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快亏成麻瓜了-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我干嘛?”放下手里的烤乳鸽,林冬一脸疑惑。

    刚才自己太过于专注于吃,而忽略了什么内容吗?

    不会吧,因为一直一边吃饭一边开会,他已经锻炼出非常出色的一心二用本事。

    “有没有比较好的项目,带我们玩玩呗。”任振全干脆也不拐弯抹角了,他发现对付林冬这样的人你就必须明明白白的说清楚。

    “不是说咱们风投不投自己家人的生意吗?”林冬很无辜。

    Star VC的决策机制非常特别,由于明星都有不同的情况和特质,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会遇到比其它VC更复杂的情况。

    有时一个项目很好,但是很有可能是自家人的代言、合约中的某些约定有冲突。

    所以从一开始的时候,大家就一致决定,凡是Star VC里面的人代言的,VC就直接排除在外。

    后来又规定,即便是大家自家的产业不能沾染。

    比如黄达岸弄个酒庄,VC就不能投钱,比如任振全开了一家新公司,VC也不能投钱。

    虽然有些项目可能会错过,但这是一种态度,涉及到的是原则问题。

    这些原则都是任振全制定的,他觉得这是VC能够长久存续的基础,不然的话,早晚都会出现大家为了私利,不断地从风投基金扒拉钱的事情。

    实际上,任振全名下公司一大堆,他还真有条件做这样的事情。

    也正因为这些原则,大家才愈发的对任振全放心。

    “有没有你看好的,不是你们克莱斯特主导的那种项目,不能光靠我一个人想主意啊,有好的机会,大家都得积极一点。”任振全说道。

    林冬很认真的想了一下,还真想到了一个。

    “我们之前投资了一部电影,当时制作成本说是35亿,我们投资了其中三亿,现在预算成本被算到了54亿,也就说出现了19亿的缺口……”

    他说的是《小破球》。

    因为成本的增加,克莱斯特的投资比例被不断的稀释,最后占比是55。

    投资比例高并不意味着项目就属于克莱斯特的,这个项目不管外面投进来多少,都是华影主导,所以不算违反Star VC的原则。

    如果Star VC吃掉这剩下来的19亿,等到《小破球》上映,到时候至少能带来678亿的分成票房。

    去掉成本之后,也还有4878亿。

    几年时间赚4878亿,这买卖估计没人说不赚钱吧。

    然而,林冬正介绍着这个项目,突然发现大家看他的眼神非常的奇怪。

    他这才醒悟过来,这部电影之所以没人投资,是因为不管是什么资本都看不上它,都觉得这玩意是华影为了完成上面对科幻电影期许而做出的妥协。

    是郑智任务。

    大家都不像林老板这样能够提前结算,自然不知道这部投资54亿的电影,总票房高达4965亿。

    说出来都会觉得是笑话。

    “算了,投资电影的事,咱们先放一放。”任振全帮林冬弄了个台阶,最起码没有指着他的鼻子骂他神经病。

    林冬无奈,只好闭上了嘴巴。

    如果以后还有机会的话——这个假设的前提是他没能在《小破球》找到钱之前就离开这里回了巫师世界——那他就自己弄点钱把这边给投了。

    “最近比较火的行业,花的钱都太多了。”周勃挠挠头,一脸的无奈。

    他是真的没啥投资天赋,除了自己演戏赚点钱,也就跟着任振全一起混点投资分红了。

    如果非要他来说,他可能会说不如去青岛投资海鲜餐厅。

    嗯,就是如此的接地气。

    “比较火的,你们觉得共享单车怎么样?”林冬突然又想到还有这一茬。

    于是,他就介绍了一下克莱斯特投资的这三家共享单车企业,说道:“去年年初的时候,这三家共享单车基本上估值都不超过一个亿,但是现在,一个三亿,一个三点五亿,还有一个暂时还没进行A轮融资,不过我估计不会低于两三个亿。”

