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付费搜索的市场很小,盈利规模应该也不大。
但在技术层面以及商业层面,这款搜索软件在国内互联网领域都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只是当某度崛起之后,其他搜索引擎基本上都没了活路。
不出意外,老周也该着带着3721投奔某虎了,并且在某虎任职期间上演了一处精彩的鸠占鹊巢的大戏,拿了某虎的钱去培养自个儿的技术班底,为360的诞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是个狠人。
有没有机会把这位狠人拉过来?
这个念头在徐杨脑子里一闪而过,很快就被他抛弃了。
这种狠人是不可能轻易屈居人下的,连如日中天的某虎都压不住这位红衣教主,何况是他。
还是老老实实的另起炉灶罢了。
要是提前搞出一个羚羊科技版本的360,倒是有机会断了老周的后路,那个时候说不定有机会合作一把。
但360是老周用卖掉3721得来的一个多亿美金外加从某虎挖过来的完整技术团队搞起来的,现在的他可玩不转那个规模的事业,而且是技术含量非常高的事业。
能组建个靠谱的安全团队守护住羚羊网以及名下相关企业的计算机和网络安全,他就心满意足了。
这样的话,应该花不了太多钱。
大不了先做个工作室,小而精的那种,有三五个大牛坐镇,剩下普通程序员则划拉到羚羊科技那边,忙的时候做安全防护,闲的时候做其他。
嗯,反正程序员这种存在就是一物多用的。
想到这里,徐杨摇摇头:“金山盘子太大,而且不少业务跟羚羊有重合,没必要再搞个金山,咱们只做计算机安全方面的业务就行,而且前期肯定以羚羊为主,等规模扩大之后,再扩大用户范围,你觉得可行不?”
“技术方面肯定没问题,但既然是个公司,商业层面的营运也得有吧,这个……”
“这方面我负责,”徐杨拍板:“咱俩合作,我出钱出人,你出技术出人,怎么样?”
“额,我,我……”
“其实不影响你在羚羊的工作,可以把那家公司当作是羚羊的分公司,你不过是身兼两职而已,而且你在那边不用做具体工作,负责对接就好,最主要的任务就是招募行业大牛,这应该不是问题吧?”
“这倒是可以,不过招募高手得不少钱,而且光有钱也不一定有用……”
“公司股份,期权、股权或者分红,都可以。”
安全是重中之重,徐杨绝对不会吝啬那么点股权。
在他看来,真要成立那么一个公司,赚不赚钱都无所谓,把羚羊科技的安全重任担起来才是最主要的。
如果能顺利发展起来,那么跟360或者某金山争夺一下安全领域的气运也未尝不可。
王剑可不知道徐杨是怎么想的,反而有些犹豫:“会不会太大方了点?”
“不大方点,怎么能招募到真正的大牛?”徐杨笑笑:“放心吧,绝对不会让你吃亏,我给你的待遇只会比其他人更好。”
“咳咳,那,计划一下?”
“也别计划一下了,直接开干吧。”
“也行,新一批毕业生也该找工作了,再晚点就抢不到了。”
“那就商量一下股份的事儿?”
“好。”
“这样,咱们也不用弄太大了,注册资金就五百万吧,我全资,占百分之七十的股份,你出技术和人脉,占百分之二十,剩下的百分之十留给你招募的大牛们。”
“十个点怕是有点少,感觉应该多预留一些,高手们要价也高。”
“那就十五个点?”
“十五个差不多了,不至于太寒酸,毕竟,咱们是小公司。”
徐杨乐了,“现在确实是小公司,不过用不了多久,咱们也是其他人不敢小觑的巨头,”说到这里顿了一下,“倒是你,不嫌少?二十个点就要你又出技术又出人脉。”
“不少不少,我在羚羊那边还有呢,何况五百万的百分之二十也有一百万了。”
“哈哈,再过五年,这百分之二十可能会翻百倍甚至千倍不止。”
“徐董,不吹牛?”
