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也不是什么好事罢了。”
崔娘子无奈地摇了摇头。
“那姑娘明日卯时可有空?若是无事,我便明日卯时前来接你吧。”
“麻烦崔娘子了。”
“这是陈公家小女儿给你的花笺,”
石兆成坐在书桌后,右手拿着公文翻阅,左手则递出一封胭脂色的信笺,给站在面前的石玉宁。
石玉宁接过展开,胭脂底色的纸上竟然还贴着花瓣,看形状和颜色很明显是精心挑选过的;信笺上带着淡淡的花香气,上面用黑色墨水写着隽秀的小楷。石玉宁只扫了一眼,便折了起来。
父子两人都不说话,只有毛笔在纸张上勾过的细微声音。
“看样子,陈公家的小女儿,很是喜欢你啊?”
石兆成最先打破了沉默,他低着头,依旧看着面前的公文,说出的话淡淡的,让人听不出悲喜。
“是吗?”
石玉宁也淡淡地回了一句。他脸上没什么表情,看来对这件事情很是无所谓的样子。
说完这句话之后,两人又同时陷入了沉默。
批完最后一份公文,石兆成放下手中的毛笔;他揉了揉右手手腕,抬起头,看着依旧站在自己面前的儿子。
“你长兄快从嘉州回来了,你可知道?”
“知道。”
“届时,你嫂嫂,也会一同回来,”石兆成身子往后靠了靠,倚在凭几上,“这还是你嫂嫂,第一次回咱们家来。”
“你仔细点儿,不要招惹她了。”
石玉宁垂在身侧的手稍稍握紧。
“我不明白,”
忽然,石玉宁说话了。
“你说什么?”
石兆成皱了皱眉头,他看着自己这个异常英俊的儿子,开口问道。
“我不明白,阿爷!”石玉宁抬起了头,从进屋以来一直低着头的他,还是第一次这样,和自己的父亲对视,
“阿兄他,他明明有着满腹的才情和抱负,有着,有着自己心仪的女子,你为何非要逼他取呼延都尉的女儿?让他唯唯诺诺地活在那个家里?甚至连回一趟家乡,都要看自己妻子的脸色?”
“我不明白!”
“你不是最喜欢阿兄的吗?”
石兆成听着石玉宁的质问,他颔了颔首,眼睛半眯又睁开,像是一匹被挑衅的雄狮;可是奇怪的是,他并没有责备石玉宁,也没有朝他发火,他就只是这样盯着石玉宁,大约一刻钟的时间,
“出去吧。”
石兆成垂下了眼眸。
石玉宁原本一腔的火气突然像是被抽空了,像准备冲锋的军队扑了个空,像是用尽全身力气的拳头砸在了棉花上。
他咬了咬自己的嘴唇,
对着石兆成行了一礼,缓缓退出书房。
第四十七章 崔丈
第二日卯时一刻,白锦儿就见到了出现在自己家店门口的崔娘子。
“稍等,我锁个门就走。”
白锦儿和崔娘子走在一起,稍稍落于崔娘子小半步的距离;余光看着自己身边的女子,白锦儿稍稍偏了偏头。
崔娘子今天穿的是套鹅黄松绿的襦裙,身上的披帛是浅浅的米黄色,
好像崔娘子真的很喜欢穿这种娇嫩的颜色。
“怎么了吗?”
察觉到白锦儿探究的目光,崔娘子转过头来问道。
“啊,没有没有,”
被逮到的白锦儿不好意思的挠了挠自己的头。
出了西市又走过五六个坊,才到了崔娘子家所在的碧凤坊。
碧凤坊明显要比白锦儿住的清云坊好上许多,周围的房子装修都豪华了不少。又绕过两条街,这才到了崔家。
“姑娘请。”
崔娘子打开了大门,对着白锦儿做了个请的手势。
走进崔家的院子,崔家比白锦儿想象中的要小上不少——当然,肯定是比白锦儿家要大的,但是在白锦儿想来以崔家这么些年在锦官城里打下的口碑,买个奢华些的院子,也不是不可以。
可现在看来,其实也就是一户普通人家的房子罢了。
走过小小的木桥,踏在雪白的鹅卵石上,白锦儿跟着崔娘子,来到了房门前。
“姑娘请稍等,”
让白锦儿在客厅里坐下,崔娘子便走了出去,来到其中一间房门口。
“咚咚咚——”
崔娘子敲了敲门。
“阿爷,阿爷?”
随着崔娘子话音落下,紧闭的房门里传来了几道咳嗽声。
“咳咳,咳咳,”
“咳——”
“喝——呸!”
听见这些声音,崔娘子脸上的表情有些无奈。
过了几秒钟,才听见里面有人说话:
“念念,是你吗——”
声音音调拉的有些长,听起来让人觉得很疲懒和沧桑。“是我,阿爷,”崔娘子回应道,“我给你把白姑娘请来了。”
屋里的声音忽然消失了,大约安静了几刻钟的时间,就听见里面“乒呤乓啷”地响了起来。
“呼啦——”
房门被拉开,一个坐在轮椅上的老头子,出现在崔娘子面前。
老头子的头发乱蓬蓬的随便裹了个髻,有好几缕花白的头发还从里面翘了出来;身上穿着单薄的中衣,披了件袍子,已经有些发皱的手掌紧紧地握着轮椅的把手。
“在哪儿?!”
