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满级大佬穿成炮灰女配-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谈墨想了想唐教授团队里的师哥师姐们,除了申静怡,其他人相处下来都挺靠谱的,不像是会干这种缺德事儿的人。

    “刘导对于这部剧,投入这么大。到时要播出了,真以历史剧的名号来宣传。观众中不乏真的对历史了解的人,看了以后发现名不副实。刘导和这部剧的口碑都得受影响。”谈墨干脆不理元琪珊,只对谈尽棋说。

    “若是重写剧本,延迟几个月开机,会造成损失。可到时候播出之后,被观众吐槽,收视率和评分暴跌,损失只会更大。不论是导演还是这些冲着正剧来参演的实力派演员们,口碑都要受影响。往后导戏接戏,恐怕都会遇到阻碍了。”谈墨目光询问谈尽棋,她说的是否对。

    ------题外话------

    3更全~

    求月票啦~

    大家晚安~

 第200章 还真是奇妙的缘分

    谈尽棋点头表示肯定。

    这正是他之前那么矛盾,想跟刘导说却又顾虑重重的原因。

    “明知这事儿多么重要,可那所谓的顾问却完全不顾,显然是应付了事,只把钱赚到手。也太坑了。”谈尽棋皱眉道。

    谈墨心说,这可不只是坑了刘导和一众实力演员,如果真是唐教授派来的人,那还坑了唐教授呢。

    顶着唐教授徒弟的名义,却不干人事儿。

    不好好给人当顾问,竟应付了事,害人蒙受损失,最终人家不止会怪这个但顾问的,还会怪派人过来的唐教授。

    唐教授可真是无妄之灾了。

    “你们有完没完!”元琪珊没想到,这两个人先是看不上她的剧本,现在更是连唐教授派来的高材生都看不上。

    这两个人这么飘的吗?

    “什么事情很严重?”刘导走进来。

    不等他们说话,刘导先解释:“远远的就听到你们这里的说话声,我过来见房门没关,就进来了。”

    “刘导!”元琪珊激动地叫道,再看刘导身边跟着的人,更激动了,“申老师!”

    谈墨:“……”

    还真是奇妙的缘分呢。

    跟着刘导一起来的人,竟是申静怡。

    不需要介绍,谈墨便知道,申静怡就是元琪珊口中的那位顾问了。

    她说呢,唐教授团队里,其他师哥师姐,也不是这么坑的人。

    是申静怡,那就不奇怪了。

    “申老师刚到,我便带她过来跟你们认识认识。”刘导对申静怡也比较客气,还客气的称呼为申老师。

    “刚刚远远的,就听你们在说剧本的事情。”刘导问起来,“剧本有什么问题?”

    若是有问题,现在改应该还来得及。

    元琪珊生怕谈尽棋和谈墨说出对她不利的事情,便抢先一步说:“刘导,他们兄妹俩在这儿闲聊,我在门外听到,是我不对。不管怎么说,我不应该在人家两个不知道的情况下,听他们的谈话。”

    “但是,我实在是忍不住。”元琪珊气愤的说,“谈墨竟然说我的剧本,不配为历史剧。只能做娱乐大众用,说我写的剧本,历史太片面。”

    “她一个15岁的学生,也不知现在是上了初中还是高中,就来质疑我写的剧本。”元琪珊委屈的声音发颤,“我查了那么多资料,用心写出的东西,在她的口中竟是一文不值。”

    谈墨微微皱眉,不高兴的噘嘴反驳:“我没有说你的剧本一文不值呀。我都说了,是具有大众娱乐性的,只是跟历史不搭边而已。你还是个编剧呢,当知道语言的重要性,可不能说话只说半截,让人误会我。”

    “你!”元琪珊气炸了,没想到,这小丫头才15岁,却精的很,相当不好对付,“我的剧本,是跟申老师商讨过的!你是觉得,你比申老师更专业吗?”

    谈墨这才笑的眼睛弯弯,好整以暇的看向申静怡:“申师姐,好巧呀。我真没想到,你也在呢。”

    “我也没想到,会在这里碰到你。”申静怡表面温温柔柔的。

    她也觉得奇怪。

    这谈墨,怎么还阴魂不散呢?

    进了唐教授的团队就算了,就连来个剧组,都能遇到。

    在这儿遇到谈墨,还真不好办了。

    她来这儿,是做社会实践来了。

    是刘导通过侯导的关系找到的唐教授,希望他能介绍一个学生过来当顾问。

    毕竟让唐教授亲自来这种事情,刘导是连想都不敢想,连提都不敢提。

    这是她好不容易,跟唐教授争取来的机会。

    社会实践,是会有加分的。

    考虑到团队中其他人,都有各自的社会实践内容。

    并且他们除了社会实践之外,大部分的精力都放在团队研究上,不愿意再分散精力了。

    唐教授便把这次的机会给申静怡了。

    连唐教授都不知,申静怡竟然毫不珍惜。

    申静怡就是冲着加分来的。

    至于做顾问指导,申静怡觉得,意思意思就行了,难道还真给人上历史课,讲那么多?

