绝塞建功立业的宏图大愿?现在机会来了,他们当然士气高昂。”
李思明在部队里发现了不少穿着鼠皮大衣的蒙古汗子,眉头一皱:“怎么会有这么多平民?”
马成说:“都是周边部落的族长送来的,个个骑术精湛,骑枪马刀玩得极好,是难得的好手,他们都要为驱逐俄国人,平定叛乱尽一分力,根本就不容我们拒绝。”他补充:“他们还送来了大量骆驼给我们驮运军资,我们要给钱,他们不肯收,硬要给的话就骂我们看不起他们……”
李思明微微有些动容:“他们这份赤诚,真的太难得了!”
看到不少蒙古青年背着鸟铳,他眉头一皱,对后勤官员说:“给北京那边发报,调一批28步枪过来!不能让他们拿着这种破烂上战场!”
后勤官员马上发电报,调了一批28步枪过来。
拿到步枪的蒙古青年第一时间就将鸟铳给扔了。以前他们还觉得这鸟铳挺好用,打得远,打得准,但是拿28打了两枪后,他们就不想再看到鸟铳了。
李思明的准备还是很充足的,经过短短两天的运输,不仅给第1骑兵旅送来了他们急需的卡车,更送来了大量饼干、罐头,甚至还有复水米饭……对,就是那种先煮熟然后脱水保存,吃的时候加点热水进去一泡就可以吃了的米饭。这么豪华的口粮,让随军的蒙古青年都为之咋舌。最让他们咋舌的是,每人还领到了一块一斤重的茶砖!
这就有点不得了了。
在大草原上,茶叶一直都是必不可少的、普通人却不大买得起的必需品。蒙古人主要以奶制品和老鼠、野兔、旱獭为食,油腻得很,不喝茶的话身体吃不消,但以当时的交通条件,普普通通的茶叶从内地卖到大草原上都身价百倍了,普通人根本就买不起。现在好了,每人都领到了一块一斤重的茶砖,他们可以喝个痛快了!
他们还领到了跟第1骑兵旅一样的军大衣,是白色的,棉麻混纺的布料厚实而透气,里面鼓囊囊的厚厚一层鸭绒,带兜帽,从头顶一直裹到膝盖,保暖效果极佳,他们那用老鼠皮和旱獭皮缝成的大衣根本就没法比。他们的士气本来就高,有了这么好的装备,那士气更是高到不得了了,一个个嗷嗷叫着,恨不得立马就去找罗刹鬼子拼命。
他们也没等多久,李思明来到张北的第二天,天气放晴,可以出征了。后勤官员首先发开拨的赏金,这是旧军队留下的传统,开拨钱一定要发一笔赏金,以确保士兵们士气高昂的出发,否则的话很容易出乱子……比如说北宋第二次围攻幽州城,就因为开拨前没有发赏金,军队士气低迷,行动磨蹭,给了辽军充足的反应时间,最终在辽军的反击之下一败涂地。
考虑到这支部队要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跋涉数千里,在群敌环伺的情况下穿越东蒙抵达海拉尔,然后马上就要投入到迎击俄军的战斗中去,可谓危机四伏,艰苦卓绝,所以发的赏银格外的多,每人五块大洋,就连随军的蒙古青年也不例外。有这么多赏钱,大军的士气简直高到无以复加了!
然而,在大军接受检阅的时候,李思明却皱起眉头,看着他们挂在腰间的钱袋子,突然冒出一句:“扔了!”
士兵们都是一怔,不明所以。
李思明说:“把你们的钱袋子扔了!我们黑衣军的传统就是一履战地,不胜则死,在踏上战场的那一刻,我们就当自己是死人了,带着这么多钱干嘛?给敌人当战利品吗?”
第1骑兵旅的将士们对视一眼,纷纷扯下钱袋子往地上一扔,一时间,银元落地的清脆声响不绝于耳,叮叮当当的十分好听,转眼间地上就丢满了钱袋子,其中有不少还装得抵满,里面有黑衣军起兵以来领到的所有赏钱,以及在战斗中的缴获,大半身家都在里面了。但因为李思明一声命令,他们全部扔了。
李思明声如钢铁:“有带这玩意儿的力气,你们不如多带一个弹匣!你们用不着这东西,这一路都是荒漠、戈壁,百里无人烟,你们带着钱什么都买不到!至于你们的身后事,就更用不着你们来操心!你们凯旋归来,我自会开天安门迎接你们,给予你们十倍的赏钱!你们伤残了,国家养一辈子!你们战死了,你们的妻儿老母由国家供养,只要国库还有一分钱都不会让他们饿肚子!”
