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911再造中华-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上了年纪的官员:“……”

    是哦,那家伙会开飞机,闲着没事登上飞机,两个小时就能围着京津地区的农业区盘旋一大圈,想知道哪里的生产情况怎么样还不是瞅一眼的事情?

    也就是说,他们根本就没有办法在他眼皮底下弄虚作假,不想被丢到东北去开荒种地,最好打起十二分精神来为人民服务。

    为人民服务再辛苦也比为劳改营服务强吧?

    孟如虎和傅明月一直伴随他左右,随着他围着天津农业区转了一大圈。孟如虎看到很多原先荒凉的盐碱地都变成了农田,不禁感慨:“这两年天津的变化很大啊。”

    傅明月说:“这两年元首下令多挖水渠,引海河和潮白河的水去涮盐碱,把很多盐碱地变成了良田,同时在京津地区大力推广产量更高的水稻品种,使得京津地区的水稻种植面积大大增加。最厉害的是他还要推广麦稻轮作,如果成功,京津地区就可以实现粮食自给自足,再也不用从南方运粮食过来了。”

    孟如虎衷心的说:“元首真厉害!”

    傅明月问:“新疆那边呢?听说那边也在大力搞屯垦,有取得成果吗?”

    孟如虎说:“新疆那边暂时种不了水稻,主要种植小麦和谷子,收成还不错。对了,去年还种了不少向日葵和棉花,都获得了丰收,按照这势头,不出五年我们就可以实现粮食自给自足,不必再从西北地区调粮了。”

    傅明月惊讶:“新疆那么荒凉的地方也能种小麦和谷子?”

    孟如虎说:“能啊,长势可好了。听说今年要种五万亩向日葵呢,等到那些向日葵开花的时候,那可是一片无边无际的金黄花海,肯定很震撼。”

    傅明月悠然神往:“好想去看看啊……”

    李思明忽然说:“想去就去呗,我给你批两个月的假。”

    傅明月吓了一跳:“批两个月的假?可以吗?”

    李思明说:“如果嫌两个月不够,给你批十个月都没问题。”捏着下巴,沉吟片刻,一本正经的说:“就十个月吧,度蜜月需要一个月,剩下九个月正好用来生孩子。”

    傅明月尖叫:“元首,你在胡说些什么呢!”

    李思明愕然:“我在胡说吗?难道你们刚才不是在商量要去新疆度蜜月?”

    傅明月只想跳车逃出去!

    再回到大沽口的时候,整个大沽口已经是人山人海,北京那边成千上万的人跑过来也就算了,天津这边更夸张,几乎是空巷而来,放眼望去,港坑满谷的都是伸长脖子往海天交接处张望的人,所有人都急切地盼望着那支绕过了半个地球回到中国的舰队快点现身,好让他们一饱眼福。

    不光是这些黎民百姓,京津地区的外国外交人员和商人也一窝蜂的跑来看热闹了。那些商人和侨民还好,外交人员的面色就不怎么好看了。

 第702章 各怀鬼胎

    日本驻京公使高桥正毅阴沉着脸看着海天交接处,那张脸黑得都能刮下一层炭灰灵了。他声音阴冷的问英国公使朱尔典:“中国海军舰队驶近大沽口,已经违反了了你们此前与中国签订的协议了吧?你们就一点都不生气?”

    丢失南满铁路被日本视为是近二十年来对华外交的一大惨败,桂太郎内阁因此倒台,主张将这条铁路借给中国军队让他们利用铁路运兵去跟俄国人拼个两败俱伤的人有一个算一个,通通都被撸了,日本驻华公使干脆就剖腹自尽。那个倒霉蛋自尽之后,高桥正毅取代他成为新一任的驻华公使,继续跟李思明打交道。

    巧得很,英国驻京公使也让李思明那层出不穷的花招给折腾得神经衰弱了,主动请求调回国养老,朱尔典也就顺理成章的代替他,成了英国驻华外交官的头号人物。从某种意义上说,朱尔典和高桥正毅是难兄难弟,都是前任被李思明搞残了才上位的,而且刚上任不久就撞上了大事:

    中国居然从美国乡巴佬那边一口气买回了一支舰队!

    是的,舰队!

    不再是一两艘军舰,而是一整支包括战列舰、巡洋舰、驱逐舰、护卫舰在内的舰队!

    光是战列舰就有两艘!

    而此时,日本总共也才四艘战列舰!

    这支舰队一旦交付,东亚的形势势必发生巨大的变化。中国本身就拥有一支强大的陆军,再加上这支实力不弱的海军,这他妈简直就是要翻天的节奏!

    在过去两年,英国、俄国和日本都向中美施压,要求他们取消这笔军火交易,以免破坏东亚地区的平衡。但是很显然,不管是中国还是美国,都拿英日俄三国的话当放屁,该怎么搞还是怎么搞,而且因为日本出言不逊惹毛了美国,美国人还主动给中国打了个折。

    纠缠了两年,今天终于出结果了:美国如期交付了那支包括两艘战列舰在内的舰队,那支舰队跨越了半个地球的遥远距离回到了中国,特意跑到大沽口接受元首阁下的检阅!

