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上的大国,成了东亚头号强国。他们不再隐藏自己的野心了,开始咄咄逼人的蚕食中国,逮到机会就在中国身上狠狠撕一大块肉下来!
李思明断言:按这种势头,不出三十年中日必有一战。
对此,陈其美虽然感觉有点难以接受,但还是深信不疑。日本对中国的野心是人尽皆知的,有点脑子的都能看出来。所以
让日军到海拉尔驻扎,那不是等于将这一军事重镇拱手相让吗?这样的结果,比海拉尔落入俄军之手还要糟糕。沙俄在走下坡路,而且欧洲那边火药味越来越浓,就算海拉尔被他们占了,一旦欧洲有变,中国还是可以抢回来的。可日本的国力正在蒸蒸日上,欧洲的风暴也波及不到他们,一旦海拉尔落入日军之手,想再要回来就难过登天了!
陈其美勉强挤出一丝笑容,说:“很感谢日本的善意,不过现在我们还有能力应对当前的局面,就不劳日本陆军出手了。我们希望日方能够暂时把中东铁路长春到大连段的使用权暂时还给我们,以便我方在万不得已的时候可以通过这条铁路将军队投送到海拉尔那边去我想这个条件并不过份吧?”
中东铁路是沙俄砸巨资修的,全长二千五百公里,从满洲里到绥芬河,从宽城子到旅顺,组成一张大网,延伸到东北的各个角落。这条铁路本是为沙俄在远东的扩张而准备的,1903年全线通车并且开始营业,沙俄在远东的扩张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但好死不死的,1904年,日俄战争爆发,沙俄战败,已经伸到旅顺了的熊掌被狠狠剁了一刀,赶紧缩了回去,忍痛将中东铁路南段,也就是从长春到旅顺那一段交给日本来经营。至于北段,也就是从满洲里到绥芬河、贯穿整个黑龙江的那一段,仍然由沙俄控制。这也是李思明明明有铁路,却不得不让第1骑兵旅骑马穿越东蒙前去支援海拉尔的原因,不是他不知道铁路运兵的便利和高效,而是这铁路他根本就没法用,全握在日本人和俄国人手里!
听说中国人要用中东铁路运兵,船越三郎耸了耸眉毛,问:“这是贵国元首的意思?”
陈其美说:“可以这样认为。船越君,我认为这样的条件并不过份,毕竟我们在海拉尔击退俄军的话,对你们也是很有好处的。”
这话倒不假。沙俄对七年前那场惨败一直耿耿于怀,无时无刻不想找回场子,现在让他们找到了借口,那肯定是要搞大事的,一旦让他们拿下海拉尔,日本在东北的利益也要大大受损。现在日本债台高筑,跟沙俄爆发正面冲突对他们不利,但不打的话,沙俄就要重新把爪子伸进东北了如果中国军队能将沙俄击退,那么他们就可以省去很多麻烦,继续愉快的赚大钱。
然而这等两全其美的方案也无法迅速打动船越三郎,他沉吟良久,说:“南满铁路的权益是我们用十万条人命换来的,它对于大日本帝国有着特殊的意义,开放这条铁路让贵国利用铁路往海拉尔运兵可不是什么小事,我无权作主,必须先请示国内。”
陈其美无言翻了个白眼,他知道,这整整一个晚上算是白忙活了。
第522章 轰动2
通过这段时间的观察,陈其美发现船越三郎这货表面彬彬有礼,实际却是一条阴险而贪婪的狼,没有十足的把握绝对不轻易出手,就算有十足的把握,不到最有利的时机还是不会轻易出手。这几天他提出了不少借日本的力应对沙俄威胁的方案,但这家伙都以请示国内为由,轻轻松松就给他拖过去了。所以一听他说要请示国内,陈其美就知道,这事没戏了。
此时天边已经泛白,陈其美无奈的起身,说:“那我先告辞了。”
船越三郎说:“我送送陈君。”话虽如此,屁股却不曾挪动一下。
陈其美说:“不用,请留步。”转过身大步走了出去。
目送他走后,黑岛夫有些不满的对船越三郎说:“阁下,刚才他提出的方案对帝国其实是非常有利的,你为何还是拒绝他?”
船越三郎给自己斟了一杯清酒,笑:“我有拒绝他吗?我什么时候拒绝过他了?”
黑岛夫说:“你明明说”
船越三郎说:“我说要先请示国内,对吧?这么重要的事情得先请示国内,这是常识吧?怎么就成了我拒绝他了?”
黑岛夫咕哝:“但你说要请示国内的事情到现在一件都没有请示过!”
船越三郎得意的说:“我答应过他请示国内,但没有说过什么时候请示,这不算言而无信吧?”
黑岛夫觉得他在玩火:“你就不怕把支那给逼急了,他们倒向俄国么?”
船越三郎信心十足:“不会的,他们无论如何也不会倒向俄国。”
见黑岛夫一脸不信,他解释:“如果还是爱新国罗家统治这个国家,我不敢担保他们会不会倒向俄国,但那位姓李的年轻元首,绝对不会!他是狂热的民族主义者,从一开始就对俄国抱有极大的敌意,对俄国从中国割走那么多土地耿耿于怀,让他跟俄国人合作?他恐怕宁可选择去死!”
