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快亏成麻瓜了-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个赚钱吗?”林冬好奇的问。

    电影小镇的概念,他其实也想过,投资一块地方,打造一个华语电影的百花筒,类似于迪士尼。

    但是迪士尼太赚钱了。

    林老板害怕弄巧成拙,万一弄赚钱了,岂不自寻死路。

    自寻死路的事情他已经干了不止一次了,不想铁锅炖自己。

    “赚屁的钱,不仅这个不赚钱,游戏也黄了……”

    实际上,游戏产业就像是一个有意识的骗子,先是给了点甜头,等到中友入局之后,就开始拼命地坑它。

    2013年,中友传媒的净利润为667亿元,全年近一半的净利润来自于减持掌趣科技,中友传媒第一次尝到了游戏投资带来的资本甜头。

    随后,中友把一整年的利润用来收购游戏公司银汉科技5088的股权——当时银汉科技的名气正旺,它旗下的《时空猎人》是国内首款月流水过亿元的手游。

    而且还签了对赌协议。

    结果,承诺的利润不仅没有达成,还特么亏了钱。

    再加上旗下签约艺人相继离开,要么跳槽,要么成立工作室,导致中友这两年的明星资源严重流失,最后就剩下铁杆马达这个“王牌”了。

    别看股价节节高,其实中友传媒的危机是人都看得到。

    更离谱的是,中友传媒迷恋上了割韭菜——韭菜在被割之前,从来都不认为自己是韭菜。

    13年9月的时候,他们以252亿元的价格收购了张国起新成立的一个皮包公司,一方面利益捆绑,一方面刺激股价。

    然后又以756亿现金收购一家成立不久的皮包公司70的股权,这家公司的背后也是一群明星。

    马达没提这一茬,因为他也是其中的受益者,他成立的一个皮包公司也被收购了70的股权,卖了十个亿。

    现在的中友传媒就像是一个点了引线的渣药桶。

    爆是一定会爆的,不过就是时间问题而已。

    就连旗下唯一的金牌马达都如此认为,由此可见公司焦头烂额到了什么地步。

    杰克马多次减持中友传媒的股票,从中套现了一大笔现金用来“改善生活”——不是嘲讽,在中友传媒的对外公告中就是这么说的。

    然而,林冬却非常羡慕中友的危机。

    他默默的记下了游戏、影视小镇两个关键词。

    嗯,回头就照着中友传媒的模式搞。

    现在克莱斯特,除了投资电影,还有一大堆副业,如果再加上游戏、影视小镇什么的。

    难不成他也想打造东方迪士尼?

    不,林老板只想变得像中友传媒一样危机四伏。

    “新电影是什么类型的?”林冬问。

    闻弦知雅意,拉着林冬在这边唠嗑,自然不会是要吐槽和他分享利益的老东家玩火自焚。

    “名字暂定为《我叫李雪莲》,文艺片,你最喜欢的类型,回头我让人把资料送到你助理那边,你要是感兴趣的话,咱们就再合作一把。”马达非常的满意。

    还是林冬这样的冤大头……哦不,是良心资本家靠谱。

    他现在也不是走投无路,毕竟中友还是会支持他的,已经承诺给他出一半的钱。

    只不过,他个人比较希望能够把林冬和自己绑在同一辆战车上。

    被马达占用了太多时间,林冬后面就只能直接去前台入座了,他和徐怪坐一起,继续聊新电影的事情。

 第390章 看到哪吒就肝颤

    第二天还要去上班,所以林冬在开幕式结束之后就回去了。

    此后的几天也基本上很少露面。

    不过,电影节确实是一个可以接触到很多项目的地方。

    林冬让杜启喜帮自己去接触一下潜在的合作对象。

    杜导在娱乐圈绝对是金字招牌,而且他脾气好,为人讲义气,凡是求到他面前的事情,总有一个解决的办法。

    人送外号小孟尝。

    这些天,还真被他拿回来一大堆的项目书。

    基本上全都被系统给否决了。

    即便有几个也还行的,但那玩意一看就是赚钱的项目,是杜启喜厚着脸皮主动找人家要的。

    一个是《封神传说》。

    林冬看了卡司还有投资额,立刻就冷笑不已。

    李飞鸿、范雪雪主演,还有一堆大腕在里面甘当配角,比如古少龙、梁子辉等等。

    张文在里面演哪吒。

    哪吒啊。

    林老板现在看到宋橘儿都觉得心跳加速,就因为她小时候演过哪吒。

    小哪吒多坑啊。

    一部动画片,没有任何卡司号召力都能搞到52亿票房,这一部请了这么多的实力演员。

    颜值担当,有!

    演技担当,有!

    动作担当,有!

    甚至连话题搭档都一抓一大把。

    更离谱的是投资额竟然达到了四个亿。

    四个亿啊。

    这还不是关键,林冬在演员表里看到了一个名字。

    这可是香江大佬的儿子。

    人家为了捧儿子,动用这个娱乐圈的人脉关系,誓要把这部电影打造成经典,让儿子一炮而红。

    这种一看就是要往死里赚的电影。

    咱凑什么热闹。

    对不起,不约!

