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911再造中华-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蔡锷心头一凛:“你打算怎么做?”

    李思明说:“我不需要做什么,只需要等待就可以了。”

    李思明倒是不打算干什么,但英国人却打算搞点事了。

    10月15日,欧洲战事越发惨烈,德军势如洪水,在巴黎盘地横冲直撞,而在洛林地区,法军十四个步兵师被德军十个师包了饺子。按照法国总参谋部事先制订的计划,法军此时应该有秩地撤退,引诱德军深入,让他们在巴黎周边那坚不可摧的要塞工事群前撞得头破血流,等到他们疲惫不堪了法军主力再杀出,将其一举全歼,可事实却是法军正在被德军整师整师地辗碎。尽管巴黎外围的要塞工事群雄实非常坚固,让德军付出了相当大的代价,但却阻挡不住德军前进的步伐。德军拿出三样可怕的武器,打得协约国联军魂飞魄散!

    第一件是420毫米口径榴弹炮。这玩意儿实在太可怕了,没有什么堡垒能够扛住它一炮,巴黎外围那些坚不可摧的要塞群在它的咆哮声中一个接一个被砸得粉碎,变成了守军的坟墓。

    第二件是一种浑身包裹在厚厚的钢铁装甲之下、完全无视机枪扫射和铁丝网阻拦的战车。正是这些战车一次次撞碎鹿砦,辗过铁丝网,让法军一道道防线迅速土崩瓦解。

    第三件则是火焰喷射器。这玩意儿可以将火龙喷出三十多米开外,将一切通通点燃,用它来对付要塞堡垒,效果简直不要太好。甭管多坚固的要塞,让一两名喷火兵摸近了,照着里面喷上两下,基本上离失守不远了。

    除此之外,德国在战前建造的大批飞艇也大发神威,频频光顾英国和法国的大城市,投下大量炸弹。在历史上,德军轰炸的时候投下的是150毫米口径重炮炮弹,因为当时他们并没有发明航空炸弹,只好拿这个来凑数了。可是现在,德国的军火库里,100公斤级、250公斤级乃至500公斤级航弹堆积如山,那些飞艇自然也就用不着拿炮弹来凑数了,每次出击都挂得满当当的,随便丢。在10月1日,八艘齐柏林飞艇在光天化日之下飞抵伦敦上空,一口气投下了三十吨炸弹,直炸得天崩地裂,当场炸死了两千多人,吓得英国王室一家子屁滚尿流的跑到了乡下温莎城堡,打死也不敢住在伦敦城里了。10月7日,齐柏林飞艇又一次光顾了伦敦,投下了五十多吨炸弹,好死不死的有好几枚炸弹丢到了伊顿公学,将一幢教学楼夷为平地,炸死炸伤在校师生三百余人……

    这下可捅了马蜂窝了。

    能进伊顿公学的英国人无一例外都是贵族子弟,非富即贵那种,甚至是又富又贵。这些子弟都是家族里的骄傲,给一家伙炸死炸伤三百余人,英国贵族都发狂了,发誓一定要让德国人好看!

    可德国人压根就不知道什么叫收敛。在将巴黎、伦敦炸得一塌糊涂之余,他们还往海外派出了十二艘飞艇。这些飞艇在欧洲人惊骇的目光中飞越重洋,最后抵达帕劳,在那里降落,稍作休整后挂满炸弹起飞,照着英属婆罗洲油田劈头盖脸就是一顿猛炸!

    英国:“卧槽!”

    英国完全给炸懵了,打死他们也想不到德国佬居然能隔着半个地球向他们的油田发动攻击,反没反应过来,炼油厂便已是一片火海。这还没完,丢完炸弹之后,那些飞艇又飞回帕劳,再次挂弹,继续炸油田……持续数天的轰炸下来,婆罗洲油田不仅炼油厂被炸上了天,许多油井的井架也被掀翻,大量优质源油从地下喷涌而出,然后被点燃,化作冲天火光,整个婆罗洲浓烟遮天蔽日,火光冲天,如同炼狱一般。

    炸完油田,那些飞艇挂上最后一批炸弹飞抵澳大利亚上空,将这些炸弹一古脑的丢到了各大城市周边的森林中。

    澳大利亚:“卧槽!”

    此时的澳大利亚正处于秋火季节,气候干旱而炎热,森林和草原只要一点火星就能引发一场大火,该死的德国佬玩了命的往森林里丢燃烧弹,这摆明就是想给他们来个火烧连营八百里!

    这下好了,澳大利亚啥都不用干,光是灭火就够他们忙的了。

    干完这些坏事之后,这些飞艇并没有回国,而是大摇大摆的飞向东亚,最后降落在青岛。

    日本:“卧槽!”

    貌似日本各大城市遍布着纸板屋树皮屋来着,要是德国佬往东京投上一堆燃烧弹,那乐子可就找大了!