黑岛夫被说服了,但还是有点担心:“即便是这样,一直钓着他也不是他办法”
船越三郎说:“耐心点,黑岛君。想要钓到大鱼,必须要有足够的奈心,并且让自己手中的诱饵变得足够的香甜。俄国人在边境动作不断,来势汹汹,只怕所图不小,这个刚成立才几个月的政权绝对顶不住俄国人的压力的只有在他们即将被俄国人的压力压垮的前一秒伸出援手,才能收到最佳效果,此中分寸,我心中有数。”
黑岛夫让他说服了,没有再多逼逼。只是,一个大问号始终在他的脑海中晃动:
这个年轻的政权,那位年轻但强硬无比的元首,真的会在俄国人的压力面前低头,向日本求援吗?
他心里没有数。
不得不说,日本真的让晚清的软弱给惯坏了,已经形成了惯性思维,现在中国换了一个作风跟晚清完全不一样的国家领袖,以前很多十拿九稳的事情现在心里都没底了。
这种感觉真的很不舒服!
陈其美从日本使馆出来时,天已经大亮了。小商贩的吆喝声将京城从沉睡中唤醒,原本空荡荡的街头变得热闹起来。那些卖白粥、馒头、包子的店铺早早就开了门,伙计站在门口向路人可劲的吆喝着,一些物美价廉的店铺门口排起了长龙。也有不少人推着苹果、梨、桔子之类的水果走上街头,甚至有一些在暖室里种出来的瓜果蔬菜不过价格很贵,一般人肯定吃不起的。
黑衣军控制京城这段时间,对京城来了一轮很彻底的扫荡,普通市民他们不动,但是那些腰缠万贯的富商和躲在阴暗角落作威作福的黑恶势力却倒了大霉,不敢说连根拔起,但最起码也给收拾到吐血了。这一轮大扫荡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各大监狱人满为患,有些特别拥挤的牢房里,犯人只能轮流睡觉,因为人挤人的根本就躺不下,这其中肯定有不少是冤枉的,但是效果也是立竿见影:治安明显好转,老百姓上街做点小生意再也不用害怕被人敲诈勒索了。
美中不足的是好多老字号的茶楼酒店生意都差了许多没办法,他们很多老客户都被请去吃牢饭了,正在为如何摆脱牢狱之灾伤透脑筋呢,哪里有时间光顾他们。
陈其美到一家小茶馆,要了一壶绿茶,两分点心,心不在焉的吃了起来。
点心做得很精致,茶叶的质量也不错,泡出来的茶茶香浓郁,但是他心事重重,再好吃的东西吃进嘴里也乏味得很,跟嚼白蜡差不多,索然无味。
助手小林见他眉头紧皱着,忍不住劝他:“部长,你就别一直拧着个眉头了,放松一下吧,你都好几天没有好好休息了!”
陈其美叹气:“这可是我上任以来第一次外交呢,关系又如此重大,一个搞不好,好不容易取得的成就就会化为泡影,你让我如何轻松得起来?”
小林说:“这也不能怪你啊,要怪就怪”
外面忽然传来卖报童清脆的吆喝声:“号外!号外!我海拉尔边防团将士在安颉团长的指挥下大破俄军,击毙俄军上校、中校各一名,毙敌2000余人,大获全胜!”
这一声叫唤仿佛有着无以伦比的魔力,让原本有些嘈杂的茶馆瞬间鸦雀无声。所有人都伸脖瞪眼,张大嘴巴,俨然一只只被雷劈过的蛤蟆,严重怀疑自己耳朵出了问题。
拜这几天报纸长篇累牍的报道所赐,京城的老少爷们都知道有那么一个很重要的地方叫海拉尔,它的得失直接关系着东北和华北的安危;更知道了有那么一群前朝余孽被俄军团团包围,正一反过去的软弱怯懦,跟凶狠而贪婪的俄军展开恶战,并且让俄军吃了不小的亏。不过大家都不看好这一战的结果,俄军的战斗力是明摆着的,区区一个边防团,孤立无援,哪里是俄军的对手?有些老学究在茶余饭后谈起此事,都是深深的叹息,说:“除非元首亲自带着黑衣军精锐前去支援,否则海拉尔丢定了!”
可万万没想到,那支部队居然反手把俄军给,还取得了如此辉煌的战果!?
陈其美对小林说:“去给我买一份报纸过来。”
小林马上反应过来了,飞快的跑出去,用一个铜板从报童手中买走了一份报纸。当他拿着报纸想回茶馆的时候,人群蜂拥而来,把他和报童围了个水泄不通,所有人手里都拿着铜板,争先恐后的叫:“小孩,给我来一份!”
“先给我来一份!”
“我先来的,应该先给我!”
小林差点让他们给挤扁了,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脱身,回到茶馆把报纸交给陈其美。
陈其美搁下茶杯,拿起报纸,果然,头条就是边防团大败俄军的报道。现在详细的报道还没有发回来,所以整篇报道不到一千字,但是照片却很多,大有字数不够照片来凑之意。在报纸上是一张张放大的黑白照片,上面有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