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至于其他人,男男女女们好多都哭了。
有点意思。
这才半个月而已。
真要在这里锤炼两年,那场面。
这大熔炉,熔炼效果还真强大。
可惜,不能在公司里实行这一套,不然的话,公司的凝聚力该有多强。
徐杨不无遗憾的想到。
离开的时候,徐杨要了教官一个联系方式,啥也没说。
返回学校时,长长的吐了一口气。
总算可以恢复正常生活了。
而他的新秘书更是第一时间开车来接他回家。
范晓璇和张晓颖也一样,都第一时间打电话上门。
刘晓松也紧随其后。
原因很简单,公司里有太多事情需要他处理。
平时在的时候,感觉还么以什么。
可他忽然“失踪”这么半个月,公司上上下下都像是没了主心骨一般,做啥都心虚,做啥都想跟他请教。
找不到他的情况下,只能积攒下来。
说到底,还是缺乏真正的能够独当一面的人才。
但也正常,公司成立时间太短,就算张晓颖,也才一年工龄而已。
资质再好潜力再高,也很难在这么短时间内兑现。
尤其是互联网这个新领域内,都是新手,哪怕是范晓璇这样的人才,想要完全适应,也得锻炼个两三年时间。
至少。
所以,徐杨不得不回公司,处理那些积攒的事务。
为此,还请了一天的假。
他的班导没说啥。
倒是宿舍的俩小伙儿大分别打电话给他,问他去哪儿了,还说都等着他打千分呢。
他当然不会实话实说,只说有点事儿。
然后,和张晓颖他们开始开会。
除了老生常谈外,就是各项事务的进展。
张晓颖先开口:“老板,你打算转播国外新闻的事儿有眉目了。”
“怎么说?”
“可以搞,但尺度得把握好。”
“我懂。”
“真懂?”
“当然,肯定不能转发那些乱七八糟的内容,时事相关也必须选择那些立场公正甚至偏向我们的,如果是那些污蔑抹黑我们的,肯定要加以驳斥,不能崇洋媚外,不能胡编乱造,等等等等,对吧?”
“……对。”
“那不就行了?咱们本就没打算乱来,”徐杨耸耸肩:“另外啊,咱们可以多转发一些体育、娱乐以及生活相关内容,甚至可以加一些前沿科技之类的东西,时政就转大事件好了,不要抠细节。”
“行,我记下来,还有吗?”
“没了吧。”
“那派谁出去主持工作?”
“不用派人出去,找人进来。”
“啊?”
“啊什么,很难理解?”
“外国人,能信吗?”
“有什么能信不能信的,只要是正常人,走正规程序签了合同,国外人和本国人有什么区别?”
“……说是这么说,可总觉得外国人不太可靠,真要干了什么坏事儿,人往国外一藏,咱们连人都找不到。”
“你想太多了,外国人就算对国人抱有再多的偏见,也只是普通人,正如咱们国内的普通人也会对国外一些国家有一定的看法一样,除去这些,个个都是普通人,没有犯罪的勇气,也没有犯罪的能力,要养家糊口,会为获得一份好的工作而开心,也会为升职加薪高兴。”
“万一呢?”
“要说万一,哪儿不没有万一?”徐杨摆了摆手:“而且我们这些管理层的主要工作,就是预防这个万一,怎么预防?在面试、审核的时候多用心,在工作中多加注意,对财务、后勤等方面要勤加清点和管控,从防微杜渐开始。”
“我明白了。”
“明白就好,做生意没有万无一失的事情,用人呢,也没有百分百靠谱的人选,我们要做的就是尽可能擦亮眼睛并且控制好风险,真要发生你担心的那些事情,咱们也只需要总结经验为下一次做准备,不能说因为可能会发生的事情就杞人忧天。”
“嗯嗯嗯。”
张晓颖等人连连点头。
徐杨喝了一口水,“那你想好了怎么办没?”
“有眉目了,可以直接联系几个国外的中介……”
这时,刘晓松咳嗽一声,“我刚刚听明白,你们是打算弄国外的新闻放到羚羊网上,是吧?”
“对,你有什么想法?”
“有一点,”刘晓松挠挠头:“你们直接转载翻译就是了,何必弄的这么复杂?”
“什么意思?”
“跟外国的媒体联系,获取他们的授权,然后直接翻译啊,只要跟对方联系上,在国内找个翻译直接对接,不就可以了?现在互联网这么发达,甚至可以在他们的报纸刚刚完成排版还没有印刷的时候就获取到第一手的内容,和国外同步上传,何必搞的那么麻烦?”
