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关爸同样会出钱出力帮加盟的音乐人打版权官司,这半年来,光打官司收回来的版权费就有至少一千万,相当豪横。
第二天。
徐杨一大早直奔王海洋那边。
他到的时候,一切正常,王海洋以及大大小小的贴吧业务员工们和往常一样忙碌。
王海洋有点紧张,“老板,能行吗?”
“行不行试试看呗,反正你们这边就是个试点。”
“好吧,我们就做这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看看到底行不行。”
其实,徐杨也有点紧张。
在办公室内说相声,让相声演员和办公室员工面对面接触,重生前都没听说过这事儿。
何况现在。
而且这不只对相声演员的要求非常高,对员工的要求也不低,毕竟相声这玩意儿吧,你得先接受这种娱乐方式,并且稍微懂一点,这才有意思。
虽然郭黑胖子的风格已经非常非常的接地气,但对不了解相声或者根本不喜欢相声的人来说,还是差了点意思。
当然,如果水平足够高,实力足够强,准备的包袱足够有趣,又能和现场的观众形成非常好的互动,那倒是没问题,但这对演员的要求就太高太高了,别说德运社,就算全国范围内,能达到这个标准的相声演员也就郭黑胖子等寥寥几人。
九点钟。
正式上班之后,郭黑胖子一行人坐车赶到。
此时的郭黑胖子已经换了行头。
不但套上了精致的丝绸大褂,还把发型也换了,换成了徐杨说的那种青皮造型。
看起来,有七八分未来的模样,就是这脸色吧还差点意思,没以后那么黑,相反还有点小黄,脸型也没后来那么圆润,带着点方。
但至少这架势是有了,而且在03年,这造型已经足够新潮。
03年啊。
看看03年的老照片,街头巷尾男男女女虽然也已经挺时髦的了,可跟十几年后比,还是差了很多很多。
所以,郭黑胖子这一出场,立刻吸引了不少路人好奇的目光。
嗯,还有贾玉玲。
贾玉玲也穿了一身大褂,红色的,上边绣着云朵一样的金色纹饰,也很亮眼。
发型倒是普通,就是把头发整整齐齐的梳到脑后,梳了一个高马尾,显得干练清爽又开朗,最关键的是显的脸型更俊俏,和她一个多月前参加相声大会时的发型几乎一样,嗯,那发型是主办方专业的造型师为她设计的,确实非常适合她这个身高、脸型和气质。
嗯,个头本来就不矮,这一身打扮,加上很显很高的发型,此时的贾玉玲活脱脱一个高瘦型美女,搭配着那两个极其可爱的酒窝,非常有辨识度。
只是笑起来没有若干年后那么亲和。
毕竟不再是那个为了生活而低三下四的贾玉玲了,也是当了老板的人,而且是背靠徐杨这座大山的女老板,言行举止都跟之前不一样了。
或许啊,以后的人们在也看不到那个胖胖的笑起来很亲切并且在舞台上疯狂自黑的喜剧演员了。
只能看到一个身材高挑笑容可亲但面容精致的老板。
徐杨迎上去,给郭黑胖子介绍王海洋以及另外两个王海洋的副手认识,“老郭,有信心没?”
老郭在手心里一磕扇子,“往这儿一站,就算死,也要把任务给完成喽,这就开始吧。”
嗯,那个范儿出来了。
像极了若干年后功成名就的郭黑胖子。
徐杨伸手,“里边请。”
郭黑胖子先行。
贾玉玲落后半步。
再后边是谦哥,以及郭黑胖子的一众徒弟。
路过的时候,个个点头打招呼。
剩下的,徐杨就不管了。
他们这些管理层,该忙忙,该干啥干啥,主要是给员工们解压。
至于老郭怎么开始怎么收场,那都是老郭他们的事儿,做相声演员这不能说是基本功,但确实基本的置业需求,在过去,人东家说你们到台下来人群中说,嗯,不但不能端架子,还得照顾着东家的心情。
口艺人嘛。
社会地位很低。
现在更是如此。
因为离了钱,在这个社会里真活不下去。
当然,徐杨也不会完全不关注,毕竟这次的主角是他的员工们,而不是郭黑胖子这些人。
但又不能到现场跟着,那会影响郭黑胖子和员工们的心态。
所以只能通过监控观察。
我老婆也重生了
第323章 监控机制
羚羊科技里里外外都装着监控,能收声的那种,员工们都知道,而且正常情况下监控画面是无法调取甚至无法观察的,只有在出现意外或者必须调用的情况下才会调用,并且会告知相关员工甚至做出一定的补偿。
这个制度得到了全体员工的理解和支持。
真心的那种。
毕竟要是真没个监控,员工们反而更害怕自己被愿望的时候无法解释。
在职场中,普通员工才是最缺乏安全感也最渴望安装监控的那一个,只要监控画面不被滥用就行。
