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陈总和陈总的某大。
陈总的远见毋庸置疑,能力和实力在现如今同样是互联网领域最拔尖的那一小撮人。
然而,陈总的步子迈的太大太快,远远超出了当今社会的接受程度。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就在今年的03年,陈总已经提出了“家庭娱乐大战略”的概念,什么意思呢?就是整合家庭电脑、电视、手机以及音乐、影视、广告、新闻、电子商务等等内容在内的计划。
这内容,眼熟不?
不就是十年后那些个互联网企业所说的互联网生态么?比贾某人的某视早了近十年,比雷某人的某米也早了十几年,再往后那些做互联网产业生态圈的企业更是陈总的徒子徒孙。
然而,现如今的软硬件都无法实现陈总的远望。
所以,这个战略只能腹死胎中。
除此之外,陈总在最近这两年里做游戏盒子、试图控股某浪、做电子支付、做在线k歌游戏、率先使用“免费玩、买装备”的游戏模式、开发talkbox即时通讯软件、做云储存、做语音识别等等内容。
无一例外,全都失败了。
但无一例外,这些内容全都在三五年后被其他互联网企业做成功了。
是陈总实力不够?
当然不是。
原因只有一个,这些东西都太超前了。
硬件跟不上。
软件也跟不上。
连用户都跟不上。
这种在当时注定只能存在于概念和实验室中而无法大规模推广无法实现盈利的东西,能成功才有鬼呢。
陈总除了《传奇》外最成功的一个项目就是整合某点,成立某大文学,而某大文学在若干年后成为某企鹅的大文娱战略的基石和重要组成部分,那个时候的陈总的某大集团已经毫无存在感,尽管陈总依然是富豪榜上的常客,但年轻一代,还有谁知道某大是干啥的?
说这些啥意思?
只有一个意思,陈总太过超前的战略眼光,统统给人做了嫁衣。
而徐杨这个重生者,必须吸取陈总的教训,一步一个脚印的走,走的稳稳当当的,避免重蹈陈总的覆辙。
所以,尽管他脑袋里有非常非常多的骚操作,可是却不得不耐着性子压着速度随大流。
当然,他这个随大流是指速度方面的随大流,就像长跑比赛中的跟跑。
做企业,跑的多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活多久。
尤其是徐杨这种有心做点大事业的人,让企业尽可能活的更久,才是首要目标。
目前来说,活下去的首要目标就是盈利。
盈利是为了什么?
为了上市。
只有盈利之后,上市的前景才会更好,才能招募到更多的优质投资者,羚羊科技才能有一个更光明的前景。
所以,徐杨一边用新闻挖热点吸引用户和流量,一边抓紧时间做游戏争取早日实现盈利。
这两点,是一家互联网企业的基本盘,是压舱石,更是核心意义所在。
也因此,徐杨才没日没夜的和员工一起忙碌。
他实在太缺钱。
互联网企业的盈利能力确实很强,但在起步阶段,烧钱能力也是无与伦比的。
就他那么点个人资产,根本无法支撑羚羊科技发展起来,必须尽快寻找更多的投资,最好尽快上市。
实际上,按照一般创业者的思路,现在就该寻找天使投资人了,寻求上市之前的第一轮投资,他应该拿着ptt挨家挨户敲投资人和投资公司的大门,直到找到那个看好他和羚羊科技的天使投资人。
绝大部分互联网企业都是这么走过来的,包括国外那些伟大的互联网企业。
然而,徐杨却不愿意低三下四的求人。
做门户网,在新兴的互联网企业中本身就处于鄙视链的中下游,何况还刚刚经历了一场史无前例的互联网寒冬,投资人对几年前风涌而起的门户网都心有余悸,早几年就已经在灯塔国上市的某易就是一个典型。
当然,某易的估价最近几个月开始有所会涨,因为去年的某易依靠《大话西游》等游戏以及无线短信增值服务实现了盈利。
但就算如此,目前的投资者对门户网的投资依然持谨慎态度。
更何况,求人投资,和别人求着投资,那是两码事儿。
求人投资,本身就处于下风,很难估出高价。
但别人求着投资,那就是另外一码事儿了,他这个创始人在议价时将会占据非常大的主动,在估价、股权分配、话语权等内容的交锋中会占据优势地位。
一家在上市之前就具备盈利能力的互联网企业,必然是非常优质的投资目标,多得是投资人愿意做个天使投资人。
相反,那就是另外一种状况了。
腊月初六一过,羚羊科技就开启了新一轮招聘事宜。
主要针对有经验的游戏运营、维护、开发等岗位。
腊月十五,第一款游戏正式立项。
游戏名《劲舞团》。
没错,就是那款大名鼎鼎的砸键盘游戏。
这游戏是宇宙国的t3公司在05年开发出来的,一上市,就迅速火遍全国、东南亚甚至全世界,国内也在同年引进,是久游代理的。
现在的久游还没有正式成立呢。
重生前,他对久游的了解也就这么一款《劲舞团》。
然而就是这一款游戏,却让久游赚的盆满钵满。
徐阳不知道具体数字,但知道肯定赚钱,而且赚的是大钱,巅峰时期,每年赚个三五千万美金是有的。
而且那是跟t3分成之后的数据。
现在,他把这游戏做成了他的原创,赚多赚少全是他自己的,那么年盈利能力在这个基础上翻一番应该不是问题。
到那个时候,凭借这一款游戏,就能让羚羊科技实现盈利。
但这游戏也有不少难题,最大的难题就是音乐版权。
他不知道这游戏的曲库里到底有多少曲目,但数量肯定不少,不说版权费,仅仅是版权的申请,就要走很多流程,然后可能还要经过二次制作和编曲。
另外,他在音乐和娱乐领域没有丝毫人脉,贸然杀进去,甚至会出现拿着版权费都花不出去的局面。
所以,赶紧找个熟悉音乐和娱乐圈的带路人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第80章 时间紧迫
徐杨要找的带路人,不是搞创作的那种专业人士,而是对音乐圈和娱乐圈比较熟悉的那种,人脉较广的类似于经纪人或者经理一般的角色。
这样的人物在国内多吗?
