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在大明当暴君-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臣……”

    都察院弹劾闵洪学在今年辽东之战中运输粮食私扣军粮。

    新上任的吏部郎中刘若宰弹劾闵洪学在今年辽东军粮中,并未完成任务,辽东收到的粮食少了3000石(36万斤)。

    还没完,派到宣府的调查小队今天早上送回来的消息,宣府今年的粮食统计缺口达3万石之多,再多次粮食交接备案上,都发现了闵洪学的签字和盖章。

    追查了三处,实际收到的和文件上的都不相符。

    “臣是冤枉的……”

    崇祯怒拍桌案,霍然站起来说道:“到现在还敢嘴硬!来人!给朕拖下去严加审问!”

 第14章 朝局之变(第二更)

    “陛下!陛下……”

    闵洪学被带下去。

    又一个兵部郎中被带下去了,这下许多人是真的睡不着了。

    人们甚至不知道闵洪学到底是因为什么原因被抓起来的。

    一天之后,才从宫里的小太监那里传来一些断断续续的消息,说是好像与宣府的事情有关。

    后来又从都察院传出来消息说与辽东的军粮有关。

    一时间,朝堂风声鹤唳起来。

    最近又是政治敏感时期,监察院、都察院、吏部,这三个部门,一个都没有闲。

    监察院盯着宣府,都察院因为驿站的事情还在喷口水,吏部则在考核兵部的政绩,鬼都知道在抓问题,搞事情。

    而随着易县的事情的慢慢平息,朝堂的注意力已经回来了。

    十二月初八。

    通政使韩爌拜访了内阁次辅钱龙锡的府邸。

    韩爌道:“现在朝局动荡,陛下要严查宣府案无疑,不知道接下来会有多少官员被查抄,但对我们来说,一定是一个机会。”

    钱龙锡让下面的人去门口值守,谁来了都不见。

    他说道:“年后新农政必然会大量铺开,按照新农政的发展势头,每一个州府都需要配置常态化的通判,这个职位至关重要,他在一个州府里负责了农业的建设。”

    韩爌叹了口气,自从今年年初新政以来,朝局的天平已经越来越向新派在倾斜。

    不过朝堂的势力向来复杂。

    也不知道是不是皇帝有意为之,至少重用袁崇焕,让朝堂的势力是非常微妙的。

    韩爌此次来找钱龙锡,就是来谈论关于明年新政推荐官员一事的。

    而这事,又牵涉到袁崇焕。

    为什么这么说?

    袁崇焕今年在辽东打了一场大胜仗,虽然伤亡重大,但拿回了广宁,这个功绩,比他之前的宁远大捷和宁锦大捷还要大。

    可以说袁崇焕是最近朝野风头非常盛的一个人。

    要知道,袁崇焕现在可是正儿八经的辽东督师了,并且加了兵部尚书的头衔。

    他虽然在辽东,但按照大明朝的制度,过几年肯定会调回来。

    站在一个旁观者来看,其实袁崇焕现在已经不能严格算是孙承宗的人了。

    为什么这么说?

    从孙承宗卸任辽东督师后,袁崇焕上任,军制上的新格局已经形成了。

    朝堂上,现在可是有不少人私下巴结袁崇焕的。

    而与袁崇焕关系最密切的是谁?

    钱龙锡!

    在正统的历史上,袁崇焕因为己巳之变,以及各种复杂的原因,被崇祯凌迟处死,钱龙锡也是因为与袁崇焕走得太近,受到了牵连。

    韩爌想了想道:“钱兄,你与袁督师的关系最为密切,在下以为,在这个风口上,应该借助借助袁督师,来为咱们大家做谋划了。”

    钱龙锡微微皱起眉头来:“韩大人的意思是?”

    “袁督师声望正隆,现在朝中有不少人是想亲近袁督师的,若是袁督师能站在我们这一边,明年新政的官员举荐,我们必然可以占大头。”

    他说的不无道理,新政的官员上任到地方是怎么来的?

    当然是吏部指派。

    但是吏部指派的标准怎么来?

    吏部也不可能对每一个人都进行仔细核查,当面询问,毕竟许多人根本不在京师,要来一趟也很麻烦。

    这个时候,许多地方官其实是官员们内部推荐的。

    尤其是知州、知县这些四品以下的官员。

    推荐的人越多,当然就越有说服力。

    这也是在天启朝前期,东林党很强大的原因,因为你如果不是东林党,可能连官都没有机会。

    当然,这也是阉党后来强大的原因,因为阉党才会推荐阉党。

    因为辽东战事,袁崇焕成了炽手可热的人物,刚好钱龙锡与袁崇焕关系非常不错。

    按照韩爌的意思就是,将袁崇焕拉拢过来,势必对明年新政官员的任命有很大的影响。

    钱龙锡想了想道:“韩大人说的有道理,不过某正在想着,若是我们的人能安排进入都察院,后面许多事情就都好办了,别忘了,最近都察院也很紧张,皇帝陛下对曹思诚非常不满。”

    韩爌想了想,突然道:“我倒是有一个主意,若是曹思诚真的被陛下换了,我们可以合力推荐曹于汴担任左都御史,杨所修私德有问题,到时候如果有人举荐杨所修,我们联名反应,随后保举曹于汴上任,一旦曹于汴能上任左都御史,杨所修必然在都察院待不长了。”

    “只要我们掌握了都察院,往后再扶持我们自己的人,不在话下。”

    钱龙锡道:“把杨所修搞走,我们可以联名弹劾他行为不端,他必然也收过钱。”

    “如此甚好,钱兄你来去联系袁崇焕,我来去收集杨所修的罪名,对了,兵部最近肯定会有空缺出来,准备好人选吧。”

    钱龙锡突然道:“闵洪学的事呢?”

