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和小李子分开,徐杨直接回公司。
找到张晓颖,把事情详细的交代一遍。
尤其是和某度共享搜索引擎技术的事儿,重点交代,让张晓颖和王剑共同负责,要重视起来。
张晓颖皱眉,“不是说不做搜索业务吗?为什么要这么重视?”
徐杨摇头,“我说的是不做PC搜索业务,可没说其他。”
“除了PC,还有其他设备用到搜索引擎?”
“嘿嘿,保密,反正你重视起来就行,把羚羊网当做一块试验田,重在积累经验储备技术,时候一到,立刻转移战场,信我的,绝对没错。”
王剑是搞技术的,反应快,“手机这块?”
“哈,猜出来了啊?对,就是手机,不过不着急,现在还派不上用场,也不要打草惊蛇,专心做技术和经验储备,听我号令再行动,这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不要急于一时,更不用在意一城一地的的是,广积粮高筑墙才是王道。”
“行吧,只要不是喝假酒上头后做出的决定就好。”
“我有那么不堪?”徐杨撇嘴,“准备接受某山的游戏业务,当然,钱也准备好,账上有钱吧?”
“有,刚贷的两个亿到账没几天。”
“利息高吗?”
“普通,毕竟只是两个亿,优惠范围有限,要是二十个亿,那就不一样了。”
“想啥呢,还二十个亿,那不等于把脖子伸出去让人卡吗?就咱们现在的体量和现金流,两个亿就是极限,再多就很危险。”
“知道知道,知道你有被迫害妄想症,不会超额的,”张晓颖很无奈,“需要多少钱?”
“我估摸着也就两三千万。”
“那么多?”
“还行吧。”
“就某山那要啥没啥的游戏业务,能值两三千万?”
“主要是技术和人才。”
“那也不值啊。”
“值是肯定值,不过我会尽量压价,放心吧,我不会做亏本买卖的。”
“……”张晓颖气的胸膛一鼓一鼓的,“没你这样败家的。”
“嘿嘿嘿,那你这个大管家可要帮我管好账本,”徐杨说完赶忙扭头问王剑:“于振咋样?”
王进瞬间兴奋起来,“确实是个天才,学习很快,而且很有灵性,我把他弄我手下了,给他安排了至少半年的学习期,直接转正,工资待遇直接提升了三个档次。”
“真的?”
“千真万确货真价实的天才,和老板你一样的天才,不过你俩一个是商业天才,一个是计算机天才,老板,捡到宝了。”
徐杨瞬间通体舒泰。
就喜欢这样的吹捧,真实且受用。
想到犀牛杯还是在他的建议下才搞起来的,更开心:“我说什么来着,知道我的高瞻远瞩了吧,哈哈哈,第二届好好搞,争取搞的一届比一届好。”
王剑点头:“我知道。”
“程序员节的事儿也记在心上,有机会就在公众场合提一提,咱们公司先搞起来。”
“好。”
“对了,有个事儿要注意一下,就是呼吸防护这块,找一家口罩厂下订单,专门制作一批带咱们LOGO的口罩,每个员工都发一批,露天环境下最好都戴上,首都这空气污染太严重,嗯,要是可以,直接收购一家口罩厂吧,多储备点物料,平常就专攻咱们自己用,要是再有传染性的呼吸疾病,也不至于被几个口罩难倒。”
张晓颖和王剑面面相觑:“不至于吧?”
“至于,非常至于,这块,老张你亲自盯着,口罩有不同等级,防病毒的和仿粉尘的还不太一样,日常就用防粉尘雾霾的,防病毒的不用生产,只要储备相关物料和生产线就可以,嗯,厂子就挂在羚羊科技名下,反正也花不了多少钱。”
张晓颖真无奈了,碰上这么一个想法天马行空的老板,她除了答应还能咋办?
拒绝?
