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先谈。”
“那只能是大致意向。”
“可以,徐董,说实话,两千万美金,能买你多少股票?”
“百分之二。”
“开玩笑呢吧?百分之二?徐董,你也该黑了,这价格,说出去都没人回信好吗?给点诚意,咱们做生意,都是为了赚钱,不是找不自在的,说句不客气的话,这报价,就是在羞辱我和星河投资。”
徐杨也不甘示弱:“那是因为刘总你先小看了我和羚羊科技,羚羊科技不缺钱,融资的主要目的也不是钱,而是人脉,明白吗?而且羚羊科技虽然是初创的新企业,但体量一点也不小,还有成熟的盈利模式和发展方向,不是普通新企业。”
“那也——”
“刘总不用说其他,你只要记住一条就好,把羚羊科技当做是新版某易就好了,你两千万美金看似很多,但能买某易多少股份?02都难,我给2,已经非常够意思了。”
俩人讨价还价的过程,要多激烈就有多激烈。
最激烈的时候几乎想要动手。
但是,谁都没有主动退出和停下的意思。
什么意思呢?
其实俩人的态度都很明确,一个想融资,一个想投资,正是郎有情妾有意,只是价格没谈拢而已。
吵得越激烈,说明双方的意向越强烈。
偏偏俩人还对对方的心态都心知肚明,但又不得不这么吵来吵去,想为自己争取更多的利益。
现在就看谁先松口到对方能接受的价码。
星河投资出价两千万美金,这事儿已近定了,关键点在于这两千万能买多少股份。
于是,两个人从2开始,一点点磨。
21。
22。
25。
甚至会磨到小数点后两位。
没办法,这差01就是好几十万美金呢,谁也不敢那么大方。
一直磨蹭到天黑,徐杨再5这个口子上停住了。
再也不松口。
刘晓松还不是不甘心。
但徐杨的态度更坚决:“刘总,行了,我已经做出了足够多的让步,就这个数,如果还不满意,那咱们之前的全部交流直接告废,下次再来,继续从头再谈,你要是做不了主,回去跟你的金主们好好聊聊,反正我是绝对不可能再让步了。”
“那……先这样吧,5个点,说真的,真不够看,真要成了,星河投资会成为行业内最大的笑柄。”
“呵呵,那就这样吧,老张,送客。”
等刘晓松和王海厉害,徐杨长长的伸了个懒腰:“累死我了,不行不行,我得赶紧休息休息,晚上就不加班了。”
张晓颖走到徐杨身后,捏住徐杨的肩膀按摩几下,“那这事儿就这么吹了?”
“哎,舒服,再用点力,”徐杨闭着眼睛享受张晓颖的按摩,同时摇头道:“相反,这事儿基本上成了。”
“成了?”张晓颖很惊讶:“这,这也太快了吧?”
“不然呢?真要各派一个团队谈判几个月?到那个时候,黄花菜都凉了,这种生意,一个有情一个有意,基本上不离十,只要心理价位差距不是非常大,一两天内搞定是很正常的事情。”
“可是,咱们不多谈几家?”
“用不着,基本上不会再有比这更高的价格了。”
“那人脉方面呢?也要考虑进去啊。”
“这个刘晓松的人脉也不可小觑,在计算机和互联网领域,也是个手眼通天的人物,和鹏城马、丁三石这些人都很熟,在投资圈里也是炙手可热的人物,要不然这星河投资也轮不到他来当这个老板。”
“资金安全呢?”
“其他人我不敢确定,但这个刘晓松,还是可靠的。”
“你调查过?”
“算是吧。”
“那最终成交价格大概在什么位置?”
“不出意外,6个点左右吧,下一次刘晓松来的时候就能谈成,你要是有兴趣,也可以卖点股份,不用多,一个点就能实现经济自由,别担心你的股份会被稀释,在期权池里还有你一部分呢,其他个人股会被稀释,但期权不会,只会越来越值钱。”
“好,”张晓颖兴奋的点头。
两千万美金买6个点的股份。
也就是说,1个点的股份就能卖到三百多万美金。
换算成人民币,那是两千万。
两千万在首都能买多少套房子?
在若干年后,可能只能买一套不错的商品楼。
但现在,能买一栋。
可不就是一下子实现经济自由了嘛。
这也是张晓颖这么关心这事儿的主要原因。
谁不喜欢钱啊?
不喜欢钱,何必早起晚睡受这个累?
不止张晓颖,王剑以及公司的几个高管和技术大牛,也都有机会在这次融资中大赚一笔。
反正这些人对公司都比较重要,公司无用论如何都会给他们保留一定的股份,无非多少罢了。
期权池干啥用的?