嗯,羚羊科技做到了。
以人为本。
羚羊科技这个口号可不只是一个口号,是实实在在的执行下去了,绝对比世界上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九九的公司做的要好。
监控中。
郭黑胖子的声音非常清晰。
那声调,那节奏,果然与众不同。
而且郭黑胖子的开场白选的很不错,不管是自我介绍还是引入段子,用的都非常巧妙,跟唠家常一样,但遣词造句却又非常有特色,清一色的相声腔。
连徐杨这个不是很喜欢听相声的人也来了点兴趣。
毕竟重生之前他只在电视上看过郭黑胖子的相声,没到现场看过,感受不到现场的氛围。
现在一听才知道,原来电视上的那些和小剧场里的内容竟然有这么大区别。
嗯,有点意思了。
再看员工们的反应,也不错,大多听的相当有滋味,还有懂行的跟着在台下捧。
那小气氛。
真是不错。
徐杨扭头对身边的王海洋道:“看到了吧,这就是相声艺术的魅力,越是这种贴近观众的演出,就越能调和现场的气氛,要是真像你之前说的那样请个歌手来现场唱歌,估计要尴尬死,那些人唱歌没问题,可是吧,和人打交道的功夫就比这些说相声的差多了。”
王海洋点头,“要不你是徐董而我只是王总呢,别说,这矮胖子还真是个人才,这调节气氛的水平相当了得,哎,那个白高个儿也挺不错,一捧一逗,有意思,老板,以后可以多请他们来咱们这儿转转。”
“那不行,这种活动也就一两次有效,再多就没意思了,”徐杨摇头:“不过可以给员工们发点票,让他们去小剧场听,嗯,喜欢的去,不喜欢的换其他项目。”
“也行,反正我觉得有点意思。”
“有空去看,不出意外,元旦后,德运社的剧场就会正式开业,就当是支持我的副业了。”
“你这副业也太……”
徐杨嘿嘿一乐。
副业一说,自然是开玩笑的。
德运社这边他是真不打算掺和,最多出点钱出点资源出点人脉,个人没空也没那个能耐掺和进去,毕竟他不是那个圈子里的人,也不懂相声圈里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
他真正的副业是老家那一系列实业,养猪,开超市,种菜等等等等。
而且目前看,他那些副业的盈利比他的主业还要强悍。
除了养殖场那边,剩下的一个赛一个的赚钱。
天天超市每天的营收也上来了,每家每天十万的营业额,加起来就是八十万,旺季或者逢年过节的时候,翻个三五倍都不是问题。
服装厂那边也一样,新厂已经完工,正准备投产。
老厂每天二十四小时开工,订单一片片的都接不过来,低于十万的单子都不接,每日产能也在二十万以上。
没办法,潞州府那边的服装厂真不多,高质量高产量的更少,徐杨的厂子就是一枝独秀的存在。
现在潞州府正在规划第二块地皮,供徐杨的服装厂扩建。
市府那边也一直联系徐杨,想跟徐杨好好交流交流,看有没有更好投资项目之类。
不过也不敢太强硬,因为徐杨这身家和体量越来越大,地方上都得小心陪着微笑,生怕不小心把他惹不开心了。
就算没有羚羊科技的加成,光徐杨的那些实体业务,也足以让市府很小心的对待,毕竟他那建在潞州府的厂子对潞州府各方面都很有好处,民生、经济甚至市府那边的业务功绩都要依赖这些工厂。
谁敢捣乱,那不只是在跟徐杨作对,更是和地方上的方方面面在作对。
一句话,在潞州府那边,徐杨的气势已成,甭管市府的大小管家怎么变动,都要对他徐杨客客气气的。
更别说那些人还指望着他能在家乡投资更多项目。
说句不太好听的话,现在潞州府的人民比徐杨这个董事长更想让羚羊科技早点上市并且股价飙升,因为那样,徐杨就可以拿出更多的钱在家乡投资。
家乡嘛,地位总是不一样的。
虽然现在的潞州府又闭塞,又落后,但真要做点事情,也是可以操作的。
连通省城不方便,但和隔壁的商都却有搞头,还有位于交通要道的建兴市,也是很好的合作对象。
操作好,潞州府还真有机会在晋省一众封闭的山区城市中脱颖而出。
现在就等资金到位。
没办法,这个时候的地方上是真穷,房地产产业还在萌芽中,潞州府这穷地方的地也不怎么值钱,除了卖资源卖粮食,就只能指望着徐杨这样的超级富豪回馈家乡。
当然,指望着徐杨一个人带动整个地区的经济发展,那有点不切实际。
可是徐杨这种顶级富豪不只是可以直接的帮助,还能起到很好的带头作用,有他开头,其他同乡的富豪好意思不表示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