她可拒绝不了徐杨的要求。
这么久了,徐杨提出来的不靠谱的想法那么多,但事后都证明是可行的。
比如说刚刚搞起来的国外新闻搬运工作。
刚上线一周,羚羊网的用户数量就再一次飙升一个档次,数据最高的一天超过了两千万,注册用户也突破了八百万。
连带着其他相关业务的数据也提升了一个档次。
尤其是贴吧。
有用户会专门转载这些二手新闻到贴吧里,每个新闻都能引起非常激烈的讨论,五毛和牧羊犬天天在贴吧里撕逼,已经有了若干年后微博的架势,虽然用户数量和微博没得比,但氛围是一模一样。
第282章 千万年薪
现在的互联网上,五毛处于绝对的劣势,哪怕有徐杨这个五毛头子撑场面也没用,牧羊犬的势力太雄厚了。
没错。
徐杨就是现在最大的五毛头子。
虽然,这个时候还没有五毛这个称呼,但已经被“明察秋毫”的牧羊犬们认出来了。
没办法,徐杨的立场一直非常鲜明。
这点从羚羊网的新闻板块中就不难发现,也不算什么秘密。
比如说疫情期间被徐杨赶走的那个主编就一直疯狂爆料,说徐杨有多红多红之类,还编造出了徐杨是三代的事儿,硬把他的身世往某位开国大佬身上凑。
以至于现在的贴吧那真叫一个群魔乱舞。
但五毛们也备受鼓舞啊。
羚羊网和羚羊贴吧的老大是五毛,相当于在自家阵地上打仗,虽然处于劣势,可战意却很足。
反正就一个字——乱。
不过徐杨不在乎。
乱就乱呗。
就当是村口的闲汉村妇在吵架,炒的再热闹也没什么意义。
只要没有闹出大乱子,一切都好说。
反正一切数据都在他手里掌握着。
只有想到这里,徐杨才满心惆怅。
他终于活成了他最讨厌的那副模样,宛如夹总和陈总。
当然,他和夹总陈总不在一个阵营里。
但本质上没啥区别。
不过话说回来,在更高层的大佬眼里,他也好,夹总陈总那些人也罢,也是他们眼中的闲汉村妇,小打小闹不理会,闹大了自然会派人来打扫卫生。
所以,看到数据增长,徐杨只会觉得开心。
他对自己的要求很简单,站对阵营,努力赚钱。
做到这两点,这辈子就不用提心吊胆,更可以保子孙平安,一如港岛濠海那几位同阵营的大佬。
相反,此时风头正盛的潘老板迟早要被算总账,被追逃的儿子潘某人只是一个开始。
不能怪上边心狠手辣,实在是潘老板做的太过分,赚黑心钱甚至转移资产也就罢了,和骆某人勾结在一块就太过分了,那骆某人是干啥的,普通老百姓都知道,潘老板能不知道?
只是徐杨和潘老板没有业务往来,也懒得理会这些,更不会管潘老板转移资产的事儿。
说到这事儿,徐杨还真挺佩服潘老板的。
一招境外换手的把戏玩的炉火纯青,一分钱没多花,就把名下的资产全部转移给了外国籍的老婆,本人手里没有留下丝毫股份,但却一点不影响人家在公司里的决策权和掌控力,更妙的是,人家依然可以堂而皇之的活跃在大众面前并且疯狂的营销自己,营销手段和王拾王总不相上下,又是出书又是拍广告,硬生生的把自个儿营造成了成功男人的典范。
跟潘老板相比,雷老板之流还真就只能算是后来者。
某种程度上来说,潘老板才是网红鼻祖。
也是第一代支持崩溃论的互联网用户。
一直到一四年还在宣称楼市崩盘论,说这是即将撞击冰山的泰坦尼克号,言下之意船上的大多数都会死,只有少数聪明人才能活下去。
当然,等到潘老板的铁哥们任某人被批捕之后,潘总就低调了许多,但动作越越来越大,也越来越不屑掩饰,直接两亿美金两亿美金的往外捐赠,名义上是捐赠给那些在哈佛和耶鲁读书的贫困国内学生,但实际上大家都知道,能去哈弗耶鲁留学的就没贫困生,去那边留学的学生,要么是成绩不好但家里有钱,要没是成绩好家里也有钱,还有一种是家里没钱但成绩好的贫困生,可是这种贫困生往往有助学金、奖学金,而且多是公派出去的,根本用不着潘老板资助。
另外,最后宣称要资助了多少人来着?
三十人?
两亿美金资助了三十名国内的贫困生。
就问你慷慨不慷慨吧!
不过那都是十五年以后的事情了。
当然,随之而来的就是潘老板的公子被追逃,也不知道是小小的警告还是大动作的前兆。
刻下,这些事情他没办法和张晓颖这些人分享。
只能一个人在心里默默的回味。
别说,结合着未来会发生的那些事情却看潘老板这些人现在上蹿下跳的姿态去看,还真别有一番滑稽的感觉,比大多数电影都精彩。
嗯,要不要盯着潘老板这些人,把他们在公共平台上的发言都给记下来,等若干年后再悄悄的放出去,相信那个时候他们的反应一定会非常有趣。
由此,徐杨甚至想到了那位罗太君。
说实在话,罗太君不是啥好玩意儿,但只是蠢,跟潘老板比起来还不算太坏,而且勉强算条汉子,继承了罗太君祖宗血统中的血性,说还钱就还钱,比下周回国的贾老板强一点。
但这依然不能洗白罗太君曾经说过的那些煞笔话。
当然,现在的罗太君好像在新某方当老师?
也是有趣,罗太君一个高中没毕业的混子去当老师。
嗯,新某方的俞老板也真是“慧眼识珠”。
胡思乱想中,徐杨听张晓颖汇报完最近的成就。
他表示很满意,鼓励张晓颖和王剑再接再厉,然后一瘸一拐的去游戏部门看望他的自留地了。
游戏这块很重要。
这是他一再强调的。
所以,他到的时候,所有员工都在忙碌,都没几个人跟他打招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