就是干这个用的。
当然,这样的好事儿也就这么几次而已。
原始股份卖了就没了。
等上市之后,一切都要按照市场规则来办事儿,谁也不能例外。
现在的股份交易还不收监管,可以直接进行死人交易,隐秘,还能节省一小部分税费,可以看作是在给股东们谋福利。
但话又说回来,如果留着这股份不卖,甚至增持,那以后赚的只会更多。
要是可以,徐杨就想把手下员工们持有的股份全买回来。
只是,没那个必要。
他不缺那么点股份。
何况那些高管和技术大牛要是把股份全卖掉,只能说明这些人对公司的发展前景不看好。
当然,羚羊网是个例外。
因为羚羊网第一次融资就是两千万美金的大手笔。
换做是其他公司,能有两千万人民币就非常非常不错了,那样算下来,那些高管和技术大牛们持久的那么点股份也不值多少钱,卖不卖的影响不大,除非很缺钱。
所以,这次融资,对张晓颖等人来说,真的是个意外之喜。
而且是天大的喜讯。
简直就是天上掉下一头牛,够他们吃一辈子的那种。
以至于小道消息传到办公室之后,正在加班的几个高管和技术员们当场开心的跳了起来。
连普通员工也一样开心。
因为按照徐杨的习惯,肯定会给全公司人都发一些福利。
第112章 爆火
徐杨确实大方。
但也不是傻大方。
更不会因为还没有确定的事儿就先承诺什么。
直接让张晓颖出马,召集各部门的负责人开了个会,挨个儿训了一顿。
这才把办公室内略显浮躁的气氛压下去。
不怎么做,这些人估计好几天都静不心好好工作。
在管理方面,说真的,管理员工跟管理学生差不多性质。
在学校里的时候,每个班级都有愿意学习的好学生,也有不愿意学习的调皮学生,班主任的主要任务就是尽可能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在公司,也是如此。
有的员工真的很拼,有方向,有目标,有毅力,不用催促就能做好本职工作。
而有的员工就是为了混日子,上班的目的就是盼着发工资,上司不催,能偷懒就偷懒。
好的管理人,就可以通过各种方法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能让员工上班的时候足够专注、努力。
至于那些实在没法管的,只能开除。
徐杨在首都这段时间,也开除了好几个呢,除了前新闻板块的主编外,还有好几个普通员工和两个中层。
所以,他一发火,公司上下一下子就恢复了之前的状态。
因为员工们知道,他这个老板不是烂好人。
相反,是个雷厉风行脾气火爆的“暴君”,真要开除一个人,就绝对不会手下留情,谁劝都没用的那种。
倒是张晓颖这个总经理更有“人情味”,毕竟是体制内走出来的,那地方讲的最多的就是人情。
不过这样也好,一个红脸一个白脸,竟然让公司内部时钟保持一个松紧适中的状态。
也算阴差阳错吧。
反正在招聘张晓颖之前,他可没考虑到这一点。
镇压下公司内的浮躁情绪。
徐杨转头扎进游戏小组,盯着后台数据以及官网论坛的交流区看,找茬儿,找bug,找灵感,忙的不亦乐乎。
而《劲舞团》的表现……
怎么说呢。
刚开始,确实有点让人失望。
上市前一周内,下载量不到一万。
注册人数勉强破千。
这一千多人中只有不到二百人继续在玩,而且平均玩在线时长不到两个小时。
可以说是相当的惨了。
徐杨一咬牙,狠下心去打广告。
除了羚羊网本身的广告位火力全开外,还投了二百万在其他网站,某浪某易以及几个游戏平台都有。
这已经是目前公司能拿出来的最大一笔广告费了。
要是还没有效果,就得徐杨自掏腰包。
但效果……
依然聊聊。
虽然注册用户和平均在线时长都在缓慢增长,但这速度,跟徐杨的预计差了很多。
是因为上市太早了?
现在的用户还不喜欢这种游戏模式?
还是说,女性网民的数量还没到一定规模?
这游戏,比重生前早上市一年多,用户群体肯定不如重生前。
但,也不至于差这么多吧?
难道,只能熬到一年后再看?
到那个时候,公司都快凉了好嘛。
徐杨急的嘴巴都起泡了。
整天亲自跑网吧里去体验,感觉挺好。
但玩的人就是少。
李玲玲沙雕一样在旁边幸灾乐祸,“大胖哈哈哈,长教训了吧,跟你讲哦,抄作业也是有技巧的。”
“嗯?”徐杨心里一动,却撇嘴道:“你懂个什么啊,一边去,别打扰我干活儿。”
“小瞧人!”李玲玲果然不服气:“只有女人才更懂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