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有啥技术含量?
当然,这业务也不是谁都能做的,因为来钱太快,而且要跟三大电信公司合作,所以能做这业务的要么实力非常雄厚要么人脉很广,一般人是没机会染指的。
刘晓松就是后者,人脉广。
别看刘晓松名气不大,也是个天才型人物,十五岁上大学,从湘大到国家电力科学院硕士再到水木大学博士,学业相当顺利,技术能力也相当过硬,离开学校后本应该做个科研型学者,但却出乎意料的做了实业,创建了信力德,再然后就投资了小马哥的企鹅,当然,那个时候投资企业不是因为看好企鹅,纯粹就是给个面子,算是资助一下同样在鹏城混的小老哥。
没错,刘晓松比小马哥还要小几岁。
但要说做内容,刘晓松还真不如小马哥这个小老哥。
刘晓松做技术没问题,为人处世也没的说,但做事业的眼光确实不够长远。
都03年了,还抱着个a8当宝贝。
殊不知好多企业不是不做想做这业务,而是知道这玩意儿寿命不长,不值得折腾,而且没什么格调,看看那些音乐网站的页面吧,bulgbulg的光芒闪耀,看着就透着一股子廉价和山寨的感觉。
当然,也确实赚钱。
巅峰时期一年净赚一个亿不是问题。
03年还没到巅峰,但也有上千万的净利润。
然而徐杨还是不怎么看得上这玩意儿。
他能看得上的只有刘晓松这个人。
这人的家庭状况不显山不漏水,但性质跟小马哥差不多,父辈在鹏城名气不大但能量不小,人脉很广,不然的话,根本端不住a8这碗饭。
而且刘晓松也算技术大牛,虽然是机电专业的,但毕业后做的却是无线和互联网领域的业务,社会头衔不少,各种商会、协会、委员会的头衔很多,甚至有一个国家科技委科技经济委员会委员的头衔。
所以不说其他,就这人脉,在羚羊科技都能做个副总。
这也是他故意夸张贬低a8的主要原因。
见刘晓松被吓到了,他趁火打劫:“而且你来做副总,不一定要舍弃a8啊,不但不用舍弃,说不定还可以合作一把,想想,要是有羚羊网给你的a8引流……”
刘晓松继续沉默,但呼吸明显急促了许多,显然被那画面吓到了。
a8是不错。
但流量跟羚羊网完全没有可比之处。
之前的刘晓松也不是没有想过找某易合作,但是某易自个儿也有这方面的业务,所以只能在其他网站做广告引流。
第146章 收购
刘晓松的人脉主要集中在传统商业领域,所以a8的推广主要放在线下,比如说和各大卫视甚至央视的合作,一度是“快本”的独家合伙人,想要跟快本这档节目合作,只能通过a8。
但线下的流量跟互联网上的流量差距有多大,刘晓松这个专业人士再清楚不过。
要是真能从羚羊网引流,那么a8的发展速度将会上一个大大的台阶。
线上加线下,双管齐下才是王道。
所以,刘晓松使劲儿咽了一口口水:“条件呢?”
“没什么硬性条件,合伙儿做事儿嘛,哪有什么条件不条件的。”
徐杨说的很轻松。
但话里话外的意思也很明显,一块赚钱嘛。
你来给我做事儿,我帮你的a8导流。
很公平也很合理。
当然,刘晓松也可以直接花钱在羚羊网打广告进行引流,羚羊网上上下下也不会拒绝,恰饭嘛,只要不是烂饭就没问题。
但是明白的都明白,打广告引来的流量,和加盟合作之后引来的流量,那是完全不一样的。
打广告就是单纯的在羚羊网的广告位上贴广告宣传内容,至于能不能转化成流量,全看天意。
合作就不一样了。
和羚羊网这种网站合作,就不只是单纯的打广告,而是全方位的一个推广,可以深入到羚羊网更深层,那导流效果比单纯的牛皮癣广告要强好多好多。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假如a8在羚羊网的首页面拥有一个子板块,那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只要是领养网的用户,不但可以看到,更会点进去,甚至会因为羚羊网的信誉和体量直接变成a8的用户。
但广告就没这样的效果了。
先不说有接近三分之一的用户会直接屏蔽各种广告。
就算不屏蔽的那些用户,也很少点击广告,除非广告内容做的很精美很吸引人。
再说了,就算点进去也只是看看广告而已,很难直接转化成用户,尤其是涉及到钱这一块的时候,绝大部分网民是很谨慎的,都怕被骗。
但有羚羊网托底,那又是另外一种反应。
这也是为什么某易明明看着不死不活,可那么多年下去却依然一直坚挺的缘故——起步早,体量大,信誉不错,就算坐吃山空也能吃好几辈子。
某度也是一样的道理,口碑都烂成那个样子了,自始至终都在烧钱,一直没有找到可靠的赢利点,但直到徐杨穿越人家依然是国内前十甚至前五的互联网巨头。
在a8面前,徐杨的羚羊科技也是巨头,流量巨头。
所以,刘晓松非常非常心动。
但依然没松口:“我考虑考虑吧。”
这语气,明显有些动摇。
徐杨则笑道:“甭考虑了,直接来吧,实在不行,我把你那a8收购了,你还继续做音乐这块,正好我们在音乐这块也有布局,强强联合,一定会做的更强。”
“收购?”