多,很多。
但好找吗?
不好找。
因为徐杨以及他身边的人,对那个圈子真的太过陌生,没有丝毫了解,想找那样的人都不知道该从什么地方下手。
然而,这又是一件迫在眉睫的事情,必须抓紧行动起来。
在他的计划中,《劲舞团》要在高考结束之后开启第一次内测,时间非常紧迫。
偏偏这事儿还只能由他本人来完成。
其他人,都太忙。
而且,这事儿交给其他人,他也不太放心,毕竟涉及到《劲舞团》的成功与否,要是因为版权问题导致这游戏迟迟无法上市,耽搁的可不只是他的赚钱大计,而是整个羚羊科技的发展计划,甚至会影响到他其他产业的发展规划。
在他的计划中,羚羊科技的首次融资,将会给他本人带来一大笔现金,可以自由自配的那种,九位数起步的那种。
有那么一笔资金在手,他规划中的其他产业才有底气开工。
说直白点,羚羊科技才是他心目中的现金奶牛,尤其是起步阶段。
至于其他产业,变现周期太长,很难像互联网企业一样在短时间内赚到九位数起步的利润。
不说其他,就说利润空间非常高的超市和服装厂,在规模做大之前,一年能赚个几百万就很不错了,而且扩大规模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短时间内根本没办法输出多少现金,想要让这些实体企业的变现能力达到互联网企业的水平,最起码得是覆盖一个甚至两三个大区的级别,比如说华东区或者华北区规模最大的这种。
所以,这款小小的游戏,却关系着他重生以来所有规划的事业的成败,由不得他不小心。
那么,上哪儿去找这么个熟悉音乐圈和娱乐圈且人脉较广的人呢?
徐杨绞尽脑汁的想了半天,都没想出个法子。
招聘启事贴出去也没招聘到满意的人选。
来应聘的,几乎全是半懂不懂的所谓行内人,在音乐圈娱乐圈处于中低层,人脉可以说是基本上没有,对版权、互联网的了解也相当匮乏,不堪大用。
问问张晓颖,也没有相关人脉。
最后实在没办法了,问到了陶蕊杨那边。
陶蕊杨听了他的问题,轻笑道:“这事儿啊,不算事儿,我有个长辈就是圈里人,而且是京圈里的老资格,肯定有人脉。”
“哎?那还等什么,赶紧牵个线啊蕊姐,”徐杨乐了,他还真没想到,陶蕊杨竟然有这方面的人脉。
不过转念一想,也对。
陶蕊杨能在六七年前就出国留学,还是首都户口,肯定不是一般家庭出身,有这方面的人脉,也不算离谱。
之前还真翻了灯下黑的错误,只顾着惦记陶蕊杨本身的能力,却忽略了这个大海龟的人脉以及家庭背景。
唔,以后得多开发开发。
不说其他,光她留学时认识的同学,就是一座丰厚的宝藏,好好挖掘开采,指不定能淘来几个大佬。
据说,留学生们在国外可是有着属于他们自个儿的圈子,哪怕不是同专业同年龄段的同学,也会有各方面的交集。
所以,徐杨想明白这一点之后,比之前更开心。
但陶蕊杨却嘿了一声,“徐董,这事儿先不提,我就问你一个问题,是你不是有点不厚道啊。”
“嗯?我怎么就不厚道了?”
“明明有羚羊科技这样的优质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