    她就是欺负刘导和元琪珊对历史一知半解,多少知道一些,但却不像他们专业的研究的那么细致。

    恰好,元琪珊也是个刚愎自用的。

    两人虽然没在这方面交流过,却意外的合拍了。

    元琪珊在给她看剧本的时候,申静怡看着剧本内涉及到的历史内容,并没有什么大问题。

    至于算不算历史正剧范畴,会不会给人以误导这种事情,申静怡根本没考虑过。

    反正给她看过的部分确实没有问题。

    其他的她不管。

    最主要的是,社会实践分数拿到,就够了。

    说白了,她就是欺负人家不够专业。

    申静怡真是没想到,竟在这儿遇到了谈墨。

    可真是够倒霉的。

    元琪珊不敢相信的转头看向谈墨。

    谈墨怎么会管申静怡叫师姐?

    难道,谈墨现在的学校,曾是申静怡的母校?

    不然的话,根本解释不通。

    刘导直接问了出来:“谈墨,你怎么会叫申老师师姐?”

    “因为我们同校啊。”谈墨笑着说。

    谈尽棋嘲讽的看了元琪珊一眼,才对刘导说:“墨墨去年夏天就参加了高考,以满分的成绩考入京大。”

    15岁?

    又怎样。

    谈墨已经是京大的学生了。

    听元琪珊刚刚提起京大,那满是敬仰的口吻,谈尽棋就知道,元琪珊可不是京大的学生。

    是否是京大的学生,提起京大时,语气是不一样的。

    当然,华大的学生提起京大,又是另一种语气了。

    元琪珊惊得撑圆了眼睛。

    谈墨竟是京大的学生!

    她……她以为谈墨上初高中呢!

    “你是历史系的?”元琪珊上下打量着谈墨,到现在还是无法相信。

    “她不是历史系的。”申静怡说道,“但是同为京大的学生,她倒是能叫我一声师姐。”

    元琪珊这才松了一口气。

    “就算你是京大的学生,可你非历史系的,就不要对剧本指手画脚了吧!”元琪珊说道,“这剧本,是申老师过目过,认为没有问题的。是吧,申老师?”

    ------题外话------

    感谢集美打赏~

 第201章 损人不利己

    而且,就算考上了京大又怎样?

    她不是去年才考上的吗?

    也就是说,现在才大一。

    别说谈墨不是历史系的,就算她是。

    大一新生,还能比申静怡专业?

    谈墨问申静怡:“申师姐,你确定,是真的没有问题吗?”

    申静怡心中一顿,目光低垂了一秒,才说:“我确定,没有问题。”

    “申师姐,你知道这是一部历史剧吗?刘导是想要拍一部历史正剧,而非浅显的朝堂权谋,后宫争斗。而是尽可能的还原历史。”

    刘导在一旁点头。

    “我知道。”申静怡咬牙道。

    “可是这里面,只写了竹林七贤,写了魏晋名士风流,写了魏晋民风开放。却没写朝代更迭频繁,战乱不断。百姓易子而食,饿殍遍野。”谈墨沉声道,“要写历史,就写的全一点儿,不要只写美化的一面。让人误以为那个时代有多么美好。”

    “你懂什么?”元琪珊有点儿慌了,扯着脖子说,“这是剧本,不是史书!想了解历史,看史书不就好了?剧本要在历史的基础上,做艺术加工。要有剧情跌宕,要有冲突矛盾!”

    这时候,申静怡只能选择站在元琪珊的一边。

    不然,就是承认她这个顾问当的不合格。

    这点她是绝对不能也不会承认的。

    其实,从当初她说元琪珊写的没有问题,她就已经只能站在元琪珊那边了。

    若是没有谈墨,根本不会有她现在的为难。

    这个谈墨,简直是多管闲事!

    这又不关她的事情。

    拍出来好与坏,都是刘导的事情。

    拍的好了,对谈墨又没有好处。

    拍的不好,谈墨也不损失什么。

    谈墨非要揪着不放,岂不是看不得她好?

    谈墨这么针对她,损人不利己,真是恶心透了!

    身旁,元琪珊又说:“你既不是历史系的,又不懂编剧。就别在这儿外行人说外行话,对我们指手画脚了。”

    “你要矛盾冲突,你要情节跌宕起伏,最真实的历史就可以给你。在这个时期的历史,不需要你费心思再去或杜撰或强化情节。”谈墨往前一步,缓缓道来,“公元184年,东汉末年黄巾之乱。220到280年,曹魏、蜀汉、孙吴三国分立,战争不断。黄巾之乱爆发前,东汉约有5000万人口。到三国末期,仅剩800万。”

    “280年,西晋灭吴,三国归晋,司马炎在位时,加上部分被释放的奴隶,全国人口总计有1600万人,北方汉人约占1000多万。而到了311年,永嘉之乱。匈奴入侵,相隔仅仅31年,北方汉人便仅剩300万人,除了南迁的百姓,其余人全部被杀。。”

    “西晋立国仅有51年,可真正太平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