    按照中英的协议,中国军队是不能在天津设防的,大沽口炮台什么的通通都得拆掉,以免英国大爷要攻打京津地区的时候被挡住。现在却有一支强大的舰队大咧咧的开进大沽口,这摆明就是不认账了,以前签的协议不算数了,以后要不要在大沽口修筑要塞,老子说了算,你们说了不算!

    这摆明就是在打英国的脸,以英国人那高傲的性子,哪里咽得下这口恶气!

    如果说英国只是被恶心了一下,那么日本就是切切实实的要蒙受巨大损失了。

    众所周知,日本在干翻了俄国佬子后所收获的最重要的战利品除了南满铁路就是旅顺港,日本将旅顺港变成了自己在辽东海岛的海军基地,在这里驻扎着一支舰队,随时可以进入渤海湾,直捣京津。这支规模并不算大的舰队像一把尖刀,时刻顶着中国的咽喉,让中国连气都喘不过来!正因为在战略上占据如此大的优势,日本才可以肆无忌惮地对中国发动疯狂的蚕食,因为他们知道,京津随时可能遭到攻击的中国不到最后关头根本就不敢抵抗!

    可是,这支舰队大咧咧的开进大沽口之后,日本抢占旅顺所带来的战略优势便荡然无存了。除非他们也能把一两艘战列舰部署到旅顺来,否则他们这支舰队就得时刻当心中国海军打上门去揍他们!

    在这个时代,战列舰在海上是无敌在存在,就日本部署在旅顺那几艘战舰,面对那两艘可怕的战列舰,连当靶子都不大够格!直捣京津?捣个鬼啊,没被掏家就谢天谢地了。

    虽然这支舰队最终驻扎在营口和葫芦岛,不会直接部署在大沽口与旅顺日军针锋相对,但是也够日本闹心的了。

    朱尔典的面色本来就不好看,现在被高桥正毅戳了一下,那张老脸顿时就拉得老长,冷冷的说:“这是英国的事情,还轮不到日本来管吧?”

    高桥正毅说:“日本无意干涉贵国的外交事务,只是见中国如此明目张胆地违反协议,替贵国鸣不平而已。”

    朱尔典说:“谢了,没必要!”他当然知道高桥正毅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无非就是想挑起英国与中国之间的争斗,自己从中获利嘛!大家都是千年狐妖,玩什么聊斋!

    换作以前,朱尔典肯定会提议国会给中国一点颜色瞧瞧,来个鸦片战争3。0版,让中国知道得罪英国会是什么样的下场!但是中国两个月之间歼灭近30万俄军的可怕战绩让他忌惮不已,现在的中国军队可不是晚清那支一击即溃的乌合之众了,真打的话英国就算能够获胜,也要负出巨大的代价,搞不好又是一场布尔战争式的惨胜!英国可打不起这种仗了!

    早在这支舰队从美国军港中缓缓驶出,驶向万里之外的中国的时候,英国就已经拿出了应对策略:挑动中国与日本的争斗,让日本出手帮英国将中国这支颇具威胁性的海军解决掉。

    日本想借英国之手干掉中国海军,英国同样想借刀杀人,够巧吧?还真是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莱茵哈特的面色也不是很好看。军售这玩意儿,三分生意,七分政治,一个国家选择从哪个国家进口先进武器装备,首先要考虑的不是价钱,而是这样做会得罪哪些国家。在莱茵哈特看来,李思明一口气从美国进口这么多战舰,并且接受美国的援助,颇有倒向美国的苗头,对德国来说,这可不是什么好事。

    当然,在李思明面前,这种话是不能说出口的,见到李思明之后他有些不满的说:“李,你为什么要选择从美国引进战列舰呢?德国明明可以提供比这更加先进的战列舰的!”

    李思明说:“这话我信。不过基尔造船厂现在已经挤不出产能了吧?真从德国订货,我真的能在这个日子接到货?”

    莱茵哈特呃了一声,有点无话可说。德国的战舰一大优点就是皮实扛揍,防御能力超强,火力也猛,但缺点却是工期长,同吨位的战列舰,德国起码得比英国多花三个月才能搞定。现在德国跟发了狂一样造舰,德国海军嗷嗷叫着盼着新的战列舰下水,在这种情况下,真的挤不出产能来给中国生产两艘战列舰呢。

    但他还是不甘心:“我们也就是这几年比较忙而已,过了这个造舰高峰期就能挤出产能来了……你非得在今年接收呀?”

    李思明心里说:“猜对了,必须在今年上半年接收,不然就得再等上四五年才能拿到货了!”

    当然,这话不能跟他说。他笑着说:“给了你们二十多艘潜艇的订单还不够啊?”

    莱茵哈特说:“二十来艘潜艇才值几个钱……”

    一阵海啸般的尖叫声淹没了他的抱怨:一支舰队悄然从海天交接处冒了出来,排着森然的队列朝着大沽口这边迅速驶来。那支全体中国人省吃俭用凑钱买的舰队,出现了。

    打头阵的是那两艘佛罗里达级战列舰,在中国海军里,它们分别被命名为“安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