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怎么回来了?”父亲看着李思则问道。
在他的记忆里面,李思则上学的时候基本上都是不回来的,但是最近这一学期才过去没有多久,李思则已经回来了两次了。
老父亲皱着眉头,以为李思则遇到了什么难事了,才会回来。
“时间长了,想你们了,所以就回来了。”李思则记忆里的小时候的父母的身影重叠在两位至亲身上。
“小则,你说是不是你闯祸了,还是在学校受欺负了。”看到李思则的反常,母亲有些担心。
看到两人着急的样子,李思则心里有些难受。
原来过了这么多年,李思则一直都没有去感受过,一直以来,最关心自己的还是父母。
另外,自己一直对于父母都是索取,或者说是父母总会一直都在担心自己,所以自己刚刚回来,父母就以为自己闯祸了还是被欺负了。
李思则不禁感叹,或许世界上所有的父母都一样,不管孩子长大或者长大后,都在担心中。
或者说,父母这一辈子最大的仇人就是儿女了,而儿女就是父母的讨债人。
以前的时候,李思则毕业那会,算了一下,好像自己的父母这辈子都在还债的路上。
他们成家立业的时候,在替自己还债,还要赡养父母,后来又要抚育儿女,然后属于自己的时间,基本上没有。
虽说这是所有人的现状,但是对于李思则来说,他看到了父母的辛酸苦难。
父母生存了大半辈子,从来没有富裕,贫穷的过着生活,但是苦难还是没有少留一份,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平淡才是最重要的。
“真没什么,来,给我吧。”李思则瞥了瞥头,将眼泪倒回去,李思则主动拿起了母亲手里的袋子。
这是父母没有卖完的菜,都带了回来。
看着手里的菜,李思则知道父母从来不会吃一些新鲜的菜,每次卖着剩下的菜都会拿到家里来吃。
尽管父母都疑惑李思则的回来,但是三人站在门口也不是什么事情,于是暂时不再追究,而是跟李思则一起进了家里。
“今天你们都歇会,饭菜交给我。”李思则笑着对着父母说到。
“你做饭?”母亲疑惑的看着李思则,说实话,李思则以前父母忙的时候都是自己做饭吃的,但是做的就是面片和泡面之内的。
像是一些真正的饭菜,李思则都没有做过。
“妈,你去整点米,我们今天炒俩菜。”李思则说完,就去了厨房。
看着李思则的反常,父母面面相觑,都不知道李思则怎么了。
来到厨房,李思则看了看厨房的摆置,应该说是跟李思则之前用过的厨房差不多,一直没有改变。
起锅,烧油。
李思则熟练的开始了自己的表演。
看着李思则略显熟练的手法,母亲有些疑惑,因为在她的记忆里,李思则可是不会这么做饭的。
但是很明显,李思则的手法略显熟练,不像是一个没有怎么做过饭的人做出来的。
“哦,妈,我这是最近在学校里面学的,大家说我做的饭可好吃了,尤其是土豆丝。”李思则笑着说道。
不过李思则却想起了龙三那张苦闷的脸。
“哦,是吗?那以后你回来了,咱们家的饭都你包了。”母亲说了一声,就笑着走开了。
看到出门的母亲,李思则笑了一下,心里说到,“妈,您放心,以后就让我来给你们做饭吧,既然我有了这一次的重逢,怎么说,都不会再跟以前一样了。”
人总会在经历过很多事情之后才会变得学会珍惜,失去是学会珍惜的最好的路。
前世的李思则创业失败,只有拖着疲倦的身子回来,那个时候,他才知道,这个世界上,有很多的东西都是自己去珍惜的。
但是那个时候,已经为时已晚,所以这一次,李思则也不想再错过生命中的那些人了。
于是这一次的李思则,更多的时候,都学会了包容和珍惜。
按照他的话就是,将所有的遗憾,一点一点,一滴一滴,慢慢找回来。
第九十六章 一封家书
当李思则做好饭菜之后,发现父亲并不在家里。刚刚回来的时候,自己的父亲明明在的,但是现在李思则回来却发现父亲已经不在。
“我忘了给你说了,你先把饭菜放到锅里热着,你爸去取东西了,还要一会才回来。”母亲像是想起来什么。
看着母亲时刻都会有遗忘的样子,李思则有些心疼。他知道,前世的母亲因为受过刺激,导致记忆里减退,甚至到了最后直接出现了头脑里面的问题。
那个时候李思则不知道,原来刚刚看到,母亲这个时候已经出现了这种症状,而且现在已经状态不好了。
“哎,好嘞。”说着,李思则将刚刚端上来的饭菜又端了回去。