    “共享单车这个啊。”任振全精神一震。

    开始询问细节方面的东西,比如怎么和这些企业接触,这些企业都比较在乎什么东西,比例还有资金等等。

    “我们家裴总选择的这三个就比较不错,现在已经是行业第三了,VC如果想投资的话,我觉得应该趁早,后面利润空间可能就没这么大了。”林冬提醒。

    他和裴潜龙讨论过共享经济的问题。

    现在由于刚刚兴起,资本如同闻到了血腥的鲨鱼蜂拥而至,可是这个行业毕竟没啥盈利点可言,未来的发展充满了崎岖。

    等到资本逐渐冷却,就应该没有现在这么疯狂了。

    任振全很明显上了心,还央求林冬给了裴潜龙的联系方式,打算亲自去拜访一下这位克莱斯特的军师大人。

    投资圈的人,当然不可能不知道裴潜龙。

    施珊珊是克莱斯特的管理者,为人低调,可裴潜龙这个战略副总裁却完全不知道低调为何物。

    他执掌公关法务,动不动就和人打官司。

    小到网络键盘侠,大到集团公司,真心是天不怕地不怕的典型。

    更关键的是人家根本不是专门打官司的,打官司只是人家没事时候的消遣,人家的正职是公司管理还有战略投资。

    最近,他更是闪电般的拿到了一个支付牌照。

    就在大家搞不清楚克莱斯特究竟要干什么的时候,铺天盖地的宣传已经出来了,说是要在春晚上向全国观众发五亿红包。

    就连企鹅和阿狸都坐不住了,开始针对性的制定一些狙击策略。

    人家这才叫风云人物啊。

    不动则已,一动就咬人。

    可疼可疼了。

    林冬自然不会拒绝,如果任振全这边真的能够赶上这一趟财富列车,他也能跟着赚不少啊。

    至于裴潜龙用克莱斯特名义投资的那些钱,和林冬本人又没有多大关系。

    那些钱,他既不能拿来买包子,也不能拿来买劳斯莱斯。

    林冬这边收了3150万,那边欢趣影业也找他分钱了。

    《港不容易》总票房248亿,仅次于今年票房26亿的《捉妖怪》,差一点就成为年度票房冠军,同时也是新的华语电影的票房新纪录。

    这其中,王顺溜的婚变发挥了不小的作用。

    这部电影票房是《泰不容易》的一倍,但是质量其实是比不上《泰不容易》的。

    当然,这种质量的说法是口碑上的。

    你如果从艺术上,从思想上来看,《港不容易》其实更上一筹。

    和三年前单纯搞笑的《泰不容易》相比,《港不容易》做了一件注定得罪人的事,那就是一个中年男人有了更大的话语权,就会拥有更强烈的表达意愿,结果就是一个叫做“说教”的自我意识觉醒了。

    这部《港不容易》讲述了太多不那么喜剧的东西。

    单纯的喜剧片,是不太会得罪人的,因为它们不太涉及人生观,最大的问题无非就是不好笑。

    徐朗没打算只是拍一部喜剧片。

    这个中年秃头第二次执导,已经不满足于只是博君一笑。

    他有更高追求——我要言志了!

    看了这么多年春晚小品,大家已经无师自通,知道了“说教”的套路。

    好比一个搞笑的小品,等到了后半段,笑料包袱差不多抖完了,就会忽然想起一个煽情的音乐。

    每到这个时候,大家就明白:主题来了,这是要进入升华的阶段了。

    林老板也去支持了一张电影票。

    整场戏看下来,他就一个感觉,这就是中年男人的一次出轨未遂——看腻了大奶的乏味,又不愿为小三真的牺牲,简直就是一场硬不起来的萎缩约泡而已。

    也正是因为这些种种原因,《港不容易》如此的阵容,依旧没能敌过《捉妖怪》的票房纪录。

    幸好这部电影还有大家熟悉的徐朗,还有大家熟悉的王顺溜,哪怕缺了一个周勃,依旧能够让大家笑得无比开怀。

    再加上王顺溜婚变的新闻至今热度未减,《港不容易》才没有输的太难看。

    徐朗的第二部戏不仅谈不上扑街,甚至毫无疑问的让他成为三十亿大导,差一点点就是四十亿了。

 第485章 开小号刷钱多爽

    248亿票房,有点少!

    这是林老板为数不多嫌票房少的时候,一般情况下,他希望他投资的电影赔的越惨越好。

    什么?

    你说这对导演不公平。

    导演不需要公平,赔的惨的导演,林老板愿意包养他们。

    现在轮到林老板自己个人投资的电影,他就想着,为啥没有五十亿票房呢。

    就算没有五十亿。

    四十九亿也行啊。

    如果仅仅只有248亿的话,出品方的总分成票房大概是38——可分成票房一共43,其中有6被克莱斯特发行部拿走了。

    然而,这笔账是没办法按照38算的。

    不然的话,这笔钱早就分下来了,也不至于拖了好几个月。

    实际上,在《港不容易》上映之前,徐朗就以15亿的价格将《港不容易》3880的票房分成卖给了17控股。

    之所以不是38,而是3880,也就是304的票房分成。

    那是因为这部电影其中有10是属于光剑的,还有10是属于赵燕子的。

    在剩余的304当中,徐朗占据58,宁海、周勃、王顺溜都占118,林冬占了66。

    这是什么鬼操作呢?

    对于《泰不容易》这部电影来说,由于发行方克莱斯特发行部的友好照顾——毕竟是老板的私人项目,投资方最终分到的钱高达38。

    依据这个计算方法,只要《港不容易》的票房到达115亿元,投资方就可以拿到35亿元的收入,那么去掉2亿成本之后的票房净收入就可以达到15亿元。

    而之前的《泰不容易》票房就已经超过了12亿,为什么徐朗对于《港不容易》的信心还不到12亿?

    这一切的背后,是人性的扭曲还是道德的沦丧?

    难不成徐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