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快亏成麻瓜了-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站在戴维德的立场上,他和资本的博弈也不是没有道理。

    如果引颈就戮,他的for早晚变成别人的for。

    但你才刚刚开始,你还没有把一切竞争对手都碾在脚底下呢。

    更何况,这个行业危机重重,暂时还看不到具体的赢利点。

    戴维德刚才这话还透露出一个信息,那就是他把融资太当回事了。

    明明是一个不喜欢被人压住的主,却偏偏沉迷于通过融资的形式来发展。

    现在是七月份,距离明年三月也就半年的时间,十个亿都不够你烧,你是把烧钱当成发展了吗?

    你就没想到停下脚步沉腚一下?

    把发展过程中用户反馈过来亟需解决的问题解决一下?

    自身功力不提升,光靠资本市场传功。

    这个for,真的早晚完蛋。

    别看共享单车现在发展的挺快,其实问题非常的多。

    比如,你晚上下班的时候,可能发现公司门口没车子,而小区门口停了一大堆,等你早上上班的时候,小区门口又没车子了。

    想要解决这个问题,运营的费用是个天文数字。

    还有你们管理团队内部,贪俯盛行,就连外头的人都听说了,基层的人一个月能搞好几万,稍微高一点几十万很正常,简直就是一场薅资本羊毛的盛宴。

    资金的羊毛可以薅,资本也做好了心理准备,但不是你们这么薅的。

    戴维德根本没有什么管理经验,而他显然也不是一个擅长放权的人。

    此外,虽然共享单车才发展几个月,但是经历着日晒雨淋,还有使用者的暴力对待,已经有非常多的车子成了废铁。

    for的单车情况最严重,因为他们质量最差。

    裴潜龙从for的身上已经看到了共享单车的未来,他深深赞同林总的观点,这个行业没有办法久持,赚一波就撤是最好的情况。

    他甚至已经开始不自信。

    for究竟能不能撑到明年三四月份。

    如果不等明年三四月份的话,克莱斯特可以现在就抽身。

    for的项目,克莱斯特用大龙科技的名义,一共投资了两亿六千五百万,按照c轮的估值,现在转手的话,能卖十二亿。

    这个项目现在就撤的话,赚十个亿。

    如果for撑不到明年三四月份就倒了,那这两个多亿就打水漂了。

    回头钱?

    不存在的!

    如果for破产了,他们那点资产连用户的押金都退不完,供应商的货款也不可能还清,更别提放到最后顺位的投资回款。

    如果说for的车子质量太差,那膜拜的车子就是质量太好。

    好的过头了。

    膜拜一台车寿命是按照5年设计的,for可能存续只有3个月,所以到目前为止,那些共享单车制造的废铁堆里,还很少能见到膜拜的单车。

    不过,质量好,成本自然也就高。

    别人八百块就能造一辆车子,她要三千块。

    市场没有for大,但她烧钱的速度一点也不慢,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这一次,胡薇要求融资15亿。

    比for的胃口还要大。

    主要是她花钱的速度也快。

    此外,市场份额的落后,让胡薇也有点着急了,她一方面需要资金造车子,另一方面也要铺市场。

    膜拜目前市场占有的增长速度全行业第一。

    增速非常的快,增速快了,大家就会看好这个项目的未来。

    不必发愁没人买账。

    膜拜单车由于质量更好,骑行更舒适,它的口碑明显优于for,而且大家也觉得胡薇这边做的是长久买卖,在未来绝对有实力超越for。

    上一次,是熊猫资本、愉悦资本几家入局。

    这一次除了熊猫资本要继续跟进,还增加了红杉资本、高瓴资本等一大批资本圈的大佬。

    相当于一群狼围着一块肉了。

    裴潜龙这一次代表的是凛冬资本,也是膜拜这个项目第二大股东。

    他的要求很简单,凛冬资本保持25的份额,其他的都可以让出去。

    而胡薇这个创始人,比裴潜龙还要慷慨,她原本持有32的份额,现在直接愿意释出12,也就意味着她已经从第一大股东变成了第二大股东,比凛冬资本还要低。

    而她做出的这些牺牲,换来了膜拜的高估值。

    融资前估值被推到了35亿——比for还要高,一旦完成融资15亿的目标,膜拜单车就要变成50亿了。

    那么,完成这个估值很难吗?