虽然李思则不知道父亲去取什么东西了,但是估计一时半会都回不来。果然,过了很久,父亲才推开大门回来。
“爸,你回来了,取什么去了,这么久?”看到父亲回来,李思则问道。
本来李思则是不会主动去问自己的父母干了什么事情,这是对于父母的尊重,也是礼貌。
但是今天的时候,李思则看到父亲是回来了,但是离开了半天,发现父亲回来的时候根本没有带什么东西。
“我去取了一封信。”父亲说着,就将手里的一封信从身后拿了出来。这个时候,李思则也才看到父亲手里的拿着的信。
“这是谁寄来的,二叔还是我哥的?”李思则看着父亲手里的信问道。
“你二叔,他可不会给我们写信呢,这些年,甚至一年都不会写上一封。”母亲说道。
父亲也是嘿嘿一笑,也不言语。
李思则知道,被母亲说对了,父亲去取回来的是哥哥的信,不,更多的形容应该是哥哥的一封家书。
“都写了些什么啊?”李思则想要急切的知道。
对于李思则来说,在每个不重要的日子里,收到一封家书,是最一件美好的事情,就像是从万物生长中得到的消息一样。
说起这事,李思则想起自己曾经写的一封信,简单来说,只有寥寥数字:
《家书》
在季节里禾苗抽芽的这一天
开始使用书信
阿大,黑风带着夜色和大雨
新盖的屋子,撒点瓦片
多攒点春水,季节平静的巧合
顺便你左腿的泥泞多晒晒太阳
之后就早点回家看看村头的牛羊
阿妈,你的针线包少了几颗纽扣
你的花格衣裳抹上了土渍
过了河水刚涨的桥,我就回家
我的消息都在你的白发
阿哥,你的姑娘南来
北方的屋子已经撒上瓦片
如果可以,请帮我带张车票
关于口粮和我,一切安好
带汤米饭,不要香菜
这是李思则写给家里最短的信,当然也是让他觉得最美的信,简单的数字,但是承载着所有的美好。
当然,当初因为这封信,父亲可是没有少嫌弃李思则。
“信上说什么?”李思则看着父亲手里的信封。
“别急,我去给咱们把饭端上来,你们爷俩认识字,到时候我们边吃边看。”母亲说着,就往外走。
李思则也跟了上去,他知道,母亲这是想哥哥了,吃饭的时候,念着哥哥的信,就好像一家人整整齐齐的都在。
李思则跟母亲一起将饭菜端上了桌子。
“哟,还炒了土豆丝。”父亲看了一眼桌子上的菜。
“这个土豆丝可是我最近学了很久的,你们尝尝,跟我们一直做的都不一样的味道。”看着自己做出来的土豆丝,李思则现在还有些骄傲。
“那我就来尝尝你今天的饭菜,看你到底做的怎么样。”父亲笑了笑,因为他的心情今天是开心的。
李思则的到来和哥哥的来信,都让父亲觉得无比的开心。
父亲尝了一口之后,点了点头,然后笑着拿出了哥哥的信来,本来李思则还要问问自己做的怎么样,但是看到父亲拿出来信之后,就不再言语,而是做好了等着。
“爸,妈,你们还好吗,我在这里挺好的,小则最近怎么样,有没有回来过,最近天气变冷了,给你们添一件毛衣,小则也是,给他回来了也说……”
父亲淡淡的念起哥哥写的信来,这是父母一贯以来的常态,每次有了信回来的时候,父亲总是会给母亲念起来。
因为母亲没有读过书,不认识字,所以经常父亲都会给母亲念,两人一起看。
哥哥的来信依旧跟以前一样,简单通俗的话语,报喜不报忧,总是先问起父母,问起自己,嘱托大家照顾好自己。
就是这样的信,哥哥总会隔上一段时间寄回来一封,上面写着一些简单的话,问候父母的生活,问候李思则的生活。
尽管知道李思则离得家很近,但是李思则也是很少回家,所以每次哥哥写信的时候,都会问问李思则有没有回来过,生活怎么样。
听着父亲读起信来,李思则看了看头顶的灯光,这一刻,他似乎有些明白,这么多年,父母一直坚守的是什么。
也是在这个时候,李思则忽然明白了什么叫做家,原来家就是在一座房子里,我在等你,但你也知道,有个人在等我,然后慢慢的思念。
所有的生活最后在普通里面升华,看到平淡,这才是生存的本质,不求大富大贵,只求平淡安宁,家就是避风港。
习惯了奔波的李思则,明白了自己那些年的遗憾,不是因为自己创业失败,而是自己失去了原有的平静和安宁,失去了这世间最美好的东西。
这一刻,李思则知道自己来这个世界的目的,原来那些真正的遗憾,不是自己的不成功,而是自己失去了那么多的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