    “放心,他的事情,与我们没什么关系,要查也查不到我们。”

    十二月初九,小雪,早晨。

    闵洪学的供书完完整整放在崇祯的御案上,崇祯仔仔细细看完。

    闵洪学罪名有三:

    一、辽东军粮调派,私吞军粮3000石粮食,与刘延元他们不同,这3000石粮食的去处并不是去了建奴那里,而是卖给了喀喇沁部。

    本来现在大明与蒙古右翼部族是联盟关系,而且还打开了互市,按理说卖给喀喇沁部粮食也属正常。

    可这丫的卖的是边境的军粮,就这一条罪就是死罪了。

    二、宣府的军粮差额高达3万石,这是调查小队在宣府调查出来的结果。

    宣府每年的军粮总共有多少?

    30万石!

    十分之一的缺口!

    这笔粮食的去向,是在张家口卖出去了,呈报给当地的商人,卖出去的,至于到底是卖给蒙古人了还是建奴了,到目前还没有查清楚。

    这也是死罪。

    三、故意煽动易县的暴乱。

    这件事其实有偶然因素在里面,闵洪学本来没想到煽动暴乱,仅仅只是想着让周允乐去那里整点事出来,吸引一下朝廷的注意力,提醒皇帝陛下,您的新农政现在其实很脆弱,还是老老实实把注意力放到新农政上来吧。

    岂料丫的那个周允乐以前过嚣张跋扈的生活习惯了,这件事完全朝失控的方向再发展。

    那个陈忠行也出乎他的意料,竟然明目张胆包庇到那种程度了。

 第15章 皇帝的高智商谈话(第三更)

    从这件事也可以看出来,玩阴谋是有风险的,阴谋本身有巨大的不确定性,容易把自己坑进去。

    闵洪学的事情就这么完了?

    没有,他还招供了一连窜的名字。

    这一连窜的名字,加起来几乎可以写一页纸了。

    里面包括了宣府的军官,还有宣府总督府上的文职官员,还有京师里兵部下面的几个文官。

    另外,户部的人也牵扯进来了两个,包括一个户部郎中,在筹备交接粮食的时候,就做了手脚。

    这是闵洪学关于军粮、行贿等事情。

    还没完呢!

    还有易县的事,这一条绝对是诛族的大罪。

    这可是煽动暴乱,等同于造反。

    现在直接诛了他九族都没有。

    那么这件事背后还有谁参与进来了呢?

    回到这件事发生的动机上来。

    为什么闵洪学会策划这件事?

    显而易见是处于政治目的了,宣府的事件影响太大,闵洪学是担心崇祯彻查宣府事件,查到自己头上来,所以策划一场皇帝非常在意的事件,来转移注意力。

    皇帝非常在意什么?

    新农政,即民生!

    所以闵洪学就从这一点下手了。

    这是属于非常无耻的政治手段。

    出乎闵洪学的意料,这件事发生之后,皇帝很淡定,并没有愤怒到立刻派人去镇压局面,甚至都没有说要彻查。

    即便是朝堂上那些大臣都已经跳脚了,要皇帝赶紧把宣府的事收尾来专心处理易县,皇帝却依然不表态。

    要知道,易县的事情,与新农政相关,这相当于是在崇祯最敏感的伤疤上撒盐。

    结果皇帝硬是没有吭一声。

    那么这件事背后到底还有没有其他人?

    只是闵洪学自己说了这件事他有跟韩爌、钱龙锡说。

    但空口无凭,没有留下可记录的证据,还真的无法直接去拿人。

    不过,崇祯心中也猜了个七七八八,韩爌和钱龙锡八成是知道这件事的。

    这一天,崇祯便将韩爌和钱龙锡传召进宫。

    这个敏感时期皇帝要见自己,韩爌和钱龙锡心头都有了疑惑,也猜到了什么原因了,估计是闵洪学的事情。

    这个时候,心理素质不强大的人,估计已经吓得惊慌失措了。

    但韩爌和钱龙锡都镇定自若。

    韩爌可是经历了天启年间的东林党和阉党昏天暗地的大斗争的,什么场面他没见过?

    钱龙锡也不必说!

    他们二人到了乾清宫门口,王承恩道:“两位大人,快进去吧,陛下在里面已经等你们多时了。”

    两人便走了进去。

    “臣参见陛下。”

    有些天没有上朝了,有些天没有见韩爌和钱龙锡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