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911再造中华-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们玩得比今天的老美还要过份。那时候国家始终在扩张,始终在征战,一切以军事为优先,所以要求每一个臣子都要具备军事才能,下马能治国安邦,上马能指挥军队作战,不会打仗的文臣是很难有出头之日的。

    到了宋朝,一切都变了。宋朝是在五代十国的尸山血海中诞生的,文臣让五代牙兵那杀节度使如杀鸡的狠辣给吓破了胆子,为了防止再次出现藩镇割据,他们挖空心思打压武将,从此开启了长达一千年的崇文黜武的噩梦。元朝和清朝我们不去评价,两宋和明朝当真是将崇文黜武玩到了极致,尤其是明朝,连军队大兵团野战能力都没了!是的,到了明朝中后期,明军严重碎片化,一个总兵在纸面上拥有一万几千人马,但实际上能打的只有区区几百名家丁,那点少得可怜的家丁加上海量的临时征召的、纪律和装备都很差的乌合之众,拼凑成了明军的主体。碎片化的好处就是甭管哪个总兵,想要起兵造反都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拉得起一支规模庞大、训练有素的军队,只能依赖虽然很能打,但数量有限的家丁,朝廷可以从容应对;缺点则是明军从此只能打打治安战,大兵团作战能力彻底没了。

    清朝中后期军队同样严重碎片化,跟明军差不多,一个总兵平时手头上只有几百号人,不过这跟文官没关系,主要是吃空饷造成的。后来被列强反复毒打,总算是醒悟过来了,重新回到大兵团作战的路子,淮军、北洋军就是这么来的。只是这大兵团作战好是好,花起钱来却是非常恐怖,比如说北洋六镇,一年就要吃掉两千多万两白银,这里头固然有北洋军暗暗做手脚,虚报人数和采购装备的数量的缘故,从国外进口的装备价格高昂也是不容忽视的因素。当时文武大臣看着这庞大的军费开支,简直痛不欲生,恨不得立刻就把北洋军给解散了,好省下这一大笔钱。

    宋雨薇在国外那么多年没少听说老太后又挪用军费去修园子了,皇族内阁又砍了北洋军的军废了之类的事情,虽然对国内的情况不是很了解,但她也知道那巨额的军费开支让整个国家都不堪重负。现在听说公民代表大会居然主动要求增加军费预算,她怀疑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陈其美说:“公民代表大会的主流意见是,俄国佬吃了这么大的亏,一定不会善罢甘休的,为了防止俄军卷土重来,我们必须要打造一支更加强大的军队,只有这样才能将俄国佬挡在国门之外。他们认为目前这区区十三四万正规部队远远不够,必须得翻个两三倍才行!”

    李思明说:“说白了就是被打怕了,太希望能够保护自己了。”

    陈其美点头:“可以这样理解吧。公民代表们认为,我们每年的军费开支必须保持在3000万两以上才够用。”

    李思明:“……”

    如果他没记错的话,1911年大清的财政总收入是3亿两白银。这一家伙就要拿出财政收入的十分之一来做军费,未免也太疯狂了一点!

 第672章 薅羊毛1

    人总是善变的。

    以前大清对上列强可谓屡战屡败,每一次都是与割地赔款告终,久了大家也就麻木了,无所谓了,败得再惨那也是朝廷的事情,跟老百姓无关……哦,不对,跟老百姓还是有关系的,因为每一次战败之后的赔款都是从他们身上出。当时如果有公民代表大会这样的机构的话,第一个要砍的就是北洋军的军费:反正你们也打不赢人家,要这么多军费干嘛?

    但是在尝到了胜利的滋味之后,所有人都变了。中**队在北方跟德国那场彗星撞地球般的恶战,让公民代表大会每一位代表都激动地意识到:我们并不比外国人差,只要我们足够的勇敢,足够的团结,一样可以击败那些看似不可一世的列强!

    一旦尝过了胜利的甜美,就再也不想去品尝失败的苦涩了。公民代表大会的代表们绝对没有要对外扩张的意思,更谈不上主动去攻击俄国,但他们迫切的希望能够保护自己,他们不想再看到外国的军队趾高气昂的开进北京,在紫禁城里逼他们签下丧权辱国的条约,然后割地赔款了!

    所以军队必须扩编,军费预算必须增加,谁敢反对那就是跟全国老百姓过不去!军费预算占财政收入的十分之一又怎么样?他们还认为这比例太低了呢,最好占到百分之十五甚至百分之二十!只要军队能将侵略者挡在国门之外,花再多的钱也值!

