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子的幌子,遮掩自己的行径。
可是小皇帝刚才走的时候,同样看也没看她一眼!
谁能想到,算来算去,到头来,竟然只是一场笑话?!
孙铮接着道:“你们弄死一个皇帝还不够,甚至连他的儿女、嫔妃,也一起都弄死了个干净。呵呵,平日里自己犯事就说什么祸不及妻儿,到了皇帝这儿,就百无禁忌?”
有人梗着脖子道:“那是太后为给陛下稳皇位下的狠手,我等身为臣子,只要奉君即可,又何必行此等事?”
太后急的不行,那事真不是她的主意啊。
但孙铮不想给她反驳解释的机会,就由着这些人乱扣帽子。何况真正的黑手,就是孙铮自己。
杨廷和终于理顺心绪,长叹一声:“你到底想要什么?”
“噢,杨师傅不是说我要造反吗?我已经回过你了,我要造反啊!”
“你既然连阴司都去得,连驾崩的先帝都能还阳重生。又岂会在意区区一个皇位?若你想做皇帝,何时做不得,又何须等到今日?”
“杨师傅看的真明白,不愧是首辅!”
杨廷和老泪纵横:“可叹老夫自诩聪明一世,却被这点魔障迷了心窍。你说的没错,弑君恶行确是老夫所为,此事于太后无关。建功,你也是皇家半子,你已经搞臭了先帝,抢走了陛下。大明两代帝王的名声,都已沦为笑柄。就不要再拖太后下水了,就算你不念旧日在宫中成长的恩情,至少也记得,她还是你的岳母啊。建功,弑君也好,禅让也罢,都是争权夺利之举,可若是太后牵连进弑君案中,那这世上还有什么母子亲情可言?朝廷还如何教化百姓!”
“啧啧啧!”孙铮摇头:“尽管到了这个时候,你仍然还想着维系三纲五常那一套!你不是问我想做什么吗?我现在正式答复你。我要造反,不只是要造你这大明朝的反,还要造这封建规则的反,造你们这儒家纲常伦理的反!”
“什么?”不只是杨廷和震惊,所有人都吓傻了,这是什么意思呀?
孙铮很贴心的解释:“也就是说,我不只是要推翻这个大明朝,还要连这个帝王朝廷也一并掀个底朝天,更要把你们儒家那一套一起掀个底朝天!我要把你们这一肚子锦绣章都剖在阳光下晒一晒,让天下人都看一看,你们肚子里那些,和你们嘴上说的是不是一样!”
“你怎么你怎么敢!你怎么敢啊”
“我怎么不敢?”孙铮突然翻脸怒道:“我到这个世界二十几年,辛辛苦苦扫北虏,除边患。除倭寇,下南洋。哪一桩不是为大明添砖加瓦?我以为,凭着自己的努力,为你们做那些你们自己做不到的事情,把你们擅长的事情交给你们做,大明朝必然蒸蒸日上,百姓再无流离失所之苦,再不必受饥寒交迫之罪。甚至为了让你们腾出手脚施政,连你们下毒弑君的时候,我都没有干涉!
“你们嫌正德碍事,要把他搬开,没关系,我由得你们。可你们自己掌权之后,是怎么做的?这才两年,还特么的不到两年!”
孙铮把手一伸,旁边士兵递上一摞奏折:“从正德十年起,我就再也没听说过大明境内还有因灾导致的流民了,可是你们才掌权一年半,蜀地就发生了十六起流民做乱事件。而你们是怎么处理的?”
“我们赈灾了”
孙铮将奏折丢向杨廷和:“如果赈灾钱粮到位,还会有流民闹事吗?蜀王借机哄抬粮价,与四川总兵合谋,为夺民田,屠村两座,大大小小杀了三百余口。锦衣卫衙门得报,第一件事不是向皇帝报信,却将消息传给了蜀王。导致当地锦衣卫衙门被灭门,一把火烧了个精光。这事你知道吗?”
杨廷和瞠目结舌,猛然扭头看向武将班里的英国公。
英国公扑通就趴了,锦衣卫新上任的指挥使,是他的女婿。而且蜀王屠村这事,他确实听女婿提过一嘴,当时他是真没往心里去呀!
孙铮冷笑:“锦衣卫乃天子亲军,竟然因为换了一任指挥使,不但再起不到耳目作用,甚至干出出卖自家袍泽的丑行!这就是你杨阁老掌权的成绩?
“以大明朝两代先帝积累的这些家当,就算你们恬武嬉不思进取,慢慢败也能败个几代人吧?可你自己算一算,如果真照你们这么个折腾法,还能撑几天!一个个嘴上说的忧国忧民,实际上却在祸害天下苍生!
“你们不用找了,英国公那个宝贝女婿,已经被我扭送成都锦衣卫衙门现场了,他要在那里,用自己的血洗涮他给锦衣卫带来的屈辱!你也不用说什么祸不及妻儿的屁话,他们一家,从今天起,就要去倭国服劳役了。男的去矿上采矿,女的去倚门卖笑。对,没错,就是英国公府上的二小姐,以后要在倭国做最下贱的事情。不要想着用什么一死明志的招数逃过去,就算她死了,我也能从阴司把她揪回来!”