老人的眼睛瞪的很大,看上去神采奕奕。
“人家在客厅等着呢,”崔娘子看着自己阿爷的这副样子,觉得有些头疼,“你好歹把衣服穿规整些呀。”
“不碍事不碍事,”
“时间紧迫,快带我去见人家。”
说着,老人推着自己的轮椅,费力地想往前走。
“阿爷你慢些!”
白锦儿听见声音,头转了过来,正看见崔娘子推着自己阿爷的轮椅,来到客厅前。看见坐在轮椅上的老人,白锦儿站起身。
“想必这就是崔丈吧?”
白锦儿对着崔娘子的父亲微微施了一礼,后者却不甚在意的挥了挥手,反而满脸期待地对着白锦儿说:
“你就是念念说的那个小姑娘?”
“你可带你说的那种粽子来了?”
白锦儿愣了一愣,她还没来得及说话,崔娘子赶忙插嘴道:
“阿爷!这端午都过去多少日子了,人家怎么可能还会有粽子?你不要太过分了!”
崔丈却没有理会自己的女儿,依旧是满怀希望地看着白锦儿。
白锦儿有些尴尬地咳了咳,
“抱歉崔丈,我手上确实没有多余的粽子了。”
“啊”
崔丈的失望溢于言表,他懊恼地抓了抓自己本来就乱糟糟的头发,低头看着自己的膝盖。嘴里喃喃自语地不知道在说些说什么。
看着自己的话给面前的老人带来这么大的冲击,白锦儿于心也有些不忍,她想了想,忽然眼珠子一转,对着低着头沉浸在悲伤里的老人说了一句:
“不过,如果方便的话,我倒是可以做一下粽子的馅料,给崔丈尝一尝。”
原本看上去很是消沉的崔丈猛然抬起头,白锦儿看见他脸上的每一条皱纹都在抖动,看样子他很是高兴。
崔娘子却皱起了眉头,抱歉地看着白锦儿说道:
“会不会太麻烦你了姑娘?你大可不必”
“不妨事的,”
白锦儿对着崔娘子笑笑,
“既然娘子说,崔丈曾经在家中试过做那几种粽子,那么我想,娘子家中或许还有残存的材料?”
“这是有的,”
崔娘子点了点头,
“那么,就要借娘子家中的厨房一用了。”
崔家的厨房就明显地比白锦儿家里的大得多,里面有着两大个大大的柜子——其中一个柜子上面摆了许多的瓶瓶罐罐,而另一个则像是中药铺一般的满是抽屉。
厨房收拾的干干净净,一看就是经常打理的样子。
崔娘子已经把白锦儿需要的材料找出来放在显眼的地方,出于尊重白锦儿的目的,崔娘子一早便退出了厨房;毕竟她知道在做这独门手艺的时候,自然是不希望有人在旁边看着的。
白锦儿熟练地升起火,开始做那四种粽子的馅料。
两热两冷,两荤两素,即使白锦儿对制作步骤已经熟捻于心,但是只有一个人做起来,还是很费功夫的。特别是研磨两种豆沙。
一直到太阳将落得时候,白锦儿也才做好两中馅料。
没办法,只能先给他尝这两种了,白锦儿站起身晃了晃已经酸疼的腰肢,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
“咔啦”的一声,站在门外的崔娘子抬头看去,正看见白锦儿手里端着两个小盘子,而盘子上就是她做好的两种馅料——红袖添香和烟华玉羽。白锦儿瞧见崔娘子,对她笑了笑,
“实在不好意思了娘子,”
白锦儿如是说,
“这时间紧了些,我只能先做出两种馅料给令尊尝一尝了。”
“可千万不要这么说,”
崔娘子赶忙走上前,把盘子从白锦儿的手中接了过来
“家父这般烦扰你已经让我羞愧,姑娘再这么说,可真是羞煞我了。”
“哈哈哈哈娘子不必这般,”白锦儿露出自己两个甜甜的梨涡,“其实,我也很想听听令尊对我的教诲呢。”
互相寒暄着,两人端着盘子,来到了客厅。
崔丈被崔娘子从轮椅上搀了下来坐在桌前,他此时坐着打瞌睡,头深深地垂下,恨不得快垂到自己的怀里了。直到盘子被摆到桌上,崔丈也没有抬起头。
崔娘子正准备喊他呢,就看见了崔丈的鼻子动了动,像是问到什么味道。
头倏然抬了起来。
看见摆在自己面前的盘子,崔丈的眼里登时射出一道精光。
朝着崔娘子伸出手,他的眼光落在盘子中的东西上,死死地盯着;崔娘子自觉地把筷子递到了自己父亲的手中。
老人先奔着那道赤红色的肉伸出了筷子,看着他这副样子本应该动作很迟缓才是,可没想到他眼不乱手不抖,精准地从上面切下了一小块带着豆沙的肉,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