    英国看着那些以耀武扬威的姿态降落在青岛的飞艇,明知道这趟看似多此一举的飞行此后很有可能大有深意,但是他们的拳头还是忍不住硬了。

 第778章 风起青岛

    德国这次远洋轰炸在全世界都造成了巨大的轰动,这还是人类有史以来首次越洋轰炸,人们这才意识到,随着各种飞行器翱翔于天空之中,战争不再仅仅局限于地面和海面了。齐柏林飞艇那夸张的航程和载弹量赋予了德国可以将打击范围扩散到万里之外的能力,躲在后方也不再安全。

    最愤怒的还是英国和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就不用说了,本来气温就高得吓人,又挨了一堆燃烧弹,那一片片森林顷刻之间就变成了大火炉,熊熊山火以燎原这势席卷一切,根本就没法子扑灭,整个澳大利亚都陷入了恐慌之中。他们顾不上往海外派遣军队了,果断将原本准备开赴欧洲和中东战场的部队投入到艰苦的灭火工作中去,同时着手疏散高风险地区的城镇居民。打仗?谁还顾得上打仗!光是这场山火就够要命了!

    至于英国……

    本来石油来源就够紧张了,现在婆罗洲油田又让德国佬给炸了,想要扑灭油田大火,没有几个月甚至一年时间是万万做不到的,也就是说,至少在几个月甚至一年之内,他们无法从婆罗洲获得一滴原油了。最要命的是,他们根本就没有应对飞艇轰炸的办法,也就是说,德国佬想什么时候炸他们就什么时候炸,根本就不用挑日子的,这谁受得了?

    现在协约国阵营只剩下利比亚油田可以为他们稳定地、大量地提供石油了。埃及和伊朗虽然也有石油产出,但产量都很有限,跟利比亚、婆罗洲油田根本就没得比,指望它们能填上婆罗洲油田被炸后出现的巨大缺口?那就跟拿一片阿斯匹林去堵输油管道差不多。油价再次应声大涨,火箭般往上蹿,那道近乎笔直的线条简直让人窒息。英国必须采取行动了,不然的话他们强大的皇家海军很有可能会因为燃料短缺而趴窝的————英国海军都改吃油,不吃煤了。这本来是技术的进步,现在反倒成了英国皇家海军的催命符。

    英国一边在国际原油市场疯狂扫货,一边酝酿着报复行动。是的,必须报复回去,英国人本来就好面子,现在有人往他们的脸上狠狠扇了一耳光,如果不狠狠地报复回去,那美国的脸往哪搁?

    他们用狼一样的目光盯住了青岛。

    此时李思明正指挥老宋开心地抛售手中的原油期货。本来这些期货继续拿在手里会赚得更多,不过考虑到英国佬都要急到撞墙了,再继续拿着的话他们可能要狗急跳墙,所以还是抛吧,少赚一点也无所谓。随着手中的原油期货陆续抛出,大量散发着油墨清香的绿纸潮水般朝他涌来,他沉浸在秒秒钟几十万上下的快乐之中,难以自拔……

    但是,当德军飞艇在青岛降落的消息传来之后,他眉头拧了一下,低声咕哝:“这是要搞事啊!”

    蒋方震说:“此前德国派到土耳其的两艘战列舰就在土耳其尚在与沙俄谈判的情况下冲进黑海,炮轰了沙俄的黑海舰队,迫使土耳其不得不彻底放弃中立,加入了同盟国阵营。现在他们的飞艇炸完婆罗洲油田后大张旗鼓的飞抵青岛,怕是想祸水东引啊!”

    李思明苦笑:“本来日本就对青岛垂涎三尺,只是英法拽着不让动,才一直没有采取实质性行动,现在德国人这么一闹腾,英法可再也没有理由压着不让他们对青岛动手了。”他有些头疼的揉了揉太阳穴,“又是克洛维那个糟老头子出的馊主意吧?那个死老头,就是见不得我好!”

    他猜对了,让炸完婆罗洲油田的飞艇编队在青岛降落还真是克洛维那个糟老头的主意。

    虽说现在德军正一路高歌猛进,粉碎了法军一道道防线,已经打到巴黎外围了,但是在胜利狂潮的背后,隐患开始暴露。

    最大的问题就是弹药消耗极其恐怖。这场战争的规模实在太大了,德军一再向前线增兵,各种物资和弹药的消耗极为惊人。比如说105和155毫米口径炮弹,那是整列车整列车的运过来,又整列车整列车的打光,库存飞速减少,兵工厂虽然开足**生产了,却始终跟不上消耗,炮弹库存量仍在以可怕的速度减少。子弹供应也不乐观,通用机枪子弹还好,MG…11通用机枪在设计的时候就考虑过了子弹兼容问题,可以直接使用缴获的法军8毫米口径枪弹,而这一路过去法军兵败如山倒,被德军缴获的弹药不计其数,所以MG…11通用机枪子弹供应量是十分充足的。可6。8毫米口径枪弹就不一样了,尽管这几年德国方面拼了老命去生产也赶不上上百万支半自动步枪和数万挺轻机枪的消耗,许多部队都陷入了子弹短缺的尴尬境地,甚至不得不在势如破竹的情况下停下来等待弹药补充。

    更要命的是,随着德军深入巴黎盆地,法国那强大的动员能力开始发挥作用,整师整旅的法军从全国各地搭乘列车高呼口号奔赴前线,德军击溃了他们一个师他们便涌上来两个师,打垮了他们一个军前方又有两个军压上来……那源源不断开过来的生力军让德军每前进一步都异常艰难。同样的,英国也是疯狂扩军,英国远征军的规模在飞速扩大,每个星期都有新的英军番号在战场上出现,德军的战斗力把英国给吓到了,英国是准备卖肾援法,跟德国在法国的国土上打到底了!德国的将军们在为德军取得的辉煌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