第166章 加钱
徐杨和张晓颖以及唐潇等人面面相觑。
对哦,还可以这样搞。
之前确实把事儿想的太复杂了。
主要是从来没有接触过相关业务,完全不知道还能这样。
说起来,这就是见识不足的局限性了。
很多对别人来说可能是尝试性的东西,在他们这些没有见识过的人眼里,却很陌生。
没人指点的话,就只能抹黑瞎搞。
风险也就高了许多。
就说这次,没有刘晓松的提醒,他们还真有可能会傻乎乎的跑国外去真开一家传媒公司。
当然,开自己的公司自己采访、出版的新闻,和转载的新闻肯定不一样。
转载来的新闻,是什么就是什么,他们都不能修改,受限比较严重。
如果是自己制作的新闻内容,就没这方面的顾虑了,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调整,甚至可以自主选择相关采访目标,自己撰写采访内容。
但两者之间,工作量和难度差了不止一个等级。
徐杨要的也只是引流,并不是真的想搞什么国外媒体。
所以,刘晓松那一款更合适。
花费不多。
节省人工。
减少相关手续和流程。
只要雇几个靠谱的翻译,再联络到国外的相关传媒单位获得授权,随时可以开工。
当然,获取授权的事儿比较麻烦,要一家一家媒体进行联系。
在联系之前,还要对那些媒体进行挑选和斟酌。
国外有些媒体,对国内的人和事充满了偏见,涉及到国内的新闻内容,只是扭曲事实已经算好的了, 好多都是凭空捏造的,根本没法看。
那样的媒体,自然不能用。
但调查这些媒体的倾向,也确实不容易。
或者说,在国外的众多媒体中,对国内没有偏见的,本就极少。
他们能做的就是尽可能挑选那些相对温和的,以及比较少报道国内新闻的一些媒体,这样才能最大程度上避免可能随之而来的种种麻烦。
另外,转载新闻这个事儿还涉及到着作权这块,有些内容可以不经授权直接转载,但有些则又不同。
比如说一些时事新闻。
任何一家媒体都可以使用。
但如果有对时事新闻进行编辑或者修改,那就又需要授权。
所以,真要做起来,依然挺麻烦。
必须有专业人士去做。
徐杨只能问刘晓松:“老刘,你有相关人脉吗?”
刘晓松摇头:“我只是大致了解一些,但真没媒体这块的熟人。”
“老张呢?”
“我也没。”
这时,存在感不强的唐潇弱弱举手:“我一同学在英给兰留学,要不,打听打听?”
“可以,”徐杨点头:“不管事儿成不成,公司会支付一比咨询费,要是能帮忙居中联络甚至直接把这事儿给搞定,该给的劳务费一分也不会少,嗯,你就这么跟你同学说,咱们做生意,从来都是亲兄弟明算账。”
唐潇连忙点头。
徐杨也松了一口气,再喝水,“还有其他事儿?”
刘晓松举手:“老板,都说你是美工天才,咳咳,给播放器做个设计呗?”
“……这也找我?”
“嘿嘿,这不是你名气大嘛,美工组的人从上到下都对你赞不绝口,我也挺欣赏你的审美。”
“行吧行吧,我这个当老板的还得亲自给你们画图,也是够憋屈的,”徐杨吐槽。
但实际上嘛,还是挺开心的。
毕竟自己的实力得到了同行的认可。
哪怕有一定的奉承成分,可依然值得小小的开心一下。
这可是正儿八经的硬实力。
是他在美术方面吸收多方内容后融会贯通后结晶。
但一直这么下去,也不是个事儿。
他是老板。
以后公司做大做强之后,哪儿有那么多精力照顾这些鸡毛蒜皮的事儿?
真要事事兼顾,那还不得累死?
可现在是真没办法。
公司人手还是不够用。
更缺乏独当一面的狠人。
嗯,还是得招人。
争取早点从这繁忙的工作中解脱出来,过上他想象中的惬意生活,钓钓鱼捡捡漏儿亲自下厨弄点好吃的时不时再去各个地方玩点新奇的游戏,那该多舒坦啊。
哪里像现在,军训半个月,就有这么多事儿在等着他。
要命。
徐杨在内心腹诽好一阵子,“还有吗?”
这次是王海洋:“老板,最美校花大赛的选拔活动开始了,但,效果似乎不是很好啊,还不如你那账号有热度呢?”
“说说具体的。”
“好,”王海洋拿出笔记本:“从开学起,一连串的推广工作就正式开启了,注册用户涨了近五十万,但活跃用户数量只涨了一万左右,最美校花选拔赛启动后,报名的也不算多,陆陆续续有四千多人报名参加,但质量……”
“很差?”
“非常差,他们上传的照片,要么清晰度不够,要么照片内容比较差劲,甚至有不少假冒的和恶搞的照片,光昕小妞的照片,就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