“男人哪有不吹牛的?不过,我会争取把我吹过的牛皮变成现实。”
徐杨和王剑俩人把新公司相关事宜仔细商量一边,当天就去注册了。
新公司叫犀牛网络公司,主营互联网服务以及安全产品。
注册当天,俩人就给第一款产品命名了,叫犀牛卫士。
公司内的第一批员工,就从羚羊科技这边挑选,尤其是那几个王剑手下负责安全方面程序员,也不介意在新公司多拿一份工资,反正他们的工作内容不变,工作量不增加的前提下多拿一份收入,傻子才会拒绝。
于是,犀牛网络在还没有正式注册完成的时候就有了第一批骨干员工。
至于财务、法律、后勤等事务,慢慢来。
在犀牛网络,敲代码的程序员们才是核心。
其他部门可以包括财务和后勤都可以分包出去,正好合盛投资那边也逐渐丰盈起来,尤其是财务和法务团队,已经有了小猫三五只,而不是原本的光杆司令两个,是时候给他们找点活儿了。
只是现在的港岛正好处于风声鹤唳之中,疫情比国内严重,所以,他只是好好安抚好长时间一直无所事事的叶宗祥和周嘉颖。
哦,周嘉颖就是他上一次去港岛时雇佣的那个会计,是合盛投资的财务部部长,是个刚毕业的会计生。
之前的这俩人,是真正的光杆司令,是摆设。
但现在,他决定把合盛投资慢慢做起来,做成一家资产管理公司,帮他管理他旗下这些产业。
反正在名义上,合盛投资也是他很多产业的投资公司。
当然,鸡蛋不放在一个篮子里的道理他也懂,所以,犀牛网络就是他个人持股,跟合盛投资没有牵连。
这样的好处,是在法律关系上可以撇清,等以后有需要的时候,还可以通过股票交换的方式打成交叉持股的目的,这样倒来倒去,分散了股权却没有让股份落入外人手里,方便他更好的掌控名下的资产。
听起来很复杂,实际上只是常规操作。
十五年后看国内那些互联网企业创始人,名下公司就多的是,少的十来家,多的好几十家,多是交叉持股、代持股、分散持股,但算来算去,人家在主体公司的股权依然很高。
他这不过是未雨绸缪而已。
第95章 广告费
犀牛网络成立之后,徐杨更忙。
虽说这公司暂时不需要怎么管理,但一些基本工作还是得做,对吧。
公司成立之前就说的很清楚了,他在这个公司也是要出人力的,主要负责商业营运和管理方面的工作。
至于钱……
好吧,他还真有点缺钱了。
他兜里只剩下三百来万,注册资金都是从潞州府那块调来的,来源主要是服装厂。
服装厂回本确实快,虽然成本高,但正式运行之后,利润也相当可观,这还只是一个代工厂呢,而且销售渠道还没铺开,仅限于潞州府周边地区,可账上的流动资金已经有五百多万了。
他抽调其中的二百万,还能剩下三百多万继续买地盖厂子。
利润这么高,原因很简单,产品质量好。
厂子里生产的虽然只是一些个平价服装,但架不住都是真材实料,而且款式比较始终,新颖但又适合绝大部分人穿戴,是百搭款,同样一个款式,能做成春夏秋冬以及男女老幼等款。
潞州府这边四季分明的季候环境,对他这个做服装的,也算是个小优势了。
在南方,一年就那么一个最多俩季节,一个人有那么几套衣服就能满足日常穿搭。
可在潞州府这边,每年最少得准备春秋、夏、冬三款服装,每一款都得有两三套替换的,服装刚需天生比热带温热带的地区高。
于是,开业不到半年的弘越服装厂,凭借着扎实的产品质量和受欢迎的款式以及较为灵活的销售方式,迅速成为徐杨手里众多产业中最早回本的。
至于天天超市,虽然也赚钱,但毕竟是个乡镇级超市,正常情况下日流水也就十万左右,刨去成本,日净利润才一万多点。
当然,天天超市是元旦开业,正好赶上了春节前后这个大旺季,所以也存了不少钱。
但那些钱,徐杨没打算动,那些钱是开新超市用的,他三叔已经在县城以及隔壁县城寻觅合适的场地了,等疫情稍缓就开工,不出意外,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天天超市都会保持这样的节奏,赚钱开分店再赚钱再开分店,几乎没有给他输血的能力。
没办法,超市这种产业,成本高利润低,能自给自足并且不断壮大,这就很厉害了。
而且他给天天超市的定位,也不是现金奶牛,尤其是前中期。
相反,战略地位更重一些,能提供很多除现金之外的帮助,不过那是很久之后的事情了,十年内,天天超市抓住时机闷头发育就好。
所以,目前他能依仗的现金来源,只有服装厂。
哦,还有他注册的那几个服装品牌。
品牌和商标,当然是越早注册越好。
过年前,徐杨和李玲玲来首都就注册了一连串的品牌和商标。
男装女装运动装都有,总共十多个。
不过除了最看重的三五个牌子外,剩下的都是充数的马甲,是备胎。
其中,他最看中的是运动品牌漫步者,不出意外,将会专门生产男女运动服装和运动鞋,因为运动服装的技术含量最低,材质、款式基本上没什么区别,玩的就是品牌。
而品牌这玩意儿,肯定是越早搞越好。
这个时候,花一两个亿就能在央视玩广告轰炸。
等十年后,十个亿也炸不起来,人央视的胃口也刁了,会自己选择品牌,无名小卒还真登不上人家的屏幕。
而做运动服,是真的赚钱,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