    前前后后都没用两天,负责发起这一次融资的熊猫资本负责人,手机都快被打爆了。

    红杉、华平、高瓴、愉悦资本、创新工场、贝塔斯曼、甚至包括了团美和企鹅,这些是被允许进场的资本,被挡在外头的还有很多很多。

    反观for的戴维德,他在c轮只引入了一个弟弟出行。

    因为怕,因为不想被资本吞噬,所以他选择了一个能够对他的for有帮助的弟弟出行。

    估值也畏手畏脚,弄到最后,for的估值足足比膜拜低了十个亿。

    前前后后,不过差距一周半的时间。

    融资前估值35亿,凛冬资本原来的30就价值1085亿,要保证50亿估值前提下的25,就必须补足两亿的差价。

    而胡薇,由于稀释出来的份额很多。

    她直接就提现了八千五百万。

    一个一年还没到的项目,就已经为她带来了八千五百万实打实的财富,这还不算50亿估值下的20份额,那可是十个亿的价值。

 第624章 先来后到的规矩懂不懂(为盟主一笙呀qaq加更2/10)

    从工作十年月薪破不了万,到现在八千万身家。

    这位女士真的非常的厉害了。

    她比戴维德有更加清醒的认识:资本是助推你的,但最后你都得还回去。

    相比较for和膜拜,嗨喽就比较中规中矩了。

    它的创始人王羸很清醒,对这个行业和资本都有比较理智的认识,裴潜龙和他聊过几次,觉得这大概是唯一一个能够成事的人了。

    戴维德很难成事,胡薇就算成事,到最后也未必是她的事,她野心太小。

    而这位王羸,他起步较晚,在共享单车于一线城市打的不可开交之时,他选择绕道而行,选择了一片空白的二三线城市,避开与for、膜拜等各路巨头的烧钱大战。

    就是说,烧钱必须得烧,但是你不能光想着烧钱。

    烧到最后,你连个灰可能都剩不下来。

    不烧钱还想发展,那怎么办?

    去二三线城市,那里即便有对手,却也不是共享单车品牌的主战场。

    他的车子质量比不上膜拜,成本的钱他也不烧,但质量却比for要好的多,三个月寿命的车子,那么多废铁要怎么处理。

    这一次,嗨喽单车融资前估值做到了22亿,一共融资8亿,是三家资金需求最小的。

    而且王赢引进了云鑫创投、永安行、威马汽车、成为资本、ggv等多家资本,八个亿摊薄下来,每一家其实占比都不算高。

    戴维德只引进弟弟出行一家,总占比岂不是狼(克莱斯特)还没走,又来了一只老虎。

    你怎么知道弟弟出行什么都听你的,不干涉你的运营。

    王赢就很聪明,一下子引进来好几家,估值估得多,还不会产生大股东,他王赢就是稳稳当当的第一大股东。

    其实天使轮的时候,如果不是没人投资,他也不会允许裴潜龙拿走那么多份额的。

    这一次,裴潜龙以幸福基金的名义,追投九千万,保持了25的份额,进一步被稀释走了5,但是投资收益却无形中增加了。

    三家投资一圈,一共花了44亿。

    根本达不到林老板要求花掉十五亿的要求。

    但是裴潜龙也真的尽力了。

    如果要选新的项目,他还是要亲自评估,反复核算,也不是一时半会就能把钱花出去的。

    林冬对此也算满意,系统账户原本十五亿,加上《天才枪手》赚的,一共这一下子花掉将近四分之一,已经非常了不起了。

    剩下的他只能慢慢的想办法。

    七月底的时候,克莱斯特的第一台光刻机终于造了出来。

    这台落后了国外最先进工艺好几代的光刻机,却比目前国内最先进的还要牛叉,因为目前国内只有申城微电子处于90n水平,代表的是自家ee200系列光刻机。

    其它的像影幻半导体公司、芯硕半导体公司都只能够拥有200n工艺的光刻机量产能力。

    关于制程方面的东西,其实非常的复杂。

    林冬到现在都还没搞明白。

    他只知道目前晶体管技术节点的数字大约是130n、90n、65n、45n、32n、22n、14n 、10n、7n (5n)……是一个大约以07为比的等比数列。

    但这已经是很古老的计算方式了。

    现在,这只是一个命名的习惯,跟实际尺寸已经有差距了。

    28n这个节点,其实不属于前面提到的标准,但是这个技术节点,直到现在,仍然在半导体制造业界占据了很大的一块市场份额。

    湾积电、华芯国际等这样的大代工厂,都是在28n上玩得很转的。

    这个制程还远远没有到淘汰的时候,至少算得上是中端。

    为什么呢?

    因为,这个节点被证明是一个在成本、性能、需求等多方面达到了比较优化的组合的一个节点,很多芯片产品,并不需要使用过于昂贵的ffet技术,28n能够满足自己的需求。

    所以,当克莱斯特能够造出28n的光刻机,才会得到一众大佬的青睐。

    比如华夏手机,如果他们有能力自产28n芯片,就可以大大减少代工需求的比例,从而降低中低端手机的成本,获得更多的利润。

    其他,华芯国际、申城微电子等加盟方,目的大同小异。

    他们几家联合在一起,就代表着华夏整体最先进的芯片技术,还包括人才、设备、专利等等。

    如果单凭克莱斯特自己造这个光刻机,估计得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