    打死都不约。

    “老板,我觉得这部电影铁定有的赚,我都不止能说三个理由,十个八个都能给你列出来。”杜启喜沾沾自喜。

    这是他一个哥们介绍的项目,他跑过去和人家谈,那边终于松动了一些。

    只要再多磨几天,绝对能争取一块蛋糕。

    “七喜哥,这个项目就算了,我让你找的是别人都不怎么看好的项目,但是又必须有质量,这样咱们才能吃到饱,你说的这个封神传说,就算它票房一百亿,咱们如果只能拿到10的份额,那才分几个钱啊。”林冬很想把这货踹开。

    我约了裴总吃饭,你凑什么热闹。

    最近你闲的蛋疼,找不到人生猴子也别来背刺我啊。

    “那另外一个总行了吧,《叶问3》,投资三个亿,咱们可以拿30的份额,而且还能和甄功夫合作一把。”杜启喜继续推销。

    他这种人,就算失业了都可以去做微商。

    只要是他觉得好的东西,他就会不依不饶的去推销。

    “这都拍成系列了,还能压榨出来多少价值,咱就别瞎掺合了。”林冬无奈,只要给出一个理由。

    这个理由很现实。

    林冬一度自己都快相信了,觉得《叶问3》铁定赔。

    可他想到了徐秃子的《泰不容易》。

    还想到了薛依瑕《美丽有缘2》。

    被《灵山王4》插的这一刀到现在还鲜血淋漓。

    简直就是噩梦!

    谁特么说续集会赔钱的,上课的时候,说这个结论的老师,你敢不敢出来拍片,我给你钱。

    《叶问1》票房过亿,看似不起眼,可那是2010年的事情了。

    那时候票房普遍低迷,过个亿都能大书特书。

    《叶问2》票房翻了两倍多。

    观众对第三部呼声甚高,说万众期待都不过分。

    这样一个项目,你告诉我他会亏本?

    “这不能投,那不能投,那我跑这一趟白忙活了啊。”杜启喜也很郁闷,忍不住对着老板发牢骚。

    接到这个任务,他每天都各处跑。

    接触形形色色的电影人。

    拿自己国际大奖的名头去套近乎,他容易吗?

    可是这份辛苦却被弃之敝履。

    朋友啊

    那不是花瓣

    那是我凋零的心

    “也不是说全都不投,那部什么驴来着,就投了吧,你去帮我谈。”林冬无奈,只好在为数不多系统允许的项目里挑了个名字很拗口的。

    这类文艺片,还是将民国时期故事的片子,应该翻不出什么浪花了吧。

    只可惜就一千万的投资。

    现在动不动就开始操作上亿资金的林老板都开始嫌弃了。

    算了,蚊子腿他烤了也好吃啊。

    少点就少点吧。

    做人必须脚踏实地,亏钱也一样,就算亏一毛钱,那也是一笔生意不是吗?

    杜启喜回想了一下,这才想到这个项目。

    他和这个项目的两个导演其实都不怎么熟悉,人家都是中戏的,和他们北电的天生不对付,更何况人家两位还是话剧圈的人。

    据说,这个项目的导演之一周绅有一次无意间听到了个故事。

    很久以前有个缺水的地方,学校养了一头驴挑水,可谁都不愿意出养驴的钱,于是校长便将这头驴虚报成了一位名叫“吕得水”的教师,用“吕得水老师”的工资来养驴。

    当上级来检查,要见这位吕老师的时候,大家只能编造各种借口搪塞。

    挺黑色幽默的。

    饭局只是随性一聊,周绅意识到这是一个好的故事题材,于是当天便与创作伙伴刘璐一起讨论,并决定将其拓展成了一个电影大纲。

    2010年,周绅完成了《吕得水》电影剧本的文本,并申请了文字著作版权。

    2011年,一部名叫《吕得水》的微电影出现在网络上,短片借鉴了部分剧本的内容,但并没有拍出精髓,这让周绅意识到必须马上把真正的《吕得水》立起来。

    然而相比较拍电影,排一个话剧显然要快得多。

    人家毕竟是中戏毕业的。

    所以,他们很快着手将《吕得水》改编成话剧剧本。

    话剧反响还不错。

    两人送2013年又开始筹备电影版。

    才做一千万的预算啊,可是一直到现在都还没成,由此可见这个项目是多么的悲惨。

    杜启喜是娱乐圈小孟尝嘛。

    于是,他们就摈弃了学术方面的偏见,找到了花蝴蝶一样在电影节乱窜的杜启喜。

    “老板,这才一千万的项目啊。”杜启喜也是觉得电影成本太少了。

    “七喜哥你这是飘了啊,一千万就不是钱了吗,要不忘初心,你也不想想你当年第一个项目才花了多少钱。”林冬还记得自己第一次亏出去的钱。

    那时候还是太年轻,以为亏钱是一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