“对。”
“开什么玩笑,我,我几天前还是你的投资者呢。”
“嘿嘿,你投的是未来,对吧,现在不过是继续在这份投资上加注而已,多正常,”徐杨露出了狐狸一样的笑容:“我给你的a8算一个亿美金的估值,整体合并进羚羊科技,给你算5个点的股份。”
“5个点?太少了……”
“不少不少,不是优先股,是原始股,同股同权的那种。”
“嘶——”刘晓松倒吸一口凉气,“老弟,你玩真的?”
“嗯。”
电话那边是很长一段时间的沉默,“我考虑考虑。”
刘晓松这次的语气更凝重。
显然,已经把这事儿当成了真正的大事儿来面对,跟上一个“考虑考虑”相比,更有分量。
不过这也是徐杨想要的效果。
从一开始的央托刘晓松帮忙推荐人,再到拉刘晓松入伙,最后变成了收购a8,只用了几分钟的时间。
他倒不是处心积虑的用话术给刘晓松挖坑,而是话聊到这个份儿上,顺理成章的就开始挖人收购,收购a8的想法也是临时起意。
是临时起意,但绝对是一步妙棋。
当然要付出一定的代价,可是,很值。
现在的a8才还处于起步阶段,营收还没到巅峰时期。
这种做铃声、彩铃以及无限增值业务的公司,巅峰时期在05到10年左右,不说其他,只说a8这种体量的,每年净赚一个亿以上,好点的可能会接近两个亿。
这已经是这类业务公司的天花板了,毕竟做同类业务的公司不少,某企鹅某易都做过,甚至连三大电信公司自己也在做。
但是,如果把a8并入羚羊科技。
可以轻松突破天花板,预计年净利润可以轻松达到三个亿以上。
虽然寿命只有十年左右,但算下来,那也是二三十个亿呢。
当然,徐杨看上的不是这点钱,而是这个赢利点。
一家互联网企业,如果能有一个每年净赚两三亿的赢利点,那么在股市上的表现就一定会很好,可以从股市上赚到好几倍甚至十好几倍的资金。
这才是他最看重a8的地方。
前提是,刘晓松愿意出手a8。
这就要看刘晓松是想要短期的纯利润,还是想要未来的巨额收益了。
反正他开出的条件绝对不差,5个点的原始股,同股同权,换一个a8,很合理。
现在放出风声,多的是投资机构愿意飞过来洽谈。
毕竟,羚羊科技的表现太强势了。
不说各个业务板块的优越表现,仅仅看员工数量,就已经是巨头级别的。
这个时候的某度堪称是国内第一的互联网巨头,可员工数量才三百多而已。
羚羊科技呢?
最近已经突破五百人了,其中有三百人以上是技术类员工,算上和羚羊网一个老板的犀牛网络,羚羊科技内部的技术人员数量差不多有四百人。
这些技术人员中涵盖了计算机硬软件、无线、有线、机电甚至机械制造等领域。
所以,普通人还在看热闹的时候,明眼人早就看透了羚羊科技的野心。
也就是羚羊科技不是很缺钱,不然的话,放出风声,真不愁融不到资金。
刘晓松能连续两次融资成功,也是因为跟徐杨关系好,更因为被徐杨比较看重,毕竟刘晓松的人脉网在那儿摆着呢,一点也不比某些大的金融机构和投资基金差。
现在,就看刘晓松怎么做抉择了。
如果刘晓松舍不得a9现在每年上千万的纯利润,那也没关系。
反正羚羊科技早就打算做音乐这块,无非是从零开始而已。
就像他说的那样,以羚羊网的技术能力,搞个新的a8那种公司,是分分钟的事情,只是在线下的推广能力暂时不如a8罢了。
给他时间,超越a8真不难。
不客气的说,两者完全不是一个量级的存在。
所以,挂上电话之后,徐杨就不再特别关注这事儿,继续忙他自己的事情了。
他的事儿也很多的。
24号上午。
徐杨开车到机场,接到了陶蕊杨。
此时的陶蕊杨比之前明显黑了个色号,但精气神却更加充沛,气质也踏实了许多,跟大半年前相比,更像一个大人物。
通俗地讲,就是开了气场。
不过还是那么漂亮。
徐杨笑呵呵的迎上去,送了一个拥抱:“看样子在龙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