“你们甚至不需要向后看一眼,因为你们绝对不会孤军作战,我们的主力就在你们后面!唯一需要你们操心的就是如何找到敌军,击败他们,粉碎他们,让他们的鲜血染红大地,让他们的尸体铺满战场!”
马成热血沸腾,拔出马刀放声狂啸:“黑衣铁骑,有进无退!!!”
一千多名骑兵齐齐拔出马刀,放声狂啸:“黑衣铁骑,有进无退!!!”
骇人的杀气让原本还算晴朗的天空都变得阴霾起来。
前来观看誓师典礼的蒙古部落头人们浑身汗毛倒竖,目瞪口呆的看着这些剽悍到极点的骑兵拔着整齐的队列大步走向一辆辆卡车,皮靴踏过一个个钱袋子,银元在脚下发出诱人的摩擦声,硬是没有人低头看一眼!他们只觉得心惊肉跳,有人低声咕哝了一句:“可怕啊……”
第510章 嗜血屠夫
正如李思明所说,在扔掉钱袋子之后,绝大多数的步枪手都跑去多领了一个弹匣。钱在大草原上没有用,但子弹却有用得很,多带子弹和口粮不会有错的。
那些蒙古青年犹豫片刻,还是走到各自部落的头人面前,把还没有焐热的银元悉数交给他们,让他们转交到自己父母手中,然后跑去领子弹。部落头人胡须微微颤抖,都说放心上战场,这些钱会分毫不少的转交到他们父母手中的。
李思明看着那满地的钱袋子,对后勤官员说:“捡起来做好登记,等他们回来了交还给他们。”
后勤官员苦起了脸这么多,得捡到什么时候啊!
第1骑兵旅一共九骑兵连队,一个机枪连队,两个迫击炮连队,一个兽医连队,总兵力超过1300人,再加上自愿前来参战的蒙古青年,总兵力多达2100人。人数不算多,对吧?但如果算上他们行军所需的马匹、骆驼,这个队伍就庞大得可怕了。每名骑兵至少需要两匹战马,加起来就是四千多匹;每个人都需要一头骆驼,此外他们还有一些马车,同样需要骆驼来拉,加起来的话,骆驼数量超过2500头,也就是说,为了将这两千多人送到海拉尔,他们征集了近七千马匹、骆驼,要运输这么多畜力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二百五十多辆卡车只是一趟就将全部士兵给送到了三百多公里外的锡林郭勒盟,但是随后的畜力运输就费时费力得很了,一辆卡车一次顶多只能运两匹马,至于骆驼,则只能运一头,三百多公里的路程,就算人歇车不歇,一天顶多也只能跑两个来回,这运输任务可真够繁重的。实在没辙,李思明请几位有名望的部落头人出面,随军一起行动,抵达锡林郭勒盟找当地的部落协商,从当地购买骆驼和蒙古青年所需的战马,至于原本已经征集的战马和骆驼,先留着,谁知道后面的部队需不需要?
这招果然管用。锡林郭勒草原上的部落一听说是去东蒙跟罗刹鬼子干仗,一个个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不仅低价提供了大军所需的骆驼和战马,还组织了500名青年骑上战马,拿起弯刀,浩浩荡荡的随军出征。
一股骇人的洪流正在大草原上奔涌,这股洪流即将袭击的方向,正是遥远的海拉尔。
独立骑兵团和合成团随即进驻张家口、张北,驻扎在张家口的北洋军带上自家的家当,顶着严寒迁往大同,他们与这个商旅往来密集的口岸基本绝缘了。
此时,在遥远的海拉尔。
安颉收到了从张家口发来的电报,电报内容很简单:援军已经出发,将在半个月内赶到海拉尔,望固守待援。
不知道为什么,安颉对这些电报的内容深信不疑。电报上说援军已经出发了,那他就深信援军真的已经出发那还有什么好说的?咬牙坚守就是了。
此时海拉尔的形势已经十分严峻,可能是被他激怒了,也可能是终于找到了借口,大批俄军越过边境,与他们纠集的蒙古叛军一起,把海拉尔围得水泄不通。海拉尔周边的城镇纷纷陷落,海拉尔守军真的成了孤军了。俄军在短短三天之内扫清了海拉尔周边的城镇之后便从四面八方压来,将海拉尔团团包围。大概是对海拉尔守军用大炮将他们那么多人轰成肉泥耿耿于怀,俄军一口气拉来了五十多门大炮,其中有八门152毫米口径攻城加农炮,他们是铁了心要海拉尔守军好看。
海拉尔守军也不是笨蛋,看到那么多大炮围着海拉尔城围成圈了,他们自然不会傻傻的呆在城墙上等着挨炸。在安颉的指挥下,他们主动在城外挖掘战壕,开打的时候主力部队就呆在城里躲避炮击,等到炮击停止了就冲出城去进入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