英国公直接瘫了:“何至于此,何至于此啊老夫愿意出银钱抚恤,出双倍!五倍!只求国师开恩,给小女一个体面”
“呸!你的女儿要体面,旁人的女儿就不要了吗?你送自家女婿去做那个指挥使的时候,就应该想到会有这一天!赔偿,我缺你那点银子吗?”
这话确实理直气壮,要论有钱,全世界都没人敢和国师比。
孙铮骂了几句,有点意兴阑珊:“敲钟!”
用来报丧的景阳钟悠悠的响了起来。
杨廷和吓一跳,小皇帝已经走了,能配得上这钟声的,只有太后了。这家伙真要把太后往死里弄?
“你这是何意?”
“这丧钟是给这个朝廷敲的!还不明白吗?从现在起,那个天朝上邦大明朝,亡国了!”
晴天霹雳!
还不如给太后敲。
孙铮有点落寞撇嘴:“我现在要造你们的反,可你瞧瞧你这满朝武,此时此刻,你们能为这正在灭亡的大明朝做什么?什么簪缨世家,什么两榜进士,都是废物!”
第二百六十九章 这辈子都做狗
孙铮的话很刺耳,很扎心,但没人有勇气站出来反驳。
皇帝被弄走了,如果不是亲戚,他随手捏死也毫不费力。满朝武被一勺烩了,连一个有勇气站出来的人都没有,就算敢站出来,也不过徒添笑料,于事无补。
所以,铁一般的事实就摆在面前,大明朝,亡了!
龙椅边的内侍将张太后搀起,送入一辆小车,经过大殿哭泣的人群,出宫后掉头向北,径直被送去了弘治皇帝的泰陵。
泰陵的守墓人已被遣散,如今房舍被重修,田地也被整理,张家兄弟全家也被打包送了过来。以后,他们姐弟就要在这里,靠自己种田养蚕,自己养活自己。顺便帮弘治皇帝守陵,以往对大明朝造成的那些破坏,要靠余生的劳役来获得救赎。
“将全国各地藩王、宗室,一体打包,送去海外编管。命令全国两京一十三省大小衙门,所有官吏等候接管”
杨廷和浑身颤抖,这是真的一点情面都不讲了吗?怎么能做的这么绝呢!
“建功,就算蜀王无道,也只是他一家有罪。其余众藩,皆是太祖太宗血脉”
孙铮冷笑:“杨师傅,醒醒吧!你的大明朝,已经亡了!什么宗室外藩、武勋贵、读书种子你们只是一群遗老遗少!雪崩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你们所有人,无论是免役的秀才,还是世袭的宗室子弟,都是亡国之人,都在被清算之列!
“都到了这时候,还想不明白?你读那一肚皮的书,也不知哪里去了!”
杨廷和扑通瘫倒,悲从中来:“悔不听恩师之言,终致今日亡国之祸,杨某愧对列祖列宗”
当年,他因孙铮跋扈问计师相,得到的嘱咐是:“永远不要去招惹那个孙铮!”
最初几年,他一直记得。后来孙铮退居南海日久,对朝政处处忍让。于是,他飘的越来越高,现在,终于从云层摔落,原来这么疼!
孙铮才懒的理他自我检讨,现在后悔?早特么干嘛去了!
“把这些大明朝的国之栋梁,都送去陵园安置,让所有人全家团聚,务必不要少了一个!处理掉这些,就让市面恢复秩序吧,不要影响百姓生活。”
“是!”一身戎装的红后拿着个件夹,迅速写了命令,递过来让孙铮签字。
孙铮看着她这个样子,恍惚以为是维基,笑着训道:“你就是你的样子,何必事事学维基!”
红后抿嘴轻笑:“我也喜欢穿军装啊。还有个事,既然已经把大明所有官府衙门全部编管废止,那么恢复社会秩序,我们以什么名目来执行?”
“成立个临时过渡政府班子吧,你自己看着安排。那些旧朝官员,挨个审查一下,问题不大的留用,问题严重的,送去海外教化蛮夷。华夏明之光,需要他们去传播。”
“还有个最大的问题,那些读书人本来今年是有一次恩科要开的。全国范围内,光是赴考的秀才就有上万人,还有那些要考秀才的童生。我们要废止科举,这些人必然是最大的隐患。”
杨廷和等三位阁老就在脚下,听的明明白白,互相对视一眼,只觉得脊背一阵阵泛凉。这把国朝一锅端了还不算,现在要把儒家连根刨掉啊!
这个女人究竟是谁,怎得如此阴毒狠辣!
就听孙铮用不屑的语气道:“秀才造反,十年不成!别说手无寸铁,就算给他们每人发条枪,都不一定扛得动!命令各省,就地组织一次摸底考试,随便再找个借口,给他们搞几次军训。挑一部分出众的留用,其他的有了念想,自然就不闹了。”
“要是真有人不愿意接受亡国事实,执意闹事呢?”
“真有闹事的,就由着他闹呗。把那点心气折腾完了,自己就消停了。”
红后笑了笑:“咱们现在不是人手不足嘛,我看是不是快刀斩乱麻比较好?”
孙铮笑着看她一眼:“不要总想着搞什么大新闻,咱们又不是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