    李思明当然不会任由公民代表大会胡闹。他对陈其美说:“军费预算占财政总收入十分之一这个比例太夸张了,长此以往很容易把国家经济给拖垮,反倒得不偿失。在我看来占到百分之五就可以了。”

    哪怕是占到百分之五,那也是1500多万两白银,还是有点夸张。

    陈其美皱着眉头说:“才百分之五?是不是太低了?要知道全国老百姓都在要求军队扩编呢,这可是很花钱的。”

    李思明说:“花不了太多钱。现在我们实行的是全民皆兵制,寓兵于民,每一个青壮男子都是士兵,但也都是农民。平时他们在家里耕种,到了冬天就参加冬训,冬训结束之后继续回家当他的农民,吃自己的喝自己的,国家几乎一分钱都不用出。至于正规军,则是从这数百万上千万民兵中间优中选优,挑选训练成绩最好的补充到各部队去……在这套体系下,我们根本用不着维持太过庞大的正规军部队,有二十来万就可以了。”

    每年花1500多万两白银去养二十来万正规军,好像也足够了。

    陈其美知道自己并不擅长军事方面,所以没有继续在这个问题上跟他争论,只是说:“二十来万正规军恐怕很难,让全国老百姓安心。”

    李思明说:“兵贵精不贵多。只要拥有发达的交通体系和通信系统,能迅速直接调动军队,二十几万正规军加上数百万民兵,足以保障整个国家的安全了。”他神情严肃:“其实现在我们最大的短板是海军,应该优先发展海军才对。”

    陈其美说:“海军?那可是吞金巨兽啊,想要发展海军那更应该加投入才行,区区百分之五的军费预算根本就不够!”

    宋雨薇说:“对啊,一千多万两白银,顶多只够买一艘战列舰!”

    ————在一战爆发前,土耳其民众深感海军太过弱鸡,无法确保土耳其海疆的安全,踊跃捐款,筹了三百万英镑,从英国订购了两艘无畏级战列舰,平均下来,一艘就是一百五十万英镑。白银与英镑的汇率是十比一,换而言之,一艘战列舰的出口价是一千五百万两白银,就算按公民代表大会要求的,把军费预算维持在占总财政收入的十分之一,撑死也只够买两艘。

    海军烧钱的速度实在是可怕。

    李思明撇了撇嘴。战列舰?他才不会蠢到去搞这玩意儿。倒不是说战列舰没用,这年头战列舰可是国力的象征呢,它的地位是无可替代的。可问题是。这玩意实在太昂贵了,就算把整个中国卖了都买不起几艘,而像英国,法国,德国,美国甚至日本这些拥有建造战列舰能力的国家却可以敞开了造,依靠数量和技术上的绝对优势轻而易举的在海上辗压中国海军,这是他绝对不愿意看到的。

    想要在海上战胜美英法德日这些传统强国,就绝对不能选择战列舰,那玩意除了把整个中国的财富吸干净之外,没有别的用处了。

    “放心吧,你们很快就会知道,其实搞海军并没有你们想象的那么费钱。”他自信满满的说。

    回到了元首府之后,王小曼和宋雨薇很快就去休息了,但李思明还不能休息,因为还没等他把凳子坐热,莱因哈特那家伙又上门来拜访了。

    这段时间李思明很忙,莱茵哈特更忙。这家伙忙着把自己和整个军事顾问团所见所闻汇总整理,对中俄两军的兵力构成武器,装备战略战术,后勤补给等等等等做出最为公正客观的分析,找出中**队的胜因,俄**队的败因。中**队在这场战争中所运用的战略战术和武器装备对德国极具参考价值,他可不敢有半点怠慢。好在这项艰苦的工作终于完成了,他也就放松下来了,这不,都有心情去参加李思明在六国饭店举办的宴会了。

    李思明约了他宴会结束之后彻夜长谈,所以他没有浪费哪怕一分钟的时间,李思明刚回到府上,他后脚就跟到了。

    首先他对李思明表示衷心的祝贺,恭喜他获得了一场史诗级的胜利。李思明笑呵呵的接受了他的马屁,并且客气的表示中**队能取得这样的胜利离不开德国的援助,一番话说的莱茵哈特心花怒放,心里直呼李思明真的太会做人了。

    “德皇陛下对中**民的坚韧、勇敢表示衷心的敬佩,真诚地邀请你们加入同盟国阵容。只要我们联手,全世界没有我们战胜不了的敌人。”莱因哈特说。

    李思铭笑着说:“德皇陛下太看得起我们了,我们的实力还是很弱小的,能取得这场胜利纯属巧合……现在我国境内依然租界林立,一大堆外国驻军横行霸道,英国人的军舰就在长江横冲直撞。我们自保尚且很困难,谈何打翻全世界?”

    莱茵哈特拍着胸口说:“中国要与一己之力对抗全世界的话固然是很吃力的,但如果我们联手就完全不一样了。我们可以为你们提供海量的武器装备和数以万计的军事顾问,帮助你们组建一支强大的军队;我们可以毫无保留地帮你们建立起强大的军工体系;我们可以在外交上给予你们支援,在我看来你们牵制英法等国,让你们可以心无旁鹜地对付境内的列强驻军……这些我们都是可以轻而易举地做到,而你们也迫切需要的。”

    李思明说:“听起来很诱人,但是我们的实力太过弱小,一旦倒向同盟国,只怕德国的支援还没有到位,我们就已经被协议国撕成碎片了。”

    嗯,那不是支援到不到位的问题,有没有